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渊篇第十二

 听海6079821 2011-10-04

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三章)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今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克制自己,让言语行动合乎礼制。一旦克服了自己的私欲,使自己言行符合礼制,天下人便会称赞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

颜渊问:“请问具体要怎么做?”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颜渊说:“颜回我虽然笨,也要照着您这几句话去做。”

【注释】克已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和需求,使言行都符合礼。克:克制,约束。复:返回,引申为符合,实践。《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可见,孔子以前就有这个成语。一日:一旦,要是有一日。归:称赞由已:全靠自己。请问其目:请教具体实行的条目规定。目:具体细目。回:颜渊的名字。不敏:不聪明,愚笨。请:让。事:做。斯语:这些话。

【评点】“克己复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对没落的“周礼”这个奴隶制的等级制度采取维护态度,并且坚决反对“僭越”行为,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一面,必须认真分析和批判。然而他对“周礼”,对现实,亦非完全满意。倒如“周礼”规定“学在官府”,“国之贵游子弟与焉”。可是孔子打破了这种局面,自己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这对于向民间传播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为他对“周礼”亦有不满之处,故采取“损益”态度。孔子对“周礼”的“损益”正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二重性、矛盾性的表现。孔子对“周礼”的“损益”,正表现了他积极向前的社会改革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礼”的运行机制,有其内在不可低估的二重性,表面上提倡群体和谐,实际是强调群体等级尊上精神。孔子在这章中说的四个“勿”,明确而具体地把“礼”作为社会一切行为的正宗标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等级制社会最高的“礼”,由此,“礼”也就顺理成章地充当了论证不平等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理论根据和政治工具。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不能废除人身依附关系,使个体人格不能真正独立、使自由、民主意识不能积极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今译】仲弓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老百姓如同去承当重大的祭祀。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不为国家办事而回家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注释】仲弓:孔子学生冉雍,字仲弓。大宾:贵宾。大祭:重大祭祀。施:给予,这里有“强加”的意思。家:相对于邦而言,邦指诸侯封国;家指卿大夫之封地,此处也可理解为家庭。

【评点】仁是孔子学术的核心,不少学生都向他请教过仁,孔子每次回答都各有侧重,很有针对性。孔子回答颜渊问仁强调“克已”,回答仲弓,强调“敬人”。“已斯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视为做人的起码的也是基本的行为准则,按这一准则处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至少不会结怨。时时处处遵循这一准则。这使“爱人”的仁德内积于心而自觉地施于外。

按照孔子的论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思维的路向和方法而言,是以已度人,推已及人;作为一个价值观念,是承认别人有着与自己相同平等的价值。以已度人,推已及人的思维前提,是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同“类”对待,即自己是人,别人也是人;自己爱自己,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爱,自爱与他爱的理则是同一的。所以,自爱也应爱他,自尊也要尊人。按照这一逻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实乃人类彼此相处相待的公理。我们看到,把别人作为具有共同心理欲求的同类看待,这是孔子的一大发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是孔子的一大发明;以此作为做人道德的品德教育的一个内容,是孔子德育学说与实践的一大历史贡献。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今译】司马牛问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慎重。”司马牛说:“说话慎重,就可以认为是仁了吗?”孔子说:“凡事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不慎重吗?”

【注释】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弟子。讱(rèn):说话迟钝,引申为说话十分慎重,不轻易开口。为:动词。做。

【评点】本章孔子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毛病所提出的告诫。据《史记》记载,性情急躁,言多草率,是司马牛的缺点。孔子要他克服这个毛病,逐渐培养仁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基本方针,也是后世为人导师时应遵循的原则。

这话尽管是针对司马牛而说,但说话要慎重,要考虑好再说,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有人说话不加考虑,冲口而出,不仅于事无补,甚至可能伤害朋友。这种人,确实应该克服自己的缺点。也有人以直率掩饰他诋毁攻击别人的行为。对这种人,要有警惕,不要轻信他的话。如果说话吞吞吐吐,甚至话到嘴边留半句,对人不诚实,也不是优点。孔子也不认为说话迟钝就是仁。这一点,也是要注意的。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今译】司马牛问怎样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反省检查,问心无愧,那还忧愁什么、畏惧什么?”

