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医临床

 图书 馆员 2011-09-23

医临床各科是在壮医诊断学、壮医治疗学、壮医方药学的基础上及其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时期内,民间壮医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科,但许多壮医又确有一定的诊疗专长。如有的专长于骨折跌打损伤,有的专长于毒蛇、毒虫咬伤,有的专长于小儿疳积、妇女杂病或痈疮疡等等。本章所述的壮医临床各科,是我们在对壮医的广泛调查和深入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对大量的壮医病症名称进行鉴别和分析,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讨,并参考了中西医和其他民族医药对疾病分类的认识而确定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章所述各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基本上是以民间壮医的经验积累为依据,并力图运用壮医的理论体系来加以解释,有待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修订和研究提高。


第一节 壮医内科学概述

1.1.壮医内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壮医内科学(壮语:Cang'yih neigohyoz)是根据壮医对内科疾病的认识,运用壮医理论来阐释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壮医内科证治规律的一门学科。壮医内科学是壮医的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壮医临床各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壮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在壮医学术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壮医内科疾病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凡壮医所称的痧、瘴、盅、毒、风、湿诸病,气道、谷道、水道、龙路、火路疾病,虚病及其他一些杂病,绝大部分都可归于壮医内科范畴。
壮医内科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概而言之,包括壮医内科学发展概况,与壮医内科学有关的壮医基本理论,壮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调养,壮医内科特色诊断方法、特色治疗方法,壮医内科辨治特色,壮医内科学现代研究进展等,这是本书讨论的重要内容。


1.2.壮医内科学发展概况

壮医内科学的发展,和整个壮医药学术体系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壮族人民在与疾病不断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对内科疾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经验,这些经验对壮族人民的生息繁衍作出了重大贡献。
壮医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分科,明确提出"壮医内科"的概念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壮族人民对内科疾病的一些理论认识,对内科疾病的一些辨治方法及治疗内科疾病使用的一些药物,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壮医内科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对壮族人民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异族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的养分,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考古业已证实,壮医药的起源很早,远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已有壮医药的萌芽。许多广西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如一些早期的石器工具、武鸣马头西周古墓出土的青铜针、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银针等,都是壮医药悠久历史的见证。但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医长期没能形成自己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壮医内科同样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壮族直到解放前,都没有形成本民族规范统一的通行文字,在唐代以前,壮族只有语言,而没有语言的载体--文字。由于没有文字,壮族先民的许多发明创造包括医药等,都只能世代口耳相传,无法记录下来,壮族人民对内科疾病的诊治经验同样如此。但是,壮族人民的发明创造,如文学艺术、科技、医药的史迹等,客观上要求有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代代相传。于是,在唐代,壮族的一些文化,借助汉字及其一些偏旁部首,创造了一种"土俗字",即古壮字。据考证,在古壮字的兴盛时期,壮人用土俗字来记账、写家谱、族谱、药方是很普遍的。因此,壮族先民的医药经验,有一部分有可能通过古壮字的记录而保存下来,但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壮族医药的经验,主要还是靠口耳相授的方式在壮族民间流传,另外还有一部分散见于历代汉文史籍,尤其是广西各地的地方史志中。长期以来,壮族医药最缺乏的就是文字上的总结和归纳,在历史上,未见有一本完整的壮医药典籍形成并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要考究壮医内科学发展的历史,只能从一部分不完整的汉文史料的记载以及民间口碑传说中去窥其一斑,从一些零散的记述中去领略壮医内科的历史原貌,了解其大略的历史发展线索。
从源流上看,我们认为,壮族先民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是与壮族医药的起源同步的。医药起源于原始的实践经验,壮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并经过理性思维后,对某一种内科疾病如头痛、腹痛、发热等,以及某一种药物或某一种疗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就会有意识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药物来解除某一种内科病痛,而这种有意识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药物来解除某一种内科病痛的行为,则早已超越动物本能,应视为最早的壮医内科经验,而这种最早的壮医内科经验,我们认为即为壮医内科理论的端倪。当然,壮医内科理论的起源是很早的,但其形成却是很晚的,在本书以前,还从未有过一部壮医内科学的专著问世。这与中医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以《黄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核已经形成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可获得的直接的史料不多,但我们通过对一些有关壮医药的考古资料与记述,以及在壮族民间的实地调查,还是可以对历代壮医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文物古迹来看,在广西,有一群著名的壁画群,这就是花山崖壁画。据考证,花山崖壁画是战国至秦汉时代壮族先民的艺术杰作,不仅在国内岩画艺术中可谓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岩画艺术中也堪称一绝。花山崖壁画是研究古代壮族社会生活的极有价值的史料。据考证,花山崖壁画蕴含的社会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医学(含内科)的内容。首先从花山崖壁画的画像来看,壮族先民至少在当时对人体的解剖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懂得通过舞蹈、气功等运动来祛病健身。另有专家考证,花山崖壁画有可能是诊疗图,其中有施术者,有持器者,有受术者,即从画面来看,花山崖壁画有可能为壮医针灸治病的治疗图,或至少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见于文献的有关壮医药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总汇,《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挛痹"等即属于壮医内科范畴的疾病,而且这类疾病确实是壮族地区多发的疾病。迄今为止,在我国南方,只有在壮族聚居的广西武鸣县及贵港市有金属针实物出土,其中马头乡青铜针为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金属医针;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银针为汉代的金属针具,与《黄帝内经》的成书处于同一年代。故有专家经缜密的考证后认为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西周古墓出土的青铜浅刺针和在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银针为《黄帝内经》"九针自南方来"的论断提供了实物例证。马头乡青铜针、贵港市银针也是壮族先民用以治疗内科一些疾病的工具,例如对一些热病、中毒等,壮族先民即用放血疗法治疗。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壮族先民--岭南人挑治卒中、沙虱毒的方法。卒中、沙虱毒皆为壮医内科疾病。《肘后备急方》载:"比见岭南人初有此者(指初患卒中、沙虱毒之症),即以茅叶刮去,及小伤皮则为佳……已深者,针挑取虫子……若挑得便就上灸三四壮,则虫死病除。"
瘴是壮医内科的一大类疾病。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瘴气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防治瘴气的理论。据《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马援南征时,"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说明岭南包括壮族地区瘴气为害之烈。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说到:"夫岭南青草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今得瘴毒……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有头痛、恶寒、腰背强直,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壮族先民对瘴气的治疗方法及对瘴气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瘴气的发病,《岭外代答》载:"盖天气郁蒸,阳多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日受其毒,元气不固,发为瘴疾。"关于瘴疾与地方水土的关系,《岭外代答》载:"瘴,两广唯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也。"对于瘴气的分类,《桂海虞衡志》载:"邕州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土人"为壮族先民的俗称,这些记述与壮族地区民谚"青草黄茅瘴,不死成和尚"的说法是一致的,亦即壮族先民认为,黄茅瘴是最毒的。对瘴疾,除了按发病季节分类外,据考证,到了宋代,壮族先民已经知道按其症状表现及性质,分为热瘴、冷瘴和哑瘴等。对于瘴气的治疗,《岭外代答》载:"南人热瘴发一二日,以针刺其上下唇,其法卷唇之里,刺其正中,以手捻去唇血,又以楮叶擦舌,又令病人并足而立,刺两足后腕横纹中青脉,血出如注,乃以青蒿和水服之,应手而愈。"
《图经本草》有关于壮族先民治疗时疾、狂热、消渴等内科疾病的记载:"俚医以(甘蕉)治时疾、狂热及消渴,金石发动燥热,并可饮其汁。""俚"为壮族先民的族称之一。
壮族先民对壮医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随着其医药经验的积累不断得到深化。据专家考证,大约自宋代之后,壮医已引进阴阳的概念,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明代撰修的《广西通志》就载:"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广西德保县已故的著名老壮医罗家安在其所著的《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并作为临床辨治的参考。《痧症针方图解》为壮医内科较为完整的一部民间手抄本,有关人员正在对该手抄本进行发掘整理。
历代广西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壮医治疗内科疾病甚至是一些急危重症的记载。例如,民国广西《宁明州志》、《恭城县志》记述了壮族先民运用针刺放血抢救中暑、昏迷等急症。《宁明州志》载:"五六七月盛暑伏阴在内,乡村人又喜食冷粥,故肩挑劳苦之人,多于中途中暍而毙,俗谓之斑麻,又谓之发痧,以手擦病者自(白)臑及臂,使其毒血下注,旋以绳缚定,刺其十指出紫血,甚则刺胸刺腮刺舌,多有愈者。"《恭城县志》载:"役劳苦之人,一或不慎,辄生外感,轻则身骨疼痛,用刮摩之法,重则昏迷不知,非用瓷瓦针将十指刺出紫血,则命在旦夕,宜急不宜缓,急则生,缓则死,生死相关,不可忽也。"
近年来,广西在大规模的民族医药普查中,收集到不少壮医药民间手抄本,其内容绝大部分皆以内科疾病为主,典型的有《痧症针方图解》、《童人仔灸疗图》、《此风三十六样烧图》等。这些手抄本尽管没有分开出版,但其在民间流传,对保存和普及壮医药知识,促进壮医内科诊疗水平的提高,提高壮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内科临床用药,壮族先民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历史上,壮族先民从对事物的朴素认识出发,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环扣一环,生生不息,或一物降一物的。对于发病而言,壮医认为,很多内科疾病都是因为毒而引起,治疗上也必须以毒药降之,通俗地说就是以毒攻毒。在历史上,壮医以带毒性的药治内科疾病使用较多。如著名的"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就是当时两种较著名的解毒药。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蛊毒病诸候"就记载了当时岭南俚人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壮族民间还有很多对药物理论的朴素认识,如"藤木通心定通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祛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以黄治黄,以白治白,以红治红,以黑治黑",等等,这些药物理论,很多都是壮族先民对内科疾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其他各门自然科学如此,壮医内科学也如此。壮医药从民间口碑到有文字记载,从原始经验到形成理论,从民间医药到民族医药学,时间跨度数千年,将壮医对内科证治的认识及辨治经验通过发掘整理、归纳总结,形成了壮医内科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奠定壮医药的学术地位,保存壮医药的宝贵经验以及加强壮医药的传播和推广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二节 壮医外科学概述

壮医外科学与其它外科学一样,是专门诊治外科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祖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及与虫、兽接触搏斗中所积累的医疗经验总结。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疮疡、皮肤性病、蛇虫兽伤、外科其他疾病等。壮医外科学仅是传统意义下的民族医学,在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应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因此,在编撰壮医外科学时编者有意将中医外科和西医外科的部分疾病及疾病内容融于其中,同时还专设了现代常见外科疾病一章,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壮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一员,壮族人口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它世代繁衍生息在祖国南疆,是聚居在广西最多的土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医外科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同时吸取中医外科学中某些精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中医外科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壮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对本民族的繁衍生存和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是壮族民间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壮族人多居住祖国南疆,广西左、右江流域、红水河流域、甚至西江流域等地多有壮族人居住,南疆地域潮湿,气候炎热,自然环境恶劣,族人每多发疮疡、脚气、风湿等病。在这炎热潮湿环境中,多有蛇虫兽等动物出没,因此,被毒蛇咬伤,毒虫、蜂螫伤及猛兽咬伤也常见。壮族人在这种环境生活中,除了学会如何防止疮疡等疾病的发生,如何防止被毒蛇等咬伤外,更学会了一套诊治的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诊治疾病的方法长期散落于民间,通过族人的口传心授,而逐渐得以留传下来。如艾叶、七叶一支花、了刁竹、半边莲、菖蒲、雄黄等能解毒,治毒蛇、毒虫咬伤。
而壮医外科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与诊治的基础上的。毒与外科疾病最密切,可以是多种病症的临床表现,更是招致百病的主要病因。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写道:"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无数中毒致病甚至死亡的实例和教训,使壮族先民们对毒有着特别直接和深刻的感受。由此而总结了丰富多彩的解救治疗方法。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的称谓之一种)防治沙虱毒、瘴毒、箭毒、蛇毒的经验;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收入了岭南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唐《新修本草》收载了壮族地区著名的两种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资料,壮族和壮族民间使用的毒药和解毒药在百种以上。
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上,壮族先民早已懂得对外科疾病的外治疗法。常用的外治疗法有薰洗疗法、带药佩药疗法、锤药敷贴疗法、洗鼻雾化疗法、角吸疗法、骨弓疗法、药刮法、夹捏法、灯花灸、药线灸、针挑疗法、陶针疗法、掌针疗法、跖针疗法、颅针疗法等,其中割治疗法和切开排脓等小手术还记载于清代的医学文献中。
总之,壮医外科学是在收集整理散在于民间的诊治外科疾病的经验基础上,参考壮医学文献,结合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相关内容而整理形成的。

2.1.壮医外科学范围

壮医外科的范围,也就壮医所研究的外科疾病即是属外科医师治疗的对象。我们首先要弄清外科与其它各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了解壮医、中医、西医外科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壮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历史虽然较长,然而学科的形成却短,根据壮医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仍不能离开中医对疾病认识的模式,很多的说理方法与中医相类似。因此其外科疾病范围参考了中医外科的分类方法将其归类,按中医外科疾病范围的概念,凡是疾病生于人的体表,能够用肉眼直接诊察及直接触摸得到的,有局部症状可凭的,都属于外科疾病范围。壮医也沿用了这样的概念,如疮疡病类中的疖、无名肿毒、疽、痈、疔、裤口毒、老鼠疮等,皮肤病中的风疹、湿疹、癣、疥疮等,蛇虫咬伤、其它外科疾病、如猪头肥、破伤风、盲肠炎等。有的虽然对疾病名称叫法不同,其病因、症候表现及治疗方法都是相同或相似的。
由于近年来对壮医的研究不断深入,壮医的分科越来越明析。为了避免中医分科所遇到的常见问题,本学科参照西医外科对疾病的分类方法,比较明确的将外科疾病分为疮疡(一般外科感染及特异性感染)、皮肤性病、蛇虫咬伤、外科其他疾病与现代外科常见疾病(急腹症)等,骨科方面的内容除骨关节感染性疾病外,其余均属骨科范畴。至于口腔、耳眼鼻喉等五官方面的疾病,虽有较多病种涉及外科方面的内容,但也只能酌情选取。目的是避免学科间的内容重复。这种对外科疾病的分类方法,既不脱离壮医传统医学理论,又结合了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也是为了同学们学习方便。

