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脾饮新用

 昵称3229476 2011-09-28
作者:陈永祥*
实脾饮由干姜、附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厚朴、大腹皮、草果仁、木香、木瓜组成。笔者用治脾肾阳虚型腹水效佳,举例如下。
1 肝硬化腹水
张某,男,65岁,1996年1月25日初诊。患乙肝3年,1月来自觉纳减,腹胀。诊见:腹胀如鼓,脐突,腹部青筋显露,倦怠乏力,尿少便溏,四肢消 瘦,面色苍黄,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查:腹围96cm,全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在右肋下4cm,叩、压痛明显,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8.5×109/L,N0.75,L0.24,Hb90g/L。肝功能:ALT833.5nmol.s-1/L,TBIL18.6mol/L,TP62g/L,A25g/L,G37g/L,TTT9u,TFT(+++)。 B超示:肝硬化并大量腹水。西医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中医诊为臌胀,证属脾胃虚寒,气滞水停。治以温运脾阳,行气导水,拟实脾饮加 味。处方:干姜、附子各6g,白术、厚朴各15g,木香、木瓜、大腹皮各10g,益母草、怀牛膝、车前子(包煎)、茯苓各30g,炙甘草3g。3剂,每天 1剂,水煎服。药后尿量增加,腹胀大减,续服6剂,腹围缩小至73cm,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自觉疲乏,肝区隐痛,食后腹胀,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沉 细弦。证属脾虚肝郁,气血瘀滞,遂易扶脾养肝,活血软坚之法治疗。同年8月复查肝功能正常,B超未发现腹水,病情基本稳定。

2 慢性肾炎腹水
孙某,男,14岁,1996年10月2日诊。患慢性肾炎10年,近因感冒而复发。全身水肿,恶寒,周身痛,纳呆,尿少色白,倦怠,舌淡、苔薄白,脉浮 紧。查:全身高度水肿,按之凹陷,腹部膨隆,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PRO(++++)。西医诊断:慢性肾炎复发型。中医诊断:水肿。证属风邪外 袭,肺失宣通之风水泛滥证。治宜宣肺行水,拟越婢加术汤加减。处方:麻黄、苍术各10g,生姜6g,甘草3g,生石膏20g,大枣3枚,赤小豆(捣)、车 前子(包煎)各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忌盐。药后面部及四肢水肿全消,不恶寒,有汗,尿量多,唯腹大如鼓,有移动性浊音,纳差,腹胀,嗳气,便 溏,舌淡、苔白厚,脉沉紧。证属脾阳虚,水渍于中之阴水证。治宜温运脾阳,化气行水,拟实脾饮加减。处方:草果1个(捣),大腹皮、木瓜、木香各10g, 厚朴、白术各15g,干姜、附子(先煎)、砂仁、桂枝各6g,车前子(包煎)30g,茯苓24g。3剂。水煎服,药后腹水全消,纳食转佳,仍倦怠,食后腹 胀,脘痞,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PRO(+)。此属脾阳初复而脾运尚不健,以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芪、芡实、赤小豆、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玉米须等 服20余剂,尿蛋白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3 结核性腹膜炎腹水
王某,女,30岁,1995年8月15日初诊。腹胀、腹痛伴发热恶寒1月。诊见:腹痛、腹胀而大,按之痛剧,如囊裹水,倦怠乏力,口淡无味,小便清, 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检查:T37.8℃,P90次/分,R30次/分,BP18/13kPa,腹膨隆,腹肌略紧,全腹均有较明显的压痛及反 跳痛,移动性浊音(+),四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1.2×109/L,N0.7,L0.29,ESR 40mm/1h;结核抗体试验(++);B超示肝脾未见异常,中等量腹水。西医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医诊断:石水,证属邪客少阳,肾阳不足,寒水凝结。 用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3联抗结核治疗。中药先以柴平汤和解少阳,服药4剂恶寒发热消失,夜间仍有低热,此脾胃运化功能初复,肝气不舒,脾肾阳虚,寒水 凝结。拟实脾饮加味。处方:草果(捣)5g,大腹皮、柴胡、木瓜、白术、厚朴各15g,木香、神曲、枳壳、白芍、泽泻各10g,干姜、沉香各6g,茯苓 30g。以该方加减服20余剂,腹水全消,腹痛及反跳痛均除,复查ESR 8mm/1h,余均正常,观察1年无复发。
按:腹水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壅塞,脾肾阳虚,水湿停聚。多为肾、脾、肝3脏功能障碍,气结、水停、血瘀为本病的关键所在。治宜明辨虚实, 权衡补泻。泻实宜衰其大半而止,勿求速利,补虚宜温养脾肾,化气行水。以上3例,病虽不同,但都合并大量腹水,且辨证均属脾肾阳虚,水液潴留,余选用具有 温养脾肾,行气导水之功的实脾饮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收稿日期:1999-02-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