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道:能上能下 - 法道天下---道以正身立事,法则平治天下! (3)

 滔河山水间 2011-09-19

 权道:能上能下 - 法道天下---道以正身立事,法则平治天下! 

  

  

  第二章 在上位要具备走下来的能力 

  也许您在看完上面的故事后真的得到了启发,在工作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在这个时候您可千万不要得意的太早,因为很有可能会从上面的位置上走下来,这种下并不一定是降职,也许是上面对您的一种考验,所以在比较高的位置时也要具备随时可以适应低职位的能力。

  要做到由上而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上面的时候很容易忽视下面的一些具体工作和业务,所以,首先要熟悉的就是低职位所做的工作。

  第一节 熟悉具体的业务

  也许您在看完上面的故事后真的得到了启发,在工作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在这个时候您可千万不要得意的太早,因为很有可能会从上面的位置上走下来,这种下并不一定是降职,也许是上面对您的一种考验,所以在比较高的位置时也要具备随时可以适应低职位的能力。

  要做到由上而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上面的时候很容易忽视下面的一些具体工作和业务,所以,首先要熟悉的就是低职位所做的工作。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大臣卫瓘假装酒醉,倒在晋武帝的御座面前,用手抚摸着座位,嘴里含含糊糊地说:

  “这个座位太可惜了!”

  晋武帝马上懂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假装听不懂,说:“你在胡说些什么,准是喝醉了吧。”接着,吩咐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

  打那以后,谁也不敢向晋武帝再提这件事。

  晋武帝毕竟也有点犹豫。他想试试他的儿子到底糊涂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他特地送给太子一卷文书,里面提出几件公事,要太子处理。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个机灵的女人,见到这卷文书,连忙把宫里老师请来,替太子代做答案。那个老师很有学问,写出一份卷子,引经据典,答得头头是道。

  贾妃看了挺满意,旁边有个略懂文墨的太监却提醒她:“这份卷子好是好,可是皇上明知太子平常不大懂事,现在写出这样一份卷子,反倒叫他怀疑。万一查究起来,就把事情弄糟了。”

  贾妃说:“对,亏得你提醒一下。那么还是你来另写一份吧。写得好,将来还怕没你的好处!”

  那个太监就另外起草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依样画葫芦抄写一遍,送给晋武帝。

  晋武帝一看,卷子虽然写得很不高明,但是总算有问必答,可见太子的脑子还是清楚的。俗话说:儿子总是自己的好,能将就也就将就过去了。

  晋武帝一死,太子司马衷即位,这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即位以后,国家政事他一件也管不了,倒是闹出一些笑话来。

  有一次,他带了一批太监,在御花园里玩。那是初夏季节,池塘边的草丛间,响起一片蛤蟆的叫声。

  晋惠帝呆头呆脑地问身边的太监说:“这些小东西叫,是为官家,还是为私人呢?”

  太监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回答。有个比较机灵的太监一本正经地说:“在官地里的为官家,在私地里的为私家。”

  惠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有一年,各地闹饥荒。地方的官员把灾情上报朝廷,说灾区的老百姓饿死的很多。这件事给晋惠帝知道了,就问大臣说:“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

  大臣回奏说:“当地闹灾荒,没粮食吃。”

  惠帝忽然灵机一动,说:“为什么不叫他们多吃点肉粥呢?”

  大臣们听了,个个目瞪口呆。

  西晋出了这样一个白痴皇帝,周围的一群野心家自然就蠢蠢欲动了。

  可见,身为一个皇帝对国家政事一概不闻不问,不熟悉臣子的职责,他很快就会被人取代。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碰上像晋惠帝一样的领导,下面的职员怎么能全心全意地为您工作呢?其中的道理,不说您也能明白了吧。我们再来看看曹操这个人,也许您早已熟悉了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曹操,但我们下面要讲的故事主要是体现曹操的农业方面的成就,从他身上您一定能理解熟悉具体业务的重要性。

  东汉末年长期军阀混战,人民大量死亡流散,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工商业也随着凋敝了。

  当时,以中原地区的破坏最为严重。原来经济繁荣的河南和关中地区残破不堪。长安是西汉都城,遭受董卓及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的破坏,几乎成了空城,附近几百里内不见人迹,“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是东汉都城,遭董卓的烧杀抢掠,变成一片焦土。196年,汉献帝逃回洛阳时,下级官员要“自出樵采”,因为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已经没有多少人供他们驱使了。其它一些城镇的情况也差不多,“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冀州在顺帝时有户籍的人口近五百万,曹操打败袁绍,占据冀州后,对部下说:“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冀州人口锐减到如此程度,还被称为大州,其它各州人口减耗的情况不说自明。大小军阀们占据大小城镇,过着“饥则寇掠,饱则弃余”的抢掠生活。他们到农村,就像蝗虫扫荡庄稼一样吞吃老百姓,直到无可再吃时。袁绍的军队在河北,不得不靠采食桑椹过活。袁术的军队在江淮不得不捕食蛤螺充腹。军队可以随便抢掠,尚且如此,老百姓的情况,更可想而知了。

  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手工业和商业也自然随之衰落了,甚至出现了物物交换的局面,钱币在一个时期内被谷物、布帛代替了。在生产遭到如此严重破坏的局面下,社会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恢复生产,将劳动力和土地结合起来。谁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谁就能在各地主武装集团的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利用黄巾军的条件(劳动力和农具等)开始在许下屯田以后,屯田的规模越来越大,到曹魏建国后,北方的许多地方都成为屯田区。淮河南北是当时最大的屯田区。早在赤壁之战前,刘馥任扬州刺史时,就在淮南地区“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同蓄)”。243年(正始四年),邓艾在淮河南北,用五万多士兵进行军屯,自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寿春(今安徽寿县),到京师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按照邓艾的估计,屯田兵每年生产的粮食,除掉自己用去部份,可以剩余五百万斛,差不多能维持十万军队的食用。257年(甘露二年),曹魏政府又用十多万官兵在淮南及淮北一些郡县屯田,“且佃且守”,就地解决军粮供应。

