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拾

 悠悠往事书屋 2011-09-21

秋拾

http://www.  2009年10月26日09:44  作者:年霞

   真的是秋天了,每天早晨一出门,就与秋天撞个满怀。风、云、落叶、草色、人们的着装......秋天无处不在。

  每天,我们在秋的怀抱中,上班、下班、上网、聊天。尽是些一年四季都能做的事,好象没什么一定要在秋天里完成的任务。童年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一年四季,孩子们有着不同侧重的趣活,春天打猪草,厦天割青草,秋天拾庄稼,冬天刨树根捡柴禾。每个活对于每个家庭,都举足轻重,尤其是拾庄稼,对于很多家庭,更是与温饱直接挂钩。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能拾的庄稼很多,稻子、玉米、花生、山圩,生产队里种什么,孩子们就能在秋收后尚未耕种的田里拾到什么。而且一季下来,收获总会不小。

  一  拾稻穗  

  生产队收割一开始,大人都要去苦工分,不同工种,工分不同,女的一般是割稻捆稻,男的则负责运输,先把稻捆挑到路边再用平板车运到打谷场上。稻子开始往田外运时,孩子们便早早等在田边,待最后一捆稻子离了田,治安员还没喊完“放行了”,我们便如饿狼般一哄而入,低头寻捡落下的稻穗。一手拾,一手拿,待手里拿不住了,用草扎起来,象朵花,放一边,再拾,最后把一朵朵花用早准备的绳子捆起来,背回家,收获实在大,就等大人收工了,顺便挑回家,晒两天,用打粮棍捶打,然后整理晾晒,入斗,几天就能聚一大斗,送生产队加工厂碾了,全家人便可在秋粮下分前提前尝到米香。

  当然,孩子们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循规蹈矩,当生产队负责人不在时,田里的稻子还没运完,我们便跃跃欲试,总有一两个大胆的带头先进去,其他人也都忙不迭的紧随。此时的田里稻穗多,但也有风险。被治安员抓着了,不管你是从哪儿捡来的,一律当场没收。有一次,我们正兴奋的拾着,有人喊“快跑!”大家都拼命往远处的水渠上跑,我也跟着跑,别人是抱着稻穗跑的,而我,吓得早把稻穗扔了,还魂飞魄散的狂奔。事后,家长们在一起议论,用一个字评价了我——傻。晚上,我挨了父亲的责骂,因为父亲不允许我们去偷拿生产队一草一木一籽。现在想想,父亲的思想也就一个字——傻。

   还有一种有趣的拾法,就是当运稻子的平板车后没跟推车人时,两人配合着以帮忙推车为由,跟在车后,一人负责一手推,一手往下抽,一人负责拾。没跟上车的,心里不平,便出坏,大喊“有人抽稻喽”。拉车的人有时知道了也睁只眼闭只眼。

  二  拾花生

   其实,花生不是直接拾起来的,它长在土里,在拾之前,需要辛苦地用三爪或两爪铁钩重复很多次刨的动作。这们这里将这个动作称作lào(字未知,音同旱涝的涝,意指第一次之后盲目挖刨土中庄稼),所以把拾花生称为lào花生。那时,因为我们生产队地少,播种多以粮食作物为主,很少种花生,就是种,也是星星点点,全队那么多孩子,就算花生都落土里,就算挖地三尺,每人所得也是甚微。所以我们一般不屑本生产队的花生地,而是盯着周围其他生产队的花生田。所到之处,最近1公里,最远4公里。路近时,lào多lào少中午都要回家吃点东西,顺便把花生放家里,再出发;路远时,就带点干粮,天亮出发,天黑回家。那时不象现在,有方便面、火腿肠、蛋糕、饼干、矿泉水,林林总总的方便食品,到处都是。那时吃的是自家的干粮,喝的是自然的渠沟水。早上用手帕或白洋布(白色棉布)包裹一点煎饼(叫煎饼,但无油)或卷子或头天晚上没吃完的锅巴,放在柳条编制的篮子里,扛上爪钩,或三五结伴或浩浩荡荡,出发。饿了吃干粮,渴了,随便找个渠沟用手一捧,喝个够。遇到沙沟,为了喝到的水更甘更净,我们会用手扒一个井,待水升满澄清,轮流着跪下,俯身,直接把嘴放井里喝,有个别无赖,趴在井口半天也不起身,或者起身时把井水弄混,虽然再挖一口井是举手之劳,但我们有的是劲,不愿放过教训的大好机会,几个人先合伙把他(她)的头按到沙子里,然后再挖井,唯乐是图。 

