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眼界,决定世界

 .了了 2011-09-19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眼界,决定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67dd80100tfn7.html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相对于充满神秘色彩的唯心主义,它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当时先进的理论。然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并不足以全面严谨地阐述世界,当哲学遇到科学,该选择那个作为心灵依托的信仰?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至于“科学主义哲学”“分析哲学”,只是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科学与哲学的一个循环交互,与纯粹哲学不同,也不能代表其他哲学类别。

   在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一个空旷而荒漠的地带,这个地带是哲学的领地。宗教是“从前思维”,哲学是“从后反思”。宗教是关于偶然性世界的理论,哲学是关于可能性世界的理论,科学是关于必然性世界的理论。

 

   “唯心”与“唯物”是崇尚二元对立思维的西方人的片面观点,并不适用于全体不二的东方哲学。西方最高经典《圣经》大力提倡的“马太效应”,以至于弱肉强食,恃强凌弱,适者生存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也不适用于“仁爱”“中庸”的中国文化。

   这个世界上孜孜不倦舍身取义地探究真理的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士毕竟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人似乎并不在意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理”,而宁愿与世世代代的前辈一样混沌地生存下去,不明不白地来,稀里糊涂地去。他们所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幸福感,功名利禄的归属感。

    科学家非常自信地认为,他们发现了所有的力,并没有什么遗漏。但是,在描述这些力的规律时,他们却缺乏同样的自信。20世纪科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居然是不相容的。广义相对论在微观尺度上违背了量子力学的规则;而黑洞则在另一极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学自身的基础挑战。面对这一困境,与其说物理学不再辉煌,还不如说这预示着一场新的革命。M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用一条规律来描述已知的所有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当前,有利于M理论的证据与日俱增,已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M理论成功的标志,在于让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在新的理论框架中相容起来。

    微观研究的新意与深意或许就在于:打破人类百万年以来对于自身及自然世界的错误认知与主观幻想,对人自身与世界的正确认识也是人生于世最根本的问题,它在人类不断的探索发现下亘古常新。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

    关于量子论,很明显将是21世纪最前沿的理论,其影响涵盖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甚至包括哲学和文化。我们原来所认识的经典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在量子论之后已经逐渐模糊了边际,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对人本身的认识,都将因量子论的研究而产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其实早已到来,只是由于太过惊世骇俗。

    现在量子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有许多种解释,但不知道哪一种是对的,而且看起来每一种解释都是那样的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任何一种解释,若被证明是正确的,它的推论都可以颠覆我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目前量子论的主流解释有:哥本哈根解释、多世界解释、多历史(退相干)解释、隐含变量解释、系综解释和超弦等,他们之间互相争执不休,而争执不休的结果是每一种解释都被对手进行了广泛的推导和演绎,以期能找出其中的矛盾或是不自洽之处。

    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主流解释,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也是自洽的,但是这些解释经过推导之后的结果却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曾经有物理学家声称,若是哥本哈根解释不幸真的是正确的话,他从此就不再从事物理工作——这个科学家生活的年代比较早,若他再晚几十年出生,看到现在理论界的一些新解释,恐怕更是会吐血不可。

    开创和推广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若说局面一片混乱的量子理论领域里也有所谓的正统的话,那就是哥本哈根学派了。这一学派对光子的解释是:光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你观测它的时刻。而观测者对光子的观测,将影响光子的性质。这一学派是非常革命的,它抛弃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而用波函数来代表。

 

    在他们看来,世界和宇宙不过是一组波函数,任何物质都是一组波,是没有实在性的,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经典意义上的物质,但是当人一进行观测,观测对象的波函数就在瞬间坍缩,组成观测对象的所有基本粒子就按照波函数所决定的概率进行排列,组成宏观意义上的物质,但当人一转头,看不见这个物体了,则这个物体的所有基本粒子又变成了波,并逐渐在整个宇宙中弥漫开来。

 

    量子论的各种解释是从测不准原理出发的。什么叫“测不准原理”呢?我们观测一个宏观物体的性质,比如它的质量,它的颜色,它的外形,乃至运动速度,都需要用这个物体与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比如它的外形,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物体,是因为光子打在这个物体上,然后该物体吸收了某些频率的光子,反弹了某些频率的光子,这些反弹的光子进入我们的眼中,于是我们就知道了该物体的样子和颜色。

 

    决定事物乃至宇宙的形态的,竟然是人的意识,对于科学家而言,这个结论是很难接受的。哥本哈根解释的激进派在抛弃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之后,又准备抛弃客观性。当人们发现了测不准原理之后,就明白旧物理学的毁灭即将到来。科学家无法预知事物的发展,这就已经背离了科学的目标。随后不久,人们逐渐发现,宇宙中的一切的物理量都遵循这个原理,测不准原理是一个普遍的根本规律。另一对无法同时测量的物理量是时间和能量,只要能量测量得越准确,时刻就愈加模糊,反过来,时间t测量得愈准确,能量E就开始大规模地起伏不定。

 

    在量子领域里,能量是不守恒的。在一个非常非常短的时间里,能量将会变得飘忽不定,并出现大规模的起伏,这起伏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凭空产生的。事实上我们的世界里不停地产生这种能量沸腾,但这沸腾的能量只存在一瞬间,在下一个时刻它就已经消失,以致于我们无法感觉到这种喧嚣,以至于我们一向认为我们的宇宙中能量总是守恒的。

 

    人类似乎已经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进入了“神”的领域:能量可以被凭空创造出来。

 

    世界真实存在的,以往百万年来不被人知的另一面,现在在科学的视野下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映入人类的眼帘。科学家通过微观观察阐述的事实,是不会偏向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的哲学取向的,他们只是毫无成见地描述实验结果,所以他们所说的事实并不局限于主观或客观这种二元对立主义。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反对宗教神佛,但我更关注它们的内在矛盾和谬误,所以乐于深入敌人内部后方来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不像某些人一样谈虎色变拒而远之道听途说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拿顽固的成见偏见来盲目抵御抗衡事实真相。

 

    但是就如“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宗教的本质虽然只是诞生于人类意识的神秘主义,但是它所具有的另外一些科学哲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对人类思维局限性的突破,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艺术的强大渗透力…… 虽然我不支持《圣经》与佛经当中的神话传说,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自然世界及人性的深刻认识甚至远远超出了今天的很多人,它们确实是人类精神取之不竭的丰富宝藏。

 

    我是无神论者,历来反对宗教的神秘主义,当然更反对不可理喻的主观“唯心主义”,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所谓客观的“唯物主义”就是永无谬误的真理。东风西渐,东方古老哲学的光芒开始照耀现代文明下的全体人类,无论接受还是抗拒,都无法将自己与真理置之度外。


    这不是我自己的文章,出于个人水平有限,还没有严谨地整理,目前只是一篇摘自前沿科学与传统概念的大杂烩。谨希望能通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成果,来破除人们产生于大脑思维局限的世代相传的,对自身以及自然的一些隐蔽潜藏的误解与错觉,从而对自然世界和人类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佛教内部人士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教育,个人认为是释迦牟尼的教导。佛法不是唯心主义,是对宇宙世界及生命人生的根本阐述。对于人类来讲,世界的本质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现在21世纪的前沿科学已经逐步地印证了佛法不可思议的正确性:在人类视野之外的“世界”确实存在,只是那不是人们眼中所看到的样子。在M理论体系中,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时间(即现行宇宙对人类意义上的时间)。还有一种被定义为“虚时间”,虚时间没有所谓的开端和终结,而是一直存在的时间,是用于描述超弦的一条无矢坐标轴。

 

    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很多传统的卫道士、旧朝的遗老,这无异于一场思维的革命,而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只有将内心顽强固守的因循守旧的思维观念置于死地,而后才能有一个不偏执不颠倒的新生,但愿我们的身边能多一些这样的勇士!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

 

缘起性空

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

 关于物质  

     关于物理学,不管你学了多少,总是有一些“新的”东西你不知道。从多个角度来审视现实世界,结果发现这个世界正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神秘莫测,甚至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神奇。不管我们想象出的事物是多么奇妙或荒诞,但是,还没有达到宇宙本身存在的奇妙程度。
    人们总是以为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的这个“世界”,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也应该是这个样子,人类会就这样一直继续下去。至于真实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与实际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对于人类来说,只有感受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而与实际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真实”无关。这不能责怪人这个物种,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被限制在三维的空间之内,无法想象和理解高于人类整体水平的更高级的世界,以至于完全被这个虚幻的世界所禁锢,颠倒迷惑流转轮回,永无停歇。

