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一个世界 心中一个理想 《庄子》内、外、杂33篇反复讲述的道理无外乎无为、自由、等物、养生、修德、帝王之道等,角度和手段却是有所变化的,内篇讲的大都是义理,比较抽象,议论较多;外篇多讲述寓言故事,让人从中体会;杂篇则结合两者,故事中寓义理,义理外应和寓言故事,比较随意。把其中的《人间世》、《山木》、《庚桑楚》、《外物》、《盗跖》等几篇结合来读,似有事半功倍之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下,个体的生命恐怕不仅无力回天,而且会不知不觉迷失方向。庄子以为,“方今之世,仅免刑焉”,该是多么的悲凉与无奈!传达深刻悲剧体验的还有,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写道: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我想: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层峦叠嶂。我想到很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是历史的进步,但新兴势力的大多数却是野心勃勃、残忍横暴、阴险狡诈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社会的道德规范已在频繁的动荡中分崩离析,依庄子《人间世》来看,人,被逼到了绝处。庄子认为,生活在这样的人间社会,只能以不材为大材,以无用为大用。先贤,多先修养充实自己,才去帮助别人。假如只是抱着救世之心,一味追求完美,难免会磕碰在现实的南墙上,不仅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甚至可能无法远祸于身外的世界。几千年来,说出名讳者数不胜数。倒不如顺其自然,静观水流花落,以超然之心对待沧桑世事,既不强人所难,又不颠倒黑白,或会于不经意间归于永恒。 这就是庄子的“心斋”之法了:把心志凝聚为一,用心灵去感应,用气去感应。虚而待物,无谓物我;澄清杂念,摒弃妄见,以闻天籁,让人的灵魂无翅而飞。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人在社会中,总有所求和所依,这些东西在保证了人的生存和尊严的同时,也铸就了人的软弱,现实里,难得明净如洗的空灵之心。“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为什么好时光一去不返了呢?“人生苦短”,难免使人生出“何不秉烛游”的慨叹。庄子以为,对于一切的无可奈何,最好地方法就是安之若命,没有不可逆转的悲剧,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宽容平和的心怀面前,再顽劣的命运也会低下头来,而以一己之意强逆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使出于善意,也会事与愿违。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庄子从来就没有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来世,也没有徒然沉迷于过去的残梦;他以一种超然豁达的精神对待人间万象。那需要的不只是直面现实的勇气,更需要有对幻象丛生的历史的深刻的把握和领悟。 渔夫:“先生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此荒僻之地?”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醒,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流放至此。” 渔夫:“圣人做事,不凝滞于外物而不变,而是物变我变,随物变化。举世混浊,何不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何不与之皆醉?何必怀抱美玉,自己惹祸上身。” 庄子:“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木与木摩擦就会燃烧、阴阳不和时天地都会惊骇而致电闪雷鸣,更何况是柔弱的人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