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白银断崖暴跌 平安股价疯狂下泻

 曹国书馆 2011-09-27

黄金白银断崖暴跌 平安股价疯狂下泻

2011年09月27日09:35  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刘连英 张淑贤
将本文转发至:
转发到和讯微博
|
转发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搜狐微博
|
转发到腾讯微博
|
转发到QQ空间
|
转发到人人网
|
转发到豆瓣网
|
转发到手机

  9%、17%!连续两天暴跌26%之后,昨天纽约白银期货价格盘中曾再度暴跌超过14%截至记者发稿时,跌幅虽然收窄,但仍高达7%。为防止投资者爆仓风险,上海黄金交易所紧急采取对应措施,从昨日起将白银(T+D)合约涨跌停板从10%放大到12%。

  黄金方面也“不甘示弱”,三天连破1800美元、1700美元、1600美元的三大整数关口。短短数日,被投资者青睐的贵金属突然变成了烫手山芋,而美元似乎成为唯一的避险工具。

  商报记者 刘连英

  贵金属

  白银黄金价格连续三日暴跌

  美联储“卖短买长”策略终于尝到苦头。上周五,国际大宗商品全线暴跌,黄金、白银更是出现崩盘式暴跌。截至上周五收盘,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整体走势的CRB指数暴跌2.86%,单周跌幅达8.67%,创出10个月来新低。

  而此前抗跌的黄金、白银上周五出现崩盘式暴跌,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01.9美元,两天之内连破1800美元和1700美元两道关口,报收于1639.8美元,为8月1日以来的收盘价新低,跌幅为5.9%,创下五年来的最惨重单日暴跌。全周下跌174美元,为历史以来最大。

  白银则更为惨烈,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白银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30.10美元,跌幅竟然高达17.7%。根据美国金融统计机构的交易统计,银价23日已经创下自1984年以来的最惨重单日暴跌。银价全周下跌超过26%。

  但是下跌还远未结束。就在昨天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里,纽约黄金期货价格继续下跌,上午就迅速跌破了1600美元的整数关口,可谓三天跌破三大关口。最低甚至跌到了1535美元。而白银跌幅也同样继续领先,盘中一度再现14%的惊人跌幅,最低触及26.15美元,回到了去年11月份的水平。

  或有多数T+D投资者爆仓

  如此突如其来的“超级暴跌”令整个贵金属市场猝不及防,更让国内投资者目瞪口呆。尤其是白银投资者,由于国内主要进行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的杠杆交易,如此大的跌幅已经将一些此前套牢的多头逼入了爆仓险境。

  正如市场预料,昨天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白银(T+D)直接以6961元/千克的跌停价开盘,全天封死跌停。不过,此前上海黄金交易所根据其事先公告,从9月26日起将白银(T+D)合约涨跌停板从10%调整为12%,并视情况再决定保证金调整比例。但专家表示,12%的停板可能已经不足以让多头在盘中逃跑了。

  “白银多头爆仓(保证金全部跌完)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了。”一位分析师称,以白银(T+D)为例,交易所规定的目前保证金水平在15%,一般商业银行会给开户投资者再加3-7个百分点的保证金,投资者保证金水平在20%左右。由于上周四外盘已经暴跌,上周五国内白银(T+D)直接跳空低开了逾6%,在午盘后从跌幅8%突然下挫,直接封于跌停板10%,当天死扛的投资者已有了10%的亏损,而当天抢反弹的投资者也有了2%-3%的跌幅。而在国内收盘时,外盘白银跌幅还只有2%左右。因此,上周五晚上外盘产生的巨大跌幅必然将白银(T+D)封于跌停板12%,所以此前亏损在8%以上的投资者都在昨天直接爆仓。一旦今天继续低开以填平内外盘差距,那么上周五入场抄底的投资者也将面临爆仓可能。

  不过,相对而言黄金仍然具有一定的抗跌性。“黄金跌幅相比伦铜和白银而言已经不算大了,看看白银,跌幅跟伦铜差不多,甚至有过之,实际上白银已经被贵金属抛弃,跟随商品连连暴跌,避险属性丝毫没有体现。”一位分析师称。

  有分析认为,目前黄金(T+D)的投资者大面积爆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由于上周五尾盘国内有一波“假拉升”,因此入场抄底的投资者会较多,这批投资者将遭遇较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控制在国庆节前后再度出现跌停的风险,高赛尔贵金属分析师王宗欣认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很可能借着国庆节假期前再度调整国内贵金属市场的保证金以及涨跌停幅度。

