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志?生字注音?词语解释?(一)

 华夏雄鹰 2011-10-04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 (一)(
标签:

军事

东周列国志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2(2004.10重印)

料民 计点人口;清查民户。 韦昭 注:“料,数也。”(P1)

丹书受戒、户牖置铭
这个典故涉及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出自《大戴礼·武王践阼》。下面将有关段落抄下来,然后再作一些解释。
《尚书·武王践阼》:
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
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焉,于机为铭焉,于鉴为铭焉,于盥盘为铭焉,于楹为铭焉,于杖为铭焉,于带为铭焉,于履屦为铭焉,于觞豆为铭焉,于户为铭焉,于牖为铭焉,于剑为铭焉,于弓为铭焉,于矛为铭焉。
我先做几个词语解释:
践阼:指帝王登基。所谓登基,就是踏着台阶走上王座。阼就是台阶。
师尚父:指吕望,即《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他是周文王时的丞相,武王即位后,称他为师尚父,意思是可师、可尚、可父。
丹书:据说古代帝王受命于天,上天给他们颁发天书,字是红色的,所以称“丹书”。比如传说中的“洛书”,就是由神龟从洛河里驮上来,授给大禹的。
户牖:门和窗。
下面将《尚书》里的这段话意译出来,并不拘于原文字句。
武王登基三天后召集士大夫开会,问他们说:“有什么保证国家昌盛、子孙久长的好办法没有?”各位官员都说自己不清楚。武王又去咨询姜太公,说:“过去黄帝、颛顼那些贤君的治国之道,不知道还能在哪里看到?”姜太公说:“这些都写在丹书之上,大王想听,先做斋戒吧。”
武王斋戒了三天,穿戴得整整齐齐,太公也穿戴得整整齐齐,捧着丹书来到王殿,站在屏风边上,武王从堂上走下来,站在南边。太公说:“先王的规矩不得面朝北方。”武王便从西南方绕到东边站好,姜太公站在西边,宣读丹书。大意是:要诚敬,不要懒惰;要追求正义,不要追求私欲;任何事情,不自强就会失败,不诚敬就不能久长。读完之后,太公又发挥说:这些就是保证国家昌盛、子孙久长的治国大道。我听说,用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又以仁义来维持政权,这样的政权可以百世不衰;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而以仁义来维持政权,这样的政权可以保持十代之久;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当权之后又不讲仁义道德,这样的政权马上就会垮掉。
武王听了这些话,感到一阵震憾。回到宫里,便写了很多自戒自勉的铭文。在餐桌四角、座位、铜镜、洗漱用具、屋子的楹柱、手杖、腰带、鞋子、餐具、门、窗、剑、弓、矛等所有能看到、触到的地方都写了不同的铭文,以提示自己不要忘记上天的旨意和太公的教诲。

重译 chóngyì (2) 辗转翻译  山川长远,习俗不同,言语同异,重译乃通。重译”指的是远方蛮夷们被我朝德化感染后,都来朝拜,要经过多次翻译。“献雉”是远方的来人献上象征祥瑞的白雉。这是两汉时的一个习惯,认为天下太平的话,上天要下降白雉、白LU等。

先发制人 xiānfā-zhìrén     先下手取得主动,可以制服对方

食邑 shí yì

(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xǐ  ◎ 鞋:敝~(P8)

麦秀(麥秀)

指麦子秀发而未实。《史记·宋微子世家》:“ 箕子 朝 周 ,过故 殷虚 ,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后常以箕子的《麦秀之诗》为感叹家国破亡之痛的典实。

xiàng  ◎ 玉名。

●jī mí 羁縻亦作“ 羈靡 ”。亦作“羇縻”。 1.系联。《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 颜师古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

(2).笼络;怀柔。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徐坚传》:“ 坚 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龚自珍 《对策》:“臣考 三代 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

(3).束缚;控制。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高适《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4).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清李渔《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 洞庭 东海 之间。”

