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疾病养生图

 图书 馆员 2011-09-25
【一招一式调五脏,老祖宗留下5个“养生精髓”】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抽烟喝酒等坏习惯都会加剧体内器官的“衰老”。为你推荐5个简便易行且有效的“调养五脏动作”:1.常闭双眼——养肝血;2.调息摩脐——降心火;3.单举手臂——调脾胃;4.展肩扩胸——宣肺气;5.勤踮脚尖——养肾气。 

【滋补五脏的食物推荐】好多喜欢吃的东西呀

 
五脏自查表



 
 五脏与五情绪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气机运行关系
   
 
 肝系养生图 
五脏疾病养生图 - 图书 馆员 


       心系养生图 
五脏疾病养生图 - 图书 馆员 
                   
     脾系养生图 
五脏疾病养生图 - 图书 馆员 


     
 肺系养生图 
五脏疾病养生图 - 图书 馆员 


      肾系养生图 
五脏疾病养生图 - 图书 馆员

人体五行五脏八卦对应图
 
 
 
 
 

五脏六腑气机运行关系

 
 
 插图
插图
 
 
《五脏一体养生术》的思想精髓
《五脏一体养生术》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特色诊疗医术,属于“上工治未病”的范畴。即:药食同源保健人体,预防疾病,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不仅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美白肌肤,延缓衰老。而且能治愈由于五脏功能不协调或衰退引起的各种大病,顽固病,慢性病等。《五脏一体养生术》是融黄帝内经,温补派薛己、孙思邈的养生理论精华为一体,中医学高层次理论学说。即:融阴阳平衡,五行,五脏,五色,五方,五季,五化,五味等理论,进行临床理论和实践运用的一种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是我国尚存的独家中医理论和医术。其医术是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生辰八字子午流注开穴,反射疗法(即:全息生物诊断治疗,现在国际风靡的新医学领域的第三科技)等,诊断病症,辩证施术保健养生和治疗。

《五脏一体养生术》指五行相对五脏(木火土金水相对肝心脾肺肾);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色养五脏等原理,来养护人体的健康,除了专用的养生类贵重中草药以外,同时配以药酒药膳。中医上工认为:五脏的功能疲劳衰退会导致各种疾病和不良症状,如:

一.肝脏功能衰退运作机能不协调,轻者会导致患者眼睛干涩或流泪,心情压抑,胁肋疼痛,脾气暴躁或心情郁闷,容易疲劳,精神压力大等;重者导致肝气郁结,乳腺增生,乳腺肿块,肝脏囊肿,肝脏肿块或恶瘤等。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酒精肝和脂肪肝病的肝硬化速度比其它肝脏病来得更快,后期的器质性改变(肝脏硬化,恶性肿瘤等症)均不能逆转。但是,经中医药调理的重型乙肝,脂肪肝等,很快能控制或治愈,同样能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

二.心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心慌心悸,梦多胸闷,心绞痛等;重者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动者气喘,面色紫暗,苍白,干涩无华等;病情拖延后,会导致器质性病变,需要西医手术造影搁放支架或者搭桥手术。手术后的患者,元气大伤,会影响寿命,体质也大大下降,严重的同样导致人体四肢瘫痪,生活难以自理。

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通过中医药保守治疗,不仅能够治愈这些大病,对于心肌梗塞的患者,通过一年的治疗后,心血管可以再生,人体完全恢复健康。不仅保护了人体的元气和健康寿命,而且,省去了昂贵的西药和手术经费。中医药不仅能调理保健人体健康长寿,而且,能使大病的患者死里重生。能够康复的心肌梗塞病,血管再生就是典型的病例。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均有相关报道。

三.脾脏功能衰退或机能运作不协调时,轻者出现饮食无味消化不良,体乏无力,轻度贫血,面色苍白或者面色紫暗,面部痤疮或背部痤疮等,重者导致大便溏泻,五更泻,月经紊乱血漏血崩,严重贫血,中气下陷或中气外泄,脾脏囊肿或肿瘤等。

四.肺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皮肤干燥,容易过敏,皱纹增多,容易感冒咳嗽,毛发无华容易脱落,各种皮肤病等;重者易患支气管炎,哮喘,肺部肿块,肿瘤,皮肤顽症等;

五.肾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会出现耳鸣耳聋,头发脱落,腰酸背痛,双腿无力或疼痛,记忆力减退,怕冷怕热,胆量变小,大小便失禁,尿多尿少等症状;重者或导致牙齿脱落,头发早白,骨质疏松,提前衰老,尿毒症,肾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性功能衰退,男女不孕不育,怀孕妇女易导致胎儿流产或胎儿不健康,小儿发育不良,萎症(不长个头),小儿多病体质不良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疗不孕不育症。而且,让输卵管阻死的患者重新再生旁开的输卵管。重要的是能够修复肾脏功能。国内外均有报道。

