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倒垃圾的文化

 森林· 2011-09-24
东京倒垃圾的文化
日期:2008-03-12 作者:周民康 来源:新民晚报

    到日本去玩,观赏异国倒垃圾的文化,似乎有点煞风景。其实未必。
    
    首次去东京访亲前,女儿先寄来一些资料,让我了解一点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有篇资料详细介绍“是否遵守(日本国的)垃圾分类规定”,作为能否加入日本国籍的品德条件之一。我看后很不以为然,觉得有点“作秀”。但在亲身领略了那里怎么倒垃圾后,觉得日本在倒垃圾方面确实有点文化。
    
    文化之一:特别的家具、家电垃圾。东京的垃圾房旁边经常可以看到丢弃的三门橱、电视机柜、书柜、整套的餐桌和椅子,还有微波炉、电脑打印机、燃气灶等等。更令我看不懂的是这些丢弃物上还都贴着物主的付款凭证。经女儿介绍才知,在日本这种垃圾称“不用品”,物主把它们丢弃出去,先要向专门负责处理“不用品”的公司提出申请,随后按规定的付费标准到24小时便利店按件去付“处理费”,并把付费凭证贴在丢弃物上,如三门橱之类大件要付700至1000元左右日币,有的小件200元、300元不等。付款凭证上还写明物主的姓名和住址。最后再根据规定的日期拿到垃圾房旁,由不用品处理公司派车来搬运。女儿说:“我很幸运,我搬家时要丢的彩电、电脑、传真机、储物柜、方台、椅子等,都被别人要去了,既省力又省钱。他们拿走一件,我都要谢他们一次。”
    
    文化之二:垃圾房清清爽爽。我在东京住过两处地方,第一次是在商务区临时租的小型公寓。楼旁就有垃圾房,确实像“房”,封闭式的,外观很清爽,其门之考究不亚于上海住房的防盗门。我曾多次走进垃圾房里观察,地面没有污渍,“房”内没有臭味,所有垃圾全都包裹得好好的,堆放得整整齐齐。这里的垃圾房没有分类装垃圾的桶,但倒垃圾的日期有分类规定,如周一倒可燃垃圾,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居民都能自觉遵守。女儿怕我们弄错,专门写了一张倒垃圾的日程表贴在厨房内。
    
    第二次是住在有近2000户居民的住宅区。这里的垃圾房是敞开式的,每处都有“二房二袋”:一间房是放“可燃垃圾”,另一间房放“不可燃垃圾”;还有两只1米长的大袋挂在墙上,是放可利用垃圾,一只放玻璃瓶,一只放易拉罐。虽然没有商务区封闭式的垃圾房考究,但给人的印象是很清洁。
    
    文化之三:家庭厨房垃圾桶。我女儿的厨房里有“二桶一袋”。“二桶”分放可燃、不可燃垃圾;“一袋”专放玻璃瓶与易拉罐,丢弃时再分开。不仅如此,凡饮料瓶、酱油瓶等,因为是可利用的,所以要将瓶里的残汁冲洗干净后再拿出去丢弃。这样做烦不烦啊?我女儿说:“这是一种习惯,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烦了。”
    
    这样一来,我和妻子每天就多了一件有趣的“功课”:讨论垃圾的“性质归属”。这也是蛮有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