    在20世纪来到的时候,人们认为科学工作快要走到尽头,“只要添上几个角楼和尖顶,在房顶上科几处浮雕就够了。”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所谓的客观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者们,当然更包括宗教神秘主义的唯心论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似乎人类再向前迈进一小步,就完全可以取代“上帝”的位置了。他们在不断地“修证”科学的同时,却完全忘记了:没有错误根本就没有修证——正是科学本身也需要不断地修证,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说“坚持唯物科学,永无谬误”这种主观盲目自大的谬论——这只是个十分简单的思维问题,有些人却把它当成“一生坚定不移的信条”。

    物质这一词语来源于“本体、存在、实在、实体、有,是本体、存在、实在、实体、有”的变形或别名。宇宙中绝大部分物质都处于等离子态,固液气才是真正的比较稀少的物质状态。只有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际物质里才可以找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大美百科全书》“科学史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便是关于物质的定义。虽然尚未有最后的定论,但物质可以大致定义为组成日常接触到的物体之基本成分,…可以移动,并且具有质量和惯性。……。”
    很奇怪,越是有智慧和秉持科学精神的人,越是严谨和谦卑,不会片面武断地下结论;而越是狭隘和自以为是的人,越是顽固和无知,固步自封、敝帚自珍。

    在<核子场论>一段中,有一句话:“能量场是由真实与虚无的粒子连续的产生和消灭所组成”。点粒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在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因此它既真实,又虚无。在亚原子领域之内,我们绝对无法同时知道粒子的位置与动量。

    今天,粒子加速器、气泡室、电脑共同产生了一个世界观,这个世界观里面,实体这个东西是没有的。物理学家们像追求宇宙的最后材料,最后发现的却是宇宙没有“最后的材料”——原来“物质”就是一连串焦距之外的形态,如果一定要说宇宙有什么最后的材料,那就是能量。 

    根据量子物理学的看法,这个世界基本上只是跃动的能量。能量无处不在,起先是一种形式,然后是另一种形式……如此这般,连续不断。我们所谓的“物质(粒子)”事实上是造出来的,造出来以后,消灭。消灭以后,有造出来,连续不断。这一切皆因粒子的互动而生,但这一切亦是无由而生。从“无”之处突然出现一种“事物”这个事物来了又去,往往是变为别的事物然后才消失。

    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想把实在届化约成再也无法分解的实体,可是,当他们已经这么接近目标的时候(光子的确非常“基本”),却发现基本粒子没有“自己”的存在。

    宇宙的实体不是物质,是场。物质(粒子)只是在场与场互动时一时的呈现。质量不过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存在的能量。人们总是说“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形式”,所以总以为物质世界就像搭积木一样,总会有那么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来组合构成大千世界的不同事物;而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应该是:物质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粒子物理学的世界是没有“材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面,事情的过程即是事情的究竟。生、变、灭的舞蹈在一个几率与守恒律的架构中不断上演,无止无休,不增不减。 
    经典物理试图用经验事实作为可靠基础,物理的进一步发展又把它建立在更深层的亚结构上,如分子原子这个层次,甚至认为已经一劳永逸地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后来又发现这个东西仍不可靠,还得往下找。不管什么形式,反正总是想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东西。科学确实设定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
    亚原子的世界是一个生灭之舞,生灭不断;是一个质变能、能变质的世界。种种悠忽即逝的形式生灭之间闪烁而过,创造了一个从不止息、又永远新造的实在界。

    光子不曾独自存在,真正独自存在的只有种种关系的网络,形成的一个无可分割的整体。宇宙所有相离的部分,一切事物皆是整体的呈现,实相只有一个,它是全体的统一的,它是一,宇宙的每一部分都有密切而立即的关联。

    如有一网,网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灿烂光辉,明朗夺目,珠子与珠子相照,这个珠子里有那个珠子,那个珠子里有这个珠子,珠影重重相映。一珠为首,其余众珠的影像都影现其中,一切珠子都是这样的。

    现代科学正从宏观物理学像微观物理学转变。一些科学发现,常常使人们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而正是这些难以置信的发现,推动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科学的进步。
    人类科学史上的很多真理都是以令人“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面貌出现的:从“日心说”到“量子力学”,再从《进化论》到《金刚经》《易经》《道德经》…… 在很多现代人认为古代人愚昧无知的无知偏见之下,现代科学却从西方重新走向了古老的东方,所以我们也可以真正地看清楚到底是谁“荒唐可笑”了。

    贝克莱问,一个事物不被我们看见时是什么样子?
无数不可被人类觉察观测到的“事物”(比如我们身处各种辐射而不借助科技手段从生到死根本毫无察觉)构成了宇宙世界,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然而你怎么去“客观”地观测它呢?甚至我们根本就完全把未知的事物当做“非物质”的“不存在”,而事实上“暗物质、反物质”确确实实是存在的,直到科学家们发现了它们,它们被人类从误以为“非物质”的非“客观存在”的划分中剔除,而又被重新冠以“暗”“反”的“物质”。

    反物质的发现就是这样,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和轰动。对于量子力学,科学家们首次碰到了“宇宙中我们的大脑无法理解的一个区域”。

    在我们充满秘与怪异的宇宙空间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空无。但它们真的是空空如也吗?把两片平坦金属板平行地放在真空之中,它们会互相吸引。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空间中充满了许多我们无法用肉眼所及的物质。

    “真空”这种东西在真实的世界里是没有的,那是一种思想建构,一种理想,但是我们误以为真。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但是,从这一领域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要有思想准备,也许我们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与原先想研究的东西毫无关系。”
    世界对于人类来说,是“已知”的,但更是未知的。而那些“意想不到”新发现总是人类的一个惊喜,科学越是进步发达,我们对自然界发现的越多,就会同时发觉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知道得真的是太少太少。

    暗物质从137亿年前开始在庞大的能量膨胀——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假设宇宙真的是从“大爆炸”开始的)。能量冷却后形成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现在以一个“质量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而产生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已经越来越不为人所接受了,不管研究是否有着致命的方向性错误,不管有些“物质”与宇宙的生命一样的悠久,却被人类列为“非物质”的不存在,毕竟人们找出了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暗物质、暗能量、真空能、反物质”,使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反过来想,由于人类整体的感官思维的缺陷而导致了把实际存在的“物质或非物质”当做“不存在”,客观上使人类成为了一个睁眼说瞎话的物种:一切以眼见为实,看得到的就为真,为存在;看不到的就为虚幻,为不存在。人类连自然物质很多基本的概念、范畴、属性都认识不全面,那么我们的“唯物主义者”们唯的是什么“物”呢?只不过是相对不那么唯心的唯心罢了。 

    宇宙中的粒子只能称之为点粒子,因为他们只有半径,没有体积,所谓半径是指粒子能保持其属性的范围。电子没有体积,夸克也没有体积,电子和夸克构成我们宇宙已知的绝大部分物质。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之初曾经产生了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大部分反物质转化为物质。再加上有的反物质难于被观测,所以,在我们看来当今世界主要是由物质组成。
    在人类没有任何的科技手段,完全靠自身的肉体感官来探索、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世界呢?甚至比许多生理构成上更为简单和低级的生物的世界更为灰暗,更为枯燥。很多动物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人类都不具有,所以对于其他物种的动物来说非常自然真实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就完全根本的“非物质”、“不存在”。即使借助于现代的尖端科技,我们对于其他物种所感受世界的手段上也不具有多大的优势,甚至很多方面人类是永远都无法想象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理解了。

    如果狄拉克的理论是普遍和正确的,就会有反质子、反中子、乃至反物质世界的存在。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天外有天”,“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牛顿在几个世纪之前证明,数学方程能对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给出令人惊讶的准确描述,无论是在地球还是在天穹。科学家们由此相信,只要我们知道正确的理论并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便能预见整个宇宙的未来。后来出现了量子不确定性、弯曲空间、夸克、弦、以及额外维,而科学家们工作的最后结果是10的500次幂个宇宙,各自拥有不同的定律,其中只有一个对应我们所知的宇宙。