【注释】省(xǐng:反省,检讨。疚(jiù):对自己错误感到惭愧,痛苦不安。

【评点】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建立在“内省不疚”的基础上。君子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事了。所以想做君子,首先要养成内省的功夫,发现缺点能及时改正。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孔子期望人们向自己的内心用功。具体地说,就是以仁、礼等基本行为准则,塑造并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现代语词说,就是铸造并净化自己的灵魂,向着真善美,除去假丑恶。为此,勤于自我反省是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好途径,也符合道德“自觉”的规律。孔子大概认为,对司马牛来说,告诉他君子的本质,似乎意义不大,不如告诉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今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生死自有命运,富贵在于上天。君子谨慎而没有失误,待人谦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注释】亡(wú):同“无”。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古人自称时一般称名。失:过失。恭:谦恭。四海;指全国各处,古人以为中国东西南北四周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子夏在这里发挥了孔子关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为仁由已”的思想。对子生死,富贵这些非个人的意思,要顺其自然,不必牵挂在心。重要的是自己“敬而无失”、“敬而无失”、“恭而有礼”,这完全是自己可以做到的,有了知心朋友,哪里还有孤独寂寞之感呢?

【评点】司马牛的哥哥要作乱,司马牛担心哥哥因此而丧命,所以忧丧自己将会失去兄弟,子夏才说了以上这番话。孔子对人生中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常常以“命”来感叹。“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大致是禀受于天而且不为任何力量改变的历史定数。

  在孔子看来,个人的生死,祸福、贫富,冥冥之中的自有定数,属于命的范围,人力无法改变。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走向消极,人的处在境遇由命所定,但个人怎样有尊严地生活,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这是人力可以选择的。也就是说,人力在道德领域是有作用的,有时候作用还比较大,孔子说自己到了70岁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在道德领域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里的“兄弟”与朋友同义,取其情同手足的内涵。在理想状态中,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朋友,朋友是天属以外的兄弟。由于兄弟又多了一层骨肉之情,称呼“兄弟”,更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如一家人一般。旧时知识分子之间喜欢称兄道弟,民间男性成员也常以兄弟相称。这都是在朋友意义上使用兄弟的词汇,又多了一层亲切感。“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愬,肤受之塑,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今译】子张问孔子怎样才是明白事理。孔子说:“像水浸润般的谗言,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对你行不通,可以叫做明白事理了。像水浸润般的谗言,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对你行不通,可以叫做有远见了。”

【注释】明:明白事理。浸润:水一点一滴逐渐渗透进去。谮(zèn:谗言。肤受:皮肤上感受到。愬:诽谤。不行:行不通,不起作用。远:看得深远,透彻。“远”比“明”更进一步。

【评点】本章谈论贤明的德行。任人唯贤,首先要辨别忠奸。奸臣为了陷害忠臣,往往向统治者进谗言,行诽谤。进谗言者,善于察颜观色、掌握火候,让你慢慢自动上钩,最后掉入他的谗言陷阱;行诽谤者,乘你来不及调查之际,借你情绪不冷静之时,诱你作出错误判断,干出悔之不及的蠢事。如果谗言、诬陷不能奏效,当然能称之为贤明了。

为了使谗言和诬陷不能奏效,就要学会冷静思考,广泛听取意见,甚至到实践中调查一番,然后分析研究,辨别真伪,当你心中明白了,谗言和诬陷就失去了兜售的市场。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今译】子贡询问政务,孔子说:“要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要有充足的军备,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子贡说:“迫不得已而放弃一项,在这三项中先放弃哪一项呢?”孔子说:“放弃军备。”子贡又问:“迫不得已而放弃一项,在这二项中先放弃哪一项呢?”孔子说:“放弃粮食。自古以来都有死亡,民众不信任,国家就难以存在了。”