2.2.壮医外科学疾病命名

壮医外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加上壮族民族丰富的语言,对疾病的命名也多种多样,壮族不同地区由于壮语言的微小差异,对同一疾病有不同的叫法。由于汉民族早已入住壮族地区,并带来了汉民族文化,中医也早已深入民心。因此,其很多疾病命名也沿用了与中医对疾病相同的命名,壮医受中医的影响很深。与中医学有深厚的渊源。
壮族毕竟是岭南地区繁衍最早,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语言文化,对疾病的命名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现归纳壮医外科疾病命名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与中医相同或相似的命名:
疖、痈、乳痈、疽、疔、红丝疔、烂疔、湿疹、癣、脓胞疮、疥疮、蛇串疮、风瘙痒、痔等。
按现代外科疾病特色命名:
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静脉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膜炎、肠梗阻、胆囊炎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肛管直肠癌等。
按壮族民间习惯叫法命名的疾病:
无名肿毒、瓜藤痈、裤口毒、老鼠疮、膝结毒、骨臁、汗斑、花柳病、猪头肥、老鼠偷粪门、盲肠炎等。
为了学习方便,也为了便于与其它学科交流,凡以壮族民间习惯叫法命名的疾病,都与现代医学或中医学的病名加以参考对照。

2.3.壮医外科学疾病分类

壮医外科疾病的分类,按壮医学的固有特点及其理论、结合中西医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壮医外科疾病分为疮疡、皮肤性病、蛇虫兽咬伤、外科其他疾病及现代外科常见疾病。
疮疡,属于现代外科感染性疾病,包括了一般浅表化脓性感染及特异性感染。
皮肤性病,包括了一般的皮肤病、皮炎、湿疹、癣等,也包括了麻风及神经性皮炎等顽固性皮肤病。性病则是性传播性病,主要是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艾滋病也作为疾病知识介绍。
蛇虫兽咬伤,壮族地区多为山岭丘陵地貌、气候温热潮湿,适于蛇虫生长、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被蛇虫兽咬伤的机会较多,其中重点介绍毒蛇咬伤、蜂螫伤等。
外科其他疾病,主要将不适宜归类的一些疾病归在一起,如肛门直肠疾病、破伤风、烧烫伤、冻伤、前列腺疾病及周围血管病等。

 

 

第三节 壮医妇科学概述

3.1. 壮医妇科学的定义 壮医妇科学是根据壮医学理论,认识妇女的生理、壮族地区妇女疾病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方药的一门临床科学。它是以研究防治妇女月经、带下、妊娠、分娩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专门学科。

3.2. 壮医妇产科学发展概况

壮医妇科学是壮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壮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壮医妇科学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本民族的生存和健康繁衍特别是妇幼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壮乡广大人民群众用于防治妇女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对壮医妇科起源及形成体系进行详细探讨的历史文献。壮医妇科学丰富多彩的内容,简便廉验的诊疗技法和方药除了散见于地方志、博物志和中医药文献以外,更多的是以口耳相传,师徒授受的方式在民间世代流传。
考古资料业已证实,早在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已在广西地区生息繁衍,从事水稻种植和高山畜牧打猎等活动。壮族先民聚居地气候潮湿多雨,溪流河谷,高山峻岭,草本茂密,毒虫猛兽出没无常,既是乍寒乍热,又是瘴疠横生的地方。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壮族先民在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适应生存环境的同时,必须采用适合自己生活实际的医疗方法战胜各种疾病,通过药物、食品等壮医开始积累了民间医学知识,逐步创造了医治疾病的简单传统医学。正如《中国壮医学》等书籍中所述,从远古到先秦,这时期有了砭石、陶针和骨针等可供医疗活动使用的原始工具,是壮族医药学的萌芽。从先秦到隋代壮族先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到民国时期,壮族医药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壮医妇科学是壮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包含于壮医学理论体系中,因此,壮医妇科学的产生是与其它壮医学科一样同时产生的或相继出现的,并随着壮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然而,由于壮医缺乏文献资料,壮医妇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独立的专科出现于何时并不十分明确,因为壮医分科的出现较晚,而且分科只是相对而言,并不彻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明代,壮族先民对妇产科疾病的防治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比较明确而简要的记载。《本草纲目》是一本广泛收集各民族民间用药经验的药学巨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生于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如白芨,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仆杖伤、出血不止者咀烂涂之,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产后服之亦良"。三七又名人参三七,主产于岭南滇桂之壮族聚居地区,是壮族先民首先发现,并从野生引种成功而广为应用的壮药。壮族民间医生在应用三七治疗妇女月经病、产后恶露不下、产后虚弱等妇科病症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如壮族民间医生喜用油炸三七炖肉吃,治疗产后虚弱,预防产后下、恶露不尽等病症,疗效极佳。因此,《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用药经验当是壮医用药经验无疑,是李时珍从壮族医药中吸取而来的经验。这也说明至少到明代,壮医已积累了一定的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经验。
到了明清民国,壮族民间医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难产救治经验,出现了擅长治疗妇产科疑难重症的民间医生。如清代《武鸣县志》载:"周景媛,乐昌桥村人,精通针术,赴省乡试,有一妇人,产难已殓,用银针刺腹中,母复生,子亦保存……"。同时,这一时期的一些地方志和县志中还记载有壮族先民重视妇女产后防病保健的产育风俗。在古代,妇女不仅承担着生活重担,更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原因,诸如妊娠、分娩而死亡甚多。特别是由于在野外寒冷、风湿地方分娩造成妇女多病,严重影响她们身体健康。正因为生存的需要,产后调养保健等医治妇科疾病的简单疗法在民间自然开始形成。在古代,壮族先民很重视产后病的预防和保健。壮医认为,妇女刚分娩后,气血不足,四肢百骸空虚,肢体关节失养,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留滞关节、肌肉,阻滞于龙路火路或损伤花肠引起产后风湿、产后风、产后恶露不尽等病症。因此,在壮族民俗中有凡妇女分娩后必在产房中焚烧苍术,在产房门楣插一根柚子树枝等等以祛邪气,防外感。这种产育风俗自古至今一直流传沿用。从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壮医在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随着壮医药的发展,壮医妇科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壮医妇科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从壮医药古籍的发掘整理中涌现出了许多治疗妇科疾病的单方、验方。比如《广西壮族医药验方汇编》中就收录了不少有关壮族民间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单方、验方。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壮医药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壮医妇科学取得了不少成绩,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痛经,"产妇春"浴液治疗妇女产后身痛、腹痛,"舒洁妇女药物腹带"治疗急、慢盆腔炎(附件炎),"舒洁药物文胸"治疗乳腺增生等等,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简便廉捷。壮医妇科学就这样从无到有,从民间疗法、传统医学、经验医学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独特学科。
壮医妇科学的起源、发展同壮医其它学科一样,产生于壮族人民同疾病进行长期斗争的生活实践,在壮医学的基础上灵活吸收其它兄弟民族的医学理论及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


第四节 壮医小儿科疾病概述

4.1.小儿传染病(壮名:Binghlah lwgnyez)

4.1.1.麻毒(壮名:Doegmaz)
是以发热3~4天后,皮肤出现红色如麻粒大小的疹子为特征,以发热、咳嗽、眼泪汪汪、鼻塞流涕、遍身发布红色斑疹为主症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较多,好发于6个月~5岁的小儿,传染性很强。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中医、西医均诊为"麻疹"。
病因病机
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感染麻毒,三气不能同步,气血相搏,毒透于外(为顺症),或毒陷于内(为逆症)。
临床表现
主症:发热渐高,眼睛红,眼泡肿,泪水汪汪,2~3天后,口腔内接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3~4天后耳后开始出现色如玫瑰、针尖大小的皮疹,以后头面部、胸背部及四肢也陆续出现皮疹,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现次序收没,并可留下棕褐色的斑痕,热退身凉。
顺症:发热,精神安宁,或偶有烦躁,咳嗽轻微无鼻煽,气不喘,发热3~4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头部、脸部,渐至胸背、肚子、四肢、手足心,疹色鲜红渐转暗红,分布均匀,疹收后热退身凉,精神清爽,咳减,胃纳稍佳,渐趋康复。
逆症:疹出不畅,或麻疹出没先后无次序,暴出暴收,疹色紫暗,稠稀不均,并见高热,烦躁不安,或嗜睡,大渴多饮,咳嗽剧烈,气喘,鼻翼煽动,喉鸣响,甚则口唇紫绀,或呕吐抽风,神志模糊,呼吸困难,四肢不温,大汗淋漓等。或麻疹已消,而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等。
顺症分期
初热期:又称前驱期。发热渐高,皮疹,咳嗽流涕,目赤怕光,眼泡浮肿,泪水汪汪,神色疲劳,不思饮食,或伴呕吐、屙泻、咽痛,热甚时可发抖惊悸,口腔颊部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
见形期:又称出疹期。皮疹开始从出现至消退,3~4天,高热不退,肌肤灼热,口渴多饮,咳嗽加剧,神疲懒动,眼睛发红,眼屎多,烦躁或嗜睡,或伴有惊跳、抽风、皮肤出现玫瑰样丘疹(针尖大小,扪之碍手),先见于耳后发际及颈部,渐至头、脸、胸背、四肢依序出现,手掌足底见疹为麻疹透齐。初起稀疏,色较鲜红,以后逐渐稠密,融合成片,色转暗红,分布均匀。(已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或近期注射过胎盘球蛋白者,发热、咳嗽一般比较轻,皮疹可见稀密不均,疹色淡红,手足底可以无疹。)
疹没期:又称恢复期。皮疹按出现的次序消退,皮屑细微如糠样脱落,皮肤遗留棕褐色的斑迹,热退身凉,精神爽快,胃纳日增,咳嗽大减。
治疗原则 顺症:初期透发斑疹,见形期清解热毒,疹没期补虚养津;逆症: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治疗方法
内治法
(1)预防
①紫草茸9克,丝瓜络12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剂。
②玉叶金花、鲜银花藤各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日。
③夏枯草、草鞋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顺症
初热期:
①葛根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热甚加银花9克;咳嗽加桑叶、麦冬各3克,草鞋根9克;麻后屙痢加地榆9克;合并肺炎加桑白皮9克,白纸扇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路路通、椿树皮、姨妈菜、金竹叶、朱砂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③芫荽根15克,夏枯草、茅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芫荽18克,水煎冲马蹄汁9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⑤鲜芫荽、浮萍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见形期:
①银花、丝瓜络或水瓜络各15克,百草霜、野糁子各9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②苎麻花或嫩苗120克,鸡内金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③夏枯草、木耳、高梁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逆症
①紫草30克,南瓜藤60克,地丁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紫草、南瓜藤各60克,大飞扬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红壳粟米适量,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外治法
(1)顺症
①针刺中冲放血,或针刺曲池、大椎、合谷等穴,强刺激,每日1次。
②苎麻花或嫩苗适量煎水洗澡,每日1~2次。
(2)逆症
①鸡蛋1个,用油煎熟,将樟脑粉0.9克撒于蛋面,温敷肚脐约20分钟。
②人指甲(取自患者父母)适量,煅,研末,调人乳点眼,每日数次。忌食鱼腥煎炒辛辣等物。
③大叶浮30克,煎沸 10分钟,取药渣,布包擦全身。
④肥芝麻适量,沸水浸泡,避风熏蒸头脸部,每日1~2次。
预防及护理
①患儿要及时隔离。流行期间,未患过麻疹的儿童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
②提高易感儿童的抗病能力,未患过麻疹的儿童,应积极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一次可有4年的免疫作用 。
③房间要注意保暖,避风寒,空气要流通,光线不要太强或太弱。
④破除不合理的忌口,宜给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⑤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眼屎多而眼睛红者,可用眼药水滴眼。
⑥疹没期可给甘蔗、荸荠、鲜芦根或胡萝卜煎水代茶饮。 4.1.2.水痘(壮名:Okmak)
又名"水花"、"水喜"。是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痂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较多。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以1~6岁小儿得病较多。因疱疹内含水液,状如豆粒,故得名。中医、西医均诊为"水痘"。
病因病机
外感毒邪,湿热交蒸,发于肌肤。
临床表现
初起发热、头痛、咳嗽、全身不适,1~2天后开始出现红色斑疹、丘疹,很快变为疱疹,疹子发痒,以躯干多,四肢较少,痘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出疹多者,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痘疹及痂盖,轻者痘疹红润,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瘙痒,伴发热,咳嗽,流涕,饮食减少;重者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则口腔也见疱疹,伴高热心烦口渴,口咽干燥,唇红脸赤,精神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治疗原则 清热,除湿,解毒。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细叶榕、细茶叶各30克,水煎取浓汁,加蜂蜜30毫升,以文火熬成膏,每日1匙,开水送顿服。
②木豆、朱砂、赤小豆各6克,炮山甲15克,研末,用鸡冠血、甜酒冲服,每日1剂。
③煅山田螺10个,孵过的鸡蛋壳5个(煅),妇人血余炭3克,共研末配猪肝120克,混合煎香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豆腐渣120克,芭蕉芋、番薯各60克,臭硫磺粉30克,捣烂敷患处周围,留顶端以便排液。
②番薯1个(煨熟),臭硫磺粉3克,捣烂外敷患处。
③木豆梗、杨柳梗各适量,水煎洗澡,每日1剂。
④桑树虫、杜仲各适量,捣烂绞汁,涂患处。
⑤珍珠壳适量,研极细末,以人乳汁调匀敷眼周围,治痘出眼内或痘陷入眼。
⑥黄猄骨、木豆、路边青各适量,鲫鱼胆1个,水煎外洗,每日1剂。
⑦荞麦粉适量,撒患处。
⑧细茶、菜豆、银花各适量,嚼烂,敷眼四周,治出痘眼红肿。
⑨灶头泥适量,炒红,酒淬,敷脐部,治痘痢。
预防及护理
①病儿立即隔离,直至全部痘疹结痂。
②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外邪。
③给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油腻及姜、椒辣等辛辣之物,多饮开水,或用胡萝卜、荸荠、甘蔗等煎水代茶饮。
④勿使搔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若抓破皮肤可用绵茧散、青黛散撒布患处,或用2%龙胆紫外涂。
4.1.3.猪头肥(壮名:Hangzgauqmou)
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多见。好发于5~9岁小儿。中医诊为"痄腮"、"腮肿"、"腮疮",西医诊为"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病机
风湿毒邪侵袭,阻滞龙路、火路,气血壅塞,阻于耳下腮部。
临床表现
轻症:发冷发热,头痛轻咳,耳下腮部酸痛,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
重症: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呕吐,精神倦怠,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治疗原则 疏风解毒,畅通两路,行气散血。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夏枯草、板蓝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4剂。
②山菠萝15克,木棉树皮、海桐皮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紫花地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鲜海金沙30克,或干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蓝靛10克,黑火药5克,冰片3克,用冷开水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
②独脚莲适量,磨醋,外涂患处,并用药棉蘸药汁放入口腔内患侧第2颗大牙处,每日2~3次。
③石灰、青矾、雄黄各适量,共研末,调茶油涂患处。
④鲜八角树叶40克,红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⑤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芨15克,冰片1.5克,共研末,调米醋敷患处,每日1剂。
⑥青黛粉、鸡蛋清各适量,调匀涂患处。
⑦鲜红背菜适量,配盐、泥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⑧针刺翳风、颊车、合谷,发热加曲池;并发睾丸肿痛,加针血海、三阴交,每日1次。
⑨药线点灸患处梅花形穴和手三里,每日施灸1次,5日为1个疗程。
内外兼治
酸浆草30克,煎汤服,另用50克煎汤熏洗患部。
预防
①隔离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肿为止。
②本病流行期间或接触过病人,可采用板蓝根、银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预防。
③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避免酸辣食物,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

