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孩子的教育

 xjjk雅儒 2011-09-20

xjjk雅儒

浅谈孩子的教育

类别:针砭时弊 作者:西禾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9-19 15:36:40  
编者按:“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评高下”,就是目前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引进国外教育理念,直接舶来国外经验实行能力教育是否可行?作者从国情的角度进行了否认。作者随后对汉语教育的阅读、书写、说文及核心价值作了一番真知灼见的论述,关心教育之意溢于字表。条理清晰,见地独到,意义不俗。
  现在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很多,有的针砭教育体制,有的抱怨师道日下。刚好我的孩子刚上初中,回忆孩子小学的五年光景,现在又进入初中,心中感慨颇多,略述己见,不谈深度,只求务实。
  在我国当下的教育模式中,应试教育的端倪还是极其明显。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无论学校、教师和孩子都回避不了这种现实---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评高下。
  我承认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会听到一些抱怨,甚至谩骂的声音。但我觉得,我们身处这个社会,凡事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少一些责备。简言之:教育体制要改革,教育体制也正在在改革,这需要时间,这需要国人的配合,而不是谩骂、指责。外国在教育方面的理念确实很好,好就好在他们能重视对个体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他们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创造性人才的积聚成为了极大的可能。他们抓住了教育的本质。那么既然知道外国教育理念好,就直接舶来用不就可以了吗?答案很明确:不行。原因就是国情不同。首先,按外国的教育理念做,需要有庞大的师资力量,你想因材施教,最好是小班课,教师有充分的条件和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而目前我国正在努力中,我欣喜的看到我女儿就读的上海的学校的小学和初中每班都控制在30几人。据我所知,内陆好多二线或三线城市的小学和初中有好多每班仍50人左右。而20年前我上学时班级里的学生差不多要70人左右呐。这种班级人数的减法,其实就是就是中国教育前景的加法,这种变化正是因为国家知道方向,但要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摸着中国的石头过河是需要时间的,跟发达的西方国家没有多少可比性。第二,按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理念做需要有相对高的国民素质。众所周知,我国恢复高考到现在不过30几年,十几亿人口中又多数是农业人口。物质条件突飞猛进并没有使精神文明成正比的跟上,教育所需的整体氛围相当的恶劣。这时拿来再先进的理念也是不灵的,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教育不是单靠学校的力量,要全社会都能为教育提供丰沃的土壤。以上两点,是我做为一个曾经的受教育者,一个正上初中的孩子家长,从真实视角阐述的二个观点。
  我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国家的教育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一代是赶不上了,就按目前的套子来吧,反正别人家的孩子们现在也都是这样过的。”做为一个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我始终觉得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配合现在的教育模式,摸索出一套既能游刃于应试教育又不至于误了自家子弟的家校合作机制。我曾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世界的中国,中国的世界”中引用过古人的观点“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即使我们不是兼济天下的达者,只要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即不被应试教育抛弃,也能不埋没自己的天性,做一个有能力、有主张、有个性的快乐学习者,能做到这一点,也算独善其身了。
  在上面观点中提到过,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真正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试想,你配合老师管好了你家的孩子,他配合老师管好了他家的孩子。如果我们每一个具备这种能力的家长都这样做,那么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就不是一句空话。这里我强调“做”的概念。抱怨千句,指责万句,不如具体的做在当下。
  下面就家长在家校合作机制中应起到的作用,在语文学习方面提出些拙见,仅供参考:
  一.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在于阅读
  汉语文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而阅读是获得这种博大精深的精神产品最有效的途径。甚至,小学一至四年级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孩子阅读的能力,使孩子真正成为会阅读的人,爱阅读的人。而这件事情在学校课堂上几乎无法全面完成的,这时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此时,家长如果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的孩子都会有一个狂热的阅读期,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如果你发现他看书看的忘了写不敢不写的作业,忘了做钟情的游戏时,他们就真正进入了一个阅读的世界。阅读的方向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不能把你列的书单粗暴的强加给他,要始终给他们保留松弛的阅读空间。如果阅读真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孩子的语文想不好也难。要想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阅读量是关键。当下出的好多怎样写好作文或者作文技巧书,多数是治标不治本的。
  二.让孩子养成爱书写的习惯:
  要鼓励孩子适当的写些随笔和日记。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中,孩子完成课堂的学习,回到家中,往往带回很多所谓的家庭作业。孩子写完所有的家庭作业时,已经很晚了。这时,如果家长再要求孩子每天写日记或随笔,孩子都会当成一种负担,从数量上应付你,毫无效率可言。不如让孩子养成一种有感而发的写作状态,当孩子真的有强烈的动笔愿望时再写,这同样需要家长再这方面有很好的动笔习惯来影想孩子,对待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引导是必须的,整个学期都没有动笔愿望的孩子也有的。这个时候家长要付出的努力更加有技巧性了。另外,书写的质量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据我了解,都已经上初中的孩子了,好多都写得一手烂字,不但如此,有的甚至连下笔的先后顺序都搞不清。原因很简单,
  老师要对付这么多孩子,所以不会具体到每个孩子的写字的细节上来。况且,字只要认得出就不扣分。在重视考试分数的大环境下这个细节往往就极易被忽视了。但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学校照顾不到,家长就应该照顾到。并且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书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说的书写不一定是毛笔书法。而是孩子每天要用到的钢笔字。教孩子练习钢笔字要注意方法,不用千篇一律的按套路来,有人说要学写字一定先学好楷书,练它一年楷书,再练行书。这话一出,就把孩子吓到了,又当成了一个负担。如果孩子对书法没什么兴趣,无意将来做书法家的,练钢笔字完全可以从行书练起,行书就是我们行文要用的字体,找到好的字帖很重要,这里还有个欣赏水平的问题。描字帖就是要培养一点手感,而见字拆字才是关键。大家知道,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中国的汉字很多,但常用的偏旁部首不多,我们只要抓住偏旁部首的规律并把字势的规律掌握好,不出两个月就可以写出相对较好的字来。这时家长同样要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家长自己的字也很烂,就比较难办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可以跟孩子一起练起来。每天描一篇字,每天组合二百字左右,组合的内容可以就是孩子自己写的随笔或可公开的日记。
