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鉴别小结(平肝息风药)

 闲品落花 2011-09-20

平肝息风药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本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具有平肝阳、息肝风及镇静安神等作用。分为两类:
 
  1.平抑肝阳药:本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的功效,以及清肝热、安心神的作用。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证。
 
  2.息风止痉药:本类药物主入肝经,具有息肝风、止痉挛抽搐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的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证。
·螳螂
拉丁:1.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2.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3.Stalilia maculata Thunb4.Hierodula pat
药材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为干瘪的虫体,长4-8cm,黑褐色或黄棕色。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单眼3个,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触间上方;前胸背侧缘具细齿。翅、足多残缺不全。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微咸、涩。
·水獭肝
拉丁:Lutra lutra Linnaeus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卷缩团块状,直径3.5~8cm。全体呈黑紫色或黑褐色,表面光滑或微皱缩。肝叶7片大小不等,扁圆形,上端厚实,隆起,边缘较薄。前面3叶隆起,上部联合,下部由左向右依次变长,正面左右两侧肝叶对称,后面2叶较小,上部与右侧肝叶联合,其中最小的1片呈短尾状,另1叶呈三角锥形或犁头样。胆囊隐匿于左边2~3叶之间,肝脏的后下方结缔组织连接有一对肾脏,每一肾脏由11~17个肾组成复肾,呈瘤状。体稍沉重。断面淡棕色或黑褐色,质细腻,呈角质样,有鱼腥气。
·蝉花
拉丁:
药材性状:虫体似蝉,表面土黄色,大部分体表覆有灰白色菌丝。子座2~4个自虫体头部伸出,灰黑色或灰白色,长条形或分枝卷曲,长2~5厘米或稍过之。体较轻,质柔韧,断面中部充满粉白色、松软的菌丝。气味似草菇。以个大、完整、肉白、子座分枝卷曲、气香者为佳。
·僵蛹
拉丁:Pupa Bombycis Batryticatus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轻脆,易碎,有霉菌味及特有的腥气。
·水牛角浓缩粉
拉丁:Pulvis Cornus Bubali Concentratus
药材性状:本品为淡灰色粉末;气微腥,味微咸。
·紫贝齿
拉丁:Concha Cypraeae Violacae
药材性状:贝壳长卵形或卵形,前后两端均凹入呈口状。长4~7~9cm,宽3~5cm。表面全为珐琅质,具光泽,背面呈褐色、淡褐色、紫红色、黄褐色或灰蓝色不等,具条纹或图案;唇周具紫褐色齿。质坚硬。气微。
·僵蚕
拉丁:Bombyx Batryticatus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蜈蚣
拉丁:Scolopendra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l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全蝎
拉丁:Scorpio
药材性状: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地龙
拉丁:Pheretima
药材性状: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宽1~2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雄生殖孔在第18环节腹侧刚毛圈一小孔突上,外缘有数环绕的浅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面两边有横排(一排或二排)小乳突,每边10~20个不等。受精囊孔2对,位于7/8至8/9环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约占节周5/11。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
·天麻
拉丁:Rhizoma Gastrodiae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钩藤
拉丁: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药材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无臭,味淡。
·罗布麻叶
拉丁:Folium Apocyni Veneti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蒺藜
拉丁:Fructus Tribuli
药材性状: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
·赭石
拉丁:Haematitum
药材性状: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牡蛎
拉丁:Concha Ostreae
药材性状: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无臭,味微咸。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珍珠母
拉丁:Concha Margaritifera
药材性状:三角帆蚌: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左壳具两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褶纹冠蚌:呈不等边三角形。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左、右壳均具一枚短而略粗后侧齿及一枚细弱的前侧齿,均无拟主齿。马氏珍珠贝:呈斜四方形,后耳大,前耳小,背缘平直,腹缘圆,生长线极细密,成片状。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具一凸起的长形主齿。
·石决明
拉丁:Concha Haliotidis
药材性状: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无臭,味微咸。
·珍珠
拉丁:Margarita
药材性状: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无臭,无味。
·人工牛黄
拉丁:Calculus Bovis
药材性状:大多呈粉末状,或不规则的球形、方形,表面铅棕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涂于指甲亦能染成黄色。
·牛黄
拉丁:Calculus Bovis
药材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水牛角
拉丁:Cornu Bubali
药材性状: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羚羊角
拉丁:Cornu Saigae Tataricae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玳瑁
拉丁:Carapax Eretmochelydis
药材性状:本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20cm,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