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 秋天钓鱼技术大集锦 (二)

 秋水粼波 2011-09-20
        一、出钓时间要灵活,在秋分前,早晚虽凉但白天温度仍很高,出钓时间可选择上午11点前和下午15点之后到天黑前的时间。秋分之后钓鲫,选择好出钓时机,才会有好的收获。最好选择5度以上风和日丽,有偏西或偏南风的晴或晴间多云天及寒流来的前一两天出钓。遇到寒流入侵、连日阴雨或偏北风天气里,可选择9--15时较温暖的时段出钓较好。   
        二、用竿长短要灵活。秋分前由于还在浅水区,可选择2。7---4。5米的手竿垂钓。秋分后的早晚因水温较低,鱼在深水区,用竿可以长一些。好天气的上午9--15时因近岸水温回升快,鱼在浅水区,可以用3.6--4.5米的短竿;天气冷可以用5.4--7.2米的长竿;想钓大鲫用长一些的竿;想钓小鲫鱼用短一些的竿。用竿长短要根据水情和鱼情灵活掌握,但尽量用轻便一些的碳素竿,尽量用短竿。   
        三、钓组选择要灵活。秋分前由于气温还比较适宜,钓组仍可以用夏季钓鲫鱼的钓组,主线用0.8--1.5号线,脑线用0.6--0.8号;钩用0.5---4号袖钩或4---6号关东钩;漂用2--3号钓浮或钓底的长尾漂。秋分后气温和水温较低,鲫鱼咬钩动作较轻,钓鲫鱼的钓组也要轻,线要细钩要小漂也要小,如果用3。6--4。5米受竿钓50克以下小鲫鱼,主线可用0。4--0。6号线,脑线用0。2--0。4号线,钩用0。5--4号袖钩;如果是钓100克以上大鲫鱼,主线可用0。8--1。0号线,脑线用0。4--0。6好线,钩用关东4--6号钩究竟用多粗的线和多大的钩,可根据鱼情和用竿长短而定。因秋分后水温低,鱼咬钩动作小,表现在漂相上有时只有半目左右,在用夏天钓鱼的长格目漂有时看不清鱼的咬钩动作,因此如果天气冷有是近钓,尽量用短身长尾短格目的轻口漂。秋分后钓鲫鱼用漂的原则是尽量用小漂,用钓鲫鱼专用功能漂。
   四、用饵要灵活。秋分前水温高,用饵主要以淡香和浓香面饵为主,秋分后天气渐凉,鲫鱼的口味已冲从淡香或浓香转为腥香,因此用饵可选择腥香面饵或蚯蚓、红虫等荤饵。在垂钓中为确定鲫鱼愿吃什么饵,可在双钩上一荤一素两种饵进行试钓,要灵活掌握。
   五、钓位选择要灵活。秋分前,钓位可选择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和出水口等。秋分后选钓位时可根据气温水温和鱼情选择。如天气冷水温低可选择向阳避风的深水区。也可进行走钓。
   六、手不离竿眼不离漂。钓鲫鱼学会看漂并看住漂很重要。秋分后鲫鱼咬钩的动作很轻,注意力不集中是看不到轻微动作的,只有精力集中,看到鱼咬钩的动作才能及时提竿中鱼。总而言之,秋天钓鲫鱼要根据气温水温和鱼情灵活掌握出钓时间、钓位、钓组、用饵、用竿,做到随机应变,主动找鱼,才能钓好鱼,才能钓出好心情。
   秋季钓近水 作者:江西赣州 陈东明   秋钓,是各种鱼类食欲旺盛又一个时期,大量摄食足够食物以满足长体增肥的急需,为准备越冬储蓄更多营养与脂肪。因此秋钓针对鱼儿来近水觅食的特点,无论白天或夜间能轻而易举地钓获来近岸找食物鱼儿。所以钓近水总比钓远水易多获鱼。