  曹魏统治者一方面用屯田的办法,将屯田客(民屯)和佃兵(军屯)同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结合起来,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则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的荒地,或贷给犁牛,帮助和鼓励他们进行生产。关中地区遭受军阀破坏,人民流入荆州的有十万多家,后来听说本土安宁,希望回家乡,但无牛犁等生产资具。卫觊写信给苟彧,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苟彧把卫觊的建议转告曹操,曹操采纳了。于是“流人归还,关中丰实”,收到很大效果。魏文帝曹丕时,京兆(郡治在长安)太守颜斐针对“民多不专于农殖”的情况,命令所属各县“整阡陌,树农桑”,并督促农民在农闲时伐木作车,养猪狗等,出卖后买回耕牛。于是,“一、二年中,家家有丁车、大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堨,广兴稻田。除前面提到的刘馥在淮南修建的芍陂、七门、吴塘诸堨堰外,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还有:夏侯惇在陈留(今河南陈留)经营的太寿陂;郑浑在萧、相二县界(今安徽宿县一带)兴建的郑陂;贾逵在今河南南部开通的贾侯渠;司马懿在淮北开通的淮阳渠和百尺渠;在今陕西南部经营的成国渠和临晋陂;司马孚在今河南北部经营的沁水堰;刘靖在今北京地区营造的庆陵陂等。由此可以看出,水利灌溉在中原地区,有相当规模,扩大了灌溉面积,有利于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向边远地区推广。皇甫隆在敦煌(今甘肃敦煌)组织传播制作耧犁和灌溉的方法,促进了边远地区农业的进步。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中原地区的农业状况大为改变。不仅洛阳地区“垦田特多”,就是洛阳以外的四周各郡,垦田的数量也增加了。关中地区,到魏明帝曹叡时,已有余粮。淮河流域到齐王曹芳时,已是粮仓相望。

  第二节 了解具体的人物

  
  在了解具体的业务之后,您还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个下属的特点和能力,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合理地运用人才也是一门学问,唐太宗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证。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对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是我国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十八岁时便随父在晋阳起兵,参与了推翻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及后,又亲自指挥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首战陇右的薛举父子,再战刘武周,三战王世充与杜建德,都获全胜,奠定了唐朝统一的大局。由于唐高祖晚年昏庸,用人不当,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夺得了唐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即皇帝位,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在位达23年之久。

  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历代治乱的经验教训,采取举贤任能、抚民于静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乐业,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能取得成功,大唐帝国能日趋强盛,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唐太宗“任贤致治”,他和群臣在贞观21年(公元647年)总结成功的原因时,得意洋洋地说:“朕所以能及此者,止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已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入主往往进贤则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入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曾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综观唐太宗在统一战争期间和贞观期间的言行,可以看出,唐太宗有一个适应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的进步的人才观。

  唐太宗在总结历代治乱兴亡教训,尤其是隋文帝重用贤相高颅取得重大政绩,隋炀帝杀戮高颎则招致灭亡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治国必须依靠贤佐的重要性。他说:“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又说,“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得用贤才。”

  他还从思考亭榭楼阁之所以能建成的道理,说:“欲构大厦者,先择匠,然后拣才,为国家者,先择佐,然后定民。”

  唐太宗认为,只要有一批忠臣良将与自己交接相处,又何必祈求于神仙的相助呢?他在《帝京篇》十首序中感慨地说:“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芽”

  唐太宗不仅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即位后,公开颁布求贤的诏书,如《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手诏》、《荐举贤能诏》、《令天下诸州举人诏》、《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诏》等篇。至于平时与辅弼之臣在淡话中要求推举贤才的,更是数不胜数,他在位23年,亲自任命的宰相有22人,其中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岑文本等,都是著名的贤相。他在战争中重用了一批杰出将领,如尉迟敬镕、李靖、李绩、秦叔宝、程知节、薛仁贵等。唐太宗得到的这一大批文臣武将,在治国安邦上真正起到匡辅的作用。

  唐太宗除亲自选择了像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勋等将相外,还身体力行地考察、选拔了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并要求宰相应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人才。

  他本人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发现人才。贞观三年,太宗命令文武百官上书得失。中郎将常何不善文墨,就请自己的门客马周代写了奏事二十多条。常何上奏后,太宗感到蹊跷,因为常何是一个武夫,不通文墨,怎么会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呢,于是就追问事情的原委,常何回答说,“这奏疏不是微臣写的,而是我的门客马周所写。”太宗马上就召见马周。接见交谈后,太宗非常满意,马上封他为门下省的官员,最后升到中书令。马周从一个平凡的门客一下子升到中书令,是唐太宗求贤心切、慧眼识英的生动例子之一。

  他还强调“任官唯贤才”,“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认为,“官不必备,唯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为此,唐太宗制订了一整套选拔、奖惩官员的制度,颁布了《职官令》,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官员的数额;制定了对官员的奖惩制度,亲自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员进行考核。他还把全国刺史、都督的姓名记在他内室的屏风上,把其功绩和善恶的事例记在名下,时常观看,作为用人的依据。

  在选择任用人才时,唐太宗十分注意对人才进行具体分析,把德行放在选用人才的首位,按照“人无完人”的道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舍其所短,用其所长。

  贞观六年,他与魏征在讨论选择人才时,又再次强调把“用得正人”的标准和慎择善人放在重要位置,他说:“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饮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魏征也提出:“今欲求其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代唯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唐太宗赞同这一观点,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可以说,唐太宗与魏征这段对话,奠定了唐贞观期间的用人基调。

  唐太宗按照“人无完人”的道理,“用人如器”、“舍短取长”,充分发挥各人所长。有的用其“多谋善断”,有的用其“善处理杂务琐事”,有的用其“忠直、秉公办事”,有的用其“敢于犯颜执法”……这样,就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各种人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群体结构。贞观期间,在文臣武将群体中,有的“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有的“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有的“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在一次宴会上,他对王珪说:“卿识鉴精通,复善谈论,玄龄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谓与数子何如?芽”王珪回答,“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唯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唐太宗深以为然,众人亦服其确论。从王珪的评论中,可见唐太宗的用人“舍短取长”、“知人善任”,是十分成功的。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有开明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手下的怀有不同方面能力的大臣,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像唐太宗那样对手下的人的特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话,怎么会不成功呢?我们再来看看战国时的魏文侯是怎样了解自己的臣子的。