4.1.4.小儿麻痹后遗症(壮名:Bingh mazbihouyizcwng Lwgnyez)
是以发热、四肢疼痛,伴有谷道或气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小儿麻痹后遗症",西医诊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流行于夏秋之间。1~5岁的小儿多见。
病因病机
风、湿、热邪入侵,阻滞龙路、火路,气血失调。
临床表现
前驱期:发热,咳嗽,多汗,嗜睡,头痛,欲呕,呕吐,咽痛等,应疑为本病而继续观察。经1~4日后,热退,症状消失而愈。
瘫痪前期:根据病史,肢体疼痛,转侧不利,拒绝抚抱,烦躁不安或嗜睡,项背强直。
瘫痪期:热退后出现肢体麻痹,瘫痪无力,呈弛缓性,分布不规则,不对称,以下肢为多,可见眼歪斜。
恢复期:瘫痪后1~2周开始恢复。一年后尚未恢复者则为后遗症。长期瘫痪,则肌肉明显萎缩,肢体畸形,皮肤欠温。
治疗原则 祛邪通路,调和气血。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短瓣石竹、毛杜仲、骨碎补、红柳各5克,鸡血藤10克,配猪尾1条炖服,每日1剂。
②走马胎、油麻根、松筋藤、鸡血藤、穿破石各6克,千金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五指牛奶、千斤拔、杜仲、枫荷桂、小叶金不换、走马胎各9~15克,双钩藤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④牛耳枫12克,当归藤、半枫荷各15克,千斤拔15~30克,三叶鸡血藤30克,配猪骨头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⑤走马胎、松筋藤、五加皮、五爪金龙根、杜仲、十八症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⑥牛大力、大叶千斤拔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枫荷桂、五加皮、五指牛奶、走马胎、小血藤、鸡血藤、千斤拔、宽筋藤、杜仲、羊耳菊各500克,双钩藤 1.5克,水煎外洗,每日早晚各1次。
②针刺疗法: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
a.上肢瘫痪:夹脊、肩髃、肩贞、曲池、外关、合谷等。
b.下肢瘫痪:环跳、风市、足三里、伏兔、阳陵泉、阴陵泉、绝骨、昆仑、太溪、肾俞、大肠俞,针刺时针感向下方放射,轻刺激。足外翻针内侧穴,足内翻针外侧穴。
c.面神经瘫痪:颊车、地仑、合谷。
d.膈肌瘫痪:膈俞、期门、鸠尾。
e.腹肌瘫痪:中脘、梁门、气海。
f.膀胱肌瘫痪: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百会。
③穴位结扎疗法:采用羊肠结扎(采用"8"字结扎法)并刺激穴位,根据以上带下、以主带次的原则选穴。
④三棱针疗法:用三棱针取穴点刺和患肢点刺相结合,当肌张力和皮肤温度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三棱针配以矫形穴位,均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或结合透穴针法,有提高疗效减少多次进针的优点。
⑤推拿疗法
a.上肢瘫痪:取坐位,滚法--自大椎→肩井→肩髃→曲池→阳池,往返5分钟,手法要轻柔;拿法--施于上肢内外侧;擦法--脊柱(颈椎至第5胸椎)5~10分钟。
b.下肢瘫痪:取平卧位,滚法--自腰部向下滚患侧下肢前后侧;拿法--自患肢向外侧直拿到跟腱。
⑥药线点灸
a.上肢瘫痪:肩髃、曲池、膈俞、肾俞、阿是穴,每日1次,20日1个疗程。
b.下肢瘫痪:梁丘、足三里、伏兔、阴市、筋缩、阿是穴,每日1次,20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在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聚集之处,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进行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尽量去除各种能使人体抵抗力减弱的因素。
②患病后要隔离40日,最初一周尤需注意气道隔离。患者排泄物用半量的漂白粉搅拌混合1小时后才能倒掉,床单、被子、食具要煮沸消毒,使器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不能煮沸的衣物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地面可用肥皂水或碱水洗刷。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观察20天。
③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4.1.5.鸡咳(壮名:Bingh ae'gaeq)
是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倾吐痰沫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百日咳"、"顿咳"、"顿嗽"、"顿呛",西医诊为"百日咳"。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多发,5岁以下小儿多见。
病因病机
素体不足,调护失宜,伏痰内蕴,阻遏气道,气道不通而作咳。
临床表现
初咳期:1~2周,咳嗽初起似有外感,但有逐渐加剧之势,常有流涕,痰白而稀,多泡沫。
痉咳期:4~6周,咳嗽频频阵作,咳后有回吼声,反复不已,入夜尤甚,痰多而粘,呕吐后阵咳暂停,烦躁,脸红,大便干结,小便黄。
恢复期:阵咳渐减,回吼声亦渐消失,咳吐减少,2~3周可愈。可伴手足欠温,神疲面白,多汗,周身无力,食少肚胀,大便溏薄,小便清;或手足心热,夜卧不安,神色疲劳,寝汗,面颊发红,口唇干。
治疗原则 补虚健体,祛痰通道,止咳。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猪、牛、羊、鸡等动物的胆汁(以猪、鸡胆汁为优)鲜用或干燥制成粉用均可。5岁以下小儿,鲜胆汁每岁每次1~3克,每日1~2次。干粉,每岁每次服0.3~0.5克,每日2次。
②扛板归10~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③蚱蜢焙干研为细末,每次1~2克,每日3次。
④扛板归12克,大蒜7克,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⑤荷叶、煅红柚子皮各15克,白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鲜鱼腥草30克,鲜一箭球15克,鲜鹅不食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磨盘草20克,枇杷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鲜一箭球全草30~40克,鸡蛋黄1个,水煎服,每日1~2剂。
⑧青蛙研末与白糖和匀,分3次开水冲服,每日1剂。
⑨龙利叶60克,冰糖15克,猪肉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⑩沙梨寄生、柚子寄生各15砍,柠檬叶,橘叶各9克,生姜3克,水煎冲白糖服,每日1剂。
柚子壳(去青皮)、蜂蜜各30~60克,水煎冲蜂蜜服,每日1剂。
扛板归500克,涩沙藤9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加白糖及防腐剂制成糖浆,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大蒜120克,切碎,用冷开水60毫升泡10小时,去渣,加适量白糖,5岁以上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减半,每日3次。
金针菜根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臭牡丹根、桑树根、矮凉伞、白茅根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麻雀毛根烧存性,研末,开水冲服,每日1剂。
鲜一枝黄花全草60克,葱2棵,水煎分2次调冰糖服,每日1剂,连服2~7日,2岁以下酌减。
外治法
①针刺尺泽、合谷,每日行针1次,7日为1个疗程。
②用梅花针刺激颈、骶之脊旁3~4厘米区域,每日1次。于身柱穴拔火罐,每日1次。
③推拿:运八卦,掐合谷,推肺俞,掐揉五指节,推脾胃,揉鱼际、太渊,掐尺泽,每日1次。
④用新鲜生姜或大蒜切片,粘蜗牛液或鸡蛋清,在胸骨部由上到下涂擦,每日2次,每次数分钟。
⑤药线点灸天突、水突、肺俞、四缝,每日施灸1次,7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隔离患儿者从发病起40日或痉咳出现后30日。
②患儿污染环境及物品,用一般消毒法及采取通风、日晒等清洁措施。进行预防接种,保护易患儿。
③流行期间,可用鱼腥草或棕树叶10克,水煎分3次口服。也可口服大蒜或用大蒜液滴鼻,均有预防效果。
④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
⑤居室阳光要充足,空气要新鲜,切勿突然受凉。
⑥年长儿童适当到户外活动,保持精神愉快。
⑦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需要。
⑧痉咳发作时,宜坐起或站立,手可扶持他物,尽量做到自禁咳嗽。

4.1.6.白喉(壮名:Bingh conghhozhau)
是以鼻、咽、喉部粘膜有白色假膜形成,伴有犬吠样咳嗽、气喘、发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白喉"、"白缠喉",西医诊为"白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流行于秋冬季节。各年龄均可感染得病,好发于8岁以下小儿。
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疫毒时邪趁虚而入,阻塞气道。
临床表现
主症:咳声如吠,吸气困难,甚则窒息、昏迷。咽喉有白点或片状假膜,边缘清楚,牢固附着,刮剥容易出血,严重者,假膜迅速扩展到咽颊部和悬壅垂。
兼症:发热发冷,头痛身疼,鼻塞,咯吐粘性带血痰液;或高热汗出,脸红,眼睛发红,口渴心烦,小便短少,;或低热,鼻干唇燥,咽喉微痛;或脸色苍白,喉间痰鸣,口唇发紫,烦躁出汗,吸气困难;或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头脸出汗。
治疗原则 补虚祛邪,畅通气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入地蜈蚣20克,捣烂取汁,冲温开水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②白花蛇舌草、鱼鳞草、大水钱草各适量,捣烂,用第2道洗米水冲服,每日1剂。
③地桃花根适量,煎水内服并含漱,每日1剂。
④鲜蛇莓全草适量,捣烂,泡开水服,每日1剂。
⑤桐油果10只,煅存性,每次9克,开水泡服,每日2次。
⑥六月雪根、翻白草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⑦六月雪、牛尾蕨各6克,七星剑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矮凉伞6克,手指甲(烧存性)3克,水白济根4.5克,共研末,调陈醋分4次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指甲灰、蝴蝶草、梅片各3克,共研末,分数次用鹅毛管吹入喉内,每日1剂。
②田螺壳适量,烧灰研末吹入喉中,每次适量,每日数次。
③蜗牛1个(去壳,焙存性),加冰片0.9克共研细,吹喉。
④蛇麻适量捣汁,调鸡蛋清,加少许食盐,用棉签蘸涂咽部,每日3~4次。
预防及护理
①及时隔离治疗,直至白膜全部脱落,症状消失后2周或鼻、咽拭子培养多次阴性为止。
②卧室要彻底扫除,空气要流通,衣被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半天,用具须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5%来苏尔液浸泡1小时以上。
③进行白喉预防接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④患病期间宜卧床休息,饮食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饭。