   一、钓具钓组   既然是钓近水,使用的手竿4.5—6.3米长就行。采用高碳、优质、硬调鱼竿,中钩后可减少遛鱼时间,较快降优它。主线使用2号优质渔线。线齐竿长,特殊情况下也不宜超长30厘米为好,便于操作方便;脑线使用1.5号优质渔线,脑线宜短不宜长。鱼钩使用优质伊势尼7—8号,丸せ8—9号钩,这样匹配的钓组用钩基本能适应穿刺各种鱼儿。漂、坠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可根据钓手的喜爱和方便而定。
   二、钓位   要从几方面去选择钓位:1、杂乱处。所谓的“杂乱”,即水域中有水草、树枝、竹尾、石头群等等。秋季在湖泊、库塘钓鱼,应选有杂草、杂物、石头堆、沟坎、坑洼、暗槽、斜坡、水底杂乱处、浅水与深水的结合处。在这些地方汇集、孳生着微生物、昆虫、幼鱼幼虾。这些是各种鱼类的美食佳肴,受到鱼的喜爱。在宽阔光面水域中,哪怕有一概树枝、木桩,一小堆水草等都是垂钓的最佳地方。因为鱼儿早晚溜边倾向特别明显。会游到这些杂乱近水岸“进早餐”和“进晚餐”,下钩必有获。忌钓光面远处大水域,获鱼无几。   2、遮阳阴凉处。湖库大多利用峡谷地形及自然河流的落差截流筑坝或开挖而成,水深差异很大。有的近水岸斜坡水深,有不少的乔木植物遮住火热的太阳,这些自然形成阴静的秋季钓位。因阴凉处相对溶氧充足些,水温适宜,这些地方成为了鱼类栖息觅食的好场所,也是秋钓好钓位。   3、定点投饵喂鱼处。在许多水库、池塘都有业主经常投放青草、农作物、颗粒鱼饲料喂鱼的固定点。天长日久成了鱼类固定的大食堂,甚至也吸引多种鱼类在投放点游来游去等待就餐。在这固定点撒上诱饵做窝下钩,往往都有理想的钓获。   4、水边凸处,水岸边凸地处称为“铧尖”,有的钓手称为“犁头”地形。这种水域地开在任何时候都是首选的最佳钓位,比较易钓获鱼,在入秋后,更成为鱼类游弋左右边近水岸的通道,常有大鱼出没在这鱼道上。如钓手把钓位选择在这铧尖处,定能轻而易举地诱引钓获大鱼。   5、水淹庄稼地。在秋季常有台风登陆,遇上特大暴雨,或是边疆几天大雨不停,水库、低洼鱼塘洪水流溢,水位突然升高,水势淹没农田的庄稼地、蔬菜地、豆蔓瓜果地。这些都是鱼类的最好食物,各种鱼类敏捷活跃游入水淹庄稼地里开怀饱食。“水漫金山”,昆虫浮游逃窜,诱惑更多鱼类近岸捕获美味佳肴。如是遇上或选择这种特殊形成的钓位。这里秋季最理想的垂钓位,收获鱼不一般。   6、常有人洗刷处,在经常有人淘米、洗菜、洗碗筷锅盆、洗衣洗用具等场所,有许多残留的粮食、菜叶、昆虫等,滞留近岸水底水面。在安静无忧的时候或早晚时段,鱼会不由自主地游向这些地方,寻找或挑选它们满意的食物填充饥肠辘辘的肚子。此时伸竿近岸下钩,钓获它们不在话下。
   三、钓技钓法   秋季钓鱼,钓得多与少,钓得爽与烦,在使用的诱饵与钓饵肯很大讲究。1、诱饵:使用诱饵一般原则宜多不需精。秋季鱼儿食量大,饥不择食,诱饵打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鱼集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鱼集窝的作用。一般诱饵以自制“药米”和购买“麝香米”商品饵,也可用发酵的混合饲料、米酒糟、煮得烂熟的红薯、流白浆的嫩玉米粒为诱饵;或用鱼虾粉少量,拌新米饭粒、麦麸、菜籽饼、细嫩大米糠混合捏成团,鸡蛋大小团投入选好的钓点做诱饵聚鱼。   2、钓饵。使用钓饵强调宜精不宜粗。钓饵比较多,常用有素、荤两大类。a、使用素饵。要优先选用颗粒状商品饵料,要突出香味。采用的饵料必须强调状态,宜较不宜更,比重宜重不宜轻,雾化效果要讲究,要巧妙善逗鱼,只有这利,才能有好的钓绩。