  贵金属投资风险大大加剧

  业内人士表示,对美联储21日宣布的通过“卖短买长”调整国债结构,压低长期利率水平,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的实际效果,市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能加剧市场担忧情绪,导致投资者抛售高风险资产并将资金转移至美元及美债市场。而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促使部分投资者不得不抛售贵金属以弥补其他市场的损失。另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 Group)上周五宣布再次上调黄金期货交易日保证金要求,也成为资金离场的“契机”。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不排除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各国政府出手抛售黄金的可能性。高赛尔黄金王瑞雷表示,黄金此前不断上涨,已经严重伤害了纸币的公信力,更进一步伤害了政府信用,通过市场抛售一部分黄金,既可以回笼资金,又可以保证货币地位。业内人士表示,黄金白银在遭遇重挫之后,市场人气严重受伤,加之其他大宗商品大幅跳水,不排除继续出现此前强势品种补跌的可能,贵金属投资风险将大大加剧。

  有分析师认为,黄金牛市似乎已告一段落,从近期来看,黄金避险需求不复存在,即使面临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投资者也没兴趣买入黄金。在黄金价格趋于稳定之前,特别是欧债危机得到有效解决之前,投资者还是离场观望为好。

  不过,一直鼓吹黄金和白银将上涨到1万美元和两三百美元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最近又遭到网友的炮轰,但是他在最新的微博上仍然表示对于黄金后市依然很看好。他认为,每一次大幅回调都是风险的释放,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机会。

  美元

  避险情绪浓厚推高美元指数

  商报记者 曹芬

  在黄金白银暴跌的同时,美元成为新宠。

  因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以及欧债危机担忧持续主导市场情绪,避险情绪浓厚推高美元,亚洲盘中美元受到买盘支持,一度刷新7个月高点78.84。不过,当日欧市开盘后不久,美元指数就快速下跌,最低至78.00。截至记者发稿,该指数还在78.20附近波动,下跌0.13%。

  周一亚市尾盘,美元指数震荡上升,最高触及78.84。但由于当日晚间欧洲股市低开后转为上扬,德国公布的IFO商业景气指数好于预期,稍微提振了市场情绪,美元指数欧洲盘中有所回落。不过,分析人士表示,鉴于希腊问题悬而不决,美联储推出的扭转操作难以拯救经济,经济二次衰退忧虑持续升温,短期内美元指数仍将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美元指数的反弹才刚刚开始。”全球最大外汇对冲基金总裁John Taylor表示将继续看好美元。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开始做空欧元,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会持续,并声称美元会是这场危机的受益方。上周四,Taylor又称,美元已成为全球经济健康的反向指标,“无论何时,只要全球形势很好,美元就下跌。”而当其他地区表现不佳时,没有了流动性,美元就更值钱。

  事实上,从上周开始,美元指数就开始了一波强劲的反弹势头,短短几个交易日,上涨已超过2%。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美元上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看,美元指数的上涨均有理有据。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

  商报记者 曹芬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周一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35,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大幅上扬105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

  但是,在即期市场,昨日人民币/美元询价系统收盘却大幅下跌。官方公布的人民币/美元中间价报在6.3735,前一个交易日为6.3840;人民币在询价交易系统中最终收报6.4006,前一个交易日为6.3889。

  在离岸市场上,一年期人民币/美元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报6.3940,低于上周五收盘时的6.4090。表明市场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未来1年将下跌0.32%,此前预计将下跌0.39%。

  “虽然周一人民币中间价创下汇改来新高,但因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或支撑未来美元,机构心态较为谨慎,尾盘机构买入美元推动人民币汇价快速走跌。”分析人士称,虽然央行将人民币/美元中间价上调至历史高位,人民币/美元昨日早盘也确实出现上涨,但因市场避险情绪高升推动美元走强及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担忧,人民币/美元仍低于历史高位。