  战国初期,魏文侯派将军东羊统领魏国大军讨伐中山国。当时,东羊之子东舒在中山国做官。魏国和中山国的军队两军对峙,中山国利用东羊之子,想迫使魏国退兵。为争取民心,避免更大的伤亡,东羊在详细地研究了中山国的情况后,决定对中山国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消息传到魏国,一些官员纷纷到魏文侯面前告状,说东羊之所以围而不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望魏文侯招回东羊问罪。魏文侯听了大臣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刻相信,他马上决定,一面派人到前线慰向官兵,一面为东羊将军修建新的住宅。长久被围困的中山国国王见无法用离间计让魏国退兵,遂杀死东舒,并把东舒煮成肉羹,送给东羊。东羊忍住心中的悲伤说,东舒帮昏君作事,死如鸿毛,然后下命令攻城。魏国军队攻破城池,中山国灭亡。东羊得胜回朝,魏文侯大摆庆功宴,并将一只箱子送给东羊。东羊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放的都是状告他围城不攻的奏章。东羊对魏文侯说:“没有大王的明察和器度,不但破不了中山国,我东羊早就成了刀下之鬼了。”魏文侯用东羊而不疑的典故很值得一些领导学习。有的领导往往想用一个人,而又不放心,犹犹豫豫,不敢委以重任,甚至处处存有戒心,生怕别人把自己的位置抢去。因此,在具体的活动中,处处设防线,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限制了所用的人在其职权范围之内自主地办事,更严重的还会出现打击、压抑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破坏整个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气氛,造成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样既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还会给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用人之道的基本经验就在于信任,你既然决定用这个人,就要充分相信他,委以权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话说自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愍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愍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愍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愍王逃回临淄去了。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愍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以上的几个故事道理很清楚,在了解下属的能力的前提下,用人不疑,高度信任下属,是满足下属精神需求,激励其奋斗的一种领导方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可信赖的人,作为下属,更加渴望获得领导的信任。只要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下属就会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第三节 洞烛情弊

  
  了解了下属的职责和特点之后,并不代表您就能对自己的下属控制自如了,要想在这方面得心应手的话,您还要仔细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关心每一个人的细节,甚至要做到对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清楚的判断,这样才能运筹帷幄,百战百胜。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明神宗即位。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仅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陆,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霍光传》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饶。

  后来,张居正做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发展到怀恨了。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从张居正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他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身边发生的细微的事情,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赶走就是最好的证明。也许看起来很小的很不起眼的一个人,他说了一句话就会令整个事情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千万不要大意,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洞烛情弊,小心驶得万年船。

  再举一个奸臣的例子。魏忠贤由一个不识丁的赌徒、无赖,而成为权倾天下的宦官,号称九千岁、九千九百岁,完全是凭借他的对事态时机的优先把握和处理琐碎事情的能力。

  魏忠贤出生于宦官的高产区河间肃宁,早年家里十分贫寒,他不好读书,但好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练得一手好箭法,因赌博输光了全部的家产,走投无路,就按当地流行的习惯,自阉入宫,改姓李,这一年魏忠贤22岁,其妻子冯氏也改嫁他人。

  魏忠贤入宫后,充分展示出了他投机钻营、机智诡辩、有胆有识、记性过人、办事利落的特点,很快就博得后宫第一红人、熹宗的乳母客氏的青睐与欢心。其实,魏忠贤权倾朝野,横行天下,他之所以能够猖獗一时,一方面倚仗他自己玩弄阴谋,迷惑圣听,骗取熹宗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依靠他一手栽培的党徒、爪牙助他为虐,还有更重要的因素:有奉圣夫人与他结为死党,狼狈为奸,不仅背地里给他出谋划策,提供条件实施阴谋,而且每当魏忠贤有了危险、遭到弹劾,都是奉圣夫人出面向熹宗求情、从中周旋。可以说:没有奉圣夫人,就没有魏忠贤。

  奉圣夫人是何许人也?在宫中她到底有什么特殊地位呢?奉圣夫人姓客,是熹宗的乳母。客氏原是河北定兴小民侯二的妻子,十八岁进宫,凭着她为人乖巧,长相不错,还会做几样家乡小菜,很会讨好皇太后,深得皇太后欢心。客氏入宫的第三年,丈夫去世,她便想长留宫中,正好这时皇太后将她指派给朱由校做奶妈,负责哺育小皇子朱由校。明朝皇帝寡恩鲜德,皇宫中人情淡薄、缺少温情,幼小的朱由校渴望亲情,渴望呵护,所以与朝夕相伴、关怀照料他的乳母客氏分外亲密,不仅在生活上离不开客氏,在感情上也依赖客氏。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年仅十六岁的熹宗朱由校即位称帝,客氏也从皇子乳母摇身一变,成为“老太太”,不久又接受了封号“奉圣夫人”。客氏身受殊宠,被破例允许住在咸阳宫,每天照例出入乾清宫照顾皇帝的饮食起居。按皇宫惯例:太子即位,乳母出宫,而客氏俨然以皇上保护人自居,在宫中指手划脚,大摆威风,凌驾于后宫嫔妃之上。嫔妃们对客氏的招摇十分不满,背地里议论纷纷;大臣们对客氏也颇有看法,多次上疏请求逐出客氏。熹宗就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对客氏十分眷恋,有一次在朝臣们的压力下不得已让客氏出宫,可是没过几天,又把她召回宫中。这一来,客氏更加了解了熹宗的心理,益发有恃无恐、骄纵傲慢,并与嫔妃、朝臣结下深仇。当时皇宫有一种陋习,即太监与宫女结为“对食”。因为太监不能在宫中起伙,为了生活上的方便,他们各寻宫女为伴,在一起吃饭,称做“对食”。官女们也为了在宫中有个照应,依靠太监在外面办些私事。时间一长,有些人竟做起假夫妻来了。客氏原与太监魏朝“对食”,后又与魏忠贤勾搭上,二魏相比,客氏更喜欢憨直爽快的魏忠贤,便一心与他来往。此后,魏忠贤在客氏的帮助和庇护下,一一除掉了阻碍他夺取宫中大权的障碍,一步步实现其政治野心。

  魏朝对魏忠贤非常不满,但魏忠贤颇能笼络客氏,使客氏愈来愈疏远魏朝。他俩相处得十分亲密。魏朝为了争风吃醋,竟然不顾一切,在乾清宫的暖阁子里破口大骂,对打起一来。这事弄得不可开交,连熹宗皇帝也知道了,只好出面干预了这场纠纷。客氏向熹宗明确表示讨厌魏朝,喜欢魏忠贤。皇帝便把客氏配给了魏忠贤,魏朝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魏忠贤得到客氏的帮助,日益得到熹宗的信任。不久,魏忠贤便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司礼监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要代皇帝阅批大臣奏章,但魏忠贤大字一个不识,本不应充任此职,可在客氏的支持下,终于得到这个职位。魏忠贤大权在手,与客氏相勾结,恣意横行宫内。

