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千岛花园 2011-09-22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

  二○一一年二月二日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编制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

1 项目概况… … … … … … … … … … … … … …1

1.5 项目基本概况… … … … … …… … … … …… 1

1.6  项目建设规划… … … … … …… … … … …  2

1.7 建设资金筹备 … … … … … …… … … … …  2

第二部分 市场研究

2.1 区域背景… … … … … …… … … … … … …  3

2.1.1 县域概况… … … … … …… … … … … …  3

2.1.2 产业资源性优势… … … … … …… … … …  3

2.1.3 产业基础性条件… … … … … …… … … …  4

2.2 市场条件… … … … … …… … … … … … …  6

2.2.1农副产品现状… … … … … …… … … … … 6

2.2.2 区域设施条件… … … … … …… … … … … 6

2.2.3 现行政策优势… … … … … …… … … … … 7

2.2.4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 … … … …… … … 7

第三部分 项目研究

3.1 县域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 … 8

3.2 项目建设组织优势… … … … … … … … … … …9

3.2.1 购销协会… … … … … … … … … … … …  9

3.2.2 协会功能… … … … … … … … … … … …  9

3.2.3 协会工作… … … … … … … … … … … … 10

3.2.4 购销功能  … … … … … … … … … … …  10

3.3 市场项目的目标功能… … … … … … … … …… 11

3.3.1项目概况… … … … … … … … … … … … 11

3.3.2 作用… … … … … … … … … … … … …  11

3.3.3 功能… … … … … … … … … … … … …  12

3.3.4 组织保障… … … … … … … … … … … … 14

3.4  经济社会效益预测… … … … … … … … … … 14

3.4.1经济社会效益目标… … … … … … … … …  14

3.4.2 生态环保  … … … … … … … … … … …  14

3.4.3 投资渠道保证… … … … … … … … … … …15

第四部分 结 论… … … … … … … … … … … … 15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

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2 项目建设单位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法定代表人:张遵 琦。

1.3 项目投资

总投资1.2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000万元。

1.4 项目选址

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拟选址在合铜路与文昌路交汇处。该地临近合铜高速道口,交通尤为便捷,地势区位较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货物调运和物流运输,便于引进各地客商来庐投资经营,方便县内农业产业经营户就近供货,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庐江知名度和县域影响力,具有区位适当和交通便利的基础优势,适宜建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5 项目基本概况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的市场通道和载体,具有集货、贸易、信息、价格形成和结算等多重功能。市场总面积100亩,功能区域规划为农副产品批发30亩、水产品10亩、畜产品10亩、鲜蛋10亩、干货和调味品10亩、农副产品储备冻鲜20亩。

1.6  项目建设规划

按规划分布,区域内设农副产品批发占地30亩,水产品购销占地10亩,畜产品供销占地10亩、鲜蛋经营占地10亩、干货和调味品经营占地10亩、农副产品冻鲜储备设施20亩。

市场内外均为门面用房,内设销售大厅、门面用房和办公场所,主营新鲜肉类、果蔬、禽蛋和各类干货等农副产品的批发和销售,兼营农资、农技、糖烟酒、日用百货并服务性用房,形成销售中心。市场内设20个钢构大棚,便于县内农业产业经营区中间绿色通道和内循环通道交融。协会、党支部、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市场服务中心、农副产品购销信息中心,将市场建设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研发中心。

1.7 建设资金筹备

根据市场使用面积和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性和服务性投资共计1.2亿元。资金来源:投资人自筹资金6000万元;政府财政划拨土畜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招商引资融资5000万元。

第二部分市场研究

2.1 区域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效果显著,农产品区域布局日渐凸显,主导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养殖业品种不断优化,动植物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产业经营户的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2.1.1 县域概况

我县县域经济日益增强,经济社会日趋发达,全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紧邻省会合肥,辖17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17.94万,庐城城区人口23万。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3亿元,财政收入10.0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32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3亿元。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市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