    按照爱因斯坦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光子在静止时其质量必须是零。质量=0,这很像佛经上说的“空”。物质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我们习以为常的误以为真的“世界”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它只是源于我们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所产生的实际虚幻的所谓真实,而非常多的人再得知这个对于世界真实的描述时,并没有理解的能力与体悟的睿智,反而讥讽人家的“主观唯心”“不真实”,这真是人性通有的悲哀。

    近代唯物论哲学所谓的物质,是内涵和外延、本质和特征模糊不清的概念,是个别物质和一般物质、具体物质和抽象物质的混合体,是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的混合体。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能为人的感觉和意识反反映,但不可穷尽。
    若以“客观存在”来界定是否是“物质”,那么,宇宙中96%的暗物质、反物质在百万年来对于人类都是“不存在的非物质”了——因为它们既不能被人类“观测”到(相信有些动物却可以),也就更不知道它们的“质量和能量”——所以它们不具有可以被人类察觉得到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混淆了物质和物体、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的界限,没有正确认识物质具有的抽象事物本质,没有正确认识物质具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不是科学正确的物质定义。 
    人们长久争论的部分原因就是虽然大家都是说着同一个事物,实际各自理解和表达的并不是一个概念,混淆视听。

    按照生活中的语言习惯,人们把自己手中拿着的个别具体苹果既可以称作苹果,也可以称作水果、食物,物、物质。这是因为个别事物中包含着一般事物,个性规定中包含着共性规定。物质、物、食物、水果、苹果是我手拿着的具体苹果分别具有的一般内容和组成部分,我手拿着的个别具体苹果不仅是一般苹果的存在和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抽象程度更高的水果、食物、物、物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我们生活在已知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所能认知和理解的、甚至是想象的,都是在这个范畴之内,以人类的生物局限性是无法理解“非存在非不存在物质非物质”,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还非要强调“人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这个是物质的,那个是物质的”?这本身就隐含了我们的世界不只是“物质的存在”,还有不为人知的“不是物质”的“非存在”。难道与人类进行沟通时我们还要先强调一下“我是地球人”?这本身就隐含了我们是与“非地球人”在交流。

    用外延宽泛的概念对个别事物进行表述虽然有一定的道理,经常被大家采用,但是缺乏科学和严谨的性质,常常会引起争论。白马是不是马在我国引起过长期的争论。苹果是物质、世界是物质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会引起大家的争论。
    我一再批评某些人的思维逻辑混乱,然而他却坚定地认为自己虽然不断地修证自己的言论,但是“坚信科学是永无谬误的”,却有时常来修正科学,还偏偏说自己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生、一世不变的——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自相矛盾地混淆概念。

    不能科学严格地区分具体物质和抽象物质、个别物质和一般物质,不能严格区分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是以往各种哲学理论研究普遍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支大军长期混战的根本原因,是哲学社会实践举步维艰,不能解决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满足社会对哲学的需要,被社会边缘化的根本原因。
    也是无知者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可笑的根本原因。

    所以《大美百科全书》的定义,采取是比较慎重的态度。请注意其措辞:“虽然尚未有最后的定论,但物质可以大致定义为 ……”。它是说:“尚未最后定论”,并且说:“可以大致定义为”…。读者要注意,《大美百科全书》上的定义不是最后的结论,因为物质是不肯定的。
    看看身边的世界,摸摸自己的身体,它们真实存在,但又不那么真实,只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系统的构成以及感受的方式途径的生理限定,它们才呈现出我们所感觉所加工渲染过的“自然而然”的面貌。 

    宇宙是由粒子与反粒子构成的,事实上,亚原子就是这个绝无休止的生命之舞,然而,这个20世纪的发现连带它那开拓人类意识的一切含义,并不是新的概念,事实上地球上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他们的实在界的,比如老、庄,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的神话事实上是微观的科学发现在心理领域上大规模的投射。
    传统意义上的佛教是“宗教”,但是“传统”的权威或许正是今天需要修正的东西,无论是传统的某些科学还是传统的某些哲学。现代科学之父罗伯特.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又说:“我不是一个宗教徒,如果是的话,我愿做一个佛教徒。”

 

关于时间空间

 

    多少个世纪以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许多人相信,宇宙必须一直存在,以避免出现它是如何开始的问题。其他人相信宇宙有一个开端,并以此作为上帝存在的一个证据。意识到时间是像空间那样行为,呈现了一个新的选择。它不仅排除了对宇宙具有开端的长期的争议,而且意味着宇宙的起始是由科学定律来制约,而不必由某位“神”来启动。

    当我们以现代科学告别传统观念的时候,并不代表就走向了科学的反面(唯心主义),虽然科学表明我们的世界并非像人类感官和想象的那样“实在”,却也同时说明了宇宙万物的根本性质是毫无目的的随机变化,而非受某个神明的掌控。

    当我们谈论世界的实在性时,实际上指的是精神的感知和显现所形成的东西;宇宙中没有一种能在任何空间中都保持自身尺寸不变的物质来作为衡量绝对空间的尺度;也不存在在任何空间中都保持绝对匀速运动的东西作为绝对时间的计量工具。显然,绝对客观的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臆想的产物。

    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上来看,空间的无限小必然涉及时间的无限短,而当时间短到与我们的感受之间美誉任何关联时,我们就不能对它进行测量,这个时间计数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知性与之相关联,也就没有任何人(包括神与上帝)能知道、能感受或者能证明这个时间计数的存在。

     我们原来都认在这个宇宙存有一个终极的时间之流,不过这个终极的时间之流却并不存在——国王从来不曾穿过这件衣服。宇宙并没有统一恒定的“宇宙时间”,有的只是各个观察者自己的本证的时间,如果宇宙有心脏的话,它心跳的速度要听的人而定。

    康德对时间和空间曾做过这样的论述:时空不是实在的,不是独立于心灵的客观实在,不是事物本有的性质或关系。它们是心灵理解和认知的方式,是感官的形式或形态。如果世界上没有能够直观或知觉时空的人,这世界就不再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离开能感知能思维的主体,整个物质世界的属性和特征就会消失,宇宙万物无非是精神主题所感知的现象。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属性和特征就会消失”,而不是说某些“客观唯物主义者”所理解和攻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会消失”。

    1908年名科夫斯基一严格的数学证明了“当下”是成立的,才使西方科学接受了“当下”。可是“当下”作为禅定的第一步,在东方宗教却已经实行了几千年。佛经上说,质量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无常),只能守恒(轮回),自我平衡(阴阳)。
    禅宗讲:活在当下。《华严经》:“三界所有,唯是一心。”《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关于意识

 

    大脑是产生意识的基础,原始细胞并没有意识。

    人被切除某些肢体后,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大脑对已经被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感觉,这些人对根本不存在的肢体感到疼痛,这种幻象叫做“幻肢”。

    精神疾病是源于大脑停止了工作。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所表现出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意识的变更,淹没在大脑黑洞中的病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还活着,生命变成了一种麻木呆滞的存在。

    精神错乱,是描述重度精神疾病的一个词汇,它是一条分界线,你要是越过它,自我意识就开始消散。

    镜子前面的鱼不知道镜中的就鱼是自己的影像,它还以为是一个敌人在发动攻击。与大多数的动物一样,它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鱼,它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哺乳动物已经具有初步的意识,它们能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人类是唯一具有高级意识的物种,人类可以观察自我,并将理想条理化。 

    我们其实不是在用眼睛看东西,而是在用大脑。眼睛这个视觉器官只是一架摄像机,用来收集成千上万的颜色和明暗对比构成的光的信息。大脑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物体、人和感觉。大脑活动的下属器官极为复杂,眼睛是其中的代表,来自眼睛的信息不是在一个,而是在大脑中30个中心进行处理。

    意识的客观存在性,就在于意识首先是由于大脑本身的生理机制产生的。没有大脑的生理机制,不会有意识的存在。产生意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反映对象:简单的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对象,用耳朵可以"听"到的对象,用手可以"触摸"到的对象等等,复杂的包括历史、文化、心态等等只有用大脑去思考才能"反映"的对象。
    离开了主观的意识,“客从何来”?那个没有了人类观察的客观世界,只能是抽离了人类思维意识概念的,另一个不被人类所发现和理解的所谓的客观世界。真实的世界也许与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差异无限,也许没有太大的不同,无论如何,那也只是自然而然的世界,绝非神佛上帝的化身。

