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怎么办 针灸治疗解烦恼

 休閑 2011-10-01
  古人有“一针、二灸。三汤药”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去的大夫看病,首先想到或采用的治疗手段肯定是扎针,扎针如果解决不了,他们通常会采取灸或推拿按摩,如果还是不起作用,他们才会给病人喝药。这就说明了针灸在疾病治疗中不仅简单好操作,而且疗效非常好,特别是对脾胃病的治疗有事可以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是怎么治疗胃痛的。
  
  胃痛,中医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我们中医认为引起胃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 受寒:寒邪客于胃脘,寒主收引,之胃气不和而痛。 2 肝气横逆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脉夹胃,肝失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滞,导致胃痛。 3 体质因素:禀赋不足,中阳素虚,内寒滋生,每因饮食不慎,思虑劳累。或触及寒邪而发病。

  知道了胃痛的病因,我们就来看看治疗。针灸治疗胃痛很简单,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痛,只要分清疾病的虚实就可以就行治疗啦。虚实怎么分呢?当然得参考脉相啦。由寒邪引起,脉相一般呈弦紧之相,当属实。如果肝气郁结引起,脉相一般呈沉弦之相,当属实。如果是脾胃虚寒,脉相一般呈虚软之相,当属虚。

  实证一般会扎: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这几个穴位,以达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作用。中脘、足三里一般行捻转补法;内关、公孙、行间一般行提插泻法;若寒邪较重,中脘、足三里多加灸法。中脘、足三里分别为胃之募穴及下合穴,功专温中健胃,散寒止痛;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配穴法,擅长宽胸理气,行郁止痛。肝郁较重者,选肝之荥穴行间,疏泄肝气,抑木扶土。

  虚证一般会选:脾俞、胃俞、中脘、关元、内关、足三里,以温阳益气,健脾养胃。以上穴位一般都要行捻转补法,并可加用各种炙法。脾俞、胃俞为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俞、中脘相伍为俞募配穴法,以强健脾胃;取关元益火之源,温阳建中;补足三里,合于本腑,扶正益胃;配内关,畅利中焦,宽胸止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