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稀野生动物 蛤蚌专辑

 八王书屋 2011-09-24
 
 
 
   珍稀野生动物  蛤蚌专辑
 
 
 
      珍珠蚌蛤类的一种,瓣鳃纲真瓣鳃目的一科。壳长卵圆形,坚厚,珍珠层发达,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铰合部有大的中央齿。无鳃水管。鳃与肛门的开口间无明显的区分。二对鳃都形成有育儿囊。钩介幼虫无钩。淡水产。如珍珠蚌Margarita margaritifera (Linnaeus),能产珍珠,可供药用,其贝壳亦可作珍珠母药用。珍珠蚌又称珠母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壳大、厚而坚实,呈长椭圆形。壳长可达180mm ,壳高70mm ,壳宽40mm 。两壳膨大,壳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带光泽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在大连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也有分布并均育出淡水珍珠。
 
 
 
 
 
      蛤 <名> (形声。从虫,合声。本义:蛤蜊) 同本义。产于浅海泥沙中,也可以人工养殖。肉可食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韩非子·五蠹》 又如:蛤子(小蛤蜊);蛤蟹(蛤蜊与螃蟹);蛤灰(以蚌蛤壳烧成的灰);蛤像(蛤蛎的佛像);蛤蛎(即蛤蜊)蛤(clam)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Bivalvia)无脊椎动物。已知12,000多种,其中约500种栖于淡水,其余的为海栖,双壳类通常栖于砂质或泥质的水底。严格来说,蛤指具两片相等的壳的双壳类动物。内脏团前後各有一束闭壳肌连于两壳之间,用以闭壳。有强大、肌肉质的足。蛤通常埋于水底泥沙中近表面处至0.6公尺(约2呎)深处。很少像某些其他双壳类动物那样在水底移动。多数蛤类栖于浅水水域,埋于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扰。深海团结蛤(Abra profundorum)曾在太平洋中4800米深处发现。
 
      蛤类的体型大小差异极大,小者如骨节心蛤属(Condylocardia),长仅0.1毫米;大者如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砗磲(Tridacna gigas),宽1.2米。








 
  许多蛤类,包括圆蛤、女神蛤和海螂可食。帘蛤科(Veneridae)的可食种类有北圆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又称樱桃核蛤、小颈蛤、硬壳蛤)和南圆蛤(M. campechiensis)。北圆蛤长约7.5~12.5厘米;壳白色,无光泽,厚实,圆形,具明显的同心圆纹;分布于圣罗伦斯湾至墨西哥湾一带的潮间带,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食用蛤。南圆蛤长约7.5~15厘米;壳白色,重而厚实,分布于乞沙比克湾至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潮间带。
 
  太平洋女神蛤(Panopea generosa)也称象拔蚌,分布于从阿拉斯加至下加利福尼亚沿岸,钻入潮滩60~90厘米深的泥中;壳白色,椭圆形,长15~20厘米;重量可达3.6公斤。大西洋女神蛤(P. bitruncata)与之相似,分布于从北卡罗来纳至墨西哥湾一带沿岸海域。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海产无脊椎动物,学名Panopea generosa。生活于北美太平洋沿岸,从阿拉斯加南部到下加利福尼亚,潮间带和亚沿岸带的浅海砂质泥中。女神蛤是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壳长约180∼230公釐(7∼9吋);水管可伸展1.3公尺(约4呎),不能缩入壳内;体重连壳可达3.6公斤(8磅)。肉味美可食,但栖在深穴中难以挖得,其英文名即可能源出尼斯卡利印第安语(Nisqually Indian),意为「深挖」。世界其他地区也有与太平洋女神蛤相似的蛤类,如从北卡罗来纳到墨西哥湾的大西洋女神蛤(P. bitruncata)。 女神蛤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蛤,有一个很大的肉状虹管或颈,从很大的椭圆形壳中伸出,加拿大的象拔蚌平均重一公斤。
 
 
 