在选用饵料时,对不新鲜、有异味,有霉变的料不能使用,用新鲜麦麸、豆饼、菜籽饼加上所钓鱼种的商品饵调整饵味,也可另加一部分拉丝粉或浓腥粉,钓饵能搓能拉比较好,有时小杂鱼闹钓厉害,不宜加浓腥粉,否则只有一个办法:更换钓位。b、荤饵。常用的有蚯蚓、红虫、蚕虫、大青虫、蛆蛹、蟑螂、蚂蚱等等。不同的饵钓不同的鱼有讲究:如钓鲫鱼,水蚯蚓、孑孓为最佳;如钓草鱼,嫩草叶与尖芯、蚂蚱、蟑螂为佳;如钓鲤鱼,蚌肉为佳;如钓青鱼,螺蛳肉为佳;如钓鲇鱼,大青虫、蚯蚓为佳。蚯蚓是万能饵,很多鱼都会吃。   3、离底钓。在秋季鱼喜欢近水溜边吃触底或离底的食物。钓手可采用调5目钓2目的方法或用调4目钓1目的办法施钓。也可以设定一个目数,挂好饵找到底后,将浮漂下拉1—2目施钓,使钩饵离底一点,防止泥沙杂草覆盖钓饵,这样比较稳妥。钓灵不钓钝,钓钝易跑鱼。秋钓的钓法要灵活多样,根据三秋气温、水温不同,钓技钓法也有不同,适时而变:如钓鲤鱼,宜守不宜走;若钓草鱼,则半浮钓或浮钓;若钓鲫鱼,钓早不钓晌,宜早晚钓底,钓近水障碍物;若钓鲇鱼,傍晚至夜间触底钓。合理调整钓法才有获。
   四、注意事项   1、必须保持钓位的安静。秋季钓近水,安静与隐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钓手与鱼距离近,钓手应尽量减少发出各种响声。这种近岸噪音有碍鱼儿近水觅食,噪中生乱不安逸,鱼类嗅觉与听觉特别强,一有风吹草动逃离迅速,要求钓者谊坐不谊站,尽量隐蔽身影,不宜穿白色服装,减少对鱼的惊扰,使于毫无顾虑大胆近水咬钩。   2、起鱼一阵要适时补窝饵。大家都知道,只要钓点有鱼提起,就要适时补窝。补窝是再诱鱼,强留鱼,再续钓的延伸,是关键五一节,秋钓底层鲫鱼等鱼类,适时补窝显得非常重要。补窝饵宜适量,太多鱼吃饱后一去不复返,太少难留窝中鱼,恰如其分可造成鱼吃不饱,又想吃,游动在窝边的效果。
   秋季钓鱼四变化 作者 宝鸡 符荣财   
        一、选位的变化   秋季早晚的气候明显变凉,这对我们钓鱼人来说,灵活选位就显得格外重要。1、初秋选位。初秋的钓位在早晚应选择在较浅水域。因这个时段的天,人会感到凉,但水还是热的,早晚浅水的温度相应要比深水高一些,到了午时,太阳出来,最高气温可达十几摄氏度,我们再换到深水试钓,因为这时深水的温度也升了上来,浅水已经有些闷热了缺氧了,鱼会游到深水区觅食。   2、中秋选位。中秋选位的办法与初秋区别不是很大,只是换位的时间要比初秋稍微晚一些。如初秋在上午10时由浅水换到深水处,中秋阶段就应在11时或在12时再换。另外,换位的时间也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来确定,如今天是大晴天,就稍微换早一点,如是阴天或下雨天,我们就应换得更晚一些。   3、秋末选位。这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池塘水库的一些浅水区,已结了一层薄冰,这时早晚选位应在深水,因为这时深水的水温比浅水暖一些。中午太阳出来后,浅水的薄冰慢慢融化,水温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变暖,鱼类就会随水温的升高游到浅水来。所以秋天的钓位应该一天三换,不能死守。
