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欢迎您!

 atseven 2011-09-27

“成功教育"四重奏
——记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

人 物 素 描
    刘京海,特级教师,中学特级校长。1980年到闸北八中担任副校长。1987年,闸北八中在他的带领下启动“成功教育"。成功教育主张“差生不差”,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把培养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通过反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刘京海正确运用成功教育理念.把闸北八中从一所薄弱学校变为明星学校,创造了当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96年.凭借“成功教育"的成功推广,刘京海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杰中青年教师”,2003年9月10日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经 典 语 录

★知识爆炸.所以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知识淘汰速度加快,所以没有必要学习所有的知识。能力、人格的作用上升,知识、能力、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财富和力量。
★每个学生都是自我塑造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塑造学生.但能影响学生,其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影响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和自信心。
★对意志坚强的成人来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不同的教学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点,即他们首先都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和自信心。这些是人格的核心。学生是依据自我概念中的我去塑造自己的,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健康的人格的核心是自信。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人做人,而教人做人的前提是教人认识自己是好人、能人,并最终使之逐步成为好人、能人。不可否认现在教学过程一是失败多于成功,二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
★孩子的问题不是脑子问题,是动力问题,是习惯问题,不研究孩子就难以教育孩子。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俄国著名作家安
东•契诃夫的名言在刘京海校长这里变为现实。从教多年来,刘京海以“你
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教育理念,注重培养
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不断认识自己、相信自
己、成就自己。

“差生观":“差生"是叫出来的

    提起“差生”,刘京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1980年,刘京海初到闸北八中做副校长,发现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汇聚地。学校周围居住环境差,居民文化层次低,生源状况“惨不忍睹":招收的学生。一大半不愿意读书,1/3以上小学留过级;学生的入学成绩位居全闸北区倒数第三,远远落后于全区的平均成绩……不仅如此,闸北八中派系斗争非常厉害,学生学业不过关,且经常打架①。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京海走马上任了。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他发现这些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重情义,有时也很懂事。这让刘京海坚信这些孩子是好孩子,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在多数人眼中他们是“差生",长此以往他们便自暴自弃,放弃学业甚至参与打架斗殴。刘京海说,“差生不差,每一个差生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历史”。他下定决心要解决差生的问题,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差生观"。
    他以自己女儿为例,证明了他的“差生观”。女儿曾在小学三年级考倒数十名,刘京海在反省自身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曾无意中打击过女儿的自信心:有一天,女儿在家里边写作业边唱歌,正写论文的刘京海听了心烦,就顺口说了一句:“妹妹,你唱歌可真难听!”之后,女儿再也不唱歌了。这件事让刘京海后悔不已:自己不经意问的一句话.可能扼杀了一个小歌星。在后来的教育中,刘京海十分注重鼓励孩子,他不断发现女儿的优点并予以鼓励,女儿的成绩有了大大的提高,一个多月后,已成为前十名了。刘京海说,“差生”都是叫出来的,“昧着良心’’夸孩子好,夸得他对学习有了兴趣,夸得他有了自信心,他真就学习好了,这叫“弄假成真”。
    “成功教育"要求寻找“差”背后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差生观”。刘京海认为,孩子在个性、学习基础、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方面都是有差异的,这是学校教育都会遇到的现象。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忽视了分数之外的东西。对于学生而言,分数并不能代表他们的能力和未来,但不少教师“以分数论差生",为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久而久之,弄假成真。他指出,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每个教育者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差生是叫出来的、差生不差。学生眼前的差并不代表今后的差,这方面差不能代表那方面差,学业的差更不能代表能力士箩差,表现出来的差也不意味着实际水平上的差,每一个所谓的•差
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潜能和可能性。”(2)
    在“成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1987年,闸北八中开始把“成功教育用于实践。刘京海把工作的中心放在扶持“差生’’的自信心上,学校里到处是激励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名人名言及自编的标语,老师们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经过三年的初步实践,闸北八中的学生不仅自信心有了大的提高,成绩在全市也达到了中上水平。