  海螂(Mya arenaria)俗称软壳蛤、长颈蛤、蒸蛤,为汤和杂烩的常用材料。分布于所有海洋,钻入深10~30厘米的泥中;壳呈灰白色,卵圆形,长7.5~15厘米。
 
 
  斧蛤属(Donax)的种类也常用于肉汤和杂烩,南斧蛤(Donax variabilis)长1~2.5厘米;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或淡紫色,分布于从维吉尼亚至墨西哥湾多沙的海滩。北斧蛤(D. fossor)长1~12毫米;黄白色,有淡蓝色辐射线纹;栖于长岛至新泽西州开普梅(Cape May)一带的浅水水域。
 
 
 
  通常不作为食品的蛤类包括血蛤科(Sanguinolariidae),中韧蛤科(Mesodesmatidae),帮斗蛤科(Pandoridae)、色雷斯蛤科(Thraciidae)和海笋(piddock)。肌朿蛤属(Myalina)已灭绝,在地层对比方面十分重要。
 
        血蛤(蚶) 有名魁蚶、赤贝、毛蚶、泥蚶、花蚶等 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在东南沿海地带,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温州人称之为“花蛤”东南亚和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认为这个东西很滋补,补血。 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我国食用蚶子历史也很久远,《唐书》就有“明州(宁波)岁贡海虫、蛤蚶、淡菜可食之属”的记载。蚶肉肉嫩润滑,鲜美异常,入馔味佳,令人垂涎。烧时不宜多煮,宜快速烹制,否则易老涩难嚼,寡淡少味。我们这里的主要的烹制方法是将蚶子洗净。将沙锅置于旺火上,将清水烧沸,放入蚶子略烫,待壳欲开时即捞起。葱末、绍酒、姜末、酱油、胡椒粉、香油、米醋蘸而食之。
 

         毛蛤蜊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 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以4-8米居多。 形态特征: 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 生物学特性: 消化器官由口、食道、胃、肠、肛门、所组成。主要食物为硅藻和有机碎屑。生殖腺包在消化 腺(内脏团)的周围,性成熟时雌体性腺村(紫)红色,雄体黄白色,生殖孔开口在后闭壳肌的腹面,左右各1个。卵(卵径50-60微米)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辽东湾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产卵;繁殖期间有2-3次精卵排放高峰,每次间隔约半个月。壳长4厘米左右手个体一次排卵量可达200万-300万粒。产卵水温多在25-27℃间。幼虫在海水中浮游,以担轮幼虫期进入D形幼虫,在150微米时壳顶开始明显大于壳高,近长卵形;壳长达220微米以后出现"眼点",即将进入附着变态生活。整个浮游期约需16-17天。幼虫结束浮游生活后,以足丝附着在砂粒、贝壳、海藻等固体物上。足丝呈带状,终生存在;脱落后有再生附着的能力。壳长达1.2-1.5厘米时,落入海底进入浅埋生活,约经2-2.5年长成成贝。


 
 
      蛤蜊(gé lí),在山东半岛地区的方言中,蛤蜊被称为ga la (嘎啦) 。地处山东半岛的青岛也称蛤蜊为ga la(嘎啦),是青岛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词语发音。大连人则称之为蚬子。蛤蜊性味冷,无毒(《嘉佑本草》)。味咸,寒,无毒(《日用本草》)。味甘,大寒,无毒(《饮膳正要》)。保健功能是滋阴,利水,化痰,软坚。治消渴,水肿,痰积,痞块,瘿瘤、崩、带、痔疮(《中药大辞典》)。 《本草经疏》说:“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本草会编》:“蛤蜊,生东南海中。白壳紫唇,大6~9厘米者,闽、浙人以其肉充海错,亦作为酱蘸,其壳火煅作粉,名曰蛤蜊粉也。”蛤蜊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4.6克,灰分3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千克干蛤含碘2400毫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坏血酸5毫克。
 
 
 
 
   

