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与孩子眼神交流吧

 阿里山图书馆 2011-09-29
                          让我们与孩子眼神交流吧
                                                                 文/梅子易
上周,我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初中二年级家长会)。那位专家讲了很多青春期孩子应该怎样教育与沟通的问题,方法也很多。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尽量减少与孩子用语言交流,多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孩子大了,会反对我们喋喋不休的语言交流,也反感我们那些讲了千百遍的大道理,他们也许渴望安静,渴望您和他之间的眼神交流——简单、明了、默契。之所以这条给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触动了我。

  我曾一直在内心告诫自己:绝不当个遭孩子嫌弃的唠叨妈妈,啰唆妈妈。可是,我发现,要做到不唠叨不啰唆好难好难。我们做家长的有那么多问题要问孩子,要关心孩子,要交代孩子,要叮嘱孩子,我们不说不讲,他们怎么知道?于是,我就这样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唠叨着。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已经启动了屏蔽家长语言功能,你的言语在他那里根本起不到作用,甚至还制造了噪音啊,这不是适得其反么?也许,专家的话可以拯救我这位唠叨妈妈呢。

  如专家所言,除了孩子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用眼神与她深情频繁交流过。如今,孩子已长大,我们之间有多少时间没有眼神交流了?久远了些吧。

  中国有句古话:上等的孩子用眼教,中等的孩子用话教,下等的孩子用棍棒。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回想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事,只要家长瞪一眼都吓得不敢吭声,赶紧想办法弥补过失,觉得家长没有用语言批评比用语言批评还可怕。长大后方知道那是最高境界的“无声批评”。如果因为某件事获得了家长赞许的眼神,我们也会高兴好几天,觉得“无声表扬”也是表扬里的最高境界吧。

  专家讲,家长与孩子的成功交流,带给孩子心灵力量的是一种让孩子眼睛闪亮、嘴角微笑的东西,“每天和孩子做一次眼神交流”是走入内心、擦拭尘埃的机会。即使再皮再淘的孩子,当你用真诚、温暖、鼓励的眼神凝视他,他也会不知不觉地安静下来。

  专家还讲了这样一个事例: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放学的时候,孩子都会和老师说再见,同时还要很执着的和老师眼神对望,由于孩子太多,如果老师没有把眼神投到他身上,这孩子会一直不走,继续和老师说再见,直到老师用眼神和他对望后。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渴望老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语言。我们的目光受情感制约,人的眼睛表现力极为丰富和微妙,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情感,目光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譬如,我以前每天喋喋不休孩子书桌文具摆放紊乱,不利于写作业。说的多了,女儿也见怪不怪,不当回事。现在,我改为:先帮助孩子收拾一遍,然后神情严肃注视她一小会,我用眼神告知她:我已经给你示范了,请你按照这样收拾,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必劳我躬亲,文具摆放合理,做作业效率才高。孩子收到我的目光,她很惊奇,目光不敢与我长时间对接,主动游移了。我想她应该是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她再用文具盒时,非常注重定置摆放。看到她如此,我对她投以赞许的目光,她的眼神高兴地迎接上来,我们会心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孩子接受到我眼神中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时,我是快乐的,她亦是快乐的。这和我歇斯底里的吼她改正,她却若无其事不改正相比,眼神交流更文雅和有效。

  当然,我们与孩子交流,并不是完全用眼睛批评人,通过眼神发威是远远不够的,眼神中还有透出对孩子们的关爱才行。孩子取得了进步,我们会微笑看着他,一切赞扬的语言都在眼神中体现出来。一起看电视,看到某个比赛项目的结果,我们和孩子相似一笑,表示我们的观点一致;传递一件物品,我们目光交接,表示我们尊重彼此……每天一次,渐渐地,孩子也逐渐学会了用眼神说话:用眼神表达对我餐桌的肯定;用眼神表达她对我们的崇拜;用眼神阻止我们错误的包办行为……

  每天和孩子做一次眼神交流吧,传达我们的爱与欣赏,或者表达我们的批评与警示。有时候,眼神可以超越语言的威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