  魏朝在与魏忠贤的较量中失败,被熹宗逐出宫廷,放到凤阳去守皇陵。魏忠贤和客氏却不肯放过这个倒霉蛋,派人跟到凤阳,害死了魏朝。从此,他们舒舒服服地做了假“夫妻”。皇后对魏忠贤与客氏紧密勾结擅作威福,很是不满,曾多次向皇帝告发他们的劣行,甚至以皇后的身份,叫来客氏,想依法惩处,对此,魏、客两人怀恨在心,便设法整治皇后。

  客氏侦知皇后有了身孕,她便布置自己心腹宫女,设法使皇后流产,造成熹宗无后。魏、客又诬告皇后不是其父张国纪的亲生女。他们买通死刑强盗孙二,让他胡说皇后是自己的亲生女,以此来诬陷张皇后出身不正,怂恿熹宗废后。但熹宗与张皇后感情很好,其奸计才未能得逞。后来,又诬告皇后父亲张国纪谋反,想以此株连皇后,废掉皇后,再把自己侄女册立为后。不料,这一恶招又落了空。嘉宗听到后只是下了道旨意,让张国纪改过自新了事,未肯深究。当然更不肯株连皇后。

  张皇后虽没有被废掉,但所生的三男二女,都被魏忠贤暗害,一个也没有活成。至于其它嫔妃,魏忠贤拿她们更是愿杀则杀,愿废则废。光宗的赵选侍,仅是魏忠贤一道假圣旨,便被逼自尽。裕妃有了身孕,魏忠贤和客氏得知后,瞒着皇帝和皇后,硬是把裕妃囚禁起来,连一口水也不给喝,活活给饿死了。马贵人死得更惨。有一天,马贵人得机在皇帝面前,说了一句魏忠贤的坏话,皇帝前脚离开,魏忠贤跟着就派人来假传圣旨,将马贵人赐死。魏忠贤勾结客氏,操纵后宫一意孤行,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熹宗后宫的后妃的生命,全操在魏忠贤的手里。

  虽然,魏忠贤是个大奸臣,但是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情的详细了解都是我们身居下位的人应该学习的,只有充分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您才有发言权,如果作为一个科长,连自己的下属快要生小孩了都不知道,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失职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长孙晟,少年时便聪敏异常、矫捷过人。当时担任北周宰相的杨坚,头一次见到18岁的长孙晟,就对他的不凡谈吐连连称赞,还拉着他的手,预言他将来会成为栋梁之材。杨坚此言果然不差,长孙晟后来确实屡屡立功,其中既有征战之功,也有外交之功,而且可以说他是个卓越的外交人才。

  长孙晟年轻时便作为副使送千金公主往突厥,与其首领摄图成婚。风度潇洒的长孙晟很受摄图的喜爱,摄图对他一直热情款待。长孙晟箭法高明,能一箭射双雕,因此博得突厥贵族子弟的欣赏。摄图的弟弟处罗侯也百般讨好长孙晟,经常陪着他四处游猎。而有心人长孙晟一边在应酬外交,一边却在悉心了解突厥内部关系,并仔细观察山川地理与军事布局。等到几个月的出使任务完成归来,长孙晟决不止是一箭双雕了。他将突厥的种种虚实内幕向杨坚作了详细报告,为今后隋朝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久,杨坚自立为帝,开创隋朝。突厥的摄图表示自己是“周家亲”,对隋不服,约集了一些部落试图南侵。隋朝新立,不宜征战,长孙晟依据自己当年出访的所见所闻,向隋文帝杨坚作了陈述与分析。他认为突厥的摄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分居四面、俱号可汗,他们外示和同,内怀猜忌。长孙晟指出,针对此种情况,最易于施以离间,并且提出“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手法。长孙晟还画出了突厥的地形兵力图,说得有理有据,清清楚楚。杨坚采纳了这个策略,因此比较顺利地阻止了突厥的入侵。与此同时,长孙晟又奉命出使契丹等处。一系列外交活动,为隋朝赢得了一时安定。

  过了两年,摄图又来讨好,要让当年出嫁的北周千金公主改姓杨,文帝同意了,认公主为女,改名大义公主。长孙晟奉命再往修好,不料摄图在接受诏书时不肯行跪拜之礼,这岂能容忍?芽长孙晟上前正色言道:“可汗也是国主,不跪拜到也罢了。不过,公主已是大隋帝女,您作为女婿,怎能不敬岳父呢?芽”一番话说得摄图点头称是,倒身下拜。

  炀帝继位,驾临榆林,要在塞外陈兵耀武,就派长孙晟先去见突厥首领染干晓喻此事。染干也欲与隋交好,便将属下各路首领聚齐,欢迎隋朝使者。因为此行是为炀帝巡幸做准备,所以长孙晟经过思索考虑,决定非要显示一番大国威严不可。但是,这威严又如何表露出来呢?芽突然,长孙晟发现染干帐前的甬道上有一些杂草,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就指着眼前一根长得很高的野草说道:“这肯定是根大香草。”此话竟引得那染干急忙俯身闻起来,闻了半天,说道:“这草一点儿也不香啊。”长孙晟见染干已然入了圈套,便立刻转入正题,高声说道:“天子所到之处,诸侯应当亲自洒扫除草,以表示至敬之心。故而我以为这些都是留下来的香草呢。”

  至此,染干算是明白过来了。他倒也乖巧得很,马上拔刀,带头除草,并下令为炀帝出巡所到之处开辟宽敞清洁的街道,以表示亲敬之心意。

  在长孙晟长达四十年的仕途生涯中,类似上述的成功的外交活动还有多次,他的确是个难得的外交家。

  从长孙晟的外交活动中可以看到,必须随时随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头脑”的功能,在与对方交往中,头脑一时一刻也不能闲着,要始终意识到自己是置身于什么场合,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的观点。为了要解决问题,更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仔细的观察与敏捷的思考,冷静地而不是生硬地去处理种种问题。事情的发展总是复杂纷繁,甚至瞬息万变的;所以要随时关注一个又一个的“变”,及时准确地抓住一个又一个的“机”,因机制变,为我所用;这才能在繁难的变化中不吃亏,进而掌握主动,达到内紧外松、游刃有余的地步。

