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张哲《选刻道德经》大型网络篆刻原型展(一)

 一大山人 2011-10-02

中国书法家论坛 » 【篆刻精英展厅】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张哲《选刻道德经》

大型网络篆刻原型展(一)

齐玉新

zz.jpg

 

艺 术 简 历


张哲,男,1972年11月生,别署石语轩,祖籍河北宝坻。作品曾人展:
“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1995,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1995,中国书协主办)
“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1998,中国书协主办)
“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1998,中国书协主办)
“当代古典细朱文印精品展” (2001,浙江书协主办)
“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2004,中国书协主办)
“第五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2005,中国书协主办)
“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 (2006,西泠印社主办)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06,中国书协主办)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2007,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2008,中国书协主办)
“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获提名奖)(2008,中国书协主办)
“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 (2009,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 (2009,中国书协主办)
“陕西省首届篆刻展” (1997,陕西书协主办)
“陕西省第二届篆刻展(获优秀奖)” (2000,陕西书协主办)
“陕西省第三届篆刻展(获优秀奖)”、(2005,陕西书协主办)
“陕西省第四届篆刻展(特邀)”、(2008,陕西书协主办)
出版有《张哲刻心经》、《实用篆书字典》、《实用隶书字典》、《当代名家印谱—张哲卷》《张哲选刻道德经》。


供职于西安书学院,从事书法篆刻专业。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理事、终南印社副秘书长,陕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通信地址:西安市大莲花池街莲湖巷2号  西安书学院  邮编:710003
电子邮件:
zhang.zhe@126.com
电    话:13572466855              


 
       《张哲选刻道德经》起篇以《道德经》点睛之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印,共遴选八十一佳句,历经一年参悟,终以循道创新为“石语轩”之“印道”,治印八十一方成集,其中或厚重、或隽秀、或朱或白,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道德经》的深刻体会。张哲先生对“道”的善悟与对“德”的看重,成就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艺术进步。
  本书由终南印社社长赵熊先生作序,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研究室主任肖争光先生题跋。

1.jpg
 
 

tiqian.jpg

 


《张哲选刻道德经》序


“秧田多种八月白,草树初开九里香。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这是宋代方岳的一首《田头》诗。每读此,便联想起许多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们,他们在艺田上的耕耘,在耕耘中所体味的苦辛及从中所获得的快乐,一如田家的耕作,年年季季,日日月月。



     似乎才读过张哲创作的《心经》印集没有多少日子,一部新的《选刻道德经》新作便又扑入了我们的眼帘。上一季果实的余香似乎还逗留在在齿颊之间,而充盈着刀情石趣的朱迹又将充实我们的精神之腹。
认识张哲近二十个年头了,但总觉得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他依然是那么年轻,并保持着一贯温和的性情,在温和之中却又显现出一种坚韧、一种青年人少见的定力。张哲好印、好画、好书法,也好玩,玩紫砂、藏文玩、集拓片,还玩虫子!北方冬寒的日子里,他的怀中会传出细细地虫鸣。其实,他的这些玩和藏还谈不上高规格,只是反映了张哲颇具童心的平和心态和面对现代生活的一种修为方式。如此生活态度,在我身边老少同行中倒是少见。然而,诸多“玩物”并没有令张哲“丧志”,他坚持并勤奋着的,依然是印、是书、是画。


     张哲自颜书斋为“石语轩”,与石相语,这便是他二十多年来重要的生活内容了。自学印之始,张哲便对精工一格的印章形式情有独钟,在缺乏“文人治印”这段重要篆刻发展历程的三秦印苑上,张哲的耕耘有着开拓性的意义,并且以他的进取与成就影响着许多同行人。


精工一格的篆刻形式在技法层面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之也就有了突破的困难。当今诸多工于此的印人,无不孜孜以求其变,希冀在形式上再图其新。张哲在这部新作中的用心是明晰的,其一是对精工形式的全面继承,如铁线,如小篆、如满白、如鸟虫。即便在同一形式下,也力求各具面目,别叙情怀;其二是以包括六国文字在内的古文字入印的实践与探索。缘于此种印式自明清以来尚无经典范例,张哲和当代许多同道的努力进取自然有着不一般的价值与意义;其三是在边款的创作上,一方面借鉴各种书法字体形式,一方面利用印石上的印纽及薄意雕刻,有机地组合成一幅幅精美的边款样式。就其技法而言,有的再现了汉金铭文凿刻的清峻风骨,有的则类如明清馆阁刻帖式的精微清丽,其间或阴或阳,或疏或密,颇具形式美感。


