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月心斋 2011-09-23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肯尼亚北部的半沙漠区是野生动物理想的家园,在这里生活着两种斑马。人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是这种身上条纹较宽的草原斑马,而另外一种长着又密又细条纹的格利威斑马,人们却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 

  在过去的25年间,格利威斑马的数量已降至濒临灭绝的程度。而同一地区的草原斑马,种群却非常繁盛。是什么导致两种斑马不同的生存状况呢? 

  草原斑马的社会就像一个车轮,一匹雄马居于中心位置,六匹左右的雌马组成的妻妾群以及新出生的小斑马围绕在雄马的四周,并且彼此保持着密切联系。 

  雄马作为一切的中心,掌握着绝对权利。它的主要工作是要找出侵略者,它四处张望,观察四周是否有狮子或鬣狗。 

  在这个时候雌马便可以低头安心地吃草,雌马吃的草越多,它们的身体就越好,就能为雄马生育更多的孩子。 

  一旦周围出现风吹草动,警觉的雄马便会通知大家迅速撤离。 

  作为受保护的报答,所有的雌马都与这匹雄马交配,为它繁殖后代。 

  妻妾间也绝没有争风吃醋的事情发生,它们彼此梳理皮毛、舔食虱子以增进健康。 

  但很快平静的生活被一匹年轻的雄斑马打破了。 

  首领发现,年轻雄马对自己的地位已经构成了威胁,它明白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抵御年轻雄马的入侵,只有和其他团体的首领联合起来,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保护自己的妻妾不会受到骚扰。 

  这就像一个地下组织,首领们团结起来,彼此合作,以防止入侵者阴谋得逞。它们惟一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多地繁殖后代,同时确保没有其他任何斑马能打扰它浪漫的工作。 

  聪明的草原斑马很早便发现了集体生活的优越性。 

  稳定的家庭结构让草原斑马家族保持着兴旺,但这并不能帮助它们减少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大型的食肉动物在四处寻觅合适的晚餐。威胁正在一步步向草原斑马逼近。 

  或许是众多的斑马混淆了捕食者的视线,也或许是别的原因,总之非常幸运,它们今天又逃过了一劫。 

  虽然格利威斑马也面临这些肉食动物的威胁,但是它们却选择了另外一种,和草原斑马完全不同的生活。 

  雄性斑马并没有自己独有的雌斑马群,它们只拥有自己的领土,虽然这片将近10平方公里之大的地方可以使它们非常开心,但是它们也要为没有固定的配偶而苦恼。 

  雄马只能在这一片自己固定的区域里,把自己弄得光鲜亮丽,皮毛近乎飘逸,以引诱雌马进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即使这样,得到垂青的机会依然很有限,很多时候雌马会拒绝它热情的邀请。 

  为了更好地吸引异性,对领地的选择也很有讲究。雄马必须要根据雌马的需求来确定领土。哺乳期的母马因为需要大量饮水来补充乳汁,所以必须要在可以很容易喝到水的地方栖息。 

  而那些还没有做妈妈的雌马,则可以两、三天不喝水,这样就能自由地到更远的地方寻找较好的草。 

  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让雄性斑马十分头疼,到底是该选择有水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领地呢,还是选择那些草质优良的地方呢? 

  有时,为了争夺一片中意的领土,两头雄马会撕破脸面打起来。 

  其实不管怎么选择,它们都只是有可能获得青睐而已,看样子今天是它的幸运日。但是更多的时候,雄马惟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耐心等待。 

  也许形容雄性格利威斑马最贴切的词就是“寂寞首领”。 

  而因为缺乏雄性的照看,雌性斑马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它们不仅要花精力保护自己,还得照顾孩子,既当妈又当爹,所以这也导致了在格利威斑马的世界里,小斑马的出生率和成活率相对草原斑马要低很多。 

  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这些拥有相似的生态特性的种群,能表现出如此不同的组织结构,但我们能知道是,在两种斑马共存的地区,选择群居的草原斑马更容易生存下去,而习惯单打独斗的格利威斑马处境就比较艰难了。我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在草原斑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动物群居的优势在于它们不再是孤单的弱势个体,它们在一起便可以有很多双眼睛,很多只耳朵去发现敌人,并可以彼此混淆,避免成为其他动物美味的晚餐。 

  处于生存的考虑,很多种类的动物选择了群居生活,有的初衷是像草原斑马一样为了更多的繁殖后代,也为了躲避捕食者;而有的动物没有这些方面的苦恼,那它们选择群居是为什么呢? 