  第四节 兼听则明

  
  作为一个领导经常会忽视下属的正确意见,要不就是固执己见,要不就是偏听偏信,这一点可是做领导的大忌。在前面的几节里,我们着重讲了应该了解低职位的工作性质,了解下属的不同特点,了解周围发生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这些都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决定打基础。只有具备了以上的一些了解的过程,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出现问题时才能选择正确的人和正确的方法去解决,但是下面我们要强调的就是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要做到全面听取意见,只有“兼听”事情才能“明”。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时候的孙权是怎样做到兼听的。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三国英杰之列。论年龄,他比曹操小27岁,比刘备小21岁,在三人中是最小的,曹、刘算得上是他的父辈。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完全不亚于曹、刘,曹操就曾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的感叹。从执政时间和在世时间看,他是三国君主中最长的一个。曹操做到魏王不久便于公元220年春正月病故,活了66岁;刘备称帝两年之后便于223年夏四月去世,终年63岁;孙权自200年成为江东之主,到252年才病逝,享年71岁。他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吴国在三国之中立国的时间也最长,前后凡60年,其中孙权称王称帝时间有32年,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则叱咤风云有53年。

  孙权所以能长期据有江东与曹、刘周旋,最终创立帝王之业,成为三国时代执政时间最长的一国之主,确有其不同寻常之处。《三国志》称他“任才尚计”,《三国演义》也写他善于用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在对外方略上善于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比较好地适应了形势的需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果说历史上的曹操以运筹帷幄、长于权谋为其主要特点,刘备以讲贤德、讲仁义为其立身准则,那么,孙权则以屈身忍辱、善于应变作为他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

  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到208年曹操南取荆州之前,曹、刘、孙三家尚未展开全面交锋,孙权对外方略上还不存在联合刘备的问题。到曹操南取荆州时,联刘抗曹才提到议事日程。

  公元208年秋,曹操南取荆州,东下伐吴,迫使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抵抗,从而展开赤壁之战。当时,曹操大军压境,扬言要跟孙权“会猎于吴”,东吴群臣几乎都主张投降曹操。孙权在鲁肃、周瑜的支持下,断然决定抵抗曹操,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使曹操一举统一全国的愿望落空。

  那么,我们来看看孙权当时是怎样决策的。曹操平定北方以后,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

  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追上了刘备。

  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截断,只好改道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市)。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和孙权联合抵抗曹军。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孙权反问说:“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严肃地说:“刘将军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孙权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激动地说:“我也不能将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人。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

  诸葛亮说:“您放心吧,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是还有水军二万。曹操兵马虽然多,远道追来,兵士也已经精疲力尽。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够打败曹军。”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里挺高兴,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正在这时候,曹操派兵士下战书来了。那信上说:“我奉大汉皇帝的命令,领兵南征。现在我准备了水军八十万,愿意和将军较量一番。”

  孙权把这封信递给部下看,大伙儿看了都刷地变了脸色,说不出话来。张昭是东吴官员中资格最老的。他说:“曹操用天子的名义来征讨,我们要抵抗他,道理上输了一着。再说,我们本来想靠长江天险,现在也靠不住了。曹军占领了荆州,又有上千艘战船,他们水陆两路一起下来,我们怎么也抵挡不了,我看只好投降。”张昭这一说,马上有不少人附和。只有鲁肃在旁边冷眼旁观,一声不吭。

  孙权听着听着,觉得不是滋味,就走出屋子,鲁肃也跟着出来。孙权拉着鲁肃的手,说:“你说说,该怎么办呢?”鲁肃说:“刚才张昭他们说的话全听不得。要说投降,我鲁肃可以投降,将军就不可以。因为我投降了,大不了回老家去,照样跟名士们交往,有机会还可以当个州郡官员。将军如果投降,那么江东六郡全都落在曹操手里,您上哪儿去?”孙权叹了口气说:“刚刚大家说的,真叫我失望。只有你说的才合我的心意。”散会以后,鲁肃劝孙权赶快把正在鄱阳的大将周瑜召回来商量。

  周瑜一到柴桑,孙权又召集文武官员讨论。周瑜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曹操名为汉朝丞相,其实是汉室奸贼。这次他自己来送死,哪有投降他的道理。”他给大家分析了曹操许多不利条件,认为北方兵士不会水战,而且老远赶到这陌生地方,水土不服,一定会生病。兵马再多,也没有用。孙权听了周瑜的话,胆也壮了。他站起来拔出宝剑,“豁”的一声,把案几砍去一角。他严厉地说:“谁要再提投降曹操,就跟这案桌一样。”

  当天晚上,周瑜又单独去找孙权,说:“我已经打听清楚。曹操兵马号称八十万,这是虚张声势,其实只不过二十几万,其中还有不少是荆州兵士,不一定真心替他打仗。您只要给我五万精兵,我保管把他打败。”

  第二天,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拨给他三万水军,叫他同刘备协力抵抗曹操。周瑜领兵进军,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和曹军前哨碰上了。果然不出周瑜所料,曹军兵士很多人不服水土,已经得了疫病。双方一交锋,曹军就打了败仗,被迫撤退到长江的北岸。周瑜率领水军进驻南岸,和曹军隔江遥遥相对。

  正像周瑜预料的那样,曹操的北方来的兵士不会水战,他们在战船上,遇到风浪颠簸就受不了。后来,他们把战船用铁索拴在一起,船果然平稳不少。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个情况,向周瑜献了个计策,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拖下去对我们不利。现在曹军把战船都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办法来打败他们。”周瑜觉得黄盖的主意好,两人还商量好,让黄盖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

  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十条大船,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曹军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正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开北岸约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十条火船,好比十条火龙一样,闯进曹军水寨。那里的船舰,都挤在一起,又躲不开,很快地都延烧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水寨烧了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军一大批兵士被烧死了;还有不少人被挤在江里,不会泅水,马上淹死了。

  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攻。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军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攻,吓得全部崩溃。曹操拖着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潜江县西南)的小路上逃跑。那条小路全是水洼泥坑,骑兵没法通过。曹操赶忙命令老弱兵士找了一些稻草铺路。他带着骑兵好容易才通过,可是那些填铺稻草的兵士,却被人马踩死了不少。

  刘备和周瑜一起,分水陆两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战死的加上得疫病死的,损失了一大半。曹操只好派部将曹仁、徐晃、乐进分别留守江陵和襄阳,自己带兵回到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后,联军乘胜追击曹军,继续展开争夺江陵之战、进据夷陵之战和刘备南征江南四郡之战,与此同时,孙权在淮南开辟第二战场,与曹军交锋,迫使曹操在荆州撤军。这次孙、刘联合抗曹,不仅挫败了曹操,使曹操一举占据荆州、平定江东而后统一天下的初衷落空,而且巩固发展了孙权势力,培育了刘备实力,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形势。