2.1.2 产业资源性优势

全县三次产业资源丰厚,结构性调整日显雏形,以农业为主导的三产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庐江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山场47万亩,水域34万亩;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油生产百强县,全省茶叶生产、家禽生猪饲养、水产养殖重点县。近年来,县委政府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山水旅游、生态景观、佛教文化、文物古迹以及人力、矿藏等各类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东进北迎、双向融入,争当主角、甘当配角,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59户,实现总产值72.04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户。矿业(采掘)、化工、机械汽配五金、磁电、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食品)、渔网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庐南重化、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三大产业基地已成雏形。

2.1.3 产业基础性条件

1)围绕资源性产业开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初步形成了粮油、茶叶、水产、家禽、苗木花卉、果蔬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成功举办了多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早籼米展示展销会、同大葡萄文化旅游节和汤池茶文化节。双福粮油、海神黄酒和酱油、万乐大米、宝祥食品、同鑫水产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启动了全省六个之一、总投入达5.13亿元的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

2)围绕名优品牌产品,龙头企业陆续增加。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全县培育了100余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原巢湖市级龙头企业l3家。同时开发出一大批名优品牌。全县已先后培育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4个,省、市级名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15个。

3)围绕产业化经营,名优农产品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县生产基地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商品量随之提高。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优质蔬菜商品量6万吨,优质粮20万吨,优质油3万吨,茶叶14万公斤,水产品3.5万吨,家禽1000万只。省和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4家,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6个,41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 11个品牌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4个农产品获省著名商标,2个农产品获省博览会金奖。

4)围绕组织保障,市场销售渠道日益畅通。庐江县是农业大县,现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百余家,其中名优农产品生产企业近30家,生产万乐大米、圣运面条、金坝芹芽、柳风荸荠、海神黄酒等名优农产品40多个,名优农产品销售市场遍布全县各地,通过订单生产联结农产22万户,农产品产销经纪人6500余人,要求建立一个代表各方利益的中介组织,为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市场条件

2.2.1农副产品现状

庐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气候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6千卡/Cm2,日照总时数为22702小时,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降水11576mm,光、温、水、热分布配合协调。得天独厚的气温环境为庐江发展大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庐江盛产粮油、畜禽、水产、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644万吨,油料总产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86万亩,生猪饲养量512万头,家禽饲养量2082万只,水产品41万余吨。农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724元。

2.2.2 区域设施条件

庐江县位于皖江经济带,合九铁路(合肥一九江)、沪蓉高速公路(上海一成都)、京福高速公路(北京一福州)、合黄杭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皖西至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的通道——军二公路和庐巢公路横穿东西,水路以“江淮运河”为主线,南入长江,北进巢湖。

庐江境内建有22万伏变电所1座,11万伏变电所3座,35万伏变电所19座,均由华东电网供电。全县开通了14万门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电话,“移动”和“联通”通信覆盖全县;县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庐城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多人。

2.2.3 现行政策优势

随着市场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4年、2005年、2010年,中共中央三次陆续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我县多年来。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综合开发工作,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上,也陆续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战略谋划。因此,本市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

2.2.4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庐江县是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也是资源大县,常年稻谷总产50万吨,年提供商品粮20万吨,粮商品率40%以上,是国家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和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除粮油主导产业外,水生蔬菜、水禽、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培育出一大批名优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的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建立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可以通过名优农产品联销,打造我县名优农产品整体优势,节约产品推介成本,拓宽销售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第三部分项目研究

3.1 县域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我县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一是发展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县城和重点集镇,而一些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二是结构不合理。如我县的水产品、水生蔬菜、优质粮油等生产规模较大、竟争优势较强的农产品,尚没有建立相应专业市场。三是市场规模不大。辐射和带动功能较弱。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除小乔综合批发市场的规模较大外,其余几个批发市场的规模均较小。四是交易设施简陋、配套服务落后。交易方式落后、交易设施简陋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产地市场更为突出。由于投资少、效益低,目前大多数产地市场仍是露天市场,有的甚至地面都没有全部硬化。市场配套设施更不完备。五是个别市场重建轻管,由于运营机制不活等原因,造成有场无市、资源闲置。