   二、钓组的变化   秋天的钓组就应该讲究精细了。秋钓时,我们夏天所用的粗线大钩长漂,这时就应该换成较细的线组,较小钓钩,细而短的小浮漂了。因为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鱼类的活动量变小,觅食的动作也比夏天轻了许多;特别是在秋末,大部分鱼类已基本上进入冬眠状态,只有小鲫鱼和部分鲤鱼还在活动,所以,我们就要用小钩、细线、短小浮漂施钓。另外,在浮漂的调整上一定要讲究灵敏度,应调灵钓灵,就是浮漂上下移动1目或半目,我们就应迅速扬竿。如我们还像夏天那样调灵钓钝或等拉黑漂,送高目,就会影响鱼获。
   三、饵料的变化   秋钓的饵料,就不能纯用清淡的素饵了,这时的饵料味型就要讲究荤腥了。用面食的钓友,就要在面食中给鱼加“腥”了。具体办法是,在开饵时,一定要在糟食中添加含荤腥味的商品饵。初秋少加一些,到了晚秋就要多加些,就是用纯荤腥味的商品饵也不过分,晚秋钓鱼人已经开始用昆虫类饵料了。因这时的水温极低,打窝用的饵料入水后其味散发很慢,而昆虫类饵料以它的鲜艳、能活动、腥味浓、颜色鲜亮对诱鱼起着极好的作用。人们用红虫夹将红虫挂在钩上,或用线将血虫捆绑挂钩及用蚯蚓垂钓,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从饵料的状态上讲,这时我们的饵料一定要开得较软一些,饵球不要搓得太大,要讲究饵的适口性,比重要讲究轻一些,以免饵料入水后扎入酱层而影响上鱼
  四、操作的变化   秋天钓鱼,要依气候变化为先决条件来决定具体操作办法。在正常情况下,应选择在晴好天气出钓,早晚钓近、钓浅;午时钓深、钓远、钓中间,早晚用短竿钓近;午时用长竿钓远。原因是早晚池塘边的温度要高于中间,而午时太阳出来,鱼塘中间的温度就会高于边上。对于浮漂的调、钓与夏天相比,也要有所变化。夏天,我们为了避开小杂鱼的干扰,大部分钓友都选择调灵钓钝,空钩半水调5~6目,钓6~7目。小杂鱼闹得厉害了,还有人用底坠跑线的办法应对。到了秋天,小杂鱼已没有像夏天那样闹得厉害了,这个时段,我们就要调灵钓灵了,也就是调5~6目,可以钓2~3目了。因为这个时段的鱼活动量比较小,动作也很轻,我们要做到见动作就扬竿,不给鱼机会,如再钓钝将会耽误中鱼。虽说秋天是每年钓鱼的第二个黄金季节,我们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应付。钓鱼本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想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都能钓上鱼,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垂钓中要勤动脑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摸索体会,善于总结经验。
   秋钓要区别三时   作者:南昌 王砥平   秋天,是农作物成熟与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当中的第二个垂钓黄金季节。鱼儿经过春,夏两季的繁育生长,进入育肥长膘的秋季,需要大量摄取营养食物休眼过冬,这正是给人们带来了钓鱼的好机会。垂钓者要认真地区分“初、仲、晚 ”三秋不同的自然气候和鱼类的生活习性,有的放矢,择时出钓,才能达到钓有所丰收。