  从孙权身上我们看到了听取意见的重要性,如果不是鲁肃和周瑜的坚决抗曹,很可能曹操统一的大业就会提前完成,历史上也就不会有什么三国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是多么的重要啊!作为领导一定要有听取意见的耐心和分析意见的能力,不片面地听取意见,这样就做到了“兼”。也许您会问,做不到兼听又能怎么样?大权不还是在我的手里?那我们就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来看看偏听偏信的下场。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一个仲夏的夜晚,皇宫大内仙乐飘缈、花影绰约,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年轻的英宗皇帝正手把金爵,双眼迷离地观赏着宫女们宛妙的舞姿,良辰美景、花好月圆,英宗深深地沉醉着。回想起即位之时,年仅九岁,正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正该满宫里跑着玩,却被众人摆布着、当作偶像供奉起来,还教他说些莫明其妙的话,尽让他做不喜欢的事,那时觉得当皇上真是一种痛苦。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英宗逐渐体会出当皇上的乐趣了,整天前呼后拥,美人环绕;为所欲为,及时行乐;国事有王振代管,奏折有王振代批,自己一点儿心都不必操,乐得做一个神仙天子。想到此,英宗将目光投向身边的王振;这位教自己识字,伴自己长大,替自己分忧解难,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太监,是最值得自己信赖的人。英宗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与惬意。

  正在这时,传来一阵喧哗声,英宗向王振递了个眼色,王振刚要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一个声音高喊道:“有急务须面奏圣上!”英宗顿觉扫兴,命王振出去处理。可是,那个人却擅自闯入,跪倒在英宗面前事奏说:“边地告急。蒙古人犯我边境,我军抗敌不利,北部军事重镇大同受到严重威胁,请求朝廷速派兵救援。”英宗一听,怒气全消,惊得目瞪口呆。这真如晴天霹雳,脆弱的英宗简直受不住这个打击,他又把目光投向王振,求援似地看着他。

  其实,王振心里比谁都清楚蒙古人为什么入侵。在明成祖永乐年间逐渐强盛起来的蒙古人,当时又称作瓦刺人,与北方各族联合,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王振听说蒙古草原出骏马,便指使他的心腹,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每年制造大量的箭矢,供给蒙古人侵略、扩张之用,并索取蒙古良马做为回报。王振暗地里与蒙古人打得火热;出于私情,在与蒙古人的国事交往中,他对蒙古贡使给予最惠待遇,加礼优待。明朝外交制度规定:蒙古每年到京来的贡使人数不得超过五十人。而蒙古人为了多得赏赐,每年都多派贡使人京;王振只要蒙古人多给好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在乎国家财物的流失,法规被破坏。正统十四年,蒙古竟派了两千人组成的使团赴京,还嫌不足,在上报人数时又多报了一千人,想冒领三千人的赏物。这次,王振因为蒙古人送给他的礼物不满意,坚决不允许蒙古人占便宜,他指示部下按贡使的实际人数发给赏物,并拚命压低蒙古贡马的价格,仅付给应付钱款的五分之一。蒙古贡使又恼又羞,回去向太师也先诉委屈。也先听了,勃然大怒,决意报复,便纠集诸部,招募了两万骑兵,亲自挂帅,举兵南犯。

  蒙古人本来就骁勇善战,此次更是兵精马壮,士气高涨,不几日,蒙古兵长驱直入,勇不可挡,明朝边防军节节败退,北部军事重镇大同成为虎口之食,于是边报频传,连连告急。王振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责,恨不能赶快平息这场战乱,但他对军事却一窍不通,异想天开地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以天威震慑也先,迫敌退兵。英宗也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定能马到成功,便急于一显身手,他也不与朝巨商量,轻率地作出了决定,下旨诏示群臣。文武朝官听到御驾亲征的诏令,万分吃惊,其程度不亚于接到边地告急的情报。兵部尚书邝野、侍郎于谦及支部尚书王直苦劝英宗千万不要亲自率兵出征,其言发自肺腑,入情入理,陈述道:“天气炎热,旱气未回,青草供应不足,水泉犹塞,人畜所需,确有困难。况车驾远行,四方急奏,不能既达。其它不测之祸,难保必无。”请求英宗选派干将援救大同。可是,英宗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受王振一人蛊惑,当即下令:如有再进谏者,杀无赦!

  第二天,英宗聚集了五十万人马,带着一百多名文武官员,仓促起程。由于备战不足,指挥不利,明军在行进过程中几次出现严重失误,兵部尚书邝野被乱军挤下战马,跌成重伤;不少军士因粮饷供给跟不上活活饿死;加之不断传来前线战事不利的消息,军心涣散、士气颓丧,随驾大臣几次恳请英宗回銮,都被王振阻止,他不仅当面辱骂劝驾的大臣,还罚他们跪在草地上“反省认错”。

  到达大同后,听说周围有伏兵,贪生怕死的王振慌忙传令军队撤出大同,数十万人马争相撤退,军容大乱,自相践踏。也先乘机奋起追击。王振开始命令军队向他的家乡蔚州撤退,他打算借此机会让英宗及文武官员看看他在家乡建造的富丽堂皇的宅院,炫耀一下自己的权势。走着走着,王振又后悔起来,他想到几十万兵马远道而来,又缺少粮草,到了蔚州,难保不拿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充饥。于是,他又改变命令,改道东行,急奔宣府。王振把五十万大军呼来唤去,使兵士疲惫不堪,满腹怨言。更糟糕的是,贻误了军机,为敌人争取了时间,明军退至狼山,便被也先追上了。为了掩护英宗撤退,成国公朱勇率领三万勇士奋勇抗敌,不幸陷入重围,为国捐躯。

  王振跟着英宗逃命,逃到离怀来县城约二十里的土木堡,王振突然发现载有自己私人财物的一千多辆军车尚未跟上来,为了不使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他不顾皇上及数十万将士的安危,下令就地宿营。大臣们进言应该入城宿营,王振将意见压下不报英宗。