2)建设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批发市场势在必然。众所周知,全国产业流通业较为发达的省市县级,其共同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批发市场数量多、规格全、规模大,市场建设品位高、模式新、管理好,农产品物流业繁荣发达。例如,武汉市场批发南北货源,徐州市场批发全国货源,合肥市场也是如此。因而,庐江建有百亩面积的大规模批发市场,势在必行。通过30多年来的摸索和累积,绿华购销协会掌握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建立了完备的经纪人队伍,全国农副产品购销资源更加丰富,产销渠道尤为畅通,客户供求关系牢固可靠,物流信息丰富。

3.2 项目建设组织优势

3.2.1 购销协会。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作为市场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将为市场管理提供充足可靠的人力组织保障。为加强我县名优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33月,我县成立了庐江县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首批会员86人,联结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6家,协会成立两年来,通过信息共享、产品联销、互利互惠等机制的有效运作,大大地促进了名优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2 协会功能

通过发展壮大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发挥自身优势,为农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行产品联销,拓宽销售市场,促进名优农产品产销衔接,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协会的联结作用,建立起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有、风险同担的运行机制,依托一定的产业链条把农副产品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建立相对稳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安全可靠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3 协会工作

2003年至2005年,该协会分别组织庐江名优农产品联销总额43440万元,联销企业共创利税6156万元,从未收取任何会员费,体现协会组织的公益性和无偿性,彰显了“全力支持农业经济、全心服务三农、实现互惠双赢”的服务理念。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县农委,技术力量较强,人才充足,有利于做好协调联络工作。协会建立了专门帐户,实行自收自支,独立运营的管理方式。

3.2.4 购销功能 

围绕我县优质水稻、水产、水禽和水生蔬菜等“四水”产业的发展,以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兴建中心市场,完善产地专业市场和农贸初级市场”的要求,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交易环境,提高运行质量,构筑我县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以活跃我县农产品流通和贸易,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其功效将会凸显:一是可以丰富城乡居民的菜蓝子;二是可以促进我县农副产品的贸易流通,为地产品打入全国市场提供平台和通道;三是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三户”农民得实惠;四是可以推进本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3.3 市场项目的目标功能

3.3.1项目概况

批发市场是庐江县唯一一家以经营各类蔬菜、家禽、水产、土特产及调味品等农副产品的综合批发市场。占地面积3.5万平米,建筑面积1.4万平米。总资产1600万元,建有综合大楼、果蔬交易大厅、粮油副产品交易大厅、信息网络服务大厅和仓库房、餐饮住宿部、停车场以及冷藏、保鲜、电子商务、农残检测等配套设施。主要经营蔬菜、粮油、畜禽、水产品、干鲜果品、调味品、豆制品等,上市交易的农产品品种100多个,商户220多家,年交易量约10万吨,年商品交易额1.5亿元。该批发市场在经营中立足本县农产区及周边县市农产品基地资源,大力开拓农产品外埠市场,产品辐射无为、枞阳、巢湖、安庆、铜陵、六安、舒城等周边城市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建立从生产基地到批发市场,到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链条。

3.3.2 作用

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成为带动全县、辐射全市、影响全省的农产品批发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将充分合理利用基地和现有市场资源设施,进行必要的培育和完善,发挥其在本地的农产品交易、储运、信息、检测、服务等方面功能,引导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的朝阳产业,是连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消费群体的通道和桥梁。30多年的实践证明,批发市场的内外购销和物流供给,在商贸流通业中发挥着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全面发展,调动了“三农”“三户”(即:购销户、种植户、养殖户)大力发展农业和农副产品产业的积极性,实现了“三农”“三户”三位一休循环经济发挥的整体模式,充分发挥了购销业的购与销的“四重”功效。