    普林斯顿大学,空间科学教授,罗伯特G.杰翰著《实体的边际》:“意识既是主动者,又是被动者。说它主动,是因为从内在世界来看,它认识了自然、社会现象的一些规律;说它被动,是因为从外在世界来看,找不到它的实质,它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是一个看不见的终极实体。”

    布鲁塞尔大学的耗散结构创始人,普里高津著《从存在到变化》:“对于目前大多数的科学发现者而言,科学可以说是一种意图,希望超出我们这个看得见的世界,进入一个无时间的世界(斯宾诺莎的世界),人鱼自然要进行新的对话。”

    剑桥大学创建超导理论的B.D.约瑟福逊著《关于意识在大自然中的作用》:“自然进化对于人脑,给予两大功能:有效应的感知系统派生出有意识的经验,正确地反映了外界环境情况;有计划的启动系统,是所滋生的概念变成为实际的理性知识。这就涉及到人脑的感知与智能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脑的“精神温度”被调节到“绝对零度”时,可以呈现内明或悟性。

    麻省理工学院的核物理学家,尤金.威格涅著《论身心问题》,物理学的内容涉及到微观世界,建立了量子力学;意识对于物理世界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考虑意识要全面、统一地建立量子力学的规律,是不可能的。如果认为现在的量子哲学思想,对于未来的理论物理学仍是有效的,那是不确切的。事实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在发展,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导致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超越常人之脑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家E.瓦格纳著《身心问题》:物理学家说道的科学,不涉及到心灵,显然是不完整的;我们应该在心灵问题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当初把人体与心灵分开是不适当的,我们应该把“认识”扩充到心灵在内的整个宇宙中去;不妨考虑意识状态与心灵问题,要真正认识微观世界与整个宇宙是不可能的,因为意识状态毕竟是一个终极实体。

    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科学是内在整体,它分解为单纯个体,不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氢原子模型的建立者波尔,支生物学与心理学的协同研究,并探索量子力学与生命系统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在意识状态中的应用。
    核电子分布原理的泡尔,认为物理学不能脱离对意识的研究。

    量子波动方程的建立者薛定谔,在研究东西方哲学,完成了生命是什么以及自由意志的论著;认为主观与客观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开研究;并指出,我们这个世界是通过智能而被认识的。

    波粒二象性的建立者德布罗伊,提出了意识在物理世界的作用: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类的智力对客观世界的洞察。

    测不准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博格,认为科学中的哲学原理可以用于伦理学与社会学,一推动生命科学研究。

    研究核能量的威格涅指出:意识应纳入物理学的研究之中,微观世界不可能排除意识的作用。

    发现光量子的普朗克指出:我们从外部世界形成的一切思想,只不过是我破门自己感知的反应;在逻辑上,我们不能脱离我们自己的思想,去建立一个脱离我们的自由意志的自然世界。

    著名物理学家波姆著《整体性与隐含性》:包括意识在内的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绝对的,不可分的;可分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按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来说,意识与物质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存在着的变化规律。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绝大部分依靠视觉,显而易见,人类的眼睛有着很多先天的不足,或者说正是为了适应这个产生生命的环境,人类的视觉系统进化并同时退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从眼睛的功能上讲,很多动物的视觉系统的构造远远优异于人类,即使它们不用眼睛看世界,依然有比人类先进的手段感知世界。

    物质本身并不具有颜色的属性,可是经由人类大脑视觉系统的加工后,我们看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只是大脑的功能性欺骗,是人类集体的幻觉。
    除了视力,人类的听力和感觉水平也明显地输给了其他不那么高等的动物,假如有人达到了某些动物的普通平常的感知水平,就会以“特异功能”来加以崇拜和科研。这些生理硬件的缺陷与不足给了人们一种直观的错觉——我们存在的“世界”并非真是的世界,只是人类对世界集体无意识的残缺认知——我们看到的只是部分的世界,听到的感受到的思维到的世界也都如此。

    人的行为和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人有了感觉,才能认识世界、反映世界。人的感觉是反映周围环境信息的最初因素,是一切只是的源泉,是人类改造环境的开端。

    科学史明确地高速我们:人类认识能力的大飞跃,都是直觉感受的结果,而这些感性的直觉感受到后来才得到证实。

    列宁说:“除了经过感觉,我们既不能知道任何物质形态,也不知道任何运动形态。”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科学哲学家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

    物理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颇兰尼说:“数学中的所有证据和定力起初都是靠直觉发现的。”

    爱因斯坦说:“科学假说的产生源于超逻辑的直觉或灵感。”

    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学家头脑想象的产物,在相对论的创立中,想象力的发挥给爱因斯坦提供了无竭的灵感。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著名画家马蒂斯:“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

    黑格尔:“人的器官不应只有实践的功用,还要有认识的或观念性的功用。”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宇宙的中心,我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人的现实生存是感性的,作为人实实在在感觉到的、体会到的、意识到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现实存在也是个体性的、感性的。人不能替别人去生存、替别人去感觉,任何感觉是个体人自己的感觉和感受。
    人首先是活着,而活着就是直观,然后才有理性。从理性表现形式看,理性是用静止表达运动,用间断性表达连续性,用抽象性表达具象性
,用有意识表达无意识。无论如何都内部都会存在着矛盾,任何时代、任何方式的理性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因此,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它是生动鲜活的,而在直观之上建立的理性思维,只是以一种机械化程式化的抽象概念符号,直观经验是理性思维可近而不可及的极限。

    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智慧的开始。

   今天的计算机对于揭开人脑的秘密还显得过于稚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脑的工作速度令所有机器望尘莫及。大脑的化学和电信号处理流程仅需千分之一秒,其它方法不可能达到这种速度。

 

关于客观

 

    对于“客观”世界,我们的视觉并不是中立的旁观者,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本来的样子。因为视觉所依靠的神经系统自身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并且这视觉神经系统随着生物的进化不断地改变。因此,我们的视觉所接受到的信号并不是客观世界直接提供的信号,而是经过了同样是客观世界一部分的神经系统处理之后的信号。这样,不同构造的神经系统对于客观世界的信息会进行不同的帅选和处理,其结果是,对于相同的感知对象,有着不同视觉神经构造的生命个体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产生不同的感受。

   无论是反射、散射或发射,色光都会保持同样的颜色。视觉的刺激是光,光的不同波长和强度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光还能转换为神经活动,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做出一定反应。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层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因此,我们观察到的颜色是物体与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结果,而不是物体产生颜色的结果。

    颜色、声音、味道、温度是我们心灵主观的显现,形状、大小、美丑则是主观意识的分别,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与其中的这个世界。在我们所能感知和了解的事物中,最接近客观的东西是储存在脑神经网络中的复杂的信息,除非我们能获得超越脑神经系统的觉知能力,否则永远也不能知道是否存在一个与我们的感知完全相同的客观实在的物理世界。

    离开心灵的显现和感知,物质就是去了一切可以言说的属性和特征。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有客观的存在(没有实在性,没有时间和空间属性的、抽象的客观存在),否则就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一旦生命体以某种方式进行表象和感知,这些属性和体征就会表现出来,形成千差万别的宇宙万物。我们可以把剥离了颜色、声音、形状等一切精神属性的对象称之为“纯粹的客体”,或者更恰当地说,应该是“纯粹的客观存在”,因为它没有自己独立于人类心灵的实在性,也就不能以“体”相称。

    对于这个根本没有实在性,没有时间和空间属性的、抽象的客观存在,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呢?它已经超出了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范围,因为语言产生于对现象世界中颜色、声音、形状等属性和特征的描述。严格地说,我们甚至不能说它是“存在”或者“不存在”。

    宇宙万物虽然亘古存在着,但是那个存在不是我们以为的“客观存在”,我们所说的所以为的“客观世界”都是我们心灵的显现,都因为心灵的感知才有体性。颜色、声音乃至空间并不是客观的实在,而是我们心灵显现和认知的功能,这些元素与同事心灵的感受和合构成万物。
    “万法唯心(大脑机能)所现,唯识(意识思维)所变”。