   一、初秋。初秋即指立秋至处暑。初秋与夏季相邻,除早、晚之外,仍是炎热酷暑的延续。初秋尚未出“三伏”,如若遇上秋老虎,甚至要比夏天更炎热,乃至更多的闷热天气。骄阳似火,直射水面,气温、水温居高不下,鱼儿烦躁不安便潜入深水中或树阴下避暑纳凉,无心出游寻食。因此,除了选择阴雨外,自然而然地只有沿用夏钓的“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日"的垂钓方法,以选择早晚(早6~9时、晚16~19时) 的时段较为适宜。这是因为阴雨天和晴天的早晚气温、水温相对较低,氧气充足,鱼儿自然感到舒适,就会畅游寻食,积极咬钓。所谓“日出前后进餐,日落前后耍欢”,垂钓时只要抓住早、晚及阴雨天出钓,选择近岸的浅水处抛竿下钓,定能够获得满意钓获。
   二、仲秋。初秋一过,秋老虎就已缓慢地消失了。白露至秋分谓之仲秋。民间自古就有“金秋时节小阳春,秋高气爽好钓鱼”之说。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不冷不热,全天可钓。垂钓者不再为天气炎热而烦躁;不再因害怕酷热中暑而发愁;也不愁水温高导致鱼儿避入深漂而不食。进入仲秋,风和日丽,水中氧气充足,浮游生物繁殖快,气温一般在20%c左右,此时鱼儿自身也感觉水温适度,特别活跃,故有;白露鱼来神,秋分鱼舒服展;之谚语。鱼欲大增,不分荤、素饵料,见饵就吃,拼命抢食。此时,几乎所有的可钓之鱼都会上钓。与此同时,垂钓者也是神清气爽,动作麻利,提竿准确,捞鱼在握。钓位一般选择在深水、阴暗、水草及活水口处,抛竿下钩,大小不的鱼,都会上钩。钓者定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
   三、晚秋。寒露至霜降谓之晚秋。一场秋雨一阵寒,鱼儿深知寒冬即将到来;这个时节又常有北方冷空气南侵,气温会骤然下降,寒流过后,给大地带来阵阵寒意。秋雨寒风,使水温下降,鱼敏感地游到深水区域栖息避寒。但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甚至池塘的水温与深水中水底温度,还可以保持在10~15c,鱼儿游动还很活跃,大量进食,钓者仍然可以放长线钓大鱼。与此同时,深秋时节多秋风,岸上的草籽、昆虫等等,被风吹落水中靠近处,成为鱼儿丰盛的美食。一般河流、湖泊以及池塘岸边的水位较浅,太阳升起后,经阳光照射,升温快,水温高,鱼儿为了避寒取暖,又纷纷从深水处出窝,游向水温适中的浅水岸边寻食游弋,储备越冬所需能量,对各种饵料摄食活跃,频频咬钩。这时的钓获量也是很可观的。
   三秋话钓鲫   作者:自贡 梁文义   
        一、秋钓天气。1.初秋。初秋出钓怎么样选择好天气和时段?这在钓者前辈们的渔谚中早有提示?如"早雾阴天细雨绵,没有鱼儿不咬钩";"守钓早晚(早6~9时和晚15~19时)一时,不钓中午半天"。为什么呢?因为初秋天气虽热,但在阴天特别是在细雨绵绵的天气和早晚时段,其气温水温必然下降清凉舒适,而且光线也暗淡。这样的天气,适合变温鱼类游玩觅食之需。它们游到此间,不仅感到舒适凉爽,而且光线暗,使鱼有安全感,即可使鱼大胆咬钩而有利于提高上鱼率。   2.仲秋。仲秋天气已趋稳定,而风和日丽不冷不热水温适度。此乃是鱼儿们生长繁殖最佳季节,于是它们这时便到处畅游十分活跃。由于它们的活动量大,消耗体内的能量也大,因此它们就必须要大量摄取食饵来补充。鱼们一见可食之物,绝不轻易放过而食之,因而在仲秋之际,不管天晴下雨什么天气都可全天垂钓。