【注释】政:政务,政事。指治理国家。足:充足。民信: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去:去掉,放弃。立:立国,存立。

【评点】本章孔子谈为政、治国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表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孔子认为政治上的大政主要有三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为政者、政府得到老百姓信任。这三项施政要点中,又以取信于民为重。如果为政者、政府失信于民,那就站不住,就会彻底失去民众而跨台。孔子的深意在于:治理管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取信于民,从政人员必须具备信实不欺的政治道德品质。能取信于民则立,能取信于民,老百姓就会讲真话,办实事,不讲假话,不作伪了。这样,上下都不失信,相互信任,国力增强,政通人和。有了这一条,兵器、粮食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这一条,即使兵器充足,粮食充足,但上下离心不能一致,国家还是免不了灭亡。

  要能互相信任,首要条件是在上的要为在下的着想。在上的如果只知谋取私利,那么,要想得到民众的信任是不可能的。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皮之。”

【今译】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行了,何必还要文采呢?”子贡说:“可惜啊,先生这样议论君子!话一出口,驷马难追。如果文彩与质朴一样,质朴和文彩一样,那么去了毛的虎豹皮与去了毛的犬羊皮就没有区别了。”

【注释】棘子成:卫国大夫。质:本质,质朴。文:文彩。指形式,仪式。夫子:对大夫的尊称。说(shuì):谈论。驷不及舌: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驷(sì):套着驷马的车子。舌:语言。即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kuò):去了毛的兽皮。

【评点】本章说的是质朴与文彩的关系。棘子成不懂文质关系,认为一个君子只要保住人的本质就行了。子贡当即批评了他的错误看法,认为如果“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他便以“虎豹无文,鞟同犬羊”的比喻,说明文质同样重要,即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子贡为了强调“文”的重要,才这样说的。不能说子贡“重文轻质”。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今译】鲁哀公问有若:“年成不好有饥荒,国家财政用费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何不实行抽取十分之一的‘彻’税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足?百姓不富足,国君怎么会足?”

【注释】哀公:鲁国国君。有若:姓有,名若,字子有。被后尊称为“有子”。用:国用。盍:何不。彻:周代的田赋政策,税率为十分抽一。二:指十分之二的税。孰与:何如,怎么会。

【评点】本章有若秉承孔子重民思想,规劝鲁哀公要知晓百姓富而后君主才能富,民富才能国强。本章记载与《说苑·政苑·政理篇》所载略同。“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矣。’”可见,有若的主张体现了孔子的一贯思想,就是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要为老百姓着想,为政一定要清廉不贪。从有若的谈话里,可知重民思想已深入孔门弟子之心。有若反对国君加重对人民盘剥,主张实行周代的“彻法”,有其进步意义,看来孔门的“恢复周礼”,还需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视为倒退行为。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于异。’”

【今译】子张问如何提高德行、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追求正义,就是提高德行。喜爱时希望他生存,厌恶时希望他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疑惑。《诗经》上说:‘确实不是因为他富,只是因为他见异思迁。’”

【注释】崇德:崇尚道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辨惑:辨别是非曲直。徙(xī)义:向义靠拢,见义而从。“诚不”句: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孔子在此引这两句诗的意思,现已很难推测。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本是其他篇章的文字,因竹筒编排的次序错了而误引在此处。

【评点】本章孔子教育子张如何崇德、辨惑。孔子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要以忠信为主课。忠是指待人忠诚,对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信指为人诚实无欺,言行一致。但忠信必须以义为准绳。不合义的“忠”是愚忠,不合义的“信”是小人之信。