(5).指羁縻州。 唐 皮日休 《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 宋欧阳修《<五代职方考>序》:“ 唐 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参见“ 羈縻州 ”。

qiān◎ 〔~水〕今千河的古称,源出中国甘肃省,流经陕西省入渭河。(P21)

tè◎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殊。~色。~产。~权。~性。~征。~需。~技。~务。~区。~价。~例。~效。

◎ 单,单一:~为(wèi )。~设。~地。~惠。~辑。~使。~赦。~约。

◎ 只,但:不~如此。“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

◎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

百雉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

(3).借指城墙。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刘禹锡《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唐 韩翃 《寄赠虢州张参军》诗:“百雉归云过,千峯宿雨收。” 明高攀龙《王侯祠两庑记》:“当寇之炽也,百雉而外,白骨矣。””

●máo tóu髦头(1).古代帝王大驾出宫时,武士披发前驱者。始置于 秦 , 汉 、魏、 晋 因之。《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 丰 大特”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转引《录异传》:“ 秦文公时, 雍南山 有大梓树, 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 秦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 汉 、 魏 、 晋 因之。”

(2).指帝王仪仗中前驱者之冠服。《北堂书钞》卷一三○引 南朝 宋徐爰《释疑略注》:“乘舆黄麾,内有羽林班弓箭手,左右执事官,带熊冠谓之髦头。”

(3).引申为先驱者。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髦头杰起,文儒继出。”

(4).昴星的别名。《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按,《宋书·礼志五》:“《星经》:昴一曰旄头。”(P22)

tì 裹小儿的衣被。(P22)

●fù fěn 傅粉(1).搽粉。《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前画工画 望卿 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南朝 梁简文帝 《独处愁》诗:“弹棋镜奩上,傅粉高楼中。” 明孙梅锡《琴心记·勉拨房赀》:“你看我男子烧汤女傅粉,嗏, 临邛 市上不折本。”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从来傅粉之面,止耐远观,难於近视。” 巴金 《家》三十:“却换了一个画眉傅粉的小生。”

(2).搽粉的人。借指妾婢。 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P23)

世子 shìzǐ 古代天子、诸侯的谪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P23)

坐蓐 zuòrù 坐月子,伴随于分娩的或由分娩所引起的状态(P23)

zuò rù

坐蓐 旧时妇女分娩时身下铺草,故称临产为“坐蓐”。蓐,草席,泛指所垫之物。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鹤山先生 母夫人方坐蓐时,其先公昼寝,梦有人朝服而入其卧内。”《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为何唤作寤生?原来姜氏夫人分娩之时,不曾坐蓐,在睡梦中产下,醒觉方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孙峨山﹞渐入室,见少妇方坐蓐。欲退避,其人背后拊一掌,已昏然无知。”

jī◎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P24)

wěi◎ 〔~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P26)

nòu◎ 发怒的(狗)。◎ 姓。● rú◎ 〔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狐狸而长有鱼鳍的野兽。(P36)

xì ◎ 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

◎ 赠送食物。(P36)

廪饩(廩餼) 

亦作“廪餼”。 1.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南史·萧正德传》:“敕所在给汝廩餼。” 唐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虽然廩餼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2).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唐杜牧《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元史·选举志一》:“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廪餼。”

(3).泛指薪给。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廩餼。”

(4).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李丞相﹞久之方省曰:‘故人也。’遂廩餼之。”

chéng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

◎ 古邑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姓。(P38)

wěi    ◎ 屋宇开张的样子。  ◎ 姓。(P45)

归宁 guīníng  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pán ◎ 同“盘”。◎ 快乐  ◎ 姓。(P47)

车盘(車盤)chē pánZDIC.NET 汉 典 網

操纵轮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 

sōu◎ 同“搜”。◎ 即“茜草(P47)

尤物 yóuwù

(1)∶珍贵的物品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二八年》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P47)

(2)∶特别漂亮的女人    投甘言而引尤物,贵丽色而作生涯。——《包公案》

hūn◎ 宫门:叩~。司~(看门的)。~闼(宫中小门)。

◎ 守门,守门人:~者。~人。~寺(P47)

gǎo◎ 〔~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藁葬gǎo zàng 亦作“藳葬”。草草埋葬。(P48)

gǒu◎ 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大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门(喻险要的隘口)。(P50) 