    动物看到、感受到的世界,人类不可预见与理解;然而人类由于都属于“人”这个类别,处于同样的生理构造,对世界的看法大致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在于:世界的无限层面中,那个具有最终的解释权?或许动物感知的世界比人类更多面,但是他们相对于“统治着”(实际上地球的霸主是细菌而非人类)这个地球的不具有解释权,因为对于人类,只有人类的感官才是界定万物的尺度,一种片面的武断的自以为是的尺度。

    科学,在亚原子层次上,不再能够“精确”,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已经消失。我们无法观察一件东西而不改变这件东西(测不准原理)。所谓的独立的观察者立在旁边看着自然界按着过程走过去而不影响它,这种事情是没有的。

    宇宙是不是参与者的参与“造成”的呢?参与是关键的行动,这个概念打倒了古典理论的“观察者”。观察者站在厚厚的玻璃墙后面,安然地看着事物进行,不参与其中——量子力学说,这是办不到的。我们的实相只是我们创造的可能性。

    根据量子力学,“客观”这种东西是没有的。我们所知觉而认为是物理实相的,实际上是我们对它的认识构造。对“客观”的错误理解,认为是从其他人的角度或多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其实是另一个“主观”,而不是“客观”。我们观察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界,而是显现在我们问问题得方法之下的自然界。
    你观世界,是主观;世界观你(世界似乎并不具有关注观看的主动性)才是客观,掺杂了生命体的意识思维的任何之“观”,都只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都不是绝对客观的。

    宏观世界是我们的心灵表象和感受所形成的世界,如果没有人类的观察和感受,世界就只是单一性的混沌世界,它什么也不是,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若没有人的知觉,这个宇宙便遵循着薛定谔波动方程式,不断发生极多的可能性。然而,有了人的知觉,这知觉的效应就立即而且巨大。有了人的知觉,代表被观察系统的一切可能性除了一个之外,立即全部塌缩,而这例外的一个便实现为“实在”。谁在实现这个宇宙?答案是:我们。

    客观中的“观”仍是有认知主体的“观”,实际上根本没有纯粹的“客观”可言,离开认知谈客观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客观规律,是指人类对事物认知中的普适性部分——即不随认知主体变化而改变的那部分认知总结。无论如何,对事物的客观看法都是人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进行的判断,也就是主观判断。因为人的认识会变,因此客观看法也会随之改变。简单的说客观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最基本自然形态,但是客观认知都是要依据人的认知程度来决定的,这些也是因人而定的。

波普尔认为科学是建立沙滩上的。
    这个沙滩却比钢铁更为坚固,因为它的基础是人类感官思维的幻觉,这个幻觉百万年来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科学建立在“心(inhere)”和“物(outthere)”的区别之上,可是这种区别现在模糊了,科学家利用“心”和“物”的区别,发现“心”和“物”这种区别是不存在的,不但是在哲学指向,而且也在严格的数学指向之上,“物”的事情显然要依靠我们“心”的决定来进行。
    “客观唯物”与“主观唯心”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除此之外,再无差别。

    相对于即时信号,空间距离是光信号的延迟,在感知中形成的滞留,是主观的感知上的差别,而非客观的存在。如果空间不是物质本质的存在方式,那物质就不是客观实在的,因为我们所说的实在性都是基于空间中的触觉感受,如果空间连同空间中的感受都是心灵自身的性质,那实在性就存在心灵之中,心灵之外不存在一个有实在性的客观世界。

     科学家的任务在于尽可能客观地观察“外面”。客观地观察,意思就是说:观察者毫无成见地观察他所观察的事物。三百年来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要是带着这种态度,他当然就是有成见了。他的城建就是“要客观”。要客观就是“不要有既定的看法”,但是,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看法是一种观点,我们可以“没有观点”的观点就是一种观点。
     量子论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观特征,它并不引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作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但是,量子论的出发点是将世界区分为"研究对象"和世界的其余部分,此外,它还从这样一个事实出发,这就是至少对于世界的其余部分,我们在我们的描述中使用的是经典概念。这种区分是任意的,并且从历史上看来,是我们的科学方法的直接后果;而经典概念的应用终究是一般人类思想方法的后果。但这已涉及我们自己,这样,我们的描述就不是完全客观的了。 

    人与世界是集主观与客观为一体并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物质所有的性质和特征都是精神投射到物质上的属性,离开精神的感知,物质就只剩下不可言说的纯粹抽象的结构或逻辑关系。精神先于一切物质和特征而存在,性质和特征来自于精神的感知和显现,而不是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个“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

 

关于理性、哲学

 

    人类的进化与退化走着同一条道路,体外进化会造成体内退化,人类越依赖于外界技术手段,自身原有的生物功能用进废退,人的体内潜能便产生了大幅度的退化现象。

    人靠自己的五种感受只能认识三维空间事物,世界向人的感觉显示出的只是一个四维世界;理性不实在,惟有感觉才实在,只有三维的世界对于人才是真实的。人靠知性不能认知绝对,人除了知性还有理性、直观、直觉等。理性可以超越感性的不足,领悟三维之外的事物。

    理性,不只是逻辑的,只要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就一定不是靠人的感性、知觉情感,而必须靠理性,这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大前提。包探求事物的本质,一多半靠的是非逻辑的“慧”,而不是逻辑的“智”。人类在解宇宙奥秘之谜时,运用更多的是直观理性、直觉理性,而这些理性主要是非逻辑的,因此不能把理性界定为“逻辑”的。
    领教过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混乱逻辑,在根本前提错误的情况下,把自己变成了原本自己极力批评的对象而浑然不知,反而一再地觉得别人“荒唐可笑”,这个现象着实可笑。

    直观理性,人皆有之,但不同质量的人具有不同质量的直观理性,即人们所具有的直观理性能力有质量、高低、程度、深度和广度的区别。一般人所具有的直观理性能力,没有足够能力穿透事物表象的障碍,直接领悟到宇宙本体(绝对本质)。

    文化知识、文化思维方式既有开发人的智慧的一面,又有限制人的智慧的一面,现代人出于各种既定的文化包围之中,饱受各种理论和观念冲突,困境之苦,难以充分地自由想象、创造。用经验的、科学理性去理解宇宙实体(宇宙的最高本质),只能走向不可知论和怀疑论,根本不能把握实体——宇宙的最高本质。

    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及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地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他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一个现象看到了另一个现象,却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本质。

    海洋岛国地理特性的限制,大量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导致后来流通性的商业行为,成为西欧自古以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因此,西方文化就自由自式、开放式、闯荡式的活动特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行为上不受圈子约束;在思维上采取直线式推理模式;在观念上追求极端的文化特征。

    西方游牧民族在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引导下,丛林法则大行其道,在西方人的最高经典《圣经》里,都在大力提倡“马太效应”,以至于弱肉强食,恃强凌弱,适者生存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可以束缚人们行为的圈子,“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以武力取胜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自古以来,由于直线型结构的思维特性,西方人认为世界一定有一个绝对的总根源,而这个根源或者是精神的(唯心论),或者是物质的(唯物论),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调和;因此,在认识论上强调两个极端,强调斗争和对立;方法论上使用的是分析法,注重圆圈上的“一般”环节,容易看到的都是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力取胜这些常理。因此,研究的是事物局部,发展到后来采取的是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强调的是清晰和明白,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科研成果。

    一元论者简单片面孤立地看待问题,从而导致只看重于事物的某个方面,而忽视其另一方面;二元论者虽然看到了事物的两个方面,但往往强调对立而忽略融合,从而走向不讲是非、不辨真假的诡辩注主义和相对主义。
    人们中二元对立理论的毒害根深蒂固,认为世界非此即彼,非A即B,光子是波还是粒子?双方各执一词,结果的定论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从相对相反又相关联的不同侧面。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同理,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也应如此处理。