成功观:成功是成功之母

    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理念不同的是,他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他强调说,成功教育主要是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人树立自信。他认为,差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反复失败让他们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差生变成优秀生,方法很简单——老师把差生当成天才来教育,不断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在反复成功的体验中,培育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自主成功。
    在刘京海心中,差生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他们在消极的评价中逐渐丧失信心,从而表现不出色。他强调。要帮助那些所谓的“差生"树立自信心.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产生积极的行动。在“成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上海闸北八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改革教育教学和评价方法。在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中,闸北八中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其成功的心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改革评价方法,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无全才”的思想,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找优点,并对其优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其次,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成功教育"要求教师不以成绩论英雄,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最后,帮助家长树立成功心理。要求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做到“四个一":“一个目标,一盏灯,一张桌子,每天陪一小时’’。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谈起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刘京海说,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要维护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外,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养成“静下来"和认真完成当天作业的习惯。家长可以通过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画画、学琴等,来培养其静下来的习惯,同时,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并逐步向家长不在学生也能自觉完成作业过渡。
而想要让孩子形成习惯和观念,要用符合孩子思维方式的方法来教育。需要不断地重复。刘京海每天早上送女儿到幼儿园.都嘱咐她到幼儿园既要认真听讲,又要积极发言。每天回来的时候就问她,今天听课是不是认真?今天有没有发言?在他的教育下,他女儿进步很快。
    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刘京海概括出了成功教育的三个要素:相信孩子;让孩子拥有梦想;为孩子提供反复成功的机会并不断地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
    他还把“成功教育"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经过教师帮助,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以问题为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较高层次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争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励;第三,最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己主动去争取成功。
    在“成功教育"中,贯穿始终的三个要素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相信学生能成功;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和条件;对学生坚持实施激励性评价。
    不少人对“成功教育’’有误解,认为“成功教育”不会失败。刘京海说,“成功教育”过程中,失败不可避免,同时也很有必要。要重视失败带来的积极意义,防止学生有“成功依赖”。成功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成功总体上大于失败,失败是成功过程中的失败,失败必须是通向成功的。所以说,成功教育是指通向成功的教育,而不是保证成功的教育。"①
    在刘京海的眼中,“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理念,它主张人人可以成功,主张成功是多方面的,主张把培养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作为方法,“成功教育"强调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通过反复成功提高自信心.发展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

教育观:教育是圆梦的过程

    对于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刘京海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有一点他曾反复强调,就是一个学生的成功,常常是从“做梦’’开始的。他主张.教育要做到的,就是给孩子留下一点做梦的时间和空间。
    上海市闸北八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男孩,一天在厕所里遇到了校长。校长叫出了他的名字,还夸他作文写得不错。男孩大受震动.他想,全校有几千学生,校长怎么会认识我?说明我的作文真有水平.还有点名气呢。从此,这男孩信心大增,他开始做作家的“美梦",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他也成了一名中学校长,并真的成为一名作家,写出了《戚继光传》等作品①。
    这个故事证明:对一个人的正面评价有助于他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走向成功。即成功往往是从一个个“美梦”开始的。一个孩子如果认定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走上成才之路。反之亦然,如果一个孩子天天被认为为是傻瓜,久而久之.他可能会逐渐相信自己真是一个傻瓜,或许会自暴自弃,从此与成功无缘。追逐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梦——追梦——圆梦的过程。刘京海说:“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一个民族有一个梦想,这个民族才是有希望的。可是,现在人们太功利了.只知道挣钱享受,很多孩子已经没有梦了。⑦"
    刘京海提出要给学生梦想的时间和空间,善于找出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梦。在训练女儿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的过程中,学钢琴和画画都可以达到目的,刘京海征求女儿意见,问她喜欢画画还是钢琴。小思灏说自己喜欢画画。刘京海颔首赞同说,挑自己喜欢的学,才能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女儿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突然有一天,说自己要休学一年,专心研究一个课题,妈妈坚决不同意,女儿却坚持休学是自己的权利,认为自己可以决定在任何时候停下来,去做想做的事情,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这在常人看来是无理的要求,刘京海却表示强烈支持,他笑着称赞女儿知道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没有被磨灭个性。
    刘京海说:“很多人可能在人生过程中无奈地失去了梦想。当然,没梦的人是要死的,有梦的人终归也会死,但有梦的人会幸福得多,因为有梦就有追求,就会去干,没梦怎么干呢?所以,我觉得让每个人都有梦。可能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
    在成功教育中,从帮助成功到尝试成功,再从尝试成功到自主成功,闸北八中十分重视“梦想文化’’,鼓励学生有梦想,帮助他们追求梦想,创造一切条件,便于他们实现梦想。“我们的学校文化有三个特点:第一,自信;第二,梦想;第三,大气。这些又可以归结于我们一贯倡导的人格,不仅是学生的人格。而且还有教师的人格。我们鼓励老师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才会工作得更精彩,才会鼓励孩子有梦,引导孩子成功,最终才可能圆自己的梦,圆孩子的梦。"①刘京海自豪地说。