4.1.7.小儿毒痢(壮名:Bingh siqdoeg lwgnyez)
是以发病急剧、高热、抽筋,甚至呼吸困难为特征,数小时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夹杂粘液脓血,腹痛,大便急急胀胀,欲便不出等症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疫痢",西医诊为"中毒性菌痢"。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的小儿。本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临诊时必须积极抢救。
病因病机
饮食不洁,湿热疫毒从口而入,蕴伏谷道,与气血相搏,使谷道损伤,气血瘀滞,谷道传道功能失职,毒血混杂而下。
临床表现
发冷发抖,高热,反复抽筋,烦躁,胡言乱语,甚至呼吸困难、神志昏迷;或突然脸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发凉,高热抽筋,呼吸深浅不匀。随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夹杂粘液脓血,肚痛,大便急急胀胀,欲便不出。
治疗原则 清肠解毒,调理谷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马齿苋、凤尾草、地锦草、铁苋菜、辣蓼各30克,任选1~2种煎服,连服6天。
②枫木皮、毛算盘根、钩藤根各12克,地桃花根、藿香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大芒箕笋、凤尾草、鱼腥草、铁线草各取鲜品10克,蜂蜜适量,水煎冲蜂蜜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紫皮蒜头每日吃1~2颗,或10%大蒜浸液50~100毫升保留灌肠。
②针刺人中、百会、中冲、内关,备用穴:风池、涌泉、天枢、上巨虚。抽筋时先刺人中、百会,若未见好转,再针刺内关、风池,中、强刺激;神志昏迷时先刺人中、中冲,采用间歇性刺激法,进针后,每隔4~5分钟刺激1次,若经过3~4次仍不恢复,再加刺内关及风池、涌泉,或灸气海、百会,每次5枚艾柱。有脓血便时,针天枢、上巨虚,用轻转提插法。大便急急胀胀者加阴陵泉。
预防及护理
①搞好环境及饮食卫生,加强饮食管理和粪便管理。
②隔离病人至症状消失,彻底治疗慢性菌痢和带菌者。幼托患儿大便培养多次阴性方可入托。
③病人的粪便和便盆要消毒。可用漂白粉1份与粪便4份搅拌,放置半小时后才能倒入粪坑。也可沸水冲泡便盆,加盖。内裤亦以沸水冲泡消毒。
④注意保持气道通畅,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
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1.8.谷道虫症(壮名:Dungxsaej miznon)
是以脸色蜡黄,身体消瘦、食欲异常、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肛门瘙痒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小儿虫病",西医诊为"小儿肠道寄生虫"。
病因病机
由于小儿地上爬玩、双手接触不洁之物、吮指、未洗手而摄取食物、食用未洗净之生冷瓜果、饮用不洁之水等,吞入虫卵,使谷道受扰,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小儿反复阵发脐周疼痛或反复脐周隐痛,喜按,无压痛,有异常饮食嗜好,食欲不振或食欲好而消瘦,夜眠不安,磨牙,因鼻痒而挖鼻,咬手指,脸色蜡黄,身体消瘦,流清口水,大便带虫,想呕或呕吐,呕吐清水或黄苦水,肚子可有肿块,按之可移动。
治疗原则 驱除虫邪,调理谷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土荆芥穗,研末,每次6~9克,开水送服,每日1~2次,连服3日。
②青矾30克,乌豆(炒熟)1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次服15克,姜汤送下,每日2次。
③榧子肉9克,乌梅、花椒各6克,老姜4.5克,白糖3克,水煎,空腹顿服,每日1剂,连服2剂。
④雷丸、芜荑、鹤虱各6克,使君子肉9克,川椒1.5克,雄黄0.9克,水煎饭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⑤黑丝瓜子仁,儿童服30粒,空腹嚼服,每日1次,连报2日。
⑥鲜苦楝根白皮,每次12~15克,稍大儿童可用20克,水煎,早晨空腹服,2~3日为1个疗程,5岁以下儿童慎用。
⑦炒使君子仁,小儿每岁1~2粒,最多不超过15粒,嚼服,连服2~3日。
外治法
针灸疗法:
①肚痛剧烈:针刺天枢、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等穴。
②蛔厥:配合新针疗法,先刺迎香透四白、胆囊穴,后刺内关、足三里、中脘、人中。
③蛔入阑尾:配合针灸治疗,取足三里、阑尾穴等。
预防及护理
①做好粪便管理,合理积肥,施用肥料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
②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常煎指甲,不在地上爬玩,不吃生的蔬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生水,以避免虫卵从口而入。
③加强卫生宣传工作,做好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4.2.小儿常见病(壮名:Ciengzraenbingh lwgnyez)

4.2.1.小儿伤风(壮名:Lwgnyez dwgliengz)
伤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以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身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西医均诊为"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阻于气道,气道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
主症: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身痛。
兼症:出汗,喷嚏,吐痰,咽痛口干;或身重困倦,呕吐,屙泻,心烦口渴,小便黄少,头晕眼花,困倦无力;肚子胀满,不思乳食,呕吐酸腐,口气秽臭,大便酸臭;或惊悸啼叫,睡卧不宁。
治疗原则 祛邪通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葱白头3~7个,生姜3~5片,浓煎后加糖适量,热服取汗。
②山芝麻、古羊藤各10克,两面针、枇杷叶、青蒿各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龙眼树叶15克,生葱、山芝麻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三姐妹、山芝麻各15克,土常山9克,水煎服,每日1剂。高热咳嗽加枇杷叶15克,一箭球9克,鲑鱼腥草6克,鬼针草30克。
⑤通城虎1份,青箱子1份,蝴蝶草2份,大风艾1.5份,晒干研末,每次2~5克,开水送服,每日3次。
⑥一点红6克,地桃花根15克,车前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咳嗽加磨盘草根15克。
⑦一点红15克,甘蔗60克(煨,切碎),水煎服,每日1剂。
⑧六月雪、旱田草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⑨灯心草、竹叶心、雷公根、鱼腥草、红花地桃花各10克。
⑩红花地桃花、倒刺草、大叶榕、小叶榕、大荆芥、小荆芥、草决明、萝芙木、叶下珠、马蹄金、旱莲草各10克,红丝线、鸡骨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马鞭草、桃叶、鸡屎藤各适量,水煎洗澡,每日1次。
②针刺治疗:治伤风寒取风府、风池、风门、外关;治伤风热取风池、合谷、外关、尺泽等穴。
③药线点灸攒竹、头维、曲池、合谷、风池、风门、肺俞、足三里,每日1次。
内外兼治
救必应、野六谷根、厚朴各6~9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陶针刺足三里、中极、百会、印常等穴。
预防及护理
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
②讲究卫生,常洗澡更衣,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避免接触患者,少到公共场所。
③伤风流行期间,可服药物预防,常用方:生贯众3~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日。或桉叶10~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另外用食醋2~5毫升/立方米空间,加水1~2倍,置容器内加热熏至全部汽化为止,每日1次,连续数日,也可预防伤风。
④患病期间,宜多饮水,给易于消化的食物,及时清洗鼻眼分泌物,加强护理,注意病情变化。

4.2.2.咳嗽(壮名:ae)
咳以声音,嗽以痰名,有声有痰谓之咳嗽。中医也诊为"咳嗽"、"乳嗽"、"胎嗽",西医的"咽喉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出现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发病率较高。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阻于气道,气道不通,气冲于上。
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频作,痰白稀薄;或咳嗽不爽,痰黄粘稠;或咳嗽阵作,痰稠难咯;或咳嗽痰壅,色白而稀;或咳而无力,痰白清稀;或干咳无痰或少痰难咯。
兼症:发冷无汗,发热头痛,鼻寒流涕,喉痒声重,全身酸痛;或咽喉干燥,发热口渴,脸红唇红,眼睛发红,口苦,小便黄少,大便干燥,烦躁不宁;或胸胁胀满,不思饮食,神色疲劳,周身无力;或脸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怕冷,体弱多汗;或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午后发热。
治疗原则 祛邪通道,化痰止咳。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鲜野辣椒寄生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②千斤锤10克,老鼠脚迹、薄荷叶各6克,老鸦酸15克,共捣烂,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
③惊风草适量,与猪骨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④七叶一枝花3克,柠檬根、土甘草各6克,南蛇藤9克,薄荷4.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鱼腥草粉3克,纳入红鲤鱼(约200克重,去内脏)肚中,加米醋少许煮吃,每日1剂。
⑥草鞋根、桐木寄生、不出林、穿破石、十大功劳、鱼腥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鱼腥草、过塘藕、臭牡丹根各6克,九龙胆、桐树皮3克,水煎取汁,加猴结3克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针刺:a.天突、曲池、内关、丰隆;b.肺俞、尺泽、太白、太冲。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0~15次为1个疗程,一般用中刺激。
②药线点灸攒竹、水突、合谷、风门、肺俞、足三里、中府、每日1次。
预防及护理
①避免受凉和感受潮湿,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秋冬季节,更应注意保暖。
②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③病后要适当休息,多喝水,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④及时治疗,彻底根除,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4.2.3.喘症(壮名:Heiqcaenx)
是以气喘、鼻煽、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喘证",西医的"小儿肺炎"、"气管炎"等均可出现此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病机
外感风邪,内蕴痰浊,气道闭塞,气逆而上。
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不畅而气喘,痰白而稀;或咳嗽痰浓,气喘鼻煽;或喉鸣痰壅,气喘憋闷,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甚则两胁抽动,胸高抬肩,摇身撷肚;或呼吸浅促微弱或间隙叹息。
兼症:发冷发热,无汗,不渴;或发热有汗,口渴,咽红,脸红唇红;或高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或低热多汗,脸唇樱红或嫩红,干咳痰少;或四肢欠湿,咳嗽无力,脸色苍白,消瘦神倦,不思饮食,大便溏烂;或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浅促,四肢欠温,虚烦不安;或高热神昏,烦躁,胡言乱语,四肢抽筋,口闭不张,颈项强,两眼上视。
治疗原则 疏风祛痰,通道降气喘。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一见喜、十大功劳各15克,橘皮3克,水煎取1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剂。
②小叶田基黄10克,鱼腥草5克,水煎调蜂蜜适量服,每日1剂。
③葫芦茶、鱼腥草、大田基黄、大飞扬、桑白皮、山蒜根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枇杷叶15克,六月雪、臭牡丹各9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臭牡丹、白颈蚯蚓、粽叶根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⑥不出林、满天星各25克,鱼腥草30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不出林、仰天蛊、百部、龙骨风、一点红各9克,天冬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马鞭草5克,满天星、车前草、枇杷叶、竹叶地桃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⑨一枝黄花、一点红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②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克,敷胸,纱布包,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3~5天。
③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膻中,每日1次。
④神门穴位埋针,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⑤药线点灸风门、肺俞、天突、足三里,每日1次。
⑥药线点灸肺俞、定喘、气户、天突,第1日灸2次,以后每日1次,至愈。
预防及护理
①住所要清洁,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②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注意寒温适宜,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③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水分供给要充足。
④患病时要保持安静,减少消耗,以利于康复,并要注意常换体位。

4.2.4.哮喘(壮名:Haebgyawh)
是以阵发性的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亦诊为"哮喘",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气候的急骤变常为发作的诱因。
病因病机
①素体虚弱,痰湿内盛,阻于气道,气逆上冲。
②外邪侵袭,或某些物质(如花粉、绒毛、烟尘、鱼虾、油漆、寄生虫、螨等)的接触,或过食生冷、过咸、过酸、过辣,引动伏痰,气逆上冲。
临床表现
主症:气喘,喉间有哮鸣声,甚则张口抬肩,端坐喘息。
兼症:咳嗽,痰多白沫,发冷无汗,脸色晦暗,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发热脸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结;或脸色青灰,神色疲劳,四肢发冷,头汗涔涔,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小便清长;或脚软无力,语声低微,动则心慌气喘。
治疗原则 补虚健体,祛痰定喘。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乳汁藤、瘦猪肉各30克,蒸服,每日1剂。
②鲜大肚柚皮、瘦猪肉各50克,水煎五更时服,每日1剂。
③水蒲瓢10克,配瘦猪肉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④虾子窝1.5克,三月艾上的虫10个,焙干研末,每次取药粉5克开水冲服,每日2~3次。
⑤映山红、金香炉各9克,五指牛奶、矮地茶、夏枯草各12克,水煎冲冰糖水服,每日1剂。
⑥小公猪睾丸5~10个,蜂蜜30毫升,蒸服,每日1剂。
⑦小爬丛刺、牛大力、臭牡丹根、猪肺各30克,柠檬叶适量,水煎加食盐调味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发作时针刺定喘、解喘、天突、大杼等穴,每日1次。
②耳针喘点、内分泌、平喘。
③推拿:依次横推胸腹部(以华盖、膻中为重点),腰背部(自上而下,以肺俞、膈俞、命门为重点),脊柱及其两旁。用于哮喘缓解期,每1~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多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
②避免受冷,防止感冒,尤其要注意天突、百劳、肺腧等处的保暖。
③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饮食不宜过饱,宜清淡易消化,勿食过咸过甜及生冷之品;起居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暖防寒。
④避免吸入烟尘和刺激性强的气体,设法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之。
⑤发作时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病儿的紧张心情。