    他们紧紧抓住别人丢下的垃圾,而坚信自己手中握住的是真理。

    心灵只能思考心灵关于实相的观念,所以,一件事情是否为真,问题不在于它与绝对真理多么一致,而是在于它与我们的经验是否一致。
    唯物主义的“唯物”,只是局限在人类三维知觉思维之下的少量“物质”,相应的,这些微量的认知并不足以构成世界的全部,充其量也只能是在“人类”物种对宇宙世界有限的范围内的“局部真理”。所以那种“今生今世、坚定不移地、永无谬误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起码这个“永无谬误的终极真理”不会是客观“唯物主义”,甚至不会是地球人类所能触及的,而是科学家们碰到的“宇宙中我们的大脑无法理解的一个区域”,它只能属于更高维次级别的、非人类,甚至是非物质的。

    透过现象看到的并非本质,只是另一个层面的或被隐蔽地包装过的现象。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越是拥有智慧的人,就越觉得自己没有智慧;越是没有智慧或很少智慧的人,就越觉得自己有智慧。虚怀若谷的人与高傲自满的人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眼光指向的不同:前者投向自己未知的领域,后者投向自己已知的领域。
    唯物主义者的世界是“已知的”物质,所以他们无比坚定地证实:人类“无法发现”“未知的”“非物质”,而这是只个悖论——一旦人们发现了它们,便被冠名以可发现的已知的XX物质。

    生活里常见两难之题,我们的理性思考就是在这两难之处跌跌撞撞触及了我们自己的限度。善恶、美丑、生死等等二元对立皆是“假的分别”,彼此没有对方都不存在。这种假分别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思想结构,两难之题唯一的起因,无非就是这种自己制造而又刻意维护的幻象。谁能挣脱概念的束缚,谁就能发现事实的真相。几千年前,先哲就开始探讨“内在的”实相;几千年后,物理学家也开始探讨“外在的”实相。但两者最后都发现,要“了解”,就必须跨过两难的障碍。
    二元对立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可是它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特点。

    我们的辞书字典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正义词与反义词?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其说是这个世界本身的原因,不如说是我们思维方式的原因。我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于把一个整体的东西一分为二,分成完全相反或彼此相侧的两个极端,然后再用这完全相反或相侧的两端来代表这个整体,这就是哲学上的一分为二。这一哲学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立统一,这一思维方式统治哲学超过了300年。

    这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先进之处在于它比连点成线的一维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更全面,并且能够把握复杂的事物,这曾经是人类思维能力获得突破的重要标志。然而,它的缺点是让我们把一个残缺的世界误以为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们的符号式思想过程把“是彼就不是此,是此就不是彼(either--or)”这种范畴强加在我们身上。这种思想过程永远要我们只与这个或只与那个对峙,要不就要我们把这个和那个混合起来对峙。

    当我们把一个人分成身与心两个部分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我们把握了人的全部,其实我们忘记了更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把身与心合成一体的那个部分;当我们把存在分为物质和精神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我们把握了整个存在,其实我们忘记了更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把物质和精神合成一体的那个部分,那个部分就是人。

    正因为用一分为二的模式把握世界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整体,甚至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我们的思维还要对它进行超越。

     假如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尽量跳出一些小圈子,站在更大的范围内来看待问题的话,看问题就会更加公平,认识问题也会更加深刻,人的品位道德水准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哲学思维的品质是整体性,这种思维它的模式是辩证性,这种思维它的成果是普适性,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哲学思维。思维方式是哲学的灵魂,哲学是时代的灵魂,一个哲学贫困的时代必然是一个缺少灵魂的时代,缺少灵魂的时代必然是宗教、哲学和科学三者不相称的时代。在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一个空旷而荒漠的地带,这个地带是哲学的领地。宗教是“从前思维”,哲学是“从后反思”。宗教是关于偶然性世界的理论,哲学是关于可能性世界的理论,科学是关于必然性世界的理论。

     英国沃尔顿霍尔开放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斯蒂文*罗斯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细胞和分子的层面来考察大脑的话,那么人类与黑猩猩的大脑十分相似,几乎一摸一样。没有一位神经元——原子论者能够把放在一起的黑猩猩、小鸡或者人类得神经细胞的显微照片区分开来。他们的神经细胞的区别只在于范围和数量,以及细胞之间的连接。人类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尤其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是,我们不光在大脑中保留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记忆,而且还有一份源于社会化的记忆,这部分记忆通过书籍、电视、无线电、网络、媒体、以及历史记载来传递。与其他物种不同,我们的记忆兼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不会随着我们的死亡而结束。

    我们对实相总是施加种种预定的模式,凡是不符合这些模式的,我们就认为“无理”,但是,事实上除了这个说“无理”的无理的心智之外,实在别无“无理”之物了。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没有绝对的感性,也没有绝对的理性。

 

关于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上开宗明义的那几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了万事万物的这一共同的根本特性,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即物质世界。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这个物质世界确实是先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但是并非像我们想象的这样一成不变的存在,甚至不能肯定地说“存在”或“不存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世界绝非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而是在我们的意识与之互动时才产生的一种“存在”。把意识与物质相对区分,也就是说:如果“物质是物质,而意识不是物质(非物质)”,然而意识的指向和形式并非物质的。那么“世界的一切都是物质的”这个片面武断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它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够终极地检验真理。
    我刚发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这句话原来正是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这也是本文想要阐述的观点。而有人非要举着“客观唯物”的大旗,与“主观唯心”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却不晓得:生身为人,就注定首先是主观唯心的物种,进而才可能是“客观唯物”。当然这个“客观”只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相对的客观,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客观”这种说法。“客观实在”可以被思维和意识活动的主体(即认知主体)自己所感知并认识,但它们的特性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彻底的唯物主义、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
    “世界是物质的”,因为很多未被人类认识了解的物质不在人类的感官之内,所以是以人的智力无法想像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实质物质没有“运动”,只有“变化无常”——这就是物质的规律。

    这个世界如果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那么,它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无论任何“彻底的XX主义”,只要和“主义”搭边,就与“真理”拉开了距离,真理从来不是任何“主义”,因为它是一,是全部,是整体,而不是像军阀割据一样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
    当哲学家与科学家产生矛盾分歧的时候,是选择科学还是支持哲学呢?

    有独立于个体心识的外境吗? 如果认为有,但境的这种相对于心识的独立性明显是意识判定的,因此还不是真正的"独立性",境也就非是真正独立于心识的外境。即使退一步认为有与没有不可知,但这种不可知性也是意识判定的,同样不能成立。所以,独立于心识的外境只是意识的虚构,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唯物主义是一种可笑的执见,反倒成了一种独断的、彻头彻尾的唯心论。
    在人类最终揭开宇宙自然之谜之前,这是个人类永恒的问题,因为人类作为大自然部分条件下产生的物种,是永远也不会最终揭开宇宙之谜的。在地球运转了45亿年之后,还没等把世界认识完全呢,个体的人早就一代一代死而后已了,根本等不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在不成熟的唯物主义者的眼里,唯心主义一无是处,是谬误的象征,只有唯物主义才代表着真理的化身。有趣的是,不成熟的唯物主义者常常犯唯心主义错误,有的自称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可是面对大量的不解现象,就是不承认它们的存在,甚至还硬说承认它们的存在就是迷信。严格来说,如果不能充分吸收唯心主义的合理性,就不能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如果说物质是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性质和规定,那它就必然具有不可被人通过感觉器官感到的认识特征。如果说物质“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的”,能够“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具有具体事物的认识特征,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抽象事物、而是具体事物了。地球人都知道,任何个别具体事物都不具有绝对性,都不可能是世界统一的基础。
    “唯物主义”的始祖的头脑中并没有“复写、摄影和反映”今天前沿科学所发现的微观世界,所以他们对于世界的定义也不是真理。作为相对于宗教神秘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是大大地进步了。只是在今天,他们也正面临着“被修正”的命运。

 

关于科学、真理

 

    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阳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也就是说,太阳才是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反对,那位科学家(布鲁诺)竟被教会活活烧死了。
    2500年前的印度人释迦牟尼不认为地球、太阳是中心。他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被现代科学家们所认同。

    爱因斯坦批评“量子理论”是不完备的,而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也许将永远无法实现,牛顿和爱因斯坦所用的物理学公式表达的本质只是决定、主宰物理现象,物理领域的本质和原因,因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决定一切领域和现象的本质原因。人类虽然可以认识自然,然而,大自然如此深奥,人类在许多复杂的情形下,往往是无能为力。

    科学范畴把握的对象含义是事物的低层本质,不是事物的最高本质,要想认识实体,就不能只是科学的道路、不能只运用逻辑的、经验的、可证的理性。科学家已经非常清楚:一切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现象的内在的原因是无形的,不可能是有形的,因此人们不能用感觉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原因,必须借助理性或只有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原因,而感觉只鞥认识事物的现象却不足以认识事物的本质。靠科学的辩证理性只能把握宇宙本质、绝对本体的部分内容,不足以揭示宇宙的(相对)全部本质;靠科学的有形的关系不能把握无形的宇宙的绝对本质。
    有的唯物主义者声称人是物质的,动物也是物质的,所以推理人与动物无别,人性与物性无别,这可真是一种以偏概全目光短浅的论点。作为一个“人”,并不仅仅是物质的、物理的、生理的、精神的等单一层面,还有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信仰、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客观存在。如果以简单的、基础的、观点来定义复杂的、高级的事物,忽略了事物(人与动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特征,而偏偏在犯着主观唯心偏颇错误的同时,又自称是坚定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者,这岂不是莫大的笑谈?