人才观:知识、能力、品格并重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中学校长和上海市政协委员,刘京海对人才有其独特的看法。他认为,21世纪的人才需要知识、能力和人格并重,需要和谐发展。在被网友问及海归是不是人才时,刘京海说,新时代的人才观要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海归是不是人才,要看他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需要在实践中证明。
    针对目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刘京海认为,知识是力量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对学生来说,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不断地灌输知识,极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从而成为负担。目前,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小学生中学化,中学生大学化”的现象,知识量不断地加大,兴趣班、辅导班蒸蒸日上,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人格和能力培养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知识已经成为一种负担,重重地压在孩子幼小的身上。对学校来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是增多了,而是减少了,有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比发展中国家要简单得多。如日本初三才上一元一次方程。随着便捷产品的增多,知识的教育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需要让知识最小化,教育最大化,用尽可能小的知识,达到最大化的教育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好的教育需要进行课堂解放,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并在体验中获得更深的感悟;优秀的教师善于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一"份知识中,引导学生得出“三"来,实现教育的最大化。
    刘京海反对目前教育界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现状,主张过多的知识教育是一种负担,教育部门要尽快为学生进行“知识减负",降低知识总量和知识难度。从教育的实施者——学校来说,应该减少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增加学生能力、人格培养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不用太累也可以把书读好,何乐而不为呢?
    他主张,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人才,要注重其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现在成功的人士,常常具有以下特点:肯吃苦、敢冒险,善于人际沟通。这恰恰是学校教育不重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需要改革。具体说,孩子要成才,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好人,他才可能成为好人。习惯培养也很重要,人的素质更多表现为习惯,学生想读书,但没有好的习惯,不可能读好书。
    作为一个中学的校长,他明确指出:不是知识决定人的命运,而是知识、能力和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为了培养知识、能力和人格兼具的人才,他从以下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第一,建设好学校的教师队伍,吸纳优秀的人才加入.使学校的优秀教师人才辈出;第二,把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把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整合,使掌握知识的时间最小化,腾出更多的时空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发展。①
    刘京海独特的“差生观”、“成功观”、“教育观”、“人才观”引领上海闸北八中从一个“后进学校"变成了“明星学校”,创造了当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96年他凭借“成功教育”的成功推广,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杰中青年教师”,2003年9月10日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

教 育 启 示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心理.深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通过老师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成功的教育,这就是成功教育的精髓。要实现成功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给学生做梦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学生都有梦想,也都渴望梦想能够实现。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教育,让不少学生忙于做不完的作业,忙于永无止境的补习班,而最初的梦想在“一切向‘分’看"中逐渐枯萎。有人说,梦是永恒的微笑,能让人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在刘京海眼中.孩子的梦想弥足珍贵,要给他们做梦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为梦想而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有梦想,不去努力,梦想只能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要实现梦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刘京海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功非常重要,他认为,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善于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用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通过老师教育逐步转变为学生进行自我成功的教育。
    第三,不断强化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哪一个孩子愿意每天被人批评?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在刘京海的教育实践中,差生是叫出来的,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他主张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不断鼓励中强化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内化为学生追求成功的动力,进而获取成功。
    第四,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并重的人才。在刘京海眼中,知识是力量,也是负担。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最小化,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最大化。他认为,现代社会,知识、能力和人格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
    哪一个学生不希望快乐地做属于自己的“梦”?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获得积极的评价?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功教育告诉我们,给学生做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强化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注重他们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培养,终有一天,学生的“梦"都会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杨一仁.《刘京海先生与成功教育》(上)——我眼中的教育名师.《内蒙古教育》,2008(9):P57—P59.
[2]杨一仁.《刘京海先生与成功教育》(下)——我眼中的教育名师.《内蒙古教育》,2008(11):P52—P54.
[3]孙云晓,洪明.《成功教育语录解析——访刘京海》。《少年儿童研究》,2009f41.P29—P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