4.2.5.小儿屙泻(壮名:Lwgnyez oksiq)
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泄泻",西医的"急性肠炎"等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常见于2岁以下幼儿。
病因病机
①喂养不当,乳食不洁或不节,或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使谷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夹杂而下。
②外邪侵袭,谷道功能失调,水谷相杂而下。
③脏腑娇弱,谷道运作无力,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内阻,合污则下。
临床表现
主症:大便次数增多,便下清稀多沫,色淡,臭气轻;或大便腐臭,状如败卵,泻后痛减;或大便如水样,完谷不化,色绿或黄可有少许粘液;或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或水谷不化,杂有白色乳块或食物残渣,每于食后屙泻。
兼症:肚胀肚痛,哭闹,口臭,不思饮食,呕吐;或肠鸣肚痛,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或肛门灼热发红,小便黄;或脸色苍白,睡眼露睛,四肢冰冷,形体消瘦,怕冷,精神不振。
治疗原则 调理谷道,利湿止泻。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石榴皮9克,水煎加适量红糖服,每日1剂。
②麻风草根(去表皮)、田基黄、鹅不食草各250克,神曲12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每次服1匙羹,每日3次。
③三叶人字草15克,水煎服或当茶饮,每日1剂。
④石榴树心、山荆木心、稔子木心、金樱藤、枫木心各6克,捣烂加少许生盐,米酒1~2滴,泡开水服,每日1剂。
⑤火炭母、地桃花各60克,凤尾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枫树叶、铺地稔、酸藤根、毛算盘根、土党参、饿蚂蟥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稔子干、茶叶、土葛根各6克,共研末,开水泡,分3次服,每日1剂。
⑧大飞扬50克,火炭母30克,铁苋菜20克,加水煎取90毫升,每次服5~15毫升,每日3次。
⑨火炭母、黑脚蕨、霜坡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⑩五指牛奶根、过塘蛇各15克,稔子根9克,藿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梁粟、麦糁粟、灶心土、羊牯草根、樟树皮、籼米各适量,共炒黑,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推拿:从长强穴往上推至腰椎50次,揉丹田穴30次,或加灸神厥穴。
②香附子适量,共捣烂,以醋炒热敷肚脐。
③串鱼草叶、石榴叶、黄荆树叶、葱头(均为鲜品)各适量,共捣烂调酒敷肚脐。
④草鞋根、金银花、生姜各适量,煎水洗澡。
⑤葱头3个,酒饼半只,车前草3根,共捣成饼,煨热敷肚脐。
⑥鬼针草30克,煎汤温浸双足,每日1次,连用3日。
⑦针刺足三里、气海、天枢、阴陵泉,每日1次,并艾灸神厥10分钟。
⑧推拿:摩腹、揉脐各5分钟,揉足三里10次,向上推七节50次,捏脊3~5遍,擦脊柱以发热为度,揉鱼尾30次,推脾土、三关各300次,每日1次。
预防及护理
①轻者要减少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重者须禁食8~12小时,随着病情好转渐予少量母乳或米汤等易消化之食物,禁食期间要注意体液的补给。
②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擦干后扑上滑石粉,以防止皮炎。糜烂部分在空气中暴露,使局部干燥,然后涂麻油调青黛散或2%龙胆紫溶液。
③提倡母乳喂养,增添副食不宜过快,品种不宜太多,夏天或患病时不宜断奶,定时定量喂食。
④注意环境及饮食卫生。
⑤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肚子和骶部。

4.2.6..小儿疳积(壮名:Baenzgam)
是以脸色蜡黄,身体消瘦,肚子胀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有时发热,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头发稀疏,尿如米泔,食欲减退或嗜异食为主症的一种病程较长的儿科慢性疾病。中医诊为"疳积"、"疳证",西医的"营养不良"、"缺钙"、"缺锌"等疾病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
病因病机
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营养失调,肌体失养。
临床表现
主症:脸色蜡黄或脸白无华,头大颈细,形体枯瘦,肚子胀大或腹凹如般,毛发稀疏或发结如穗或发黄干枯,精神不振甚则萎靡,困倦喜卧,目无光彩,不思饮食,肚子胀满,手足心热,唇干口渴,烦躁易怒,睡眼露睛,夜卧不宁,大便溏薄或干结或完谷不化,小便黄浊如米泔。
兼症:眼珠发红,迎风流泪,痛涩难睁,白膜遮睛,睛生云翳;或下肢足踝浮肿,重则延及脸部、眼睛及四肢,小便不利;或牙龈出血,时出时止,口唇色淡,皮肤出现淤点或紫癜;或牙龈破溃流脓,口气腐臭,齿龈或口舌溃烂,小便黄少。
治疗原则 调理饮食,补养肌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蟑螂5个,油炸或煨热后服,每日1剂,服至愈。
②蟾蜍,去内脏,焙干研末,每次 1.5~3克,糖水调服,每日3次。
③龙眼核10粒,蛇蜕、血余各3克,田螺肉5只,共焙酥研末,配猪肝煎服,每日1剂。
④独脚金、饿蚂蟥、蚂蟥七、半截叶、猴掌姜各15克,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1剂。
⑤一包针全草50克,切碎蒸猪肝或瘦猪肉适量服,每日1剂。
⑥白花丹、饿蚂蟥、田基黄、肾蕨、九龙藤、蜈蚣草、金线风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⑦干猴肉、黑墨草各等分,研末,每日取10克蒸服。
⑧山黄皮根、黄皮根、夜明砂各等分,共研末,每次取3克,蒸瘦猪肉适量吃,每日2次。
⑨小青蛙60只(去内脏,焙干),假花生叶500克,漆树叶60克,共研末,每次取6克煮粥调油盐服,每日2次。
⑩猴肉3克,瘦猪肉30克,剁碎蒸服,每日1剂。
牛甘果虫、溏鸡屎、猪肝各适量,焙干研末,米汤送服,每日1剂。
独脚金、望江南、石上七、铺地蜈蚣、小田基黄、葫芦茶、鬼针草各等分,晒干研末,每次取2~3克,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1~2次。
叶下珠15克,独脚金、五谷虫、猴骨或猴肉各10克,烘干研末,每次3~5克,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2次。
白颈蚯蚓1条(热水烫死洗净),放入1个鸡蛋内,纸包煨熟,食蛋,每日1个。
鸡内金(焙酥)2分,鸡蛋壳(烤炭)、头发(煅炭)各1份,共研末,每次取1.5克,与动物肝适量蒸服,每日2次。
外治法
①龙船花叶、红薯叶各9克,臭茉莉12克,菊花叶90克,捣烂敷囟门,4小时换药1次。
②鲜疳积草15克,姜、葱各30克,捣烂,加入鸡蛋1个搅匀,外敷脚心,隔3天换1次,疗程5~7次。
③针刺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用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5~7次后,如效果不明显,再将以上四穴改为艾灸并配脾俞、胃俞、肾俞等穴。
④针刺四缝,用三棱针刺两手四缝穴,进针0.5~1分,出针后挤出黄色液体,用消毒棉拭干,隔日1次。
⑤捏脊疗法:以两手背横压在长强穴部位,向大椎穴推进,同时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直至大椎,作1次,连续推捏6次,在推捏第5~6次时在腰部稍用力将肌肉提起,每次约提4~5下,捏完后,再以两拇指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2~3下,每日1次。
⑥药线点灸大敦、二间,每日1次,10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尽可能母乳喂养,3~4个月可开始逐渐增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可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进食次数应根据年龄及消化强弱程度进行调配。
②经常带小儿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
③发现小儿体重不增或减轻,脂肪减少,肌肉松弛,脸色苍白,应引起注意,分析原因,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4.2.7.小儿肚痛(壮名:Lwgnyez dungxin)
是以肚子包括肚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肚痛。中医诊为"小儿腹痛",西医的"肠炎、肝炎、寄生虫病、肠套叠、阑尾炎、嵌顿疝、机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现肚痛。这里指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肚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
①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虫积于内,阻滞谷道,气机不畅而痛。
②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运行无力,气机不畅而痛。
③跌倒外伤,气滞血瘀,龙路火路不通而痛。
临床表现
主症:肚痛暴急呈绞痛,上下攻冲,阵阵发作,曲腰呻吟,痛处喜按;或腹部胀痛,按之痛甚;或肚痛欲泄,泄后痛减;或肚子隐隐作痛喜按,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得温则舒,得食暂缓,每于晨间或饭前发作;或肚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按之痛甚,昼轻夜重。
兼症:脸色苍白,额上汗出,手足欠温,甚至唇色青暗,肠鸣漉漉,得温则舒,遇冷加重,呕吐,屙泻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口气秽臭,不思乳食,嗳气腐臭,矢气恶臭,大便酸臭或有完谷,呕吐酸腐,夜卧不安,口渴多饮;或脸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清冷,不思饮食,大便溏薄。
治疗原则 祛邪消食,补虚行气,活血散瘀,通路止痛。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生姜、陈皮、红糖各适量,可加少许花椒或胡椒,水煎趁热服,每日1剂。治寒邪侵袭肚痛。
②槟榔仁或南瓜子仁适量,加米醋适量浸泡半小时后吃槟榔仁或瓜子仁。治虫积肚痛。
③鲜红苋菜、鲜鸡肉菜各50克,鲜紫苏20克,切碎蒸瘦猪肉适量,每日1剂,分2~3次服。治体虚肚痛。
外治法
①温和灸中脘、气海、关元。
②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
③揉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逆运内八卦。
④用淡豆豉、大砂食盐适量,生姜数片,葱白数茎捣烂,共炒至热,用棉布包裹,温熨脐部,同时轻轻揉按,冷后炒热再敷,直至痛止。
⑤柑子皮1个,枫树叶适量,油菜子、香附子各1汤勺,四季葱头2个,共捣烂调盐水炒热敷肚脐。
⑥茶叶、生盐、酒各适量,共捣烂加入银器敷肚脐。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②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③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④肚痛时注意鉴别查找原因,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可随便服用止痛药,以防误诊、漏诊。

4.2.8.厌食症:(壮名:Mboujsiengjgwn)
是以小儿不思饮食,食而不化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的"积滞",西医的"消化不良"等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
①乳食不节,喂养不当,或乳食无度,过食肥甘,谷道积滞不畅。
②体质虚弱,谷道功能失常,饮食停滞不化。
临床表现
主症:不欲吮乳或纳食,肚子胀满,可呕吐酸腐或夹食物残渣。
兼症:烦躁不安,哭闹,一侧或两侧腮红,脸色青黄,大便臭秽;或脸色蜡黄,困倦无力,肚痛喜按,大便溏薄,夜卧不安。
治疗原则 化积,导滞,通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鸡内金30克,瓦片焙黄研细开,开水冲服,每日1~2克。
②黑白丑10克,焙干研为细末,调和面粉,制成饼干,每日食数片。
③饭锅巴1块,如掌大,焙焦,煎汤送服。
④神曲、麦芽、山楂各6克,加槟榔3克,煎汤,每日服3次。
外治法
①针刺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等穴,每日1次。
②捏脊疗法(同小儿疳积)。
③药线点灸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肝俞、合谷、四缝等穴,每日1次,10~14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调理饮食,原则是多给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少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供给足够的水分,适当食用水果、青菜等副食。
②喂食要定时定量,随着年龄的递增注意其数量的供给。
③适当活动或运动,以帮助消化。