觫hú sù  恐惧颤抖的样子。(P56)

yuǎn◎ 〔~志〕同“远志”,一种草本植物,中医用为安神化痰药。

wěi◎ 姓。(P58)

骎(qīn◎ 〔~~〕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喻事业进行迅速,如“~~日上”。 (P60)

●móu hú 蝥弧春秋 诸侯 郑伯 旗名。后借指军旗。《左传·隐公十一年》:“ 潁考叔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 子都 自下射之,颠。”《左传》 郑 有蝥孤,齐有灵姑鉟,皆诸侯之旗也……其名当时为之,其义不可知也。”

jū◎ 大麻的雌珠,开花后能结果实。  ◎ 鞋里垫的草。

chá◎ 浮草,枯草:“如彼栖~”。(P53)

 ●讙[huān]<动>。
    1、喧哗。议论纷纷
    2、又如:讙敖(喧哗鼓噪);讙哗(众声呼噪);讙讼(喧闹争讼);讙呼(喧哗呼叫)
    【词性变化】
    讙[huān]<形>。
    1、通“欢”。喜悦
    [例句1]言乃讙。——《书·无逸》。注:“喜悦也。”
    [例句2]争言讙呼。——《后汉书·刘盆子传》
    2、又如:讙呼(也作欢呼,欢声争呼);讙设(欢宴);讙然(喜悦的样子);讙亮(欢快嘹亮)

讵(jù◎ 岂,怎:~料。~知(P53)

wěi◎ 〔~~〕a.缓慢流动,无止无休,如“清流~~。”b.形容孜孜不倦。

mén ◎ 山峡中两岸相对如门之处:“凫鹭在~”。(P50)

zhì◎ 同“置”。 (P50)

máo◎ 〔斑~〕昆虫,腿细长,鞘翅上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农作物,可入药。(P50)

yún ◎ 姓。◎ 古女子人名用字。

guī◎ 〔~河〕水名,源出中国北京市延庆县,流入桑干河。◎ 姓。

zhū◎ 古国名,在中国今山东省邹县。(P58)

fén◎ 同“鼢”。 ● fén◎ 〔~鼠〕哺乳动物,在地下打洞,损害农作物的根及牧草,甚至危害河堤。亦称“盲鼠”、“地羊”。 (P58)

xuàn◎ 古同“眩”。● shùn◎ 使眼色:“(项)梁~籍曰:‘可行矣!’”◎ 受惊的样子。● xún◎ 目眩。(P58)

yōu◎ 古地名,在今中国湖北省襄樊市北。◎ 姓。(P59)

●鉏: chú  1、古同“锄”:“持~去草。”   2、诛灭;除去。(P69)

yà 迎接:迎~。~之于门。(P69)

篨qúchú用竹或苇编的粗席,如“若簟~~。”(P70)

●qī shī 戚施(1).蟾蜍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蟾蜍》﹝释名﹞:“《韩诗》注云:戚施,蟾蜍也。”

(2).驼背。以蟾蜍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故喻。《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传:“戚施,不能仰者。”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良师不能饰戚施,香泽不能化嫫母也。”

(3).比喻谄谀献媚的人。《文选·李康<运命论>》:“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张铣注:“戚施,面柔也。”《魏书·阳固传》:“蘧蒢戚施,邪媚是钦,既诡且妬,以逞其心。”《旧唐书·薛登传》:“若开趋竞之门,邀仕者皆戚施而附会。”

(4).俳优。《国语·郑语》:“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 韦昭注:“侏儒、戚施,皆优笑之人。”(P70)

zhēng◎ 众多:~民。◎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 美。

◎ 进献。◎ 同“蒸”,热气上升。◎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P74)

rú又 xū◎ 彩色的缯。◎ 色。◎ 细密的缯。◎ 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

xū〈名〉

(1) 彩色的丝织品 繻,缯采色。从糸,需声。——《说文》

(2) 细密的丝织品 繻,细密之罗也。——《玉篇》

(3) 汉代出入关隘的帛制通行证,上写字,分为两半,出入时验合 [silk pass]