  亦有交易员指出,尽管人民币中间价再创新高,但人民币升幅仍有限。“这表明交易是来自真正外汇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单纯的投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周一快速大幅度的升值应该是为了对冲资金快速外流出新兴经济体的风险。”一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突然间大幅度升值,从某种程度上或是为了应对海外金融危机有可能对亚洲新兴经济体造成资本外流的冲击。只有人民币快速升值的预期点燃市场资金预期收益,才有可能使延缓资金快速的流出亚洲新兴经济体。该业内人士认为,在境外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渐起的情况下,昨日人民币中间价走势,或显示了中国央行有在近期维持人民币升势意图。他同时也表示,在政策真空期下,外盘及国庆长假前的购汇需求等料决定短期内汇价水平。

  受累莫名传闻中国平安市值蒸发174亿

  商报记者 张淑贤

  或许对中国平安(601318,股吧)(601318)而言,昨日的A、H股联袂狂泻也显得莫名其妙,“主要股东没有抛售股票计划,没有再融资计划,更没有投资任何欧债。”收盘后中国平安辟谣声音姗姗来迟。

  然而,上述澄清已无法阻挡中国平安总市值的凭空蒸发。截至昨日收盘,中国平安H股(2318.HK)狂泻13.71%,报收42.5港元,总市值单日蒸发211.28亿港元,中国平安A股也大跌9.58%,报收34.37元,总市值单日蒸发174.21亿元。

  平安A、H股莫名狂泻

  昨日受权重股中国平安狂泻拖累,沪指大跌1.64%,报收2393.18点,盘中低点2384.64点,再创2010年7月6日以来的新低。

  中国平安A股狂泻源于H股拖累。昨日10点左右,开盘半个小时均不温不火的中国平安H股却悄然扩大跌幅,紧接着更是加速跳水,盘中最大跌幅一度高达15.23%,尽管午后跌势有所减弱,但截至收盘,该股跌幅依然高达13.71%,报收42.5港元,盘中低位41.75港元,创下2009年3月12日以来的新低。

  中国平安A股也步H股后尘,早盘收盘前半小时跌幅加大,午后更是一度直线跳水,截至收盘,该股大跌9.58%,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报收34.37元,盘中低位34.24元,同样创出2009年3月12日以来的新低,而中国平安A股昨日跌幅则创下2008年1月2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商报记者简单计算,仅昨日一个交易日,中国平安A股总市值就蒸发174.21亿元,H股总市值蒸发211.2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2.97亿元),可见中国平安A、H股昨日一天总市值蒸发规模合计高达347.18亿元。

  负面传闻均被指不靠谱

  中国平安A、H股昨日暴跌主要源于市场传闻。商报记者注意到,市场传闻主要包括比利时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中国平安持有富通集团股份,投资浮亏已超过160亿元;绿城地产遭遇调查,平安主导的绿城地产信托可能受到损失;中国平安资本金下降,可能再次引发天量再融资。

  此外还有消息称,中国平安H股大股东汇丰可能正在抛售所持股权;平安斥资200多亿元参股的意大利国家银行面临破产;在经历承销胜景山河(002525,股吧)丑闻、保荐项目大范围破发以及大比例业绩变脸后,平安证券曾经引以为豪的投行团队开始分崩离析等。

  “投资富通银行早已计提减值准备,即便该银行破产对中国平安的业绩影响也不会较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昨日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于绿城地产信托,该事件对平安造成的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再融资传闻,该分析师直言“平安不会这么没有眼色吧?”他向商报记者表示,今年1月份,中国平安曾因深陷再融资传闻导致股价暴跌,该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贸然推出再融资的巨大负面影响力,“更何况目前大市已弱得不能再弱了,这时推出再融资那不是找死吗?”

  做空中国平安资金曝光

  “目前看,最大的可能是中国平安被算计了。在大盘持续走弱的同时,机构可能利用负面传闻做空获利。”上述分析师对商报记者表示,“尽管昨日中国平安总市值蒸发规模较大,但肯定不排除有资金做空后赚得盆满钵满。”

  尽管做空中国平安的资金仍是一个谜,但从上交所披露的成交龙虎榜中或可窥探一二。根据上交所公开信息,昨日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大举抛售2.48亿元中国平安A股,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总部和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单日抛售金额也均在1亿元以上,东方证券上海遵义路营业部卖出金额也高达9985万元。

  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5家卖出中国平安A股金额居前的营业部中,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和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均是业内赫赫有名的QFII大本营,可见做空中国平安的资金来自于外部资金的可能性较大。

  相比较QFII的大举做空,国内的一些机构则逢低抄底,只不过是否踩准,依然要通过时间来检验。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两家机构专用席位昨日买入中国平安A股4112.93万元和2382.71万元,建银投资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总部和国泰君安北京知春路营业部买入金额也均在2000万元以上。

  平安澄清声音姗姗来迟

  与今年1月初再融资传闻来袭时,中国平安及时辟谣不同,昨日中国平安对众多负面传闻的反应显得较为迟钝,此举恰恰加剧了市场恐慌,“无风不起浪,否则平安干嘛不澄清呢?”