4.2.9.抽风(壮名:Hwnjfung)
是以小小儿抽筋或伴神昏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惊风"、"惊厥",西医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破伤风、低血钙、低血糖、各种中毒、脑肿瘤"等疾病均可出现抽风。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1~5岁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病因病机
1)急惊风:
①外邪侵袭,阻滞火路,火路功能失调。
②饮食不节,痰热积滞,上壅巧坞,巧坞功能失常。
③误食毒物,郁结谷道,气机不利,三气不能同步。
④暴受惊恐,惊悸不安。
2)慢惊风:大吐大泻,或久吐久泻,或病后长期失调,或急惊风经治不愈,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使脏腑虚损,肢体失养,三气不能同步。
临床表现
主症:急惊风:体热神昏,手足抽筋,唇口撮动,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
慢惊风:脸色苍白,精神不振,抽筋无力,或吐或泻,嗜睡露睛,甚则昏睡唇青,四肢冰冷,角弓反张。
兼症:急惊风: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呕恶;或身热肢凉,手足心热;或不思饮食,呕吐,肚胀,肚痛,便闭,精神呆滞,脸青,喉间痰鸣;或高热,谵妄,呕吐,肚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神昏;或四肢欠温,夜卧不宁,甚则昏睡不醒,醒则时或啼哭,时或抽筋,脸色时青时赤,大便色青。
治疗原则 祛邪化痰,镇惊止痉,补虚调养,行气通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1)急惊风
①四角草、草鞋根各9克,古羊藤、路边菊各6克,竹叶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地龙1条,人中白3克,芭蕉根10克,捣烂,开水冲泡,取汁调白糖服,每日1剂。
③葫芦茶、草决明、满天星、旱莲草各10克,两面针6克,山栀子2个,水煎服,每日1剂
④倒刺草、红花地桃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各6克,地蜈蚣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白颈蚯蚓5~6条,洗净捣烂,开水泡,取汁服,每日1剂。
⑦长脚黄蛙1只,焙干研末,每次适量,开水冲服,每日2次。
⑧蟑螂屎1~2克,以人乳汁或开水调服,每日1剂。
⑨水槟榔仁适量,嚼烂喂服,每日2~3次。
⑩大蜘蛛1~2只,焙干研末,或取其腹捣烂,开水调服,每日1剂。
蚯蚓2~3条,水煎取汁,对竹沥、姜汁各1小杯服,每日1剂。
蛇胆、鸡胆、飞鹰胆各0.5克,开水冲服,每四小时1次。
双钩藤、四方藤、七叶一枝花、扛板归、土黄连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龙衣4.5克,白马骨、过山藤各6克,生姜2片,钩藤、生地各适量,水煎取汁,冲吹风蛇胆1只服,每日1剂。
2)慢惊风
①金锁匙、金耳环、金不换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②土狗适量,焙干研末,每次1克茶水冲服,每日3~4次。
③活地龙1条,焙干研末,用1杯人乳汁送服。
④螳螂2只(煅,研末),人乳汁1杯,共调匀分2次服,每日1剂。
⑤白花蛇舌草、叶下珠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⑥路边菊、金锁匙、九龙胆、夜关门、细叶鼠曲草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⑦白头竹蜂4只,蜘蛛2只,共捣烂,加适量开水调,蒸取汁,每服1汤匙,半小时1次,每日1剂。
⑧铺地龙12克,紫苏、枫木浆、香附子各3克,水煎取汁,加酒少许,将蛀竹蜂1只(去头足),地虱3只,黄蜂3只(去羽足),大蜘蛛2只(去头足,毛烧净)共捣烂,冲药汁服。
⑨大蟑螂数只,烧黄,开水送服,每日1次。
外治法
1)急惊风
①用消毒的缝衣针点刺眉中、上关、颊车、人中、下颏、肩宗、翳风、胁下、上臂阴、上臂阳、曲池、前臂阴、前臂阳、合谷、风市、丰隆、三阴交,每日1次。
②燕窝泥、皂角炭各30克,雄黄粉9克,头发炭6克,加水共捣成饼,从天突往下敷,每3分钟往下移约3百米,移至心窝为止。
③灯火灸耳尖,桡骨头隆起中点、外踝中点,每日1次。
④灯心草蘸油点燃灸眼角外1分处,眼上(下)视灸(上)角;口吐白沫灸口角外1分处;四肢抽筋加灸合谷、内庭各1壮;二便自出加灸长强两侧各1壮,每日1次。
⑤药线点灸食指风、气、命三关,人中穴旁一横指处,攒竹、头维、太阳、中宫、曲池、手三里、尺泽、天枢、道竹、肩峰、第四腰椎及尾椎骨旁开二横指处。
⑥隔姜灸天枢、少商、中脘各1壮,每日1次。
⑦针刺或指捏人中、迎香、颊车、丝竹空。
⑧先用指甲按刺,再用油线烧灸肩宗、颊车、太阳、涌泉、长强、人中。
⑨四叶莲、苦艾叶、紫苏梗各适量,煎水洗澡,每日1剂。
⑩桐油30克,置碗内加热,加入捣烂的草果1个,头发、生姜各适量,鸡蛋1个,布包温擦头、胸、背及各关节。
生姜1片,雄老鼠屎1粒,共捣烂敷肚脐10~15分钟。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用灯心草蘸油点燃灸乳头上一横指、曲池、印堂、上星、天庭、拇指内侧指甲与横纹间各1壮。
蕹菜根150克,韭菜根120克,共捣烂调酒擦四肢、躯干。
用三棱针或陶针刺百会、十宣、人中,治发热惊风。
药线点灸臂肌、天井、外关、阳池、十宣、犊鼻、膝眼、阳陵泉、承山、启闭。
2)慢惊风
①用陶针浅刺攒竹、神庭、乳根、人中至出血。
②山姜、生姜、四季葱各适量,切碎,与鸡蛋1个调匀,加茶油或桐油50毫升炒热,擦患儿胸腹、上肢内侧及手指,同时在十宣放血。
③艾灸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每日1次。
④针刺内关、曲池、合谷、承山、太冲、下关、颊车等。
⑤药线点灸附分、膏肓俞、腰俞、内关、神门、启闭、丰隆、内庭、公孙、足三里,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内外兼治
1)急惊风
①金钱草叶1岁1张半,2~3岁3张,3~10岁6张,人字草叶适量,捣烂,开水泡服,同时用云香精擦患儿背部,针刺手指末端,然后用人字草叶捣烂擦手指。
②用野芋头适量蘸酒从头往下搽,苏醒后取山豆根6克,苍耳根24克,地龙4条,双钩藤9克,黄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八角莲、半边风、半张叶各15克,水煎,内服一半,另一半外擦全身,每日1剂。
④黑竹子根适量,水煎取汁,冲少许麝香服,每日1剂,同时艾灸百会、人中、涌泉、内关等穴。
⑤将患者百会、印堂、太阳穴及四肢各关节针刺放血,再用蛇胆姜(把吹风蛇胆放入生姜内晒干即成)磨水,内服2/3,余药擦各点刺穴及关节。
⑥叶里含珠、红花地桃花、夏枯草各5克,穿心草、桑白皮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针刺掌心、眼角、人中、下颌、百会、手脚关节指甲根、尾骨,急救时加刺天突、心窝、乳头内侧,从颈椎到尾椎共7针。
⑦地桃花根15克,野生烟根9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以瓷片针浅刺,以出血为度。
2)慢惊风
①地婆虱2~5只,蟑螂1~2只,壁虎1~2只,焙干研末,以薄荷叶10张煎水取汁冲服,每日1剂,同时在人中穴旁两侧用油线点灸各1壮。
②小叶九里香、金粟藤、草决明、车前草、海金沙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鲜大风艾叶适量外擦嘴唇周围、太阳、手心、足心。
预防及护理
①惊风是小儿危重急症,除抓住危及生命的主要矛盾,及时止痉,防止窒息及呼吸、循环衰竭,积极寻找病因进行治疗外,并应认真细致地进行护理。
②发作时首先将患儿平放头侧卧,解松衣领,并用多层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体。
③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氧,随时吸出分泌物及痰涎,以防阻塞气道。
④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密切观察,注意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瞳孔、脸色变化。

4.2.10.小儿尿床(壮名:Lwgnyez nyouhcongz)
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经常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遗尿",西医诊为"小儿小便自遗"。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水道失约。
临床表现
主症:睡中遗尿,量或多或少,一夜1~2次或更多,醒后方觉。
兼症:面色苍白,智力迟钝,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甚则四肢冰冷;或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烂;或小便黄臊,性情急躁,夜间磨齿,脸红唇红。
治疗原则 补虚固尿。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鸡内金20克,猪小肚1个,共焙干研末,早晚各5克,开水送服,10日为1个疗程。
②生龙骨30克,水煎取汁,煮鸡蛋2个服,每晚1次,连服3~6晚。
③金樱子30克,猪小肚1个,冰糖3克,炖服,每日1剂。
④夜关门15克,大叶白纸扇9克,猪小肚1个,炖服,每日1剂。
⑤沙虫适量炒黄,白米50克,煮粥吃,每日1剂。
⑥桑螵蛸9克,金樱根60克,地桃花、红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鸡肠60克,煅,研末,开水送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丁香1~2粒,研末,以冷开水调敷脐部。
②药线点灸下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③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后以纱布覆盖,每晚1次,连用3~5次。
④针刺夜尿点(掌面远端小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分钟,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⑤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每日下午1次。
⑥耳针肾、膀胱、尿道、皮质下、交感、肾上腺、神门。
⑦推拿:每天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等,以发热为度。
预防及护理
①自幼儿开始培养其按时排尿的习惯及合理的生活习惯。对较大儿童勿使其过度疲劳。
②积极预防与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
③患儿晚饭及临睡前注意最好不给流质饮食,少喝水。
④临睡前先令患儿排空小便,入睡后注意患儿遗尿时间,按时唤醒,从而养成每晚能自行排尿的良好习惯。
⑤积极鼓励较大儿童消除顾虑,克服怕羞以及精神紧张等不良因素,对治愈遗尿建立信心。

4.2.11.小儿夜哭(壮名:Lwgnyez gyanghwnz daej)
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夜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半岁以下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
①素体阳虚,肚子受凉,气机不畅则肚痛而哭。
②恣食辛香燥热之品,或服用温热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灼伤阴液,脏腑失润,脏躁而哭。
③神气不足,心气怯弱,目触异物,耳闻异声,夜间受惊而哭。
临床表现
主症: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兼症:睡喜伏卧,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脸色青白,唇舌淡白;或睡喜仰卧,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难结,脸红唇红;或睡时惊悸,口唇及脸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
治疗原则 补虚,安神,清热,定惊。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牛屎青根、麦冬、竹叶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灯花(花生油灯点燃结成的灯花)1枚,研末,开水送服,每日2~3次。
③蝉蜕5只(去头足),水煎取汁,冲拇指甲末适量服,每日1次。
④节节花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⑤蝉衣末1克,薄荷适量煎汤取汁送下。
外治法
①天竺黄、川芎、双钩藤、朱砂各6~9克,以布包好,挂小儿胸前心尖部,啼哭停止即除去药。
②艾绒、葱各适量,煎汤洗肚子,再用艾绒烘热熨脐腹十余次。
预防及护理
①调节寒温,避免受凉。
②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厚味不易消化之食物。
③不要惊吓孩子,不让小儿看恐怖的电视、电影、书画等,不说恐怖的故事给小儿听。

4.2.12.雪口(壮名:Baez bakhanq)
是以小儿口腔舌面上满布白屑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鹅口疮",西医诊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幼儿。
病因病机
口腔不洁,感染邪毒。
临床表现
先在口腔舌面上或两颊内侧粘膜上出现白屑,渐蔓延至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白屑周围绕以红晕,互相融合,渐渐增大,状如凝乳,拭后不久又生,重拭可见出血。常伴哭闹不安,拒乳厌食等。严重者白屑可蔓延整个口腔粘膜,上延鼻道,下及咽喉、气管,如雪花叠叠,上下壅塞,引起呼吸不利,吞咽困难,脸色青紫,喉中痰鸣等危重征候。
治疗原则 祛邪解毒。
治疗方法
外治法
①吴茱萸、附子各10克,研末,用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涌泉穴。
②五倍子30克,炒黄,加白糖适量再炒至糖溶化为度,晾干,与枯矾24克共研末,调香油涂患处,每日2~3次。
③无患子、雀儿麻各6克,捣碎用蜂蜜浸一夜,含漱或外擦患处。
④冬青叶60克捣烂,加少量调匀取汁含漱,再用人中白、熟硼砂、熟石膏、青黛各1.5克,研末撒患处。
⑤地黄瓜根适量,煎水含漱,每日数次。
⑥甘蔗皮适量(煅),冰片少许,共研末撒患处,每日2~3次。
⑦刺黄连、薄皮藤、红牛头草、石虫、冰片各适量,共研末吹入口内,每日2~3次。
⑧家鹅屎适量,烧炭研末,吹入口腔内,每日2~3次。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清洗口腔,奶瓶等食具要消毒清洁。
②避免过热过咸过酸之食物。
③提倡母乳喂养,喂乳前要清洗奶头。
④增加辅食营养要合理、丰富,尤其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B。
4.2.13.小儿夜汗(壮名:Lwgnyez gyanghwnz okhanh)
是指小儿睡中出汗,醒后即止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盗汗"、"汗证"。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6岁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
身体虚弱,水道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
睡眠中汗出较多(尤其头及背部),醒后即止,身凉,精神不振,怕冷,四肢冰冷,倦卧思睡;或心烦少眠,手足心热,口渴多饮,醒后哭闹。
治疗原则 补虚止汗,调理水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蒲扇烧炭研末,每服3~6克,酒送服。
②泥鳅鱼150~200克,用热水洗净粘液,去内脏,油煎至焦黄,加水1碗半,煮至大半碗,服汤(可加少许盐),每日1次,连服3天。
③炙甘草9克,瘦猪肉60克,蒸服,每日1~2剂。
④北芪18克,浮小麦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白花丹、鹅不食草、天鹅抱蛋、蚂蟥七、红乌桕树、猴肉各适量,韭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郁金3克研末,调醋敷两乳头。
②甘蔗叶适量,煎水外洗,每日1~2次,连洗2~3日。
③五倍子粉适量,醋调成糊状,外敷脐部。
④针刺或艾灸大椎、曲池、三阴交、肺俞、肾俞。
预防及护理
①合理喂养,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②适当活动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③患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用药,尤其是抗生素。

4.2.14.小儿虚弱(壮名:Lwgnyez naiqnyieg)
是指小儿以消瘦、无力、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萎软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的"五迟"、"五软"属此范畴,西医诊为"小儿营养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气血不足,肌体失养。
临床表现
主症:消瘦,无力,坐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智力不全,手足肌肉萎软无力。
兼症:脸色苍白或蜡黄,神情呆滞,懒动喜卧,发稀枯黄,发育迟缓,饮食减少,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或大便溏烂。
治疗原则 补虚壮体。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黄花倒水莲、野娥眉豆根、虚杖各等分,配猪肉或鸡蛋水煎服,每日1剂。
②千斤拔、淮山、饿蚂蟥、铁苋菜各30克,共研末,每次6~9克,白糖水冲服或蒸猪肉服,每日1次。
③桐木寄生、葱各适量,炒干研末蒸猪肝服,每日1剂。
④回阳草3克切碎,猪肉适量共蒸服,每日1剂。
⑤走马风根皮60克,糖2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⑥野桃花根9克,猪肉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⑦百鸟不落根6克,研末与鸡蛋1个蒸服,每日1剂。
⑧饿蚂蟥500克,金线吊白米250克,白茅根、小火炭母、鸡屎藤各1000克,切碎,水煎取汁,浓缩成膏,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⑨黄糖、黄豆粉各500克,炒糯米100克,胎盘粉200克,乳酸钙50克,共研末,蒸制成饼,每只重8克,每次服1~3只,每日服2~3次。
⑩泥鳅、蚂蚱、五谷虫各9克,炒干研末,温开水送服,可同时吃鲤鱼或胎盘粉适量,每日1剂。
五谷虫10克,鹅不食草3克,岩泽兰10克,猴肉5克,共研末,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艾灸足两踝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②艾灸心俞穴,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③将赤豆粉研为细末,和酒涂于舌之上下,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④针刺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
⑤耳针心、肾、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⑥穴位注射:在足三里穴注入5%当归液0.3~0.5毫升,隔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
⑦药线点灸中脘、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百会,每日1次,10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孕期保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②尽可能母乳喂养,合理增添蔬食,保证营养均衡。
③适当活动或锻炼身体,以帮助消化。 4.3.新生儿疾病(壮名:Bingh lwgnyez ngamqseng)