    宇宙的最高本质是一个决定一切领域、一切事物的东西,牛顿和爱因斯坦所用的物理学公式表达的本质只是决定、主宰物理现象,物理领域的本质和原因,因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决定一切领域和现象的本质原因。或者说,物理现象只是宇宙间的低层次的现象,物理学的公式只是宇宙间的低层面的本质原因。这意味着,用物理学的公式去展现雨后的最高的本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客观地说”,从人类视角生物基础来看,即使马克思、恩格斯,或科学家再多长三头六臂,即使向天再借五百年,也终找不出那个在我们觉知之外“非物质”的“不存在”(暗物质、反物质、真空能)了。所以,值得再而三强调的是:真实的世界对于人类是无所谓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那个不那么真实但被人类信以为真的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证据就接受,是西方宗教的基本特性;没有证据就排斥,是西方科学的基本特性。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科学的追求目的是真理.科学的研究内容有二: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的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
    现在到处充斥着“伪科学”言论,想必普通老百姓是很难有精力和能力来验证的。科学的意识形态霸权,大家一般意识不到。

    人类不会最终解开宇宙之谜或完全理解宇宙,因此科学与哲学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也终有自己困惑不解的东西。对此,人们有两种选择,其中之一是闭上眼睛说瞎话,拒不承认自己面对的事实,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很顽固。
    是的,我确实体验到了他们的“顽固”。看起来在“精确的科学”表面上“不断修正”的同时,骨子里却也陷入“客观唯物”与“主观唯心”的二元对立中,在“一生、一世”固守残缺,敝帚自珍。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人类所能理解的最客观的东西。但是如果把它当做目标追求,或者想把它发挥到极致,那么科学必然就会变成一种主观的、带有附加条件的东西。科学的研究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道德界限。

    马丁*雷斯指出:科学永无止境。我们取得的进步越大,所面临的挑战就越多。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人脑暂时无法应付宇宙的复杂。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因为那超出了人脑的理解范围,但,科学才刚刚起步。

 

关于信仰

 

    据科学家们推测:最初宇宙大爆炸奇点的余波(通常称为中巴,或宇宙背景辐射)的波长检测到有10 5(100,000)。如果这个数值更小,宇宙就会以各种气体集合的形式存在 — 没有恒星,行星和星系。相反,如果这个量略有增加,宇宙将只由大黑洞组成。无论是哪种方式,宇宙都不适于居住。

    另一种微调了的值是聚拢原子 —进而是物质 — 的强大的核力量。太阳通过氢原子的结合得到它的“燃料'。当两个氢原子结合,氢原子质量的0.7%转换成能量。如果转换的物质略小 — 例如,是0.6%而不是0.7% — 一个质子将无法和一个中子连结,宇宙将只有氢气。如果没有重元素的存在,就不会形成行星,因此也没有生命的可能。相反,如果转换的能量增加至0.8%,而不是0.7%,聚变发生的速度会快到不再有氢气存在。同样地,将没有行星,没有太阳能系统,因此也没有生命。

    重力与电磁力必须平衡精细到10 40:1。如果此值略有增加,所有恒星将比太阳至少大40%。这意味着,恒星的燃烧将会过于短暂和不均衡,难以支持复杂的生命。如果此值略有下降,所有恒星将比太阳至少小20%,使得它们无法产生重元素。
    宇宙的膨胀速率必须微调至10 55:1。如果宇宙的膨胀速度太快,构成恒星,行星和星系的物质会膨胀太快。如果宇宙的膨胀速度太慢,宇宙会迅速崩溃 — 在恒星形成之前。
    宇宙的质量密度恰到好处的均衡在1059:1,从而得以允许生命存在。如果宇宙的质量再大些,大爆炸产生的过多的氘会导致恒星燃烧快速,复杂生命难以形成。如果宇宙的质量小一些,氦气的不足会导致重元素的缺乏 — 同样,生命难以形成。】

    我们的宇宙和它的定律显得是一种设计——这两者都是为我们而量体裁制的。如果我们必须存在,改变的余地就很小,很多人愿意我们利用这些巧合作为上帝在幕后工作的证据。宇宙是上帝设计来供人类居住的观念出现在几千年来,直至现代的神学和神话之中:各种动物、植物是被造物主设计来以供人类饮食温饱的,18世纪有位大主教居然说,兔子有短尾巴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瞄准以便射中它。

    几年前,维也纳的总主教(克里斯托夫*舍本恩红衣主教)对基督教观点给出更现代的诠释,基于宇宙微调,他说:“天主教会将正式宣布自然的内在设计是真实的,以此再次捍卫人性(也许是再次捍卫神性)。

    无可否认,这正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而主观唯心者们能够提出一个全能的概念,却有无法举证,并把世界上所有人类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统统推给了那个被他们自己创造的全能者,如果唯物者之间还能相对客观地探讨不同意见的话,那么与唯心者只见就无法达成这一点,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可理喻的冥顽不化。

    16世纪后期,开普勒坚信,上帝根据某种完美的数学原则创造了宇宙。牛顿证明,适用于天穹的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地球,并研究出了表达那些定律的数学的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如此地优雅,甚至几乎激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宗教热诚,——他们似乎想用这些方程来证明:上帝是一名数学家。

    其实所谓的“万能的上帝”只是出自人们一个无法证实的主观臆想,并以此给不可思议的自然世界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来自欺欺人。牛顿在其所处的时代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但是他的一些“科学”今天已被现代科学所修正,当然也包括他所信奉的“上帝”。

    “正因为我们不能理解,所以我们信仰”,宗教的本质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信仰。人们在理解与信仰之间,首先选择理解,不能理解时,人们才选择信仰。

 

关于科学新观点


    几率波说的是不论如何已经在发生,可是还没有“成真”的事物,即事物发生的潜在倾向。

    斜角偏振光的“自在之物”这种特性,反映了经验真正的本质。我们的符号式思想过程把“是彼就不是此,是此就不是彼(either--or)”这种范畴强加在我们身上。这种思想过程永远要我们只与这个或只与那个对峙,要不就要我们把这个和那个混合起来对峙。

    波粒二象性宣告传统上“只能是其中之一”二元对立的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已经告结。爱因斯坦曾经批评“量子力学不完整”,“上帝不掷股子”,与尼尔斯·玻尔是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争论的。玻尔维护不确定原理和互补原理。在多年的、激烈的讨论中,爱因斯坦不得不接受不确定原理,而玻尔则削弱了他的互补原理。
    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太多的人宁愿选择其中之一,在大脑虚幻的指引下做二选一的无知游戏。

    对于图像来说,只有变化而没有运动,运动是我们的心灵以空间的形式对于信息变化的显现和解读。

    电子可以从一个轨道跳到另一个轨道,而不是经过中间的任何空间;物质突然从无到有,有悠忽从有到无。
    “缘起之法都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则无所有”。“基本物质”只存在于某些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理想状态中,“物质为自己”的“自私”天机也不过只是他们的主观臆测罢了。

    某些成双结对的亚原子粒子,即使被分别放在城市的两端,一方马上、立刻就会“知道”另一方的状况,无法直觉的特性。
    它们的速度似乎远远超出了人类理性思维的局限与理解能力,而科学手段对其仍无法探究一二。