繻,帛边也。古者过关以符书帛裂而分之,若今券也。——《玉篇》

luò◎ 〔~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pō 同“泊2”。 (P76)

yíng◎ 姓。◎ 古同“赢”,获胜。◎ 古同“赢”,满,有余。

píng◎ 古邑名,春秋时纪地,后属齐,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 ◎ 姓。(P81)       

wú◎ 古邑名。在今中国山东省安丘县西南。(P81)

zī ◎ 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鲁,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以南。

◎ 中国春秋时纪国邑名,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P81)

xī ◎ 中国春秋时纪地,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

◎ 中国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南。◎ 姓。(P81)

fén◎ 纷乱:治丝益~(整理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喻做事没有条理)。

◎ 阁楼的栋:~楣(栋梁)。◎ 麻布:“素车~蔽”。 (P85)

●足坐  同 蓌: cuò 1、半跪半蹲:“介者不拜,为其拜而~拜。”  2、挫折。(P86)

xī◎ 古同“徯”,等候。◎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姓氏。

xì◎ 古通“繋”,拘繋。(P89)

觯(zhì◎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P89)

xí◎ 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 新开垦的田。(P90 )

bāo◎ 落叶乔木,种子可提取淀粉,树皮可制栲胶。亦称“小橡树”。

fú ◎ 同“桴”。 (P94)

zhú

◎ 古代锄头一类的农具:“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试诸木土。”

◎ 斧、锄等自然弯曲的把:“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

◎ 树木弯曲的地方:“(盐长之国)有木,……百仞无枝,有九~。”

guì◎ 有花纹的皮革:“轮车~匏”。◎ 折断:“坚强而不~。”◎ 马缰绳。(P95)

觇(chān◎ 看,偷偷地察看:~望。~候(侦察)。~标(一种测量标志,用几米到几十米的木料或金属制成标架,架在被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的目标)(P98)

yú◎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祭。~禳(出雨消灾)。(P98)

yì◎ 解除。◎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万舞有奕。”◎ 终止。

dù◎ 败坏:“耗~下土,宁丁我躬。”(P100)

反坫 fǎn diàn(1).坫,土筑的平台。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论语·八佾》:“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何晏 集解引郑玄注:“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P107)

jiǎ◎ 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P107)

náo◎ 古山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境:“子之还兮,遭我乎~之间兮。”◎ 古书上说的一种犬。

gàn◎ 胫骨。◎ 小腿:“衣青布短袴,露~。”◎ 肋骨。(P109)

jué◎ 玉名:“中黄~玉。”◎ 双玉:“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P111)

镒(yì◎ 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P111)

妻孥 qīnú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P113)

●qǐng chéng 请成(請成)请和,求和。《左传·隐公六年》:“ 郑伯 侵陈,大获。往岁, 郑伯 请成于 陈 , 陈侯 不许。” 杜预 注:“成犹平也。”《竹书纪年》卷下:“ 翼侯 伐 曲沃 ,大捷。武公请成于 翼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庄公 从之,遂遣使如 陈 请成。”

大阍(大閽)dà hūn  古代守卫城门之官(P115)

dié◎ 古代丧服上的麻带子:首~。腰~(P115)

yòu

◎ 养动物的园子:鹿~。园~。

◎ 局限,被限制:~于成见。

◎ 借指事物萃聚之处:“游于六艺之~”。(P115)

pán◎ 古人佩玉的皮带:◎ 小囊,小荷包:“男~,革;女~,丝。”

◎ 马腹大带。◎ 车轴上系靷的皮环。(P117)

jué◎ 方形的椽子。◎ 指平直如桷的树枝。(P117)