4.3.1.小儿吐奶(壮名:lwgnyez ruegcij)
是指小儿哺乳后不久即将部分奶汁吐出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吐乳"、"小儿溢乳"。见于哺乳期幼儿。
病因病机
①喂养不当(如过饱或过快),谷道不畅,气逆于上。
②外邪侵袭,阻滞谷道,气逆于上。
③食后啼哭,气机不畅,谷道之气逆于上。
临床表现
哺乳后不久即将部分奶汁吐出,可伴哭闹,躁动,睡眠不安。
治疗原则 畅通谷道,降逆止呕。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老姜3片、水竹叶1片、灶心土12克,灯心草1扎,薄荷(后下)1.5克,蜘蛛1只(捣烂泡开水取汁),水煎冲蜘蛛汁服,每日1剂。
②樟木子、陈大麦各12克,捣碎水煎频服,每日1剂。
③大米7粒,炒焦研末,开水、乳汁各半送服,每次1剂,每日2~3次。
④鸡内金适量,焙干研末,每次2克,乳汁调服,每日1~2次。
预防及护理
①喂乳要按时按量,不可过饱。
②乳汁多者哺乳时要用手指夹住乳房靠近乳头处,以防小儿吸吮过快。
③哺乳完毕后,将小儿竖起,轻拍其背部十余分钟,然后才可让其躺下。
④哺乳时尽可能在安静、舒适、干净、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

4.3.2.新生儿不乳(壮名:Lwgnyez mbouj gwn cij)

是指新生儿出生12小时后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不乳",西医诊为"新生儿不吮乳"。如果因口腔疾患或先天缺陷而导致不乳,或初起吸吮正常,而以后再出现不乳,必因其他疾病所致,不属此范围。
病因病机
①禀赋不足,或因难产、滞产、产程过长等因素,使力气虚弱不振,声低息微,气息奄奄,无力吸吮。
②妊娠期间,过食寒凉之品,或生产时护理不当为寒所侵,使婴儿伤风寒,寒邪内蕴,阻滞谷道,乳食不下。
③婴儿吞入羊水,致秽浊之邪壅结谷道,或因胎粪不下,或因小便不通,致秽热壅结,气机不运,导致不乳。
临床表现
主症:新生儿出生12小时后不能吮乳。
兼症:气息微弱,哭声低沉,脸色苍白,口唇淡白;或脸色苍白,四肢欠温,口鼻气冷,唇舌色淡,肚子冷痛而曲背啼哭;或肚子胀满,大便不通,小便黄少或兼呕吐,啼哭声粗,烦躁不宁,气息短促。
治疗原则 补虚壮体,散寒通道,逐秽清热。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生葛根捣汁或干葛根煎汤适量服。
②葱、人乳汁各适量共蒸,另取黄连1克水煎取汁,和服,每日1剂。
③人参适量煲水灌服。
外治法
①艾条悬灸脐部。
②吴茱萸、鸡肠草、磨盘草、夜关门、毛算盘、地桃花、仙茅草、山胡椒各10克,田螺5只,人中白少许,水煎取汁,将秤砣1只烧红后淬入药液中,令蒸气熏患儿,每日2次。
预防及护理
①孕期要注意营养,做好产前检查,防止难产、滞产、羊水吸入等情况的发生。
②注意婴儿保暖,防止受凉。

4.3.3.胎黄(壮名:Daihenj)

是指胎儿出生后皮肤、脸、眼睛发黄的一种疾病。轻者10天左右自行消退,重者黄色逐渐加深,并可伴有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中医、西医均诊为"新生儿黄疸"。
病因病机
母体素蕴湿热邪毒,传于胎儿。
临床表现
主症:新生儿皮肤、脸、眼睛发黄,颜色鲜明或晦暗。
兼症:精神尚可或精神疲乏,发热或四肢欠温,小便深黄,大便干结或溏烂,可呈灰白。
治疗原则 清热,祛湿,退黄。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鲜满天星15克,捣烂,开水泡服,每日1剂。
②山黄连、粽粑叶梗、龙眼木寄生各9克,鸡屎藤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田基黄15克,节节红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十大功劳、鸡屎藤各6克,山花椒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竹蜂1只,研末分两次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无娘藤、密蒙花、姜黄各适量,水煎,用蒸气熏患儿(乳母可服适量药液)。
②鬼画符适量,水煎外洗,每日1剂。
③路边青、红丝线草、米汤树根、桐油树根各250克,煎水洗患儿。
内外兼治
①一箭球适量,水煎服并外洗。(用药前先用刺猬毛刺破患儿牙龈粘膜数点。)
②黄饭花120克,水煎服并洗澡,每日1剂。
预防及护理
①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
②妊娠期间避免滥用药物。
③对以前疑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或新生儿重度黄疸的孕妇要在分娩过程中密切注意,尽可能地缩短分娩时间,尽快地结扎脐带。
④对前胎有黄疸史的孕母,可在妊娠24周后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服中药预防。


第五节 壮医伤科疾病概述

5.1.跌打损伤(壮名:Laemx dwk deng sieng)
跌打损伤主要包括跌倒、刀伤、殴打、闪挫、擦伤以及运动操作等导致局部或全身的疼痛、肿胀、伤筋、破损、出血、皮肤青紫瘀血等外伤现象,也包括胸痛、肚痛、呕吐、甚至昏迷等内脏损伤,故跌打损包括了跌打外伤和跌打内伤。
治疗原则 疏通龙路火路,消肿散瘀止痛。
治疗方法
5.1.1.跌打外伤(壮名:Laemx dwk sieng rog)
内治法
①大力王、杜仲、千斤拔、地枇杷各适量,用猪尾1条炖服,每日1剂。
②千斤拔、双钩藤根、黄狗头各30克,水蜈蚣、满山香、两面针、骨碎补、百花丹、竹节菜各15克,排钱草6克,浸酒2000毫升,15日可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③红丝草、苏木、两面针、血见愁各适量,浸酒内服。
④将漆树根60克,纳入1只老公鸡(去毛及内脏)的腹中加适量酒炖烂服,每日1~3剂。
⑤鲜鸟不站、九节枫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三月泡90克,浸酒100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⑦饿蚂蟥、百解各30克,虎杖、田基黄、山菠萝各15克,山枝子、鸟不站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螃蟹捣烂,用米酒冲服,每次1只,每日3次,7日1个疗程。
外治法
①韭菜根、老茄根、香附、鸡心七各适量,捣烂加酒炒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②枫树叶、串鱼木叶各适量,共捣烂,加酒炒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③泽兰、大驳骨、红棕榈根、田基黄、鹅不食草各适量,共捣烂,加酒炒热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
④鹅不食草、斑鸠酸、老姜、松木心、透骨消、榕树须、韭菜头、葱头、黄泥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⑤鸡头藤、钩藤、青桐木皮、老松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患处,每日1剂。治跌打扭伤。
⑥三钱三、八百力、了哥王、两面针、田七、老姜各适量,浸酒外擦。
⑦大小驳骨、大小罗伞、一刺两嘴、黄花倒水莲、红花、黄柏、土鳖各适量(均鲜品),捣烂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
⑧榕木二层皮、乌桕二层皮各适量,与酒糟适量共捣烂,炒热敷患处,每日1剂。
⑨三七、满天星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⑩杉树尾、松树尾、茶树尾、枫树尾、桃树尾各适量,加酒糟共捣烂,炒热敷患处,每日1剂。
茶子树皮、罗映木叶、大凉伞、五加皮、松树蕊、鸡桐木皮各30克,共捣烂,用米双酒加生盐少许煮熟,趁热敷患处。
茄子(去皮)1个,白糖少许,共捣烂敷患眼,每日换药1次。治打伤眼睛。
红背草、九节枫、五托草、土牛膝、小白背各适量,共捣烂,调酒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透骨消、上山虎叶、松树苗、酢酱草各适量,捣烂,加酒炒热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
两面针、过山风、一包针、鸡骨香、酸藤木根各适量,共捣烂,加米双酒煮沸,温敷患处,每日1剂。(骨折加螃蟹2只,断筋加红边蚂蟥1条,骨碎加自然铜适量。)
双眼龙、血母凤各6克,马上消30克,通城虎15克,晒干共研末,以三花酒300毫升浸泡7天后备用,擦患处。
鲜罗裙带叶数张用火烤热,蘸酒敷患处,每日换药2~3次。治扭挫伤。
假茶辣叶、苦楝树叶、假烟叶、穿破石、鸡爪凤花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纱布包扎。治外伤出血。
小酢酱草、松树白皮、小凉伞、飞龙掌血各适量,共捣烂,酒调敷患处。治扭伤肿痛。
白花丹、柚子叶各适量,捣烂后浸酒适量,外擦患处,每日数次治扭挫伤。
○21红薯叶适量,烤热擦患处,治手脚扭伤。
○22乌桕根30克,葱头、薤头各5个,水鹧鸪5只,共捣烂,加米双酒30毫升调匀,蒸热趁热敷患处,每日1剂。治足底石伤。
○23初生老鼠、上篱蛙、望天螺、老石灰各适量,焙干,共研末敷患处。治各种外伤出血,创面久不收口。
○24落地生根,或鸭脚木叶,或白头艾适量,捣烂敷患处。治刀伤出血。
○25芭蕉根适量,捣烂敷患处。治刀伤久不收口。
○26通天刚、两面针、血见愁、白芷、老石灰各适量,共研粉外撒于患处。治刀伤出血。
○27九层皮、铁凉伞各等量,研粉外用。治外伤出血。
内外兼治
①接骨木根适量水煎服,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1剂。
②辣蓼根、乌桕木根、葱头、薤头各适量,捣烂,加酒蒸服,药渣敷患处,每日1剂。
③榕树叶、韭菜根、黑心姜各适量,共捣烂加酒蒸热,取汁内服,渣外敷,用罗裙带烤软作绷带包扎。治关节扭伤。
④野葡萄根、山桃根各120克,水煎热敷患处,并泡酒内服。治关节扭伤。
⑤红乌桕根、当归藤、大罗伞、珍珠伞、苏木、过山香、四方藤、小驳骨各120克,浸酒2000毫升,内服及外擦,内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治跌打软组织损伤。
⑥青藤草250克,水煎服,鲜叶捣烂敷患处。治跌打扭伤。


5.1.2.跌打内伤(壮名:Laemx dwk sieng ndaw)
内治法
①万年青、红漆木心、透骨消各60克,米酒50毫升,水煎服,每日1剂。
②韭菜根30克,捣烂,调入童便适量,拌匀去渣,一次服完,治跌打内伤昏迷。
③白糖120克,热米酒适量冲一次服,治打伤肚子淤血疼痛。
④黑狗胆1个,螃蟹4只,焙干研末,用酒冲服,每日1剂。治跌打内伤,淤血内结,大便不通。
⑤丁香末3克,韭菜汁1杯,调匀冲酒少许服。治跌打内伤气绝不省人事。
⑥大韭菜30克,黄泥1小团,共捣烂,加入冷开水浸泡,待起泡沫则去渣服,清醒后再服1~2次。治跌打内伤昏迷。
⑦了哥王根约7厘米长,分为2节,剥去表皮,插入1个鸡蛋内,水煮2小时,取蛋服,每日1个。治跌打淤血内停。
⑧田七、竹膜各0.6克,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剂。
⑨活螃蟹1只,田七9克,捣烂,热水浸泡出味后取汁服,每日1剂。
⑩上山虎、七叶莲、飞天蜈蚣各12克,山豆根9克,两面针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田七6克,回头青15克,生盐少许,共捣烂,童便冲服,每日1剂。
透骨消15克,水煎取汗冲鸡蛋1个服,每日1~2个。
螃蟹3只,烧灰研末酒冲服,每日1剂,治胸部内伤。
通城虎、石蕉各15克,共捣烂,加好酒60毫升,清水半碗,煎至1茶杯1次服完。治跌打内伤积血,大小便不通。
木棉花根9克,以半碗水煎取1小杯汁灌服。治跌打内伤昏迷,牙关紧闭。
大血藤、散血菜各60克,矮陀陀30克,浸酒50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治各种内伤出血。
外治法
①千斤拔、小凉伞、五加皮、大钻或小钻、鸡血藤、榕树须、穿破石、金耳环、四块瓦各适量,用适量米双酒浸泡7日,外擦患处,每日2~3次。
②扁头风、过树龙、金包铁各1条,将其头浸泡在1大碗酒中直至死亡后取其胆溶于酒中;再取1碗酒,将癞蛤蟆2只,蜈蚣4条,犁头蛙2只浸泡至死,将两碗酒和匀,加花生油250毫升煮沸,再加黄丹粉250克调成糊状外擦患处,每日1次(忌内服)。
内外兼治
①鸡屎藤根、醋各适量,水煎服,并用芭蕉叶将脱出的肠子托起,还纳于腹中,再将石笋、犁头草、瓜子草、铺地红、雷公根、生绿豆各适量,用水浸软,和鸡屎藤、醋适量共捣烂敷患处,同时将一铁器烧红淬醋,让其蒸气熏患处,治刀伤肠子脱出体外(未断)。
②八百力30克,百花丹45克,三钱三24克,五马巡城(五味藤)45克,浸于1000毫升米三花酒中15日,内服并外擦患处,内服每次15毫升,每日2~3次。