  蝙蝠在残酷无情的动物王国,依靠群居的优势,使其种类数目在哺乳动物中排名第二位。吸血蝙蝠是蝙蝠的一种,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维持生命的可怕嗜血动物,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蝙蝠也要“学雷锋”,讲究“助人为乐”。鲜血虽然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而且不容易找到,但没有吸血的吸血蝙蝠,三天之内就会死去。但是兄弟姐妹们不会见死不救,它们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根本没有进食同伴,以缓解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但它们也帮助无血缘关系的蝙蝠。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一般能够持续14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一来它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还清这笔感情债。 

  群居动物的这种行为颠覆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在动物世界中通行的 “丛林法则”,看来动物不都自私,不都是弱肉强食的,起码在一个群体中,我们看到了团结和互助的力量。

 

     赢的定义让人想到竞争,丛林法则

    我曾两次到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大草原,面对灵巧的汤普逊瞪羚、温顺的斑马、雄壮的大象、悠闲的长颈鹿、冷静的猎豹、威武的狮子、猥琐的鬣狗…… 我搞不清自己的同情心更应该放在哪一方,是给小豹喂食的母豹还是那只被咬断脖子的羚羊?这片草原的生态比较平衡,植被、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数量匹配,各有领地、各得其所。日出月落,风来雨往,生生死死,聚聚散散,每个种群、每只个体,都顽强生存,也安于宿命。它们要赢,赢得土地,赢得配偶,赢得生育的机会。生存的法则虽然残酷,但动物们并不贪婪,大自然没有浪费:猎豹吃饱的时候即使瞪羚从眼前走过也不会发起进攻,鬣狗咬碎了最后一块骨头,还有甲虫热心地分解掉它们的排泄物。作为一种动物,想赢是常态。糟糕的是人比任何一种其他动物都要贪婪,而且浪费惊人。安然公司的垮掉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再次证明华尔街的贪婪和破坏力。

    我采访杰克? 韦尔奇是在2001年年初,那时他还担任着世界最大的公司通用电气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采访的场所就是公司纽约总部的董事会会议厅,墙上挂着包括发明家兼第一任董事长托马斯? 爱迪生在内的历届董事的照片。这些照片就像一部无言的历史,提醒着继任者好自为之。在前辈们或慈祥或严厉的目光注视下,韦尔奇在过去的20年使公司的市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增长了40多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之神”。而他的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也备受尊崇。他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CEO(上任时只有45岁),看透了大公司的官僚拖沓,决定再也不要看那些死气沉沉的计划书,而是要提供计划的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我要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你的激情!”于是他把管理层次从9个减少到4个,称之为扁平化管理。他还给自己的经理们定下了标准,那就是每年都要淘汰10%的员工,而且一家分公司要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要么就会被卖掉。“这不是有意为难他们,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名列第四、第五的公司里任职更糟糕的了,因为他们会非常沮丧。我认为我们必须有一种求胜的氛围。”甚至有一次他去百货商店买衣服时,还被商场经理拉到角落里问:“韦尔奇先生,您认为我有必要每年更换10%的员工吗,即使他们没犯什么错?”“没错,你必须这么做。”顾客韦尔奇不吝赐教。“这是不是有点太没人情味了?”我问,“你难道在所有的竞争中都必须胜利吗?”“没错!高尔夫、桥牌,凡是我做的事我都要赢。”他坚定地回答。顿了顿,他又带点挑衅地反问我一句:“难道你不想赢吗?”

    赢,在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 布兰森眼里似乎更是品牌的成功而非单纯的规模或利润指标。为此他曾经不惜代价将已上市的公司撤市。哪里有垄断他就冲向哪里,似乎有种探险家兼侠客的味道。维珍因此进入了食品、保险、化妆品、铁路客运、太空旅行等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中,而布兰森本人就像是一个有着极重好奇心的小男孩,四处寻找着挑战和乐趣。“干吗一定要做最大的呢?我要的是最好,有时做第三名、第四名也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品牌比利润更重要。”他说。被公认为商业领袖的他居然分不清纯利和毛利的区别,直到有人告诉他把net 想象成一张渔网,里面的就是纯利,他才恍然大悟。而平常如果有人向他汇报经营数据,他就问: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90年代,他决定出售自己创业起家的维珍唱片以注资挽救不断亏损、前途未卜的维珍航空,在许多人看来,这个行为根本不符合商业利益为先的原则。他回忆说:“我已经证明了我经营独立唱片公司可以成功,但还没有证明自己经营的航空公司也能成功。所以我做出了这个决定。滑稽的是,在我痛苦地向员工们宣布了出售公司的决定后,心里非常难过。我在街上跑着,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路上经过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布兰森出售唱片公司狂赚10亿。我就这样泪流满面地愣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