  直到收盘后,中国平安的澄清声音才姗姗传来,“目前主要大股东并没有抛售公司股票以及相关计划,目前既没有再融资计划,也没有投资任何欧洲债券。”

  中国平安同时强调,目前平安经营状况一切正常,业务增长良好,财务稳健,平安及控股子公司的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平安目前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或许在面对众多负面消息缠身时,中国平安也感到莫名其妙且无所适从。

  受中国平安拖累,昨日A股市场上的保险股中国太保(601601,股吧)(601601)和中国人寿(601628,股吧)(601628)也分别下跌7.08%和3.81%,银行股中的北京银行(601169,股吧)(601169)、深发展(000001,股吧)A(000001)、浦发银行(600000,股吧)(600000)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跌幅也均在3%以上。

  相比较A股,H股中的中资金融股跌幅更大。昨日,中国太保H股(2601.HK)下跌8.49%,农业银行(601288,股吧)H股(1288.HK)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H股(3968.HK)跌幅也分别高达5.38%和4.27%,其中招商银行H股最近3个交易日累计跌幅高达18.13%。

  正是由于H股在该波下跌过程中跌幅远大于A股,截至昨日收盘,中资银行股H股较A股的溢价率已悉数消失。

  新闻链接:东南亚股市昨现暴挫

  商报记者 张淑贤

  由于担忧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今年以来表现可圈可点的东南亚股市近期持续下挫,跌势惊人。

  ●泰国 在疲软的东南亚股市中,泰国SET指数昨日跌幅堪称之最。在连续大跌两个交易日后,泰国股市昨日低开后持续下探,盘中跌幅一度逾9%,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在接近跌停之际,泰国股市午后短暂停牌。但随后泰国证交所宣布,该国股市并未触发停牌机制,停牌原因是由于在中午休市后不久一个临时技术问题导致交易系统停顿。恢复交易后,泰国股市触底反弹,但截至收盘,该国SET指数依然大跌5.65%,在东南亚股市中位居跌幅之首。

  ●菲律宾 昨日,菲律宾马尼拉综指开盘半个小时后也持续加速下探,截至收盘,该指数大跌4.24%,报收3721.219点,盘中低点3715.010点,创出今年2月28日以来的新低。

  事实上,菲律宾马尼拉综指9月20日起便陷入暴跌中,截至昨日收盘,该指数已五连阴,累计跌幅达13.62%。

  ●印尼 印尼雅加达指数昨日跌幅也达3.22%,而上周四该指数更是狂泻8.88%,商报记者查阅发现,印尼雅加达指数自9月12日以来的累计跌幅已高达17.07%,昨日盘中低点3217.949点创出去年9月23日以来的新低。

  ●新加坡 新加坡海峡指数昨日下跌1.65%,盘中低点创出2009年9月8日以来的新低,且自8月1日以来该指数累计跌幅高达17.45%;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昨日跌幅也达2.50%,盘中低点创出2010年7月7日以来的新低,且自7月11日以来的累计跌幅达16.61%。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东南亚股市现断崖式暴跌尤其是近期跌势加剧,主要是之前该地区股市表现可圈可点,“再加上目前普遍担忧全球经济衰退,获利资金纷纷选择落袋为安,撤出该地区股市所致。”

  记者查阅发现,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和菲律宾马尼拉综指在暴跌之前的七八月份分别创出历史新高,新加坡海峡指数今年尽管未创出历史新高,但8月份的高点3227.28点较3月份的低点2919.18点累计涨幅也达10.56%。

  [截稿新闻]中国概念股再起跌势

  在A股、H股和东南亚股市跌声一片的同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日子也不好过。尽管美股上周五小幅收高,中国概念股乘势反弹,但中概股全周的累计跌幅依然远远超过美股大盘。纳斯达克中国指数上周五报收于165.31点,全周下跌12.2%。本周开盘,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但中国概念股总体仍呈现下跌态势,网易、搜狐、携程、巨人网络等个股跌幅均超过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