    凡是物质皆有与之“对应”的波,这个观念不只是哲学的思维,而且已经是数学的思维。

    要是你钻进一个电子深处,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宇宙,里面大量小得多的别的粒子组成了相当于当地的星系的较小的结构,他们本身就是下一个层次的宇宙,如此永远下去,永无尽头——往上(宏观世界)也是一样。

    物理学指出:原子本身的大部分是真空,其中的电子一每秒600公里左右的速度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群的高速旋转是原子看起来像一个圆体球,正如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看起来像一个圆盘。

    原子是空荡荡的空间,我们身边的实体只是一种幻觉。要是两个物体在现实世界里碰撞在一起,比如台球——他们其实并不是互相撞击,而是两个球的负电荷场互相排斥,要是不带电荷,他们很可能会像星系那样安然无事地互相穿堂而过。你坐在椅子上,其实没有坐在上面,而是以1埃(1亿分之1厘米)的高度浮在上面,你的电子和它的电子不可调和地互相排斥,不可能达到更密切的程度。

    细胞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他们总是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处于漫无目的的位置变化和无休无止的撞击状态中。细胞的任何运动都毫无理性可言。
    造物主并没有掺予其中,因为世界是随机的,有无数的可能性,这中漫无目的并没有给造物主的存在留有一席之地。

    每一段DNA链平均每8.4秒就要遭到一次袭击或损害——每天要遭到一万次——被化学物质或其他物质撞击或斯成碎片,所有这些伤口必须很快就被缝合。蛋白质极为活跃,他们总是处于不停旋转、颤动和飞舞的状态之中,每秒钟他们都要彼此撞击10亿次。分子里面的一切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运转,我们简直无法想象。

    从DNA到DNA的信息传递——在整个自然界只演变过一次,而且至今都保持的十分完好,一切生物都是从原先同一蓝图发展起来的产物。作为人类我们不过是发展的更加充分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保存38亿年之久的发霉记录本,涵盖了反反复复的调整、改造、变更和修补。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家。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们其实不是在用眼睛看东西,而是在用大脑。眼睛这个视觉器官只是一架摄像机,用来收集成千上万的颜色和明暗对比构成的光的信息。

    宏观世界是我们的心灵表象和感受所形成的世界,如果没有人类的观察和感受,世界就只是单一性的混沌世界,它什么也不是,

    离开心灵的显现和感知,物质就是去了一切可以言说的属性和特征。科学,在亚原子层次上,不再能够“精确”,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已经消失。我们无法观察一件东西而不改变这件东西。

    根据量子力学,“客观”这种东西是没有的。我们所知觉而认为是物理实相的,实际上是我们对它的认识构造。量子论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观特征,它并不引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作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物质所有的性质和特征都是精神投射到物质上的属性,离开精神的感知,物质就只剩下不可言说的纯粹抽象的结构或逻辑关系。

    颜色、声音、味道、温度是我们心灵主观的显现,形状、大小、美丑则是主观意识的分别,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与其中的这个世界。

    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想把实在届化约成再也无法分解的实体,可是,当他们已经这么接近目标的时候(光子的确非常“基本”),却发现基本粒子没有“自己”的存在。

    今天,粒子加速器、气泡室、电脑共同产生了一个世界观,这个世界观里面,实体这个东西是没有的。物理学家们像追求宇宙的最后材料,最后发现的却是宇宙没有“最后的材料”——原来“物质”就是一连串焦距之外的形态,如果一定要说宇宙有什么最后的材料,那就是能量。

     粒子物理学的世界是没有“材料”的世界。宇宙的实体不是物质,是场。

    按照爱因斯坦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光子在静止时其质量必须是零。质量=0,这很像佛经上说的“空”。物质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真空”这种东西在真实的世界里是没有的,那是一种思想建构,一种理想,但是我们误以为真。

    意识到时间是像空间那样行为,呈现了一个新的选择。它不仅排除了对宇宙具有开端的长期的争议,而且意味着宇宙的起始是由科学定律来制约,而不必由某位“神”来启动。

    当我们谈论世界的实在性时,实际上指的是精神的感知和显现所形成的东西;绝对客观的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臆想的产物。

    我们原来都认在这个宇宙存有一个终极的时间之流,不过这个终极的时间之流却并不存在——国王从来不曾穿过这件衣服。

    现已证明,当黑胚包绕着一个洞收缩时,黑胚的质量将会消失。这一性质将对时空本身产生绝妙的影响,它将改变经典拓扑学的法则,使得时空拓扑发生变化。一个带有若乾洞的时空,可以想象成一块沪上的早点——蜂糕。在黑胚作用下,它变成了另一块蜂糕,即变成了另一带有不同数目洞的时空。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把所有不同的时空联系起来。这样,对弦紧致问题的诘难,就容易解决了。M理论最终将依照某种极值原理,选择一个稳定的时空,弦就在这个时空中生存下来。接下来便是,振动着的弦将产生人类已知的粒子和力,也就是产生出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

    量子论之所以难以说明,是因为,我们必须用来说明量子论的文字却是不足以说明量子论。问题不在语言里面,语言本身就是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世界并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之中;
    2.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感受也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向别人表述出来;
    3.因此,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无限地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认识清楚。

    科学是建立在人类“已知”的基础上的,而对于世界,人类面对的“未知”才是无穷的,所以迷信科学这种行为本身也是不科学的。

  

 关于人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然而,既不是统一在物质上,也不是统一在能量上,更不是统一在信息上,而是统一在人上。

    人是身、命、心三者的统一体,心的扩而大之就是精神,精神的扩而大之就是文化,文化的极而本之就是信息;命的扩而大之就是生命,生命的扩而大之就是社会,社会的极而本之就是能量;身的扩而大之就是实在,实在的扩而大之就是自然,人类面对的自然的极而本之就是物质。世界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能量的,更不是信息的,世界是人的,属人所有、由人使用、受人医护,没有了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并不是否定人之外的世界存在,而是针对人类“以自我感官为中心”的主观唯心的人性弱点所提出的改进之道,但却被人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地批评为“唯心主义”,若佛法是XX主义那么简单,就不会走在时代科学之前阐述宇宙人生的道理了。

    关于“存在”,它是指在自然界里的存在,还是在人类世界里存在,或者是在精神思维中存在,还是在我们无法捉摸的潜意识存在呢?

    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其他生物看到的七色之外的光波,它们“存在”吗?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宇宙射线,地球磁场,广播电视信号,手机信号,它们“存在”吗?我们的耳朵听不见20Hz以下和20kHz以上频段的声音,它们“存在”吗?按照唯物主义的观测标准,它们都是不存在的。这种主观武断的结论显然是不符合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的,而且与唯心主义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了,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现代的科技手段使得人类的感官系统变得强大,但是人类毕竟还面对无数的未知世界,所以,我们所谓的“存在”只是业已被人类发现的存在,而不构成是自然界全部真实的存在。由这少部分的存在来定义更多对于人类来讲“不存在的存在”,是唯物主义犯的根本性错误。

    “世界是物质的”,所以非物质的世界对于唯物主义者是“不存在”的,而许多事物不是不存在,只是因为它目前尚不能被“科学”所观测而已。

    在人类以科学视野观测世界之前,许许多多的物质和原理都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用唯物主义的思维来说,这许许多多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在人类以科学技术了解自然之前,许许多多的生物感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所以以唯物主义的思维来说,那些世界的多样性由于人类的无法观测和无法理解,所以,它们也是“不存在”的。

    人类本身的眼界决定了人类的世界,科技手段、哲学精神是眼界的拓展和延伸,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人类视野: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大脑思维的局限,无法解决“科学未解之谜”,也就无法跳出三维的层面来面对和理解自然世界。

    没有客观的真理,只有主观的意见。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尺度。
    在电脑前打字的是人,而在网络里看文章的也是人,“世界”不是前提,“人”才是绝对的前提。

    对于世界的误会,源于人类大脑构建下的视野的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要想以真正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就应该首先拓宽自己的眼界和心量:

 

1.从时间上向前和向后延伸:相对于人类500万年,地球46亿年,宇宙137亿年的历史,人生百年悲欢交集,如白驹过隙,一念之间;

2.从空间上宏观和微观拓展:由唯一宇宙向多层宇宙,由三维到多维,由分子到量子理论,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