5.2.骨折(壮名:Ndok raek)
骨折是指由于外来暴力或肌肉的强力牵拉致使骨的完整性或持续性受到了破坏,临床上常表现为局部淤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异常活动以及轴心叩击痛等症状。根据皮肤有否破损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和性骨折。
治疗原则 活血消肿,接骨止痛。
治疗方法
内治法
①穿破石、黄鳝藤、松筋藤、倒水莲、十八症、大钻、水田七、胃疡球各适量,复位后水煎服,每日1剂。
②麝香0.3克,金箔3张,共研末,黄酒送服,服药前先复位。
③五爪龙30克,杜仲、生地各90克,鸡血藤45克,四方藤60克,老虎骨120克,用酒1000毫升浸泡2天可服,每次服20~40毫升,早晚各1次。
外治法
①老鸦酸、野茼蒿、血见愁、三叉苦各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每日换药1次。
②榕树叶、山虎叶、油茶叶各适量,复位后水煎外洗患处,洗后取胃疡球、白背风、小毛蒌、穿破石、九节风、水泽兰各适量,捣烂蒸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③大小驳骨、小鸭脚木、细叶榕、大小罗伞、姜田七、景三钱、假红蓝各等分,复位后捣烂敷患处,每1~2日换药1次。
④复位后将生螃蟹适量捣烂敷患处,24小时后取下,继用大小罗伞、小叶榕叶、透骨消、九节风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用1周。
⑤五倍子根叶、鸟不站刺叶各20克,螃蟹1只,捣烂加少量三花酒调匀,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⑥接骨丹20克,芝麻10克,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⑦大小驳骨、接骨丹、茶油树根皮、买麻藤、杜仲各适量,螃蟹1只,鸡仔1只,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2日换药1次,7日后每3日换药1次,直至治愈。
⑧骨折后头3日用山榕树叶、饿蚂蟥、接骨草各适量,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早上换药1次。第4日加骨碎补;第5日加扁担藤;第6日加五爪金龙;第7日加老鼠;第8日加三叶青;第9日加猴子草;第10日加杜仲。
⑨先复位,用田七1颗,勾山薯1个磨开水擦患处,再用十月泡叶、五月泡叶、芭蕉根各适量,小鸡1只,黄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夹板固定,药干后用上制药水淋湿,3日更换1次。
⑩萝芙木、透骨消、狗肠子、大驳骨、小驳骨、三月泡各适量,焙干研末,烤热,加糖调匀,复位夹板固定后外贴患处,1周换药1次。
金樱根皮、小榕树叶、千年健苗、两面针、飞机草各60克,薄荷15克,小鸡1只,复位后,捣烂,炒热敷患处,每1~2日换药1次。
鲜接骨丹叶、小驳骨叶各等量,共捣烂,复位后敷患处,12小时后除去,继用七叶莲、走马胎、红心莲、海风藤、五加皮各30克(均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每3日换药1次。
石榴皮、韭菜各90克,共捣烂,复位后敷患处,12小时后除去,继用七叶莲、小驳骨、接骨草、骨碎补、续筋草、石油菜、接骨木叶、水泽兰各适量,加米酒炒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螃蟹1只,生姜10克,共捣烂,复位后敷患处,用甘蔗固定,每日换药1次。
了刁竹30克,狗槌叶60克,马连鞍90克,大茶藤、羊角扭、黄色鸡屎藤各120克,生鸡1只(去毛及内脏),与上药捣烂加酒炒热,复位后敷患处,1小时后取下炒热再敷30分钟,敷2~3日。
小杨梅皮、杉木二层皮、甘蔗根各适量,鸡翅、鸡脚各1只,捣烂,加三花酒调匀,复位后敷患处,24小时后去药。
鲜三叶花全草适量,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内外兼治
①野烟叶、透骨消、酸咪草、夏枯草、五加蜂、散血草、童便各适量,共捣烂,加米酒炒热,取汁内服,药渣敷患处,用药前先复位固定,每日1剂。
②四叶莲叶、松盘藤、小榕树须、软骨伞、硬骨伞、大罗伞、骨节草、龙舌、龙眼树寄生藤、走马胎、酒饼叶、百足草、细爬山虎各适量,浸适量酒内服,另取1剂水煎外洗,复位后用药渣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③大钻、小钻、兰钻、九层风、十八症、石菖蒲、笔筒草、青凡藤、九节风各10~20克,共捣烂,加酒调匀,取汁内服,复位后用药渣敷患处,每日1剂。
④凉伞盖珍珠、杜仲、乌桕木、九节风、下山虎、满山香、生地、榕树皮、鸟不站、三妹木各适量,共捣烂,加酒调匀,取汁内服,复位后用药渣敷患处,每日1剂。
⑤土鳖虫、小螳螂、没药、硼砂各适量,共研末,冲酒取汁服,复位后用药渣敷患处,每日1剂。
⑥白风藤、大山药、接骨茶各10克,杉木寄生、芭蕉心各适量,共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另用白风藤、接骨茶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
⑦有毛螃蟹3只,蚯蚓5条,黄蜞5条,青背青蛙3只,凤凰衣3只,取1剂捣烂冲酒服,另1剂捣烂,复位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5.3.异物穿刺伤(壮名:Doenghyiengh nyoeksieng)
异物穿刺伤主要是指受竹片、玻璃、铁钉等锐利异物刺伤或刺入残留体内,引起疼痛、肿胀、出血、感染等症的一种外伤。
治疗原则 排除异物,消肿止痛止血。
治疗方法
异物穿刺伤极少引起全身症状,故以外治疗方法为主。

5.3.1.蛇骨刺伤
①蜈蚣适量,用瓦焙干,分别用草纸卷成药条,先将患处常规消毒,针挑放血少许,后燃药条用烟熏之,每日2~3次,熏后用马苋菜、旱莲草、大飞扬各适量加醋捣烂外敷患处。
②半边莲、七叶莲各30克,金耳环、九灵塔各15克,共研末,调茶油涂患处,每日3次。

5.3.2.竹木入肉伤
①葱头、生姜、艾叶、木鳖子、百草霜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松香适量,研末敷患处。
②土狗适量,捣烂敷患处。
③柚子仁、白米饭各30克,土鸡仔2个,蓖麻子3克,共捣烂敷患处。
④铁马鞭、杨漆叶各9克,共捣烂敷患处。
⑤竹鼠油适量,置火上烧化滴入患处。
⑥泥鳅鱼、沙姜粉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⑦盐酸梅3只,酸笋、白芝麻各15克,酸薤头9克,蓖麻仁5粒,土狗1只,共捣烂敷患处。
⑧推车虫2只,土鸡仔4只,蟑螂屎10粒,沙姜1小块,共捣烂敷伤口周围,每日1剂。

5.3.3.铁器刺伤
①红沙姜适量,捣烂调米汤外敷患处。
②香菇数朵,放入尿中浸数小时后取出,捣烂敷患处。
③芭蕉心、田螺各适量,捣烂敷患处,6小时后取下,再用毛冬青、凤尾草、半边莲、香花草各适量,捣烂外敷。
④鹅屎适量外敷,治铁钉入肉不出。
⑤慈姑子适量,将药置于酸醋内腌成酸后(越久越好),捣烂敷患处。

5.3.4.玻璃入肉不出
①生牛膝、鬼吊香、红蓖麻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②生鲤鱼血适量,滴于伤口处。
③沙姜15克,鱼油18克,火炭草叶3张,共捣烂敷患处24小时。
④雪梨1个,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敷1周。
⑤海棠花浆5~7滴,涂患处,每日1次。

5.3.5.其他
①大小皱面婆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治刺伤肿痛。
②乌犁根适量,煎水外洗,每日3次,治刺伤肿痛。
③蝼蛄、推车虫、葱头各适量,捣烂,煨热敷患部对称处,敷药前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涂上猪肉,用火烘热,治异物入肉。
④干沙姜、木耳各6克,共捣烂敷伤口周围,每日1剂,治异物入肉。

5.4.枪炮伤(壮名:Cungqbauqsieng)
5.4.1.枪伤
①狗肝菜、网子藤、黄花地丁、白饭木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②黄牛屎、南瓜藤、芦笋、生木耳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③白饭木根二层皮、叶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④红蓖麻子、蟋蟀、酒糟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5.4.2.铁砂、弹头入肉不出
①大田螺4个(取肉),南瓜瓤半茶杯,土狗4只,推车虫4只,鹅屎、蓖麻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②推车虫2只,洗碗虫5只,金瓜核、黄糖、地谷各15克,老鼠屎、土鳖虫各4.5克,土狗5只,沙姜3克,共捣烂外敷患处。
③牛屎适量,小草鱼1条(约180克),青苔30克分别捶烂,砂虱6克焙干为末,分层敷患处,第一层敷牛屎,第二层敷草鱼,第三层敷虱末,最后敷青苔。
④牛筋郎、鸟不站各6克,接筋草、鹅屎各3克,蓖麻子9颗,沙姜1.5克,推车虫3只,共捣烂外敷患处。
⑤芦笋、柠檬子、蜥蜴、鲜白鹅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
⑥五爪风子15克,红薯叶60克,生葱头7条,黄糖30克,共捣烂煨热外敷患处。
⑦南瓜瓤、水牛角粉、红苋菜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⑧斑鸠米、小榕树各适量,水煎外洗,再用鲜叶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⑨韭菜根、雷公根、臭虫、附子头草各20克(鲜品),捣烂外敷患处,12小时换药1次。

5.4.3.弹片入肉不出
①乌桕树叶50克(烧存性),推车虫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
②推车虫2只,鲜韭菜根20克,红糖50克,蟋蟀3只,捣烂外敷患处。
③箭猪毛3根(烧存性),韭菜根、红糖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5.4.4.炮码刀伤
①霉烂芭蕉根、红蓖麻叶、算盘子叶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剂。
②银花或菊花适量,水煎内服并外洗,每日1剂。
③南瓜瓤、干黄牛屎各适量,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每日1剂。
④黄皮果叶、肥猪肉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
⑤细叶榕、沙牛屎、蓖麻叶、田心泥、破瓷器各适量,京炭12克,南石粉1.5克,灶鸡2只,万年鲤鱼10条,共捣烂外敷患处。
⑥鹿毛适量,烧存性碾末,调茶油灌入孔内,治炮码伤穿孔。山郎伞适量,嚼烂敷患处。
⑦蓖麻子30克,黄牛屎1团,推车虫、土狗、草蝎各3只,生盐5粒,捣烂外敷患处,治炮码入肉不出。

5.5.烧烫伤(壮名:Coemhdangqsieng)

烧烫伤是火焰、沸水或油、电、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临床上以火焰和热液烫伤为常见。中医诊为"水火烫伤",西医诊为"烧伤"。
烧伤面积和深度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烧伤面积计算有"九分法"、"手掌法"、"儿童烧伤计算法"3种。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分,即头、面、颈为9%,双上肢为2×9%=18%,躯干前后包括外阴为3×9%=27%,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占全身面积的1%;儿童烧伤计算法:在不同年龄期的婴儿和儿童,身体各部分体表百分比各不相同,故用如下公式计算:头颈面部:[9+(12-年龄)]%,双下肢[41-(12-年龄)]%。烧伤深度计算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度(红斑)、浅Ⅱ度(水疱,基底呈均匀红色)、深Ⅱ度(水疱,基底苍白)和Ⅲ度(焦痂)。按伤情可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严重烧伤、特重烧伤。
轻度烧伤:烧伤总面积成人在10%,儿童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烧伤总面积成人在11%~30%,儿童在6%~15%的Ⅱ度烧伤或烧伤总面积成人在10%,儿童在5%以下的Ⅲ度烧伤。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成人在31%~50%,儿童在16%~25%的Ⅱ度烧伤或烧伤总面积成人在11%~20%,儿童在6%~10%的Ⅲ度烧伤。
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成人在51%~80%,儿童在26%~40%的Ⅱ度烧伤或烧伤总面积成人在21%~50%,儿童在11%~25%的Ⅲ度烧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成人在80%以上,儿童在40%以上的Ⅱ度烧伤或烧伤总面积成人在50%以上,儿童在25%以上的Ⅲ度烧伤。
病因病机
热毒灼伤皮肉,皮肉受损,甚则热毒内攻,脏腑不和,三道两路不通,三气不能同步。
治疗原则 清解热毒,调理脏腑,疏通道路。
治疗方法
火烧伤发生时,应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焰,迅速使伤员离开现场,沸水、油或酸碱烫烧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作必要的对症处理,严重的烧伤病员应立即进行补液及抢救。这里只介绍一些壮族民间常用的烧烫伤外治疗方法:
①金樱根适量,煎水取其上浮泡沫涂患处,每日数次,或熬成膏外涂患处,每日2次。
②五眼果适量,捣烂煮成糊状,加猪骨灰适量调匀外涂患处。
③海桐皮叶焙干研末,用生油调匀外涂患处,若创面有渗液可直接将药粉撒于患处。
④青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⑤冬青树叶适量,煎水取浓汁洗创面,如创面渗液太多则先用茶油涂擦,再用土常山叶烤干研粉撒于患处。
⑥救必应、百解叶各适量,捣烂绞汁外涂患处。
⑦龙须菜适量,捣烂,用第二道洗米水调匀取汁涂患处,每日数次。
⑧臭牡丹叶适量,捣烂,用冷水调取汁涂患处。
⑨一包针40克,捣烂,加米酒适量炒热敷患处。
⑩岗稔果适量,晒干研粉,用生食油适量调匀外涂患处。
鱼油、蛇油各20毫升,拌匀外涂患处。
蚯蚓、白糖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山楂叶、红芙蓉树叶各等分,捣烂外敷患处。
水槟榔适量,磨酒涂患处。
干狗屎适量,烧存性,调麻油适量擦患处。
白颈蚯蚓数条,童尿1杯,水杨梅根皮、黄糖各适量,共捣烂调匀涂患处。
盐水、酸笋水各适量,调匀涂患处。
茶树适量,水煎沸,取其泡沫涂患处,每日数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