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还没恋爱、正在恋爱、已经失恋或正在为婚姻纠结的人们。但愿有更多的人看到、看懂和领悟此文。
如果你认为拙文荒唐,那么就请你在“美好的爱情”里自我陶醉吧! ---写在前面。
几个月前,一个叫“简单的幸福1999”的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名为《爱情发展流程图》帖子在网上疯传。 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在爱情的误区里越走路越窄。
人类是如何走入爱情误区里的?其原因是爱情“被”供上了神坛。
那么,爱情又是如何“被”供上神坛的?这应当归因于那些艺术家们,归因于文艺作品对人类意识的潜移默化。
爱情“被”供上神坛是社会发展历史的杰作
第一,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理想。人类情感大体分为爱情、亲情、友情三类。在这三类情感中,爱情与生理需求有关,涉及到异性相求、基因保存与繁衍和家庭的稳定。因此,爱情不仅是亲情的基础,而且也的确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对这种美好的情感无论如何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人渴望拥有一分真挚纯洁的爱情,这已经成为一种向往、一种理想。 第二,社会给爱情的附加值与人们的追求向往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爱情的结果是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和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一个家庭的安定环境不可能任这种结果自由泛滥。因此,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社会给这种美好的情感附加了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伦理的、世俗的、经济的等众多的条件。所以,爱情并不是一种单纯存在的情感,她总是和上述的这些社会的附加值搅和在一起。单纯的、没有附加值的爱情是绝不存在的。这却与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第三,艺术家们表达追求理想爱情的诉求把人们带入了爱情的误区。衣食无忧的人们迫切需要爱情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但社会对这种美好的情感附加的条件无不限制着人类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追求。使人们的这种追求无所依托。于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就把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追求寄托在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中。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被艺术家们无限夸大的作品歌颂着、宣扬着唯美的、至死不俞的爱情观。还时不时地赋予爱情故事的悲情色彩。说白了,艺术家们所宣扬的不过是人类的一种“乌托帮”式的理想;表达的仅仅是人们追求这种理想的诉求而已。当人们在读这些作品时,并不会去思考艺术家们的这一理念,而是把作品中的生活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划等号。由于艺术作品对人们意识的潜移默化作用代代相传,便固化了人们的爱情观。 爱情就是这样“被”供上了神坛。
在中国,最无聊的爱情小说家要算台湾的琼瑶了。对于她的作品,稍稍成熟点的人是不屑一顾的,但却害苦了千百万单纯无知的少男少女。
“爱情”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 爱情是人的较高层次心理需要。
“ 爱”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即我们常说的“激情”。
五年前,我在《爱情、婚姻与卖淫通奸》一文中说过:“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感观上的愉悦体验,一种占有的欲望,一种超凡脱俗的享受,一种非理性的冲动。”“什么是情?情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一种关注和付出的欲望,一种根植于现实生活的责任感,一种理性的选择。”在这里,把“爱”和“情”是分开来说的。如果你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二者的心理属性是不同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实际上是指的“爱”的心理属性。既然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其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持久。因为“激情”总有归于平静的时候。人们常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就是指的这种情感。事实上“爱”的心理属性也决定了不可能天长地久。
人的高层心理需求决定了爱情的指向并不是恒定的。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仅仅论述了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实际上人的高层心理需求也是具有多样性的。由于刺激量和人的感觉域限成反比的心理生理特性,求新求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新厌旧”,成为这种心理需求多样性中的一种,也是人的多种本能之一。这种本能决定了爱情不可能永久地指向某个特定的对象。在这一点上男女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其自由度不一样。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只要男女的自由度为3/8:1/6,就能实现进化上的稳定。
当代社会发展变革和观念的更新冲击着爱情的持久度。 当社会发展进入高度流动、开放的阶段,就给了人们广阔的自由空间。在广阔的自由空间里,意味着人们有充分的随机选择的可能。这一时代特征和人的“喜新厌旧”本能结合在一起,成为爱情异动的催化剂。所谓的“距离产生美”也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爱情进入婚姻之后是必须实现转换的。 即便是爱情使人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也并不意味着能够天长地久。要天长地久,还必须能够顺利地将爱情转化为亲情。此时“激情”不再,爱情变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一种关注和付出的欲望,一种根植于现实生活的责任感,一种理性的选择。这就是亲情,一种长相斯守的亲情。人们常说“七年之痒”,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定数。这个转换的成败和转换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双方的成长背景和个人修养。假如这种转换失败,那也是不应该归罪于爱情的。
要使爱情不给人们带来痛苦,就必须使爱情走下神坛。这是对爱情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我曾说过的“情理人生”的内容之一。然而,千百年形成的东西,并不会轻而一举地退出历舞台。我们所能表达的,也仅仅是一种期盼,一种追求。
期盼艺术家们还爱情的本来面目。多一些历史责任感和道德良心,多出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在当代,已经有不少的艺术家作出了这种尝试,也已经开始显现出效果。例如《金婚》,就写出了爱情生活的真谛。
期盼教育部门和教育家们把正确的爱情观纳入人生教育的必修课。至少要从中学开始进行这种教育,要让青少年在春心萌动开始就懂得爱情是人生过程中的、根植在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她不可能脱离现实而超然存在。这应该是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期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追求美好的爱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在事实上,爱情也不过是人生过程中的生活内容之一。这种特定的生活内容和其他生活内容没有什么分别,一样也是五味纷呈的。在人生的过程中,事业有成败,生活有苦乐,爱情的苦乐不过也是一种生活的历练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能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也是要靠个人的领悟能力的。
有缘读到拙文的朋友们,大胆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吧!但是请你相信: 爱情并不在浪漫的故事里,不在书上,不在电影电视剧和情歌里,爱情只能在现实生活中!
美好的爱情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她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也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
如果你的爱情遇到挫折,也不必痛不欲生。因为,这不是生活的全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