 
      西施舌 【中文俗称】海蚌、贵妃蚌 、沙蛤 【拉丁学名】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 1802) 西施舌是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 海洋贝类。 壳体略呈三角形,壳长通常有7~9厘米,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厚,壳表光洁,生长轮脉明显,壳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浅滩,福建长乐漳港一带为其著名的产地,故又称之为“漳港海蚌”。个体较大,长度能达10公分以上,肉质脆嫩,味甘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
 
 
      文蛤,科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俗称“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文蛤主要产于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为如东县出口创汇的主要海产品之一。 文蛤又名花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其贝壳略呈 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唐代时曾为皇宫海珍贡品。 文蛤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它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毒"等病。近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食用文蛤,有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深受国内外食客欢迎。 相传两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取食文蛤。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文蛤,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泰国栗文蛤
 
 
 
      圆蛤 quahog 即厚蛤。蛤(clam)的可食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Bivalvia)无脊椎动物。典型种类有北圆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又称樱桃核蛤、小颈蛤、硬壳蛤)和南圆蛤(M. campechiensis)。北圆蛤长约7.5∼12.5公分(3∼5吋);壳白色,无光泽,厚实,圆形,具明显的同心圆纹;分布于圣罗伦斯湾至墨西哥湾一带的潮间带,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食用蛤。南圆蛤长约7.5∼15公分;壳白色,重而厚实,分布于乞沙比克湾至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潮间带。 一种神奇的动物。 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北极圆蛤,根据贝壳上的“年轮”判断,它已经有405岁了。
 
 
 
 
 
      水蚌就是河蚌。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北非。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两大类,一类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双壳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蛤类的一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习见的双壳类,底埋生活。
 
 
 
 
 
      海生的贻贝科(Mytilidae)和淡水产的珠蚌超科(Unionacea)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世界性分布。海生者最常见于凉爽海域。淡水贻贝类已知约1,000种,栖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溪流、池、湖中。
  海生的蚌类一般为楔形或梨形,长5∼15公分(2∼6吋)左右,壳平滑或肋状,多有毛状的角质层,许多种的壳外表呈深蓝或深绿褐色,内面有珍珠光泽。海生蚌类常以足丝固著于硬物表面或相互依附成团。有时钻入软泥或木中。主要天敌为鸟类(如银鸥、蛎鷸、鸭类)及海星

 
      贻贝为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海产珍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干品含蛋白质53.5%、脂肪6.9%、糖类17.6%、无机盐8.6%,以及各种维生素、碘、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中记载贻贝有治疗虚劳伤惫、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等功能。

 
      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 别名:北方称海虹,南方称淡菜,亦称“东海夫人”。 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贻贝作为佳肴,古书中载有“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御小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词句。随着贻贝养殖的成功,贻贝的综合利用也日益广泛,现在贻贝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鲜干、熟干制品、罐头、贻贝油等;并可加工为药用食品,防治粥状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或提取维生素D3,治疗佝偻病等。 贻贝全身都是宝,壳是贝雕工艺品原材料,亦可烧灰,供建筑所需。贝壳还含有钙、铁、钾等微量元素,将它碾成细粉可做肥料和饲料添加剂;亦可作油漆增稠剂、沥青粘合剂等。 贻贝种类繁多,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翡翠贻贝(Perna uiridis),贝壳大,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并具光泽;生长纹细密,绕壳顶环生。贝壳内面具珍珠光泽,足丝淡黄色,较细软,个体大,可达20厘米。翡翠贻贝属亚热带广盐性种类。适宜水温10―35℃,最适水温20―30℃,最适盐度14.5―29.0‰。福建省平潭以南的沿海海区均有较广泛的分布。
 




      食贻贝有些种(如蓝贻贝〔Mytilus edulis, 即可食贻贝〕)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供食用,有商业性养殖。蓝贻贝可长达11公分(4吋),通常为蓝或紫色,在欧洲自13世纪即开始养殖。贻贝系用拖网及耙从深海捕捞。
 