 “崇德”与“辨惑”有因果关系,只有“崇德”才能“辨惑”,否则,一切从私利出发,对我有利则爱,对我不利则恨;此时利我则爱,彼时不利我则恨,不管其优劣,不分其是非,一切好恶爱惜全以私利为准则,这不是最大的迷惑吗?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今译】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齐景公说:“好啊!假如真的君不像君,臣属不像臣属,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拥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注释】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chūjiù。君君:第一个“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以下“臣臣”、“父父”、“子子”与此同。信如:假如,诚如。粟:小米,泛指粮食。得:能。诸:“之乎”的合音字。

【评点】孔子回答齐景公的,是古代政治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被发展为三纲。三纲不仅是最重要的政治原则,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律条。孔子讲君臣父子,不仅讲臣、子的义务,也讲君、父的义务。但到形成三纲以后,则君、父、夫的义务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权利。与此相伴,臣、子、妇的权利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义务。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现实。儒家提倡三纲与那时现实的需要相适应了,所以能被采纳,进而得到推广。可见,后世儒家形成的“忠君”观念,非源于孔子。把专制主义思想道德根源归于孔子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由于君主只有一个,臣子却是成千上万,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后儒家讲修身,主要就是讲如何做臣作子。做臣作子的原则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就是忠和孝。忠孝二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忠孝观念的突出又极大地巩固了君可以不像君、但臣必须像臣的社会秩序。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其缺点是扼杀了社会活力。直至今日,不少仁人志士每念及此,仍然要扼腕叹息。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今译】孔子说:“片言只语几句话就可以断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从没有过了一夜还没有兑现的诺言。【注释】片言:即“只言”、“只语”、 “只句”。指简短几句话。折:断,判断。狱:讼案。宿诺:隔夜的诺言。“宿”:隔夜。

【评点】本章孔子对子路直率诚实和才能才气的一种正面评价。孔子认为子路几句话便可以把案断了,正是他为人诚信,公正无私,办事果断,使诉、讼者都信服。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服人之德,为此必须公正无私,明断诚实。以权服人,最终人是不会服的,即使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子路“言不宿诺,行不苟从”。应承人家的事能很快兑现,说到做到,讲究信用,绝不拖泥带水,推三阻四。这也是子路使人信服的重要原因。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今译】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同别人一样。但我与别人所不同的是,一定要做到没有诉讼发生才好。”

【注释】听讼:处理诉讼。听:判断,审理,处理。犹:如同。

【评点】本章孔子论述司法长官要教化人们息讼,表现他为政以德,以德化民的思想。孔子在52岁时,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主管民事、刑事的诉讼的司法工作。孔子是主张“德治”的,即以教化来争取民众的拥护。所以,他不主张单纯依仗刑罚,这也是儒家与法家的根本区别。孔子认为,一个官吏能公正无私地断案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化,使人民化于德,习于礼,无争无讼。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今译】子张询问政务,孔子说:“在工作岗位上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诚。”

【注释】居:指居位(在职位上)。行:执行政令。

【评点】孔子教育子张为政应该勤勉,忠诚。孔子认为子张有“过”(讲过头话,做过头事)和“辟”(偏激,邪僻,诚实不足)的缺点(见本书《先进》篇),因此孔子与他谈论治政时特别强调不懈怠和忠诚。

 12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今译】孔子说:“君子促成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注释】成:促成,成全。反是:与此相反。是:这,此。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评点】本章说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区别。君子总是与人为善,别人有困难,就鼎立相助,帮助别人办了好事,心里痛快;小人看到别人困难,总是幸灾乐祸,甚至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君子、小人的存心、好恶截然不同,因此,处事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当然也就不同。

  121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今译】季康子询问孔子什么是政。孔子回答说:“政治就是正道。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

【注释】正:正道。帅:带头。

【评点】统治者走正道,百姓一般来说也会跟着走正道。如果统治者不走正道,那百姓搞邪门歪道,则是必然的。而孔子却主张为政者带头走正道,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这样人民自然跟着走正道。他认为要推行“德治”,没有统治者的道德表率,就不能充分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他却带头僭礼、欺君,而他手下的大夫又背叛他,致使鲁国政治一片混乱,弥漫着不正之风。所以,当他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就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孔子的回答是有道理的。这个回答,既是对他的规劝,也是对他的期望。不过,一个人在民众中播种什么,他就会在民众中收获什么。这一点,值得所有管理民众之事的人警惕。

