分享

莘县棉纺织厂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昵称4151547 2011-09-19

莘县棉纺织厂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010-01-04 17:18:20|  分类: 学校教科研 |  标签: |字号 订阅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关于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指示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终极目的,以实施《课程标准》为标尺,以市、县教育局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联系学校实际,辩证地借鉴外校的课改经验做法,构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快乐学习。

二、  目的要求

1、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合适的学习模式。

2、合理运用教师的精彩引领作用,形成师生精彩、和谐的互动,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流程。

3、提升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技能,构建实用、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施过程

(一)、组织、动员阶段(2009年10月10日——20日)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工程,强化领导与支持。制定、出台系列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活动计划等。

组  长:马  啸

副组长:李子文  翟庆华 

组  员:韩金柱  秦苞蕾   夏忠君   袁维斯

2、宣传发动,组织学习。召开校委会、学部会、学科组会、全体教师会,层层宣传,层层动员,更新观念。

3、统一认识。下发学习材料,采取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领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学习、借鉴外地的课改做法,学习县局下发的高效课堂20条,写学习反思,写课堂教学案例;联系本校实际,进行辨证、合理、有机的融合,形成适合本校学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拉开课改的序幕。

(二)、全面铺开阶段——上“实践课”(2009年10月21日——11月10日)

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就是组织教师尝试上“实践课”。要求、督促每一位教师严格按照本校制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上课,任课教师要集中听课,同学科教师要集中评课。课改技术指导小组全程跟踪指导、引领、帮扶。

本阶段注重激励与督促,注重引领与帮扶。

(三)、学习实践阶段——上“过关课”(2009年11月11日——30日)

本阶段要求任课教师人人必须上过关课。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1)、教师主动申请上“过关课”的先听,并予以肯定、鼓励;(2)、对后进教师采取帮扶过关,并加大督促与帮扶,强力促其过关。

此阶段要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技术指导小组要严格把关,从严要求,规范模式流程。

(四)、验收、升格阶段——上“展示课”(2009年12月)

本阶段学校课改技术指导小组依据听课、评课的情况认真筛选实践高效课堂模式好的老师上“展示课”意在树榜样、找标本、立典型,充实、优化、巩固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为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根基。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领导小组

                             二〇一〇年一月

 

附件:构建高效课堂的八个环节与五点要求

一、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八个环节

(一)、目标导航  (约1分钟)

每节课上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该环节要求教师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准确、可行。

(二)、教师引领 (约2分钟)

教师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若干问题引领学生读书、探究。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三点:1、问题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概括;2、问题要有导向性,能够“引领”学生直达目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就是对目标的达成;3、问题要起到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丰富情感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约15—18分钟)

自主学习求实效。教师要给学生留出适量的时间去阅读文本,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尽量不去打扰学生,但需巡视于教室,洞察学情,尤其关注学困生。

(四)、小组交流 (约3—5分钟)

小组交流有生成。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把各自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发现及疑难问题提交小组予以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实现生生互动。小组交流要做到:动而不乱,动静结合,研而有序,研而有效。

(五)、小组展示(小组展示与教师点评是交叉进行的,共约5—8分钟)

小组展示有亮点。小组选派代表,把组内研讨交流的发现、成果或观点展示给全班同学及老师,让不同的意见、观点予以交锋,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生成正确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的目的。

(六)、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有深度。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展示可能是片面的、肤浅的、零散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变片面为全面,变肤浅为深入,变零散为系统。是对学生展示的优化和升级。

(七)、达标验收(约5分钟)

达标验收要准确。达标验收的作用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教师设计出适量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训练题目,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达到及时、客观反馈的目的。

(八)、教师小结(约2—3分钟)

教师小结要高效。教师小结的内容包括: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梳理;对重点、难点的强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客观评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适度激励。教师小结要简而精,有概括性、有针对性、有启迪性,要言简意赅。

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五点要求

(一)、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初始阶段,教师应严格按照课改模式八步进行教学。

(二)、在“模式八环节”的每一环节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

(三)、老师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起到“引领”作用。

(四)、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始终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

(五)、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一定的技能。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领导小组

                        二〇一〇年一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