●fāng bó方伯 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史记·周本纪》:“ 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始大,政由方伯。(P118)”

guǐ◎ 乘戾;背离。◎ 累积;重叠。◎ 依。◎ 古通“诡”。 (P119)

莸(yóu◎ 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P119)

lóng◎ 古同“龙”。

máng◎ 多毛的狗。◎ 杂色:“衣之~服。”

méng◎ 〔~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

páng◎ 古通“庞”,高大:“虎见之,~然大物也。”◎ 姓。(P121)

采邑 càiyì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P121)

● 囏  艰的异体字。(P121)

zhì◎ 门槛:“樗……为~为枨且不可,况为负任器耶?”

dié◎ 〔桔~〕中国春秋时郑国城门名。(P122)

bī  同“逼”。(P122)

yū 姓。●yú  同“于” wū同“呜”,呜呼。● 同“乌”。

  於菟 wū tú  古时楚国人对“虎”的称呼(P123)

郧(yún◎ 古国名,在今中国湖北省安陆县。◎ 古地名,在今中国江苏省如臬县。◎ 姓。(P123)

荦(luò

◎ 杂色牛,引申为杂色:怒~(狂怒的杂色牛)。驳~。

◎ 特出,明显:卓~(特出)。~~(分明,明显,如“~~大端”) (P134)。

冁(chǎn ◎ 笑的样子:~然而笑。(P139)

xūn〔~鬻〕中国夏代称北方民族。周代称“猃狁”;汉代后称“匈奴”。(P141)

sǒu   ◎ 眼睛没有瞳人,看不见东西。◎ 瞎子。(P142)

赙(fù◎ 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金。~仪。~赠。吊赙diào fù往丧家吊唁并送以财物。(P144)

cú◎ 往:自西~东。◎ 过去,逝:岁月其~。◎ 开始:六月~署。◎ 古同“殂”,死亡(P150)

ZDIC.NET 汉 典 網

骈邑(駢邑)pián yì(1).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P150)。

jí◎ 杀死:雷~(突遭雷击致死)。(P152)

shū◎ 同“倏”。 (P153)

附庸 fùyōng(1)∶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

(2)∶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P154)

xǔ◎ 粮:饷~。◎ 精米,古代用以祭神。(P163)

扊扅 yǎn yí门闩

yōng◎ 熟食。◎ 早饭:~飧不继(“飧”,晚饭,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xiǎng◎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会。~宴。~客。◎ 祭祀。◎ 同“享”。 (P163)

xùn◎ 含在口中而喷出:~水。

yìng◎ 古代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妃嫔~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古代称姬妾婢女:妾~。~侍。◎ 送,相送:“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予。”

◎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 父亲的哥哥:~~。~父。~母。

◎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

◎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

◎ 姓。

bǎi◎ 〔大~子〕丈夫的大哥。

bà◎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野人 yěrén(1)田野之民,农人 (2)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3)粗野的人(4)流浪汉(5)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P163)

犊车(犢車) dúchē 牛车  乘犊车。(P166)

● 畀bì◎ 给与:投~豺虎。(P164)

gǔ◎ 黑色的公羊◎ 山羊。◎ 阄割过的羊。(P164)

yīng◎ 古代盛灯油的壶。◎ 古同“罂”。 (P170)

wéi◎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掌设王之社~。”(P215)

设享shè xiǎng  犹设宴。《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纪侯 迎接 鲁 郑 二君入城,设享款待,军士皆重加赏犒。”(P224)

●qī láo 七牢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馈赐诸侯的礼品。《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介七人,礼七牢。” 郑玄注:“三牲备为一牢。”《礼记·礼器》:“诸侯七介七牢。” 孔颖达疏:“牢,大牢也。谓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礼赐之也。”《国语·晋语三》:“﹝ 秦君 ﹞乃改馆 晋君 ,馈七牢焉。” 韦昭注:“牢,牛、羊、豕为一牢。饔餼七牢,侯伯之礼

● 飐zhǎn◎ 风吹颤动:~~(风吹摇曳的样子)。(P247)