 1217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今译】季康子苦于盗贼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财利,就是奖励偷盗,也没有人去偷盗。”

【注释】患:忧虑,苦于。子:你。苟:假如,如果。窃:偷盗。

【评点】孔子认为盗贼猖獗,还不是你们统治者贪得无厌,穷奢极欲,横行暴敛引起的吗?如果统治者对百姓减轻一点负担,使他们能够活下去,他们是不会铤而走险,去偷去抢。盗的源头还是来自为官的贪。孔子不畏权势,据实据理“直言”是光明正大的。关于盗贼太多的归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也是正确的,并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1218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今译】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说:“如果杀掉没有道德的坏人,亲近有道德的好人,怎行样?”孔子答道:“你治理国家,为什么还要用杀戮?你一心向善,百姓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德就像风,小人的品德就像草,草上有风,草必随风倒下。”

【注释】无道:没有道德的坏人。就:靠近。焉:怎么。君子:指在位者。小人:指一般百姓。偃(yǎn):倒下。

【评点】从统治集团道德风气和社会风气的社会效应看,孔子认为,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民众道德、社会风尚有强烈影响,它是民众道德、社会风尚的导向,所以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可以说,这是实行以德治国、教化民众的关键。孔子告诫季康子施德政、省刑罚,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化民众,体现他“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篇》)。但也不一概反对刑,若罪大恶极又不改悔者,该杀的还是要杀的。孔子反对季康子的做法,是因为他滥用刑法,以杀为政。以“德风”、“德草”作比喻,来提醒他该身教重于刑杀,生动形象。

 1219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何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今译】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叫做通达?”孔子说:“你所指的通达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国中做官一定有名声,为大夫做家臣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闻名,而不是通达。所谓通达的人,要质朴正直,好尚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对人谦恭有礼貌。这样的人在国中做官一定通达,为大夫做家臣一定通达。至于闻名的人,表面上好像主张仁德,而行动上却违背仁德,还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中一定闻名,在大夫封地一定闻名。”

【注释】士: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此指一般读书人。达:通达,对事理认识清楚。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闻:出名,闻名。这里指虚有其名,名实不副。质直:品质正直。好义:喜欢正义,爱讲道理。虑以下人:思想上甘居人下,对人表示谦逊。色取仁:表面上实行仁德。行违:行动上违背仁德。居:处。指以仁人自居。

【评点】本章孔子谈论名望与通达之间的差别,勉励子张实事求是,不尚虚名。“闻”与“达”相似,而本质不同。达重在诚,在务实,自修于内。闻旨在伪,外求虚名,欺世盗名。孔子的思想人格追求是质直好义。质直好义,即做一个正直、耿直品性、遇事讲道理的人。既不屈服于政治压力,也不受某种权钱的诱惑;既不阿富,也不阿贵。孔子强调,正直不阿的品德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价值。可以说,孔子质直好义的理想人格追求,作为伦理学上的人格理想理论,赋予时代精神的意蕴,现实和未来,都是可以而且应该大力弘扬的。

 1220樊迟从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今译】樊迟随从孔子在舞雩台边散步,说:“请问如何提高德行、消除恶念、辨清迷惑?”孔子说:“问得很好啊!先去从事,然后获得,不就是提高品德吗?批判自己的错误,不苛责别人的过失,不就消除了邪恶了吗?忍不住一时的气愤,而忘掉自身的安危,甚至连累自己的父母,不就是迷惑了吗?”

