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聘本意应是挑选人才 别让面试成了演小品

 storeroom 2011-09-26
招聘本意应是挑选人才 别让面试成了演小品

  国人似乎最善于研究,喝酒吃饭饮茶都能研究出一大堆学问,因而事关生计的招聘更有不少智者潜心钻研,创作出一本本面试指南之类的大作。于是应 聘者都知道,走进办公室里应该走什么样的步子,眼睛应该盯向主考官脸上的哪个部位,坐在椅子上摆出什么样的姿势看上去气质最好……

 招聘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就行了,可经过智者这么一指点变得

 
复杂起来。他们为应聘者设计了许多套应付考官的方案,有些听起来很像电视节目里的“巧问妙答”或“脑筋急转弯”,我相信 面试场面被拍成综艺节目收视率不会低于《非常男女》和《快乐大本营》。曾经有不下几十种报刊举了一个应聘的典型事例,说的是主考官在应聘者座位底下放了一 张纸(或别的不值钱的东西),结果一个个应聘者都视而不见,只有一位智者从地上把它捡起来,交给了考官,于是考官认为他为人认真负责,他被录取了……看罢 忍俊不禁,不知那家公司是招聘技术人员还是刑事侦探。这种明察秋毫的素质似乎并不是每个岗位都需要的,并且那位智者能在事关重大的面试中开小差去注意一些 无关紧要的细节,从另一方面是不是说明他办事不够专注……

  招聘的本意是寻找适合某个岗位的人选,然而这种面试又往往导致主考官“跟着感觉走”,应聘者的演技越来越高,考官多是雾里看花,最后选中的人往 往不如看到的那么出色。笔者周围便有几个熟人,如都市游击队员般在不同的公司跳来跳去,起初都被看做人才,但干不了三个月就露出本来面目,跳槽便成了家常 便饭。好在中国太大,他们的生存空间着实不小,人家还“经验丰富”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