  只一夜工夫,也先率兵逼近,控制了土木堡周围的交通要道,包围了英宗和明军。土木堡地势较高,缺少水源,几十万明军饥渴难耐,咽喉冒火,士兵们怨声载道,骂不绝口。王振见局面有些失控,害怕有人拆穿他的底细,就严禁大臣们接近英宗,他和几个心腹寸步不离英宗左右,把英宗严严地蒙在鼓里。

  蒙古兵发动了几次进攻,都被明军挡了回来,也先感到兵力有些不足,便使用计谋,打算智取。他派人前去讲和,走投无路的王振毫不怀疑此中有诈,当即满口答应。趁明军放松警惕之机,也先指挥蒙古骑兵杀人阵营,将明军杀得落花流水,毫无准备的明军晕头转向,顷刻之间,数十万大军全线崩溃,个个抱头鼠窜,哭爹叫娘,争相逃命,又有许多人互相践踏而死。半数以上的将士死在乱营之中,剩余的二十几万人马、连同作战物资、武器装备、统统成为也先的俘虏和战利品。

  眼见几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英宗及随行的文武官员失声痛哭,英宗护卫将军樊忠怒火中烧,一手揪住祸首王振,抡起铁瓜锤,狠命向王振头上砸去,顿时砸得脑浆迸裂,结果了王振罪恶的性命。王振罪有应得,一生害人也为自己所害,但是,那些无辜的死难者却无法起死回生了。

  战场的情况万分危急,英宗在卫士的护卫下几次想冲出重围,都没有成功,英宗绝望之下,索性下马,面南而坐,准备束手就擒。土木堡之战,明朝五十万精兵烟消云散,从征的一百多名文武朝臣几乎全部战死沙场,英宗皇帝也被蒙古人生擒活捉,这是有明以来的奇耻大辱。

  其实,明英宗本来有很多机会来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他固执地偏信王振,导致了明朝历史上的一次最为惨重的失败,连国家的皇帝都被敌人俘虏,简直是莫大的耻辱。这是历史上血的教训,我们从中也能够得到不少启发,在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多听听其它的声音,毕竟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想的总是对的。

  第五节 有屈己让贤的胸襟

  
  其实,要做到兼听本身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因为您是领导,领导就要有面子,要摆谱,如果做事情总是听别人的那就会被人看不起,但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在这方面是需要磨练的。要说更难做的,应该是屈己让贤了,也就是委屈自己,让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下属来做事情。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您也遇到的话,千万不要自己逞强,适当的让贤不但不会被人瞧不起,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东汉时候的皇甫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皇甫规(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东汉大将。皇甫规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见识,熟习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

  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西边的少数民族羌包围了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想进攻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前去征剿,没有取胜。皇甫规此时虽然还是贫民百姓,但他看见马贤不懂军事,不体恤士兵,早就料到他一定失败,于是向郡守上书说明了情况。最后,马贤被羌军打得全军覆没,马贤和他的两个儿子均被杀。郡守这才知到皇甫规懂得兵略,于是就举荐他,带领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这一仗获得大胜,歼灭了羌军数千人,羌军不得不退却。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当了大将军,专横跋扈。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朝廷举贤召良,皇甫规在应试对策中揭露了奸臣权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大贼纵横、上下穷虚的社会现象和梁冀的暴行,所以这次皇甫规只被任命了一个郎中的小官。皇甫规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决定不为这样的皇帝效力,于是借口说自己有病,没有接受,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当时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几次险遭毒手。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诛,很短的时间内皇甫规就被朝廷封官五次,请他出山,但是他仍然一口回绝。

  皇甫规为官廉洁,不畏强暴,蔑视权贵,不与宦官合污,曾多次举劾朝廷的贪官污吏,并能荐贤举能,委位让贤。由此引起权臣的怨恨,他们一同诬陷皇甫规收受群羌贿赂,奏报功绩不实。天子受奸臣谎言的蒙蔽,便下书责难。皇甫规不怕免官,上疏自讼,并再次揭露了奸宦的恶行。

  皇甫规一身清正,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不畏权奸,曾数次遭权幸奸党的陷害,但仍毫无畏惧,刚正不渝。他爱才惜才,荐贤委位,当年迈时即举荐才略兼优的张奂代替自己的职务。后张奂不负其望,在安定羌变中亦有殊功。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很有思想见地。如他称:“夫群者舟也,人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揖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很有警世意义。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看到了让贤的典型皇甫规,当然,在官场之中,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很多有才能的人偏偏由于恃才傲物而既得罪上面的领导,又触犯同僚,以致弄得自己腹背受敌,站不住脚,纵使是天大才能也施展不开了。显然,有才能的人更有如何看待自己才能与如何对待他人才能的重要问题。若将这些处理得恰到好处,便会受益匪浅。

  以深沉的度量,广泛地容纳他人,不嫉妒人才,并且尽自己所能举荐与任用人才,方能算得是有才有德的有心人。而荐才之功是不会被抹杀的,唐朝的娄师德就是一个十分爱才、屡屡荐才的难得人才。

  娄师德本身能文能武,征吐蕃,八战八捷;搞屯田,积谷如山,所以得以逐步升迁。他身材高大,方口厚唇,性格恰似外貌———待人宽厚,极有度量。一次,他与李昭德同行,因为体胖走不快、跟不上,李昭德嫌他走得太慢,便怒气冲冲地说:“都是你这个乡下佬耽误了我的时间?选”娄师德听后非但不怒,反而笑答道:“我本来就是乡下佬嘛?选”由于他如此好脾气,连他的下属都敢跟他开玩笑,他也毫不介意。

  娄师德的弟弟向兄长请教如何做到忍耐,弟弟举例说道:“如果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把它擦掉也就罢了吧。”娄师德却是这样回答的:“这样不能算是有忍耐之心。你擦了脸,对方的火气会更大,要让唾沫自己干了才是。这叫唾面自干。”

  娄师德为官三十年,忠心秉正,尤其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见到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就极力向上推荐,直到那个人被委以重任,他才放心。他就是以如此宽阔度量,容忍并举荐了一个个后来者,对他本人来讲,自然也就有了不少后来而居上者了。

  狄仁杰做了宰相后,有些看不起娄师德,常常让娄师德去干苦差事。武则天看出来了,就故意向狄仁杰发问:“你看娄师德这个人贤德吗?芽”

  “他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地卫戍边防还可以,至于是否贤德,我还不大了解。”狄仁杰答道。