【注释】舞雩(yú):地名,在今曲阜城南。修慝(tè):消除恶念。辨惑:辨别是非。先事后得:先做事,后得益。攻:批判。及:牵连。忿(fèn):气愤。

【评点】本章孔子教育樊迟如何提高道德修养的三种方法:崇德、修慝、辨惑。孔子认为崇德就要“先事后得”。耕耘在先,收获在后;奉献在先,索取在后,不就提高了道德修养水平吗?孔子认为修慝就要“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检讨自己的过失,不指责、苛求别人,不也就改过从善、改邪归正了吗?孔子认为辨惑就要避免“一朝之忿,忘其身”。有人由于一时的激愤,不顾后果,忘乎所以,以致身败名裂,连累家人。为了防止种行为的发生,就要头脑冷静,辨清是非。

本篇第十章,子张也提出“崇德、辨惑”的问题向孔子请教,孔子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识深浅,对他们作了不同的回答,这种因人施教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122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者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⑨。汤有天下⑩,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今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就是仁。”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能识别人就是智。”樊迟还是不明白。”孔子说:“推举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樊迟从孔子哪里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推举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的含意是多么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推举了皋陶,不仁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推举了伊尹,不仁的人就疏远了。”

【注释】知(zhī):名词,同“智”。知(zhī):动词,知道,识别。达:通达,明白。错:安置,安放。枉:不正直。乡:同“向”,刚才。富:丰富。舜:即虞舜。⑧皋陶(gāoyáo):舜的贤臣。⑨远:疏远,远离。此处有“转化”的意思。⑩汤:商代的开国之君。伊尹:商汤的大臣。

【评点】仁者爱人体现了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的人道原则,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个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比物重要。牛马作为自然之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种价值是工具性的,而人的价值则具有目的性。孔子指出,具有人格尊严的人,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这里有两层意思:人作为类的存在,较之其他的物类,是更重要和更可贵;人作为有人格尊严的个体,不是像自然物一样器具。这两层含义结合在一起,把人和物区别开来,说明人的价值高于物,就在于人不是工具而目的。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互相亲爱。人之间如何实行友爱,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的共同出发点,都是把他人当成跟自己一样的人看,把他人看做是自己的同类。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也有局限性。即它与“爱有等差”联系在一起。孔子把所有社会关系都看成是父子这一等级关系的延伸和扩展,都真有等级性。这样就使仁爱原则受到了“爱有等差”的限制,从而使仁爱原则空虚化、抽象化。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知?”孔子的回答是:“知人。”知人即认识人本身并进一步把握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知的作用则具体体现于“忠”、“敬”、“义”等道德行为之中。换言之,知主要被理解为在人际关系中屡行道德规范的手段。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知,主要是一种伦理理性。孔子认识论的这一趋向,使后来儒家的认识问题一直和伦理问题纠缠在一起,影响了认识问题的深化。尽管如此,孔子在认识论上主张学而知之,主张诚实的认识态度,主张学与思的结合,这在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

122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今译】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开导他,他不听从就算了,不要使自己遭受耻辱。”

【注释】友:朋友。道:通“导”。

【评点】此章是谈交友之道。孔子提出三点:一是忠告。对朋友要忠诚,朋友如果违背仁德,有过错,就要与人为善,尽朋友之责进行规劝。二是善导。开导朋友要讲究效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善于劝善规过。三是“不可则止”。朋友不肯接受意见,则不要强劝,弄得对方下不了台。那样,反而会使朋友不快,影响友谊。当然更不能迁就朋友的过错。一般情况下,应该等待朋友自己觉悟。这就是“以义相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坚持原则。

 1223曾子曰:“君子以文为友,以友辅仁。”

【今译】曾子说:“君子用文章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注释】文:文章,指有关诗文礼乐文献方面的知识。辅仁:辅助仁德。

【评点】这是曾子谈论交友之道。君子进德修业,就要交流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和每个人的学业来相互提高智育水平,通过相互切磋做人的心得和践仁履德来提高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文会友”是交友的方式,“以友辅仁”是交友的最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