  饰贝属(Dreissena)的种类俗称斑马贝,2种,细小,是著名的淡水有害贝类。繁殖速度快,能大量附于各种物体(实际上能附于任何物体的表面)。贪食,往往将浮游植物一扫而光,从而破坏食物链。又会大量聚集于吸水阀及水管、桥墩及其他结构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欧洲饰贝类在18世纪早期已给人类造成损害,20世纪大量繁殖。约于1986年被带到北美(可能通过压舱的水),现已侵入整个大湖区。
 

  卡帕克斯马贻贝(Modiolus capax)壳鲜橙褐色,外有厚壳外层,分布于加利福尼亚至秘鲁的太平洋海域。大西洋有肋贻贝(Modiolus demissus, 即纤弱偏顶贝)分布自新斯科舍至墨西哥湾,其壳薄而坚固,黄褐色。郁金香贻贝(Modiolus americanus, 即美洲偏顶贝)分布自北卡罗来纳至加勒比海,附著于破碎的贝壳及岩石上;其壳薄而光滑,通常浅褐色,有时带玫瑰色或紫色色调。
 
 
      黄贻贝(Mytilus citrinus, 即柠檬黄贻贝)分布自佛罗里达南部至加勒比地区,浅褐黄色。钩贻贝(M. recurvus, 即下弯贻贝)分布自新英格兰至加勒比地区,长约4公分,绿褐色至紫黑色。焦贻贝(M. exustus)分布自北卡罗来纳至加勒比地区,蓝灰色,长约2.5公分。Unionidae科是最大的淡水贻贝科,约750种,其中大部分产于美国,许多种亦见于东南亚
 
 
      条纹隔贻贝 Septifer virgatus (Wiegmann)(隶属贻贝科Mytilidae) 形态特征:壳较小,壳腹缘极凹,背面呈弓形。壳表褐黄色或浅褐色。壳内蓝紫色,近腹缘处白色,有1三角形白色隔板。放射肋和生长纹明显,有条纹。 生活习性: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石上。 经济意义:肉可食用,肉质鲜美,干制品亦称“淡菜”。干燥的肉可入药。性味功能 咸,温。滋阴,补肝胃,益精血,调经。主治眩晕,盗汗,高血压,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
 
 
      蛏子razor clam。双壳纲竹蛏科(Solenidae)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双壳纲(Bivalvia)竹蛏科(Solenidae)海产贝类。在英国指剑蛏属(Ensis)和竹蛏属(Solen)两属。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藉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Siliqua patula)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缢蛏,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且、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鲜美。学名缢蛏拉丁名:Sinonovacula constrzcta(Lamarck),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竹蛏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 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砂泥底,以强而有力的锚形斧足直立生活,将身体大部分埋入砂泥中,但若是遇到危险或环境不良时,会自割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将身体全部埋入砂泥中。竹蛏大部分栖息在盐分较低,且水深大约二十到五十公分的海域中。分布在热带,在大陆东南沿海产量较多,在台湾则多产于中南部,尤其是台中及云嘉一带的砂泥海域。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常见的为大竹蛏(Solen grandis)。贝壳光滑,黄褐色,有光泽,壳质脆薄;表面突出,背缘与腹缘平行,后端纯圆,呈长方形,生长线明显,长约11厘米,好像两枚破裂的竹片,故称为竹蛏。贝壳内面白色,有的能见到淡红色彩带。足部肌肉黄白色,极为发达;前闭壳肌痕长,后闭壳肌痕三角形。出水管和入水管常伸出壳外,短而粗。栖息浅海和潮间带沙中,掘穴栖居,如向穴中放些盐水,动物可由穴中跃出。受惊时水管易自切。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肉味鲜美鲜食、干制均可。
 
 
 
