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明月清风@ 2011-10-0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特殊句式的标志及类型
2.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难点重点】
辨别特殊句式的类型并掌握翻译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 考点阐释: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二、考题探究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广东卷)
( 2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解析】“奚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相当于“以奚”,即“凭什么,根据什么”。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湖南卷)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于斯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把其放在谓语动词“饮酒”的前面。

三、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三)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这个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就是活用动词的宾语。如: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后序》)
  “臣,海安、如皋”都是宾语,“私、道”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没有宾语,就看一个名词前面是不是有“已、乃”等状语,如果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2)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促织》)
  “乃、细”都是状语,于是原本是名词的“前、疏”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
  (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鼓”“刃”前面有“能、欲”,都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2.名词做状语
  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在文言文当中,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名词做状语也是一种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南指”相当于“向南指”。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主要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一个动词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这个动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如:
  (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援、救”原本都是动词,这里不是处在主语,就是处在宾语的位置,所以都活用为名词了。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做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如: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过秦论》)
  “贤”原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这里是“贤士、贤人”,可见它已经名词化了。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了。如: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苦”后面带上了“秦”做宾语,就活用为动词了。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这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词了。如: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崤之战》)
  “勤民”是“使民劳累”,是使动用法。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认为怎么样”。如: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刺秦王》)
  “迟之”是“认为这件事办得太迟”,是描写心理活动。


五、复习方略

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例: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B)
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D、则何以哉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准确翻译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事实上,高考中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通常是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的。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我们要能运用这些相关知识,并将结合具体语境(包括上下文和写作背景两个方面),仔细体味和制订要求翻译的句子,明确句式特点,努力实现知识迁移,从而顺利地解答这类题目。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如翻译《齐桓晋文之事》一课中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一句,要知道“莫之能御”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相当于“莫能御之”;还要能清楚“保民而王”与“莫能御之”构成假设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