前人说“艺无止境。”对于印人而言,相别于昨日的感悟便是进步。令人欣喜的是,从《心经》到《选刻道德经》,我们看到了张哲对篆刻艺术新的体味、新的认知与新的进取。


任一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都是有限的,它可以取天地万象于一隅之中,却未必能面面俱到地表现万千景象。比如被称为方寸之艺的中国篆刻艺术,缘于它的久远历史,缘于它对古文字的依赖,缘于它的传统文化属性等等,只有当它和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时,似乎最能表现出一种浓郁而深沉、华滋而清丽的精神气质。藉用篆刻这种艺术形式镌刻煌煌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恐怕是每一位印人望而却步的事,但这并不妨碍以选句这种便捷的方式,撷取其粹华,再现其精神,并以之愉悦、教化作者与读者。


《选刻道德经》付梓在即,张哲嘱序索句,试凑韵语为赠、为贺:
石语人知未?
相求到于今。
繁滋朱白色,
清丽管弦音。
印恨红尘染,
心从紫降熏。
临川明水性,
问道抱天真。

庚寅夏赵熊识于风过耳堂



溢秀语壮美  印坛立奇轩

——《张哲道德经选刻》代跋



     刚一打开《张哲选刻道德经》清样,不由耳目一新,看完赵熊先生的《序》之后,不由忘记困乏,急于翻阅和体味《田头》耕趣;当红白相间的一方方印章从眼前走过,那黑白相衬的一枚枚边款却使我完全融入到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读书之趣。

自有印信记载以来,治印一直是雅士尚美的追求,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印坛更是风格纷呈,其中,细朱文以其娴静秀丽、婉转流畅的艺术特色,始终给人一种宋词中婉约派的享受。曾欣赏过张哲精心刊刻的《心经》组印,无不给人秀逸、儒雅的印象,但复细品之,似江河在山涧温情徜徉,委婉而不失灵动,又似枕戈待旦的金戈铁马,整饬而不失飘逸。看完了《张哲选刻道德经》,为张哲在篆刻艺术殿堂里的进步深感敬佩。


世纪之初,因工作原因来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西安,又因《经济观察》认识了张哲,偶尔漫谈中其“谈吐儒雅,心藏江海而不露;外柔内刚,到凌空处还虚心”的印人合一之感油然而生。看完张哲的几本集子之后,顿悟“石语轩”内涵——让印石传递心语的雅屋。


前人论及篆刻,有先篆后刻之说,可见习篆乃关键。张哲凭着一腔热情和坚韧之毅力,慎独静悟于经书典籍之中,拜师解疑于周秦汉唐遗址,详查考究于专家学者之群,陆续出版了《实用篆书字典》、《实用隶书字典》等,并在其间潜心练笔,为篆刻的随心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功底,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均匀,婉转流畅,安静祥和、静穆儒雅的风格”。《张哲选刻道德经》中足以看出其作品在方寸之间,阴阳互透,似江海波澜跌宕,如温雅大将出兵疆场,平添几分遐想。


《张哲选刻道德经》起篇以《道德经》点睛之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印,共遴选81佳句,历经一年参悟,终以循道创新为“石语轩”之“印道”。治印81方成集,其中或厚重、或隽秀、或朱或白,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道德经》的深刻体会。再三品读后以为,张哲对“道”的善悟与对“德”的看重,成就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艺术进步,很是难能可贵。
静品“石语轩”三字,使人浮想联翩。在千年古都的繁华之地开辟一块驯服石头说话的地方,何其难也!但张哲做到了,也以其纯朴、外柔内刚的品格,赢得了大师们的肯定,受到了朋友们的尊重。在繁忙之余,不辍授道,在印坛传为佳话,“石语轩”堪为印坛奇轩。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肖争光
                         2010年6月19日


道德经 (1).jpg
 
道德经 (2).jpg
 
道德经 (3).jpg
 
道德经 (4).jpg 
 
道德经 (5).jpg
 
道德经 (6).jpg
 

道德经 (7).jpg

道德经 (8).jpg
 

道德经 (9).jpg

道德经 (10).jpg

道德经 (11).jpg

道德经 (12).jpg
 
道德经 (13).jpg 
 
道德经 (14).jpg 
 
道德经 (15).jpg 
 
道德经 (16).jpg 
 
道德经 (17).jpg 
 
道德经 (18).jpg
 
道德经 (19).jpg
 
道德经 (20).jpg
 
道德经 (21).jpg
 
道德经 (22).jpg 
 
道德经 (23).jpg 
 
道德经 (24).jpg 
 
道德经 (25).jpg 
 
道德经 (26).jpg 
 
道德经 (27).jpg 
 
道德经 (28).jpg
 
道德经 (29).jpg
 
道德经 (30).jpg
 
道德经 (31).jpg
道德经 (32).jpg 
 
道德经 (33).jpg 
 
道德经 (34).jpg
 
道德经 (35).jpg 
 

道德经 (39).jpg

道德经 (36).jpg 
 
道德经 (37).jpg 
 
道德经 (38).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