如果久病不能及时治疗,就会造成多个脏器的功能衰退,多个系统的病变:比如:心脾肾脏器功能同时失调,就会造成人多寐少寐(即:睡觉时间超过八小时或少于八小时),大便不成形或五更泻,月经多或者少,提前或错后,以至于血漏血崩,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严重时会见到皮下出血,面部痤疮久治不愈,皮肤粗糙或黧黑,面部蝴蝶斑,褐色斑,雀斑等,继续拖延,心脏衰竭,易导致心肌猝死,心脏梗塞等;肾脏衰竭,易导致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等;脾脏衰竭,易导致大出血,皮下出血,大便或月经不正常量的出血,腹内多脏器囊肿,甚至腹水等等。

心肝肾功能失调,就会导致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口干口臭,怕冷怕热,疲乏无力,面色赤红,面色紫暗或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绞痛,大便干结或溏泄,经常出现眼皮和下肢浮肿,尿多尿少尿崩或乳糜尿,腰酸背痛等等。易患高血压或低血压,甲亢甲低,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脂肪肝,肝囊肿,肥胖症,乳腺增生,乳腺肿块,子宫肌瘤,甚至导致肝癌,乳腺癌。还有慢性妇科疾病和男性病,性功能疾病和障碍,脑萎缩,脑中风,帕金森氏症,精神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脑萎缩患者,一年后同样发现新生的脑神经绕开了梗塞的部位,使人的大脑恢复正常。同样采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症,也可以得到显著疗效或者治愈。

“上工治未病”的宣传,是国家原副总理吴仪一再紧急呼吁亲手抓的工作(吴仪退休后,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医药,为全国人民做榜样)。最近,是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几个部委共同制定,去年11月已经开始实施的全民教育大宣传活动,全国十七大城市都已经启动巡回对全民公益性授课,宣讲“上工治未病”的文化。“上工治未病”是我国五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珍贵知识宝库,就是用中医药的调理保健人体。西方国家一直风靡20年的亚健康保健,或者说是医学领域的第三科技,就是我们老祖宗的这个“上工治未病”的中医药。预防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延缓衰老。
 
五官对应的五脏关系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有“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之说(见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官 鼻 目 耳 舌 口

 

我总结中医养生智慧,将中华养生之道的精华----天人合一,即人体器官与季节、方位、五行密不可分的联系,集于一图,简单明了,便于教学,更方便不懂中医的人学习中华养生健身之道,希望能帮到更多人健康长寿,摆脱疾病困扰。附《中华养生图》说明

 

《中华养生图》说明

一、绿色区代表春季、东方,属木。

“木曰曲直”,代表萌生、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肝与胆相表里,主筋,开窍于双目,其华在爪。肝喜酸,怒伤肝,在动为握。风伤筋。

二、红色区代表夏季、南方,属火。

“火曰炎上”,代表生长、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心和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色。心喜苦,喜伤心,在动为忧。暑伤脉。

三、黄色区代表长夏、中央,属土。

“土爱稼墙”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脾和胃相表里,主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喜甘,思伤脾,在动为哕。湿伤肉。

四、白色区代表秋季、西方,属金。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主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喜辛,悲伤肺,在动为咳。燥伤皮毛。

五、黑色区代表冬季、北方,属水。

“水曰润下”,代表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肾和膀胱相表里,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喜咸,恐伤肾,在动为栗。寒伤骨。

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此相对应的就是所属于的季节、方位、脏俯器官及其功能所喜所伤。


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五官的关窍必须保持时刻通利,它们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气很好的话,鼻子才可以闻到五味;“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气和,舌头的分辨能力才会特别强,舌头才可以尝出五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是说如果脾气很好的话,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谷的味道,有食欲;“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是说肝气正常的话,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种颜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是说肾气很好的话,人的耳朵就能听见五音。《黄帝内经》上还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就是说五脏六腑如果有病变,就会造成七窍不通,甚至会积聚成痈、成癌。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五常、五戒、五行、五脏、五色、五情、五味、五官和五方的对应关系

  一、五常、五戒、五行、五脏的关系

  杀不戒杀则不仁而缺木肝胆受伤

  盗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肺肠受伤

  淫不戒淫则无礼而缺火心受伤

  酒不戒酒则无智而缺水肾胱受伤

  妄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脾胃受伤

  五荤:葱=伤肾耗水气,吃多情绪不稳惊慌难安。

  韭=伤肝耗木气,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

  薤=伤脾困土气,脾胰不顺经常烦恼忧郁。

  蒜=伤心灭火气,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渠=伤肺散金气,肺劳经常出悲观心态。

  五荤,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及与相关疾病的关联

  (1)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

  1.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3.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假如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轻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5.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6、肾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断骨生长时吃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骨骼的生长比较快,比较好。

  (2)五行与相关疾病的关联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青色。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红色。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黄色。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白色。

  水: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黑色。

  三、五脏六腑之简述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陌生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靠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四、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五、五官与五脏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小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甜(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辣(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仁义礼智信对五脏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