  三.培养孩子的说文能力。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中国虽然有完美的文字,但口口相传仍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认为,中国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这个环节。而应试教育中没有这方面评价体系,更导致了哑巴语文的现象。有人说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说话还要语文老师教吗?我的回答是,大家都会说话,但说的好的,说的精彩的,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好的人有多少呐?尤其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们,他们具备完美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吗?他们能把一首诗、一篇文章真正有感情的准确的朗读好吗?我们经历过和我们看到的状况是,我国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在实践过程中又重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当我们在人前时,甚至羞于启口去朗诵一首优美的诗,羞于富于感情的去诠释一篇文章甚至自己的观点。而殊不知中国的古代,大家读起文章来很夸张,摇头晃脑的甚至施以音律口白如歌的。那时,这种大国语言的自信是响彻宇内的。上面的主张于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是无望的了,还是我们家长负起责任来,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理应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虽然无关应试教育的痛痒,但却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在语文的学习中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
  古语说:文如其人,在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靠一手好文章就可以行遍天下。现时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好像部分抵消了人文方面的权威价值。孩子们似乎更加全面发展了。这无疑是好事情。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今天,国文所占的比重明显的感觉不够,语文似乎只变成了一种工具了。个人认为,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没错的,但不能减弱它的核心价值。语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树立自己的文风,它能立志,它能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们过来人都知道,当你脱离学习环境,走上工作岗位,你每天都要用到的综合能力跟语文密切相关。原来有句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我至今不敢恭维,我倒觉得不如改成“学好语文,终生得益”。
  树立文风,就是要从小做起。文风不单单是写文章,它凝聚了个人的精神气质,应有独具个性的辨识度。
  立志,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尤为重要。超级惹眼的视听产片会扰乱孩子们的心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会使孩子迷失方向。而语文的学习应该负起这个责任,起到佑启人文的作用,要引导孩子,树立坚定而正确的生活信念,脚踏实地的走上正路。
  独立人格的确立。但凡人格的确立,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都是要从小就逐渐培养。古代的君子活的有格,知道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知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话都是句句箴言,我们就是要让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准则。
  个人认为,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就应该了解国学的重要篇章了。人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有夸张,但对树立孩子的文风、生活信念和独立的人格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上对于语文学习的四点拙见,都是针对现在的应试教育下教育机构和老师们都鞭长莫及的方面,提供家长参与的家校合作机制的具体方法。并不是家长参与就是帮助老师们完成孩子的辅导和家庭作业。
  学习的概念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学就是学知识,习就是复习知识。在全日制教学中,课堂学习应该同时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绝不是在学校学,在家里习,更不是平时学,考试时习。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完全知道,今天教授新的知识,今天复习昨天的知识,都是今天在学校就应该完成的。好的学生同样知道,今天的事今天在学校一定要解决,再回到家里靠家庭作业或靠父母辅导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再去参加补习班补课更是错上加错。所以我们家长要配合老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老师把上面四条中提到的跟考试分数关系不大的能力培养的事情做好。因为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是大事,不能因为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就埋没他们应有的个性,这对他们来说是无辜的。我们也用该能体谅到老师的难处,老师不会不知道,留家庭做作业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有的学生已经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了,你还给他留一大堆作业,不是浪费他的时间吗。但问题前面说过,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没有精力对以每人为单位的个体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所以教师只能用这种粗略的方式,无疑会冤到一批孩子的。他们更无力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文风、立志、人格等等了,也许他们只能做到对全班语文方面的尖子生给予深切的关注吧!这就是家长参与进来的必要性。
  在女儿新进的初中,我欣喜的看到了老师们关于“教”和“学”的理念;关于“学”和“习”的理念;关于“课堂效率”和“家庭作业”的理念都非常的本质。我甚至听到有的老师讲,如果你能证明你不写作业,同样能取得忧质的考核成绩,你可以有选择的写,甚至可以不写。
  这就是真实视点的现代中国之教育概况,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知道利弊。我们写写文章呼吁一下容易,但事实上做起来是任重而道远的。但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做在当下!我们应经看到了曙光,每个人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但能对自己的孩子尽责尽力,使他们变成有坚定信念,有高尚的人格,懂得终身快乐学习,对社会有益的人。做到这一点,相信美好的未来不会太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