故此,这时才是真正的秋钓最垂"黄金"季节,这时垂钓必获丰收。   3.晚秋。晚秋气温逐日下降水中凉,这时出钓就不能仍以初秋仲秋季节模式选择天气户外钓。而是要"避开阴雨钓晴天,时段最好选午间"的措施方才有效。因为晚秋时的晴天和午间,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使岸边浅水区的水温回升快而相对温暖,如伴有2~3级微风吹拂,有风水则动,水动必增氧而鱼活跃。这时鱼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游到这里,到处畅游,积极摄取食饵来补充营养,以好育肥壮体,为安全越冬做好准备。因此它们食欲大振胃口开,见食就吃,呈现又一咬钩高潮。故此,晚秋出钓只要选好天气或时段,同样能钓获丰收而乐之。
   二、钓位、钓点选择   1、初秋。晴天,阳光高照水温偏高,这对既怕冷又惧热的变温鱼类,只有躲在有障碍物遮挡阳光而阴凉水域环境处,才能避免受热之苦。因而初秋垂钓要选择有树、竹、高楼、山体等处阴凉岸边浅水区里布窝施钓。因为这些水域环境没有阳光直晒,必然气温低水中凉而且光线暗。这不仅是追温而生的鱼们喜欢聚此避热栖身觅食的好场所,同时也是钓鱼人纳凉垂钓的好地方。在此选点施钓人凉鱼爽,上钩率极高。   2.仲秋。仲秋气温已趋向稳定,天气显不冷不热。这时出钓选点布窝,只要水深适度,任何水域点布窝,只要水深适度,任何水域环境均可施钓,而且钓效均佳。   3.晚秋。晚秋选位选点,不仅要在温暖的向阳岸,而且还须适当钓深点,只有如此才能多钓获鱼。   4.除以上三秋选位选点方法外,还有不少水域环境可钓。   (1)选择偏僻环境水域处为钓位。只要水深适度,钓效就必佳。因为偏僻水域环境,长期无光顾,鱼们没有受过惊扰就不刁滑,咬钓也大胆,在此施钓就更容易钓获丰收而乐之。   (2)秋钓草(水草)钓绩好。鱼有四季不离草的习性。如春秋两季,鱼们要成双对地在草丛水中交尾产卵,依附水草天然温床繁殖后代。盛夏热天,水面之草便能遮阳隔热使水凉,鱼儿们便喜欢聚此避暑乘凉。数九寒冬水面之面之草,好似绿色大被为鱼挡风御寒,鱼们躲在下面即可字安全越冬。除此,水草丛生的水域中繁殖和聚集的各种水生物及虫虾等可食食饵丰富。同是在秋季中各种水草长势良好,水中之草在光合作用下,还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溶于水中。水中氧气充足,鱼在水中就更加活跃,在此下钩必晚钓获,这就是“钓鱼不钓草,多半要白跑”这一经典名谚的来由所在。为此钓鱼人在选择钓位选点时,绝不要因怕钩挂草,拉断线,看到水面有草就避而远之。而是要有草必钓,选择在水深0.5-1.5米深入的草隙草洞或水草前沿或稀少的花花水草空间,任意垂钓钓效均佳。   (3)选择深浅水域交界处或陡坡下面水域中(老年者不宜)垂钓也很不错。因为鱼儿胆小怕事,它们知道在此游玩觅食,如有不测便可快速潜入深水中隐蔽逃生保安全。坡下水域没有任何干扰,可食天然食物又丰富,鱼们沿着坡壁来回游戈觅食感到安全,以之便成鱼道。在此下钩,就不愁钓不着鱼。关于秋钓用饵及钓具运用,仍以钓友们的习惯用法为好。钓友们只要选好天气时段,再加上你施钓有方,用饵对口便能“饵料对了口,鱼儿钓满篓”而乐在其中。   祝广大钓友秋天有个好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