● 檑léi  ◎ 古代作战的武器,即从高处推下的大块滚木、滚石:~木。~棍(P247)

● 氾fàn  ◎ 同“泛”。 (P249)

● 炤zhào◎ 同“照”。● 炤zhāo ◎ 古同“昭”,明显(P250)

zhǐ◎ 古代指车毂外端的小孔。◎ 车轴端,轴头。(P251)

xuǎn◎ 小孩哭泣:“悲愁於(wū ㄨ)邑,不~可止兮。”

xuān◎ 光明,显耀:“赫兮~兮。”◎ 权。(P256)

ruán◎ 古同“堧”。 堧ruán◎ 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税城廓~及园田。”◎ 古代宫殿的外墙:~垣。墙~。(P257)

jī◎ 古同“齑”。

齑(jī◎ 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细,碎:~粉。~音(细碎的声音)。(P257)

dú◎ 〔~髅〕死人的头骨,骷髅。(P258)

距跃jù yuè(1).跳跃;跳越。《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杜预 注:“距跃,超越也。” 杨伯峻 注:“ 顾炎武 《补正》引 邵宝 説谓距跃为直跳,曲踊为横跳。(P261)

曲踊

戎右róng yòu 周代陪乘之官。出军或田猎时,坐君主之右,执武器,担任保卫工作。(P261)

yù◎ 彩云,古人认为祥瑞:“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 以锥穿物。◎ 溢出。●xù ◎ 惊飞;惊恐:●jué ◎ 古同“谲”,诡诈:(P270)

liù◎ 同“溜”。 (P272)

chuǎn◎ 古同“喘”,急促地呼吸。●chuán◎ 姓。(P272)

liú◎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P273)

hóng◎ 系于颌下的帽带。◎ 编磬成组的绳子。◎ 维系。◎ 网绳。◎ 束。◎ 形容中间宽阔。◎ 古通“宏”,宏大。(P273)

yǐ◎ 古代宫殿内门和窗之间的地方。◎ 古代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P273)

bì◎ 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警~。~路。◎ 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驻~。(P274)(P280)

lú◎ 黑色:~弓彤矢(P274)

jù◎ 黑黍:“诞降嘉种,维~维秠。”◎ 黑。(P274)

秬鬯

辂(lù◎ 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古代的一种大车。(P274)

bì◎ 赤雉,即“锦鸡”:“背负~鸟之毛,服饰甚伟。”(P274)

jǐn◎ 同“仅”。● qín◎ 同“勤”。 (P280)

xuǎn◎ 小孩哭泣:“悲愁於(wū)邑,不~可止兮。”● xuān◎ 光明,显耀:“赫兮~兮。”◎ 权。(P280)

chuǎn◎ 古同“喘”,急促地呼吸。● chuán◎ 姓。(P280)

郏(jiá◎ 〔~县〕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jiá rǔ◎古山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P280)

tái◎ 古代对低级奴隶的名称:~隶。◎ 古代对农民的蔑称。◎ 一种用来碎土覆盖种子的农具。◎ 相当。◎ 姓。(P240)

pī◎ 幼狸(P225)

dī◎ 用兽皮制的鞋:“一春当费~二緉。”◎ 〔~鞻(lóu)氏〕中国周代乐官名,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 古代释译官:“光景所照,~象必通。”(P233)

zēng◎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 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 姓。(P218)

nòu◎ 发怒的(狗)。◎ 姓。● rú◎ 〔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狐狸而长有鱼鳍的野兽。(P282)

guó◎ 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俘二百五十人,~百人”。

(cháo)    兵高車加巢以望敵也。  (P243)

(tún)     兵車也。 (P243)

  chong1   陷阵车。 (P243)      
jī◎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 (P243)

bèi◎ 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 〔鞲~〕见“鞲”。 ◎ 古代的鼓风吹火器。

鞲鞴gōu bèi◎活塞,唧筒里或蒸气机、内燃机的气缸里往复运动的机件,作用是把蒸气或燃料爆发的压力变成机械能。(P243)

duì◎ 怨恨:怨~。(P2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