   lào花生,需要勤劳,还需要耐心。因为花生长在土里,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一下一下不停的刨地,有时,一下能刨出好几个,慌忙拾起,用力再刨,越刨越有劲,那种喜悦难以言表。我这人天生愚钝,找到块好地,会忍不住喊来同伴一起lào,有的人则不然,找到好地,大气都不敢出,不疲倦不抬头不停手。这可能是饥饿的困扰让一些人过早的懂得了专利权。而无论能否找到好地儿,lào花生都是个辛苦的活。因为不知道哪儿有哪儿没有,每一块花生地,都被我们刨过无数遍,到处都留下我们深深浅浅重重叠叠的足迹。个别不想出力,靠头脑混世的,喜欢蹲在刨地同伴的旁边,当刨出的花生没被看见又被埋起来时,他(她)用手一扒就据为己有,或者靠眼疾手快去偷,这需要绝对的大胆,毕竟不是在自己地盘,运气不佳被逮着了,不仅要全部没收,还要把篮子踩扁,甚至惨遭痛打,运气好时,可能不费吹灰之力,收获便需我们辛苦几天。这有点象股市,忽上忽下把握不准。总的来说,靠脑力lào花生,终比不过老老实实刨出来的。所以lào花生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按劳分配。

   一种情况,lào花生可以变为拾花生,就是当夜里下了大雨,天亮早早起身,光着脚挽起裤脚赶往花生田,被雨水冲过的花生,躺在泥土之上白净耀眼,弯弯腰拾起就行,无需用爪钩用力刨,田里都是烂泥,也没法刨。不过这样就辛苦了腿脚,因为一直在泥泞里跋涉。

  lao花生,对于三两户有钱人家的孩子,只是娱乐,而且拾到的花生可以自由享受。但对于一般人家的孩子,拾花生则是任务,拾回来的花生需受控。大人会把花生晾晒、整理、分级,破损的先挑出来,去壳洗净捣碎,煮粥;小的和瘪的放外面,孩子上学或出去玩可以抓一把放口袋当零食,家里没菜时,花生米可以就煎饼吃(我现在还喜欢这样吃,感觉很香。);上等的就收起来,老人咳嗽时、可吃几个花生压压咳,家里来了客人,可以当糖果给客人家的孩子,也可以煮一点,算盘菜,手头紧时,还能拿一些到集市上换点油盐酱醋钱。当然,为此,大人从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父母经常说,多亏二丫头拾这些花生。每次听到,都特骄傲。

  拾花里,最有意思的事儿莫过于烧花生,田埂上有的是枯草,大家齐动手,一、两分钟就能搞一小堆,每人拿出一些花生,当然要数好,而且还要区分每个人放进去的花生是一颗米还是两颗米,这些都涉及到分食时是否公平合理。因为总有皮厚者放三个吃五个,放独米拿双米。花生放好后,把草点燃,待香味四散,灭火,管它烫不烫,个个都勇敢,扒开灰,找花生。除了花生,还烧大豆,除了大豆,还有青蛙,那时还不懂得保护,再加上很少吃到肉。只要能烧的,我们都会烧了吃。吃得满嘴满脸都是灰,互相指着大笑。

  三  拾山圩

  拾山圩跟拾花生差不多,也需要lao,所不同的是拾山圩更辛苦,因为山圩个头大,多的时候,一天能拾上百斤,往家运很辛苦,经常需要大人援助。其实,那时,家家都不缺山圩,我们的生活都被山圩和玉米主宰着,除了烤山圩,很多孩子都吃怕了。那时,猪与人和谐共处,同吃一锅饭,煮一大锅玉米山圩粥,人和猪分着吃。正因为这样,虽然不值钱不稀罕,但却是人和牲口的主食,所以自家地里的活忙完了,还要到别村的田里去拾。为了便于保存,晚上大人会把好的挑出来,一部分下窖,一部分切成片晒山圩干,不好的,人和猪一起先把它解决掉。

  真的是弹指一挥间,二、三十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早已实现温饱并迈向小康,几乎没有人为了温饱而去拾庄稼。但我希望,无论日子多么宽裕,都不要浪费手中的粮食,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粒粒皆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