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受创造的寂寞[情理美文]

 婉林 2011-09-30

享受创造的寂寞

(2011-09-30 05:59)

    前些年,去过东洋的人都会感慨日本生活的快节奏,现如今,中国人为生计奔忙的节奏和频率似乎不逊色世界上任何国家。稍微留意你会发现:人们普遍焦虑的神态,步履匆匆的行人,急切切的各色劳动者,到处爆棚的招聘会,此起彼伏的喇叭轰鸣,就连树荫下休闲的牌桌旁也不时传出气呼呼的吆喝声。一向以文静著称的文化人,似乎亦矜持不再:学者明星化、文艺娱乐化、学术功利化的现实,表明文化当仁不让地加入了这喧嚣的阵营。无怪有人惊呼,偌大个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处在一个经济发达、需求旺盛的商业社会,人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放下文人清高的架子,发挥掘金的潜能,当然无可厚非。让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走向市场,为经济增长助力,也为自身赢取再发展的后劲,更是理所当然。然而,文化走市场,除要区分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关系,还要厘清文艺创作与生产两个不同的概念。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需要心无旁骛、激情投入,需要深思熟虑、精雕细刻。任何精品力作的诞生,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牺牲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文艺产品的生产制作,包括出版、展览、播映、演出等环节,当属文化的产业化阶段。这个阶段要造势、要推广,市场越大、受众越广、赢利越多,证明营销越成功。

  如果不加区别地把前期的个人创作和后期的市场营销一味交付市场,高精尖的探索性创作空间就会受到严重挤压,文化的进步势必停滞。一个满脑袋铜臭气的作家能写出何等惊世之作,恐怕只有天知道。有人认为,在普遍随波逐流、忘情名利的当下,如能岿然不动,坚持享受一份创造的寂寞,肯定也算另一种时髦。此说虽有点自我解嘲的味道,但其“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度,确有难得之处。

  享受创造的寂寞,需要良好的心态。虚荣的光环灿烂而耀眼,经济的利益充裕而实用,名利诱惑让一个捉襟见肘的常人毫不心动实在太难。摆脱坐冷板凳的辛苦,做些短平快的世俗化应景玩意儿,立马可以名利双收。然而,不为名利所动,一如既往、平心静气地追求梦想,思常人之未想,言常人之未道,打造自己的文化高地,无疑是种高难度选择。这里没有聚光灯下的荣耀,没有腰缠万贯的实惠,甚而还可能戮力追求一生做不出什么辉煌事业,失落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保持良好心态,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才会有气定神闲、物我两忘的创作境界,才能虚心面对成功的喜悦,坦然稀释失败的忧愁,领略到奋斗过程中精神的慰藉与富足。

  享受创造的寂寞,要常怀敬畏之心。文化是神圣而崇高的事业,无所敬畏则人文尽失,找不到精神故乡的心灵寄托。吴冠中先生认为:“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我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这里所说的“殉道”和“痛苦”,是对文化神圣的追求,是探索与独创的痛苦,是真善美纠结的悲悯情怀。心存敬畏,就少了心浮气躁的骄狂,就不会沦为物欲的奴隶,就有了坚守的韧性。因为没有坚守的韧劲,新创就会夭折;没有持续的突破,文化肯定平庸。艺术家不是编撰故事的匠人,不是记录生活的照相师,不是人云亦云的学舌鹦鹉,只有深入实际、体悟人生,潜心思考、精心磨砺,才能在艰难困苦的跋涉中找到创造的乐趣,传递给受众睿智的发现和灵魂的感动。

  享受创造的寂寞,要有历史的眼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应当清楚地看到,岁月悠悠、大浪淘沙,虚名浮利的东西全是过眼烟云。急功近利与好大喜功,商业炒作的畅销幻影与明星般的偶像造势,不可能制造出划时代的文学巨匠。清贫的生活、多舛的命运,恰能开阔胸襟、砥砺意志,激发创作灵感,产生与时代相呼应的大作品。唯有放眼长远、面向未来,不计一时一事的名利得失,才能摒弃浮躁、拒绝诱惑,孜孜不倦地追寻既定目标。为当代创品牌,为后世留经典,从小处看,是成就自我;从大处看,则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而赢得历史眷顾和人民青睐,才是对艰苦付出的最大报偿。

  在商潮起伏、浮躁风行的文坛上,出大师、出杰作的真正希望,或在于大批有志者心甘情愿地去承担并享受创造的寂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