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易经》角度来理解《心经》

 自反而缩 2011-09-20
        《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人阅读时不是很容易理解。
 
         但是,如果把“异”字换成“离”字,把“即”换成“亦”字,那意思应该简单多了。
 
       “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亦是空,空亦是色”。这样就好懂多了吧?
 
         中国人自古将儒释道三家融为一体,特别是《易经》为中华大道之源,《易》通三教。
         易即是变化的意思,空亦是变化的意思。色是物的意思,包括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之物,也包括意识。
        万物皆从变化而来,万物始终都在变化之中。没有变化,没有可变性,就没有万物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一切事物,都是非永恒的,最终还是会消失,回归到最初的变化(及事物产生之前的状态)中去。
         易意为变化,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而规律又恰恰是固定不变的。变意味着不变,不变意谓着变化,理解了其中的关系,就理解了色与空之间的关系。
          道家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亦是阳,阳亦是阴”,与佛家的“不一不异,即一即异”的意思是相通的。《庄子》中的“齐物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大小、善恶、美丑、长短”等,均是人为分别出来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说同一个人,在上级面前是下级,在下级面前是上级;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在儿子面前是儿子;角色虽千差万别,而人本身并无不同。
 
        然后,《心经》又说:“空中无色”。此“中”字可换为“时”字,意即“空时无色”。为什么,前面说“空亦是色”,此时又说“空时无色”呢?
 
        其实很简单,空、色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同一枚硬币,正面不离反面,反面不离正面,正面是此硬币,反面也是此硬币;另一方面,当你看到硬币正面(“空”)时,自然暂时看不到其反面(“色”)了。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此意思相似。祸福本为一体,但表现不一,此起则彼伏,彼起则此伏。
 
        “诸法空相”即是“诸法空性”。诸法皆具空性,本性皆是空。能空故能有,能有故可空。如《老子》第十一章所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空),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空),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空),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处的空与无,色与有,其意原可互通也。当然,绝不要把“空”当成“虚无”。杯子空了能装水,不是说杯子“无(没有)”能装水。那种认为“人死如灯灭”、“趁着在生时为所欲为”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佛经上多用譬喻。我们也不妨以铜汁譬喻为“空”,铸成之铜像譬喻为“色”;也可以积木譬喻为“空”,所拼装之物体譬喻为“色”。空并非虚无,如积木、铜汁并非虚无,而是其具有可变性,并非永恒不变者;空变则成色,色变复为空;空色本一体,显示却有别。铜汁铸成铜像时,铜汁就暂时不见了;铜像化为铜汁时,铜像亦暂时不见了,所以说“空时无色”。其他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