  “娄师德是不是能发现人才呢?芽”武则天又问。

  “我与他虽是同行,但却没听说他推举了谁。”狄仁杰答道。

  话已至此,武则天才明白地告诉狄仁杰,他本人的被提拔重用,恰恰是当年娄师德的一再推荐介绍。举荐了人才还毫不张扬,实在是大贤大德了。狄仁杰闻言,惭愧不已,连连叹道:“娄公贤德,我竟然一无所知,比起娄公来,我实在差得太远了?选”后来狄仁杰真的以娄师德为榜样,为朝廷举荐了不少有用的人才。

  发现了人才,不嫉妒、不排挤,而是竭力向皇帝举荐,看着眼前的后来之人步步高升,受到重用,以致位在自己之上,仍然能心悦诚服,毫无怨悔之意,这确属难得。而更为难得的是举荐之功竟然秘而不宣,沉默于心,简直非常人所能了。

  娄师德的超常度量使他成为一个不求报酬的“伯乐”,也使他能在险恶的环境之中,始终被信任,还被称为“长者”,这也正是其大智之所在。

  由此可见,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利用人才,既需要有敏锐的目光,更需要有宽广的度量,即所谓要有识才之能用才之量。所谓容人之量也并非仅仅是人的修养气度的表现,它还是人的明智与聪慧的表现。具有这种明智聪慧的人,他们胸怀开朗,活得怡然自得,免除了各种嫉妒心理的痛苦。娄师德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是一个温良敦厚的长者,也是一位智能超乎常人的哲人。

  孟子曾经说过:“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可见人才难得。其实人才并不难得,难得的是能够识别人才的伯乐。故韩愈感叹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之所以如此,要有慧眼方能识得英雄,有了慧眼,识得了英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举贤荐能的襟怀和气度。三国时期东吴的后起之秀陆逊,火烧连营,打败刘备,成为一名光照千古的军事家。可是最初若不是遇上吕蒙和阚泽,像陆逊这样一颗名将之星,很可能会被磨灭了锋芒。

  建安二十年,西蜀大将关羽坐镇荆州,一方面与曹魏争夺樊城、襄阳,另一方面又与东吴斗智,企图长期占领荆州。这时驻守陆口的东吴大都督吕蒙给孙权写了一封密信。信中的大意是说,请求孙权以治病为名将他调回建业,用以麻痹关羽,待关羽集中全部力量攻打襄阳的时候,便乘虚攻打关羽的后方,以便夺回荆州。

  不久,吕蒙便称病回到了建业。年轻的将领陆逊去见吕蒙,关心地问:“大都督不在前线驻守,怎么回到后方来了?芽”吕蒙回答说:“我回来养病呀?选”陆逊说:“关羽骄傲,盛气凌人。他刚刚建立了水淹七军的大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一心北进,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听说您病了,必然更不防备我们。如果趁此时机,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一定可以实现夺回荆州的宿愿。”由于吕蒙的用心只有孙权一个人知道,所以他不露声色,只是淡淡地对陆逊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但是心里却暗暗地佩服这位具有军事才干和政治眼光的年轻军人。

  随后,吕蒙回到了建业,并慨然向孙权建议,由陆逊代替他去驻守陆口,这实际上就是将陆逊推向了军事斗争的主战场。历史越久远,我们后人对吕蒙的眼力就越是敬佩。

  事实上,陆逊也没有辜负吕蒙的器重。陆逊一到任便敛其锋芒,以无名小辈的口气给关羽写了一封极尽恭维的信。盲目自大的关羽哪里会看得上书生小将,便把用来防备东吴的军队抽调到襄、樊方面去了。当陆逊看到关羽把留守的部队确实调走以后,便建议孙权抓住这个有利的战机,突袭荆州。结果,孙权紧急命令吕蒙和陆逊为前部,溯江而上,一举攻占了南郡、荆州。而关羽腹背受敌,得了败走麦城的下场。

  荆州一战,初步表现了陆逊的才干,但认真说来,倒是吕蒙战略决策的功劳,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吕蒙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长者。

  荆州失,关羽死,彻底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立即组织了所有精锐部队,亲自率领,长驱直入,浩浩荡荡杀奔东吴而来。偌大东吴,顿时危急万分。

  恰当此时,吕蒙病故了。大敌压境,大都督之职由谁接任呢?芽孙权一时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曾考虑到陆逊,但想到陆逊太年轻了,再者荆州之战时他只是副手而已,怎能指挥得了纵横几百里的全部战场呢?芽

  正当孙权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时候,阚泽大胆地向孙权建议:“东吴现有一个擎天大柱,完全能够挑得起这副重担,请您不要再迟疑了。”阚泽所说的擎天柱,指的就是陆逊。接着他又说:“陆逊虽然年轻,但是有学问,有才干。依我看,论才干并不比周瑜、鲁肃、吕蒙三位大都督差;若论沉着持重,也许比他们还略胜一筹呢?选他的卓越才能在夺荆州、捉关羽的战争中表现得很清楚了。大王如能重用他,粉碎刘备的进攻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番话却引起了张昭、顾雍、步骘一批老臣的非议。有的说:“陆逊只不过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哪里是刘备的对手?芽”有的说:“陆逊太年轻了,能够服众吗?芽”有的还说:“陆逊的才略,治理一个郡还可以,要是叫他担任大都督,统帅全军,恐怕要误国家大事的。”总之,那些言重九鼎的宿臣老将都表示异议。

  就在这决定东吴成败兴亡的重要时刻,阚泽无所畏惧地表现了他对吴主的一片忠诚,他站起来,舞动着胳膊,大声疾呼说:“要是不重用陆逊,东吴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我的这项举荐,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选”

  话说到这个起步,足以见得阚泽保举陆逊,全然是以国事为重。惟有襟怀坦白、没有半点私心的人,才敢于在历史关头痛下断言。这才是社稷之臣的本色?选

  历史证明了阚泽是正确的;同样也证明了张昭等人的议论是庸人之见。陆逊登临将位以后,不急不躁,顶住了来自内部的种种牢骚、不满和求战心切的一切压力,冒着酷暑潮湿,把刘备在战场上拖得疲备不堪,而后出其不意地采用了火攻的办法,使蜀军的四十多万人马葬身火海,大获全胜,再度修补了吴、蜀联盟抗曹的局面。

  陆逊的军事才干和政治远见是早经历史证明了的,无庸多论。而今,值得深思、令人起敬的是吕蒙的慧眼和阚泽屈己让贤、力排众议的勇气。通过上面的三个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重视人才只是第一步,怎样利用他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当他的本领超过您时,您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看看故事,学学古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