3.3.3 功能

1)发挥“购进来”功能。为了繁荣市场、搞活经济、平抑物价、惠及民生,每年可以从全国各地购进逾千个品种、2亿多吨农副产品,坚持24小时服务,昼夜批发经营,同时,力争把全国各地新鲜农副产品送到百姓餐桌上,服务千家万户“餐桌子”,丰富百姓的“菜蓝子”,改善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满足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切实解决“卖难买难”问题。

2)发挥“销出去”功能。市场每年可以把县域地产逾百个品种(不包括粮食)1亿多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使农业和农副产品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调动 “三户”发展“三农”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农副产品购销事业,县域农业和农副产品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全面发展,呈现出货丰物阜、供销两旺的良性发展势头,因此,当务之急是建设好县级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3)发挥产销对接功能。实现配货购销,搞活贸易物流,保证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便宜。利用全国农副产品资源,直接到庐江市场批发后,他们的空车可把我县地产农副品带走,实现产销两旺,互利互赢,每年减少运费达2亿多元,同时,给餐饮、食宿等三产服务业创利可达1亿元。

4)发挥功能需求功能。如果批发市场小、硬件设施差,外地客商少,市场的发展空间将会萎缩,自身发展将无从谈起,从而,不利于市场建设和本地供销,不利于惠民利民。例如:庐江市场原来每年从洪湖购进鲜鱼6千多万斤,因无处批发,在庐巢路批发被县城市管理部门每次罚款3000元,后来他们不干了,鱼价马上涨起来,制约着经济发展。

5)发挥反季节性购销功能。根据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验,批发市场内必须要建设农副产品反季节冻库储备,确保外购地产鲜活农产品应急储存,确保反季节产品保质保价,同时每年“两节”和自然灾害应急供应。批发市场所有门面都能发挥各自信息化、网络化购销作用,所有商品应有尽有,形成农副产品购销中心和集散地,年创利预计可达2亿元。

3.3.4 组织保障

市场将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作用。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党支部、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将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分会作用,加强领导、组织学习、提高服务水平,“买全国、卖全国”,把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市场,力争集中市省和全国县级市场货物商品,确保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价格低、惠及菜蓝子。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属公益性,非营利,公共社会服务单位,至今没有办公服务所场,其中 5亩面积能解决一条龙办公服务场所,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

3.4  经济社会效益预测

3.4.1经济社会效益目标

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据预测,可能带来如下效益:一是能够平抑物价,惠及民生效益2亿元;二是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产区链接运费1亿元;三是推动农副产品产业、购销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制造、开发产业发展5亿元;四是带动第三产业餐饮、住宿的各行各业的发展1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创造经济效益9亿元,到“十三五”期间翻一番,社会效益更是无价之宝。

3.4.2 生态环保 

众所周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农副产品的集聚中心和原发地,应成为全县各农贸市场的领头雁和汇集地,成为市容、环保、卫生、生态垃圾处理的规范标杆和示范样板。

3.4.3 投资渠道保证

市场建设主体为庐江县绿化农副产品购销协会; 126名会员和1200多名从业人员自愿投资入股建设;招商引资,招商对象为县内和省内外,尤其农副产品生产区和开发区,示范区。

第四部分 结论

综上所述,开发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我县具备充分的市场资源和产业优势,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促进三农经济、繁荣贸易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供了远大长足的发展方向,是融入省会经济圈、融入经济长三角、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愿景目标。

4.1 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于搞活农副产品流通贸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求。因而,有效建设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市场体系,通过企业连市场、市场带基地,加强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可以有效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

4.2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可以有效发掘我县名优农产品的整体优势,提升农贸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建设批发市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县委政府惠民利民政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