       江瑶科(江珧科)Pinnidae贝壳大或特大,多呈三角形、楔形或扇形。壳质较薄,贝壳略凸,多数种类具有细放射肋,肋上平滑或具各种形状的小棘或小鳞片。壳内具珍珠光泽,闭壳肌痕及万套痕清楚,铰合部长,通常占背缘的全部,无齿;足丝孔位于腹面,两壳不能完全闭合,后端常开口。全部海产,除少数种类外,多为热带和亚热带广分布种,主要栖息于潮下带浅海区,以壳顶直插入沙或泥沙中,以足丝固着营半埋栖生活。目前我国已报道7种。栉江瑶(Atrina pectinata)为重要的经济贝类,闭壳肌发达,干制品为“江瑶柱”。
 
 
      江珧贝的贝壳极大,壳薄,壳前尖后广,呈楔形,表面具有放射肋和生长纹,壳面浅褐色至褐色。壳内颜色与壳表略同。足丝呈发状,且较发达。江珧的后闭壳肌极发达。江瑶形似大贻贝,体长逾尺,壳色如墨玉,故名。时珍曰:“马甲、玉瑶皆以形色名。万震赞云:厥甲美如瑶玉。是矣。”江瑶壳质薄脆,半角质,晶莹可爱。其后闭壳肌大而圆,称江瑶柱,干制品又叫干贝、大干贝。《闽中海错疏》:“江瑶壳色如淡菜,上锐下平,大者尺许,肉白而韧,柱圆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瑶之美在柱。”
 
      江瑶科动物在我国有13种,以栉江瑶最为出名。壳呈长三角形,壳高155mm,壳长280~300mm,壳宽70mm。壳顶尖细,因壳顶埋栖于海底,故常呈破蚀状态。后端宽广,两壳相等,铰合部长,几乎占整个背缘,无铰齿。腹缘直,近壳顶处有1稍凹陷的足丝孔,后缘略弯曲或呈截形。壳表面褐色,呈剥蚀状,致珍珠层外露而具珍珠光泽。壳表一般约有十余条放射肋,肋上具有三角形略斜向后方的小棘,此棘状突起在背缘最后1行多变成强大的锯齿状。贝壳内面仅在前部和中部具珍珠层,边缘部分无珍珠层。闭合肌2枚,前闭壳肌小,位于壳顶处,卵形;后闭壳肌大,位于壳之中部,圆形,如保温瓶塞大小。足丝发达,细软丝状,褐色。
 
      江瑶生活在浅海20~40m水深,泥沙质海底,有报道在100m以下也曾采到。江瑶的生活状态很有意思,它们成集团群落密集的分布在泥沙区,以壳顶直立插入泥沙中,并用足丝固着在沙粒上,贝壳后端1/3露出水中,行滤食生活。潜水观察,就像一片片大葵花籽倒插在泥沙中,十分壮观。[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烹饪运用:江瑶软体部分均可食用,特别是贝柱色白晶莹,味道甘美。轻火炙食鲜嫩,过火则筋韧。正如《本草纲目》所载:惟四肉柱长寸许,白如珂雪,以鸡汁沦食肥美,过火则味尽也。故多生食、涮食、或制作粥汤、面点等。江珧肉质脆嫩,色乳白,味鲜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调方法。闭壳肌干制品即为江珧柱,经涨发后可用来烧、烩、蒸等。 烹饪运用:江珧肉质脆嫩,色乳白,味鲜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调方法。闭壳肌干制品即为江珧柱,经涨发后可用来烧、烩、蒸等。

      采集时,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将江瑶扒入网袋中,提吊入舱。洗净后,剖割取出后闭壳肌,鲜食或煮熟晒干。  江瑶的贝壳和肉柱均入药。壳含角壳硬蛋白、碳酸钙等。全体含类粘蛋白,由近8%的糖和10%的蛋白组成,糖为N-乙酰化葡萄糖胺及半乳糖胺、半乳糖、岩藻糖等组成。还含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纤维蛋白、副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及十多种氨基酸。尚含腺苷三磷酸、磷酸酯酶、羟基吲哚氧化酶。内脏团含银、锰等。

      贝壳有清热解毒、熄风镇静之功,用于高血压、湿疮等。贝柱具滋阴补肾、调中之功。《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用于久病精血耗损、五脏亏虚、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阳痿遗精、二便不利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