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理作用归类八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10-04

中药药理作用归类八

四、中药药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归类

(一)、目前国内中药药理研究重点

目前国内中药药理研究不光停留在单味药上,而是对复方、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探讨:中药的研究不仅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而且与中医理论和临床相结合。临床药理研究一改以往中药的疗效的个案观察为由国家指定的临床药理基地进行更系统、更科学的疗效验证,已研制了不少中药新药。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为防治疾病和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药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抗衰老和抗肿瘤等方面.

其一,心血管系统。研究表明丹参、黄芪、川芎嗪(川芎)、丹皮酚(白芍、牡丹皮、徐长卿)、葛根总黄酮(葛根)、人参皂苷(人参)、茶多酚(茶叶)、沙棘总黄酮(沙棘)、粉防己碱(防己)、蚤休总皂苷(蚤休)、黄刺蛾幼虫虫茧提取物、灯盏花、瓜蒌和冠心Ⅱ号(川芎、丹参、赤芍、红花等)等都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心血管损伤有保护作用。

粉防己碱、蝙蝠葛根、大豆苷和大豆皂苷AI(大豆中的成分)、丹参对心绞痛、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有作用。

黄芪增加心肌细胞膜上受体数目,有强心作用。

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可抗心律失常。

蒲黄、三七、葛根、黄连、钩藤、粉防己、丹参水提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天麻、玉竹、玉米须、人参、三七、决明子、杜仲、山楂、牡丹皮、灵芝、昆布、钩藤、桑寄生、地骨皮等有降压作用。

大蒜、山楂、沙棘、虎杖、泽泻、红花、枸杞子、黄精、丹参、月见草子、银杏叶、问荆、赤芍、何首乌、牡丹皮、绞股蓝等有降血脂作用,后五种中药还可抗动脉粥样硬化。

其二,免疫系统。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是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大量基础研究表明,中药影响免疫系统的作用环节,有的已深入到亚细胞水平。中医的脾胃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抗病免疫功能,脾虚则元气不足,机体营养状态及能量代谢失常,致免疫机能下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一些健脾益气方药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增加白细胞吞噬力,提高血凝素、T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转化率。

已知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扁豆、薏苡仁、山药、甘草等中药和健脾益气糖浆(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当归、灵芝、陈皮)、玉屏风散等复方通过益脾胃之元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此外,研究显示蛇床子素、冬虫夏草、何首乌、人参、三七、女贞子、芦笋、鹿茸、蛤蚧、阿胶、龙眼肉、怀山药多糖、茶多糖、盐藻β胡萝卜素、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西洋参多糖、枸杞多糖等有免疫增强作用。

其三,抗衰老。抗衰老研究属于中医药的优势领域,肾虚、脾虚、气血阴阳虚和血瘀都与衰老有关,通过补肾、健脾、补益、祛瘀抗老的中西医结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了不少新药,

如清宫八仙糕、清宫寿桃丸、春回胶囊、还精煎、活力苏、青春宝、阿胶补浆、人参果皂苷片等都有健身抗老的作用。

单味抗衰老药已有三百余种,现代研究较多的有人参、何首乌、三七、地黄、红芪、山药、蒺藜、冬虫夏草、菟丝子等。

其四,抗肿瘤。已经发现很多中药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中药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能起到扶正抑瘤的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癌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转化细胞生长、促使转化细胞凋亡。

益气逐瘀粉(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甘草、全蝎、蜈蚣、壁虎)能杀伤荷瘤鼠肿瘤细胞,调节免疫功能,对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的抗癌中药成分,有紫杉醇(紫杉)、秋水仙碱(秋水仙)、冬凌草制剂、喜树碱、长春花碱等。从天然动植物中筛选抗肿瘤药的命中率高于合成药,因此中药抗肿瘤药的研究备受重视。

对中药活性成分,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现在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真正起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为小分子物质:大多数中药及活性成分是经口服药,这些药物经过煎煮或肠道细菌代谢生成新的代谢产物,而这些产物往往是真正有效成分。因此,产生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血清化学。

(二)中药药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归类:

(1).主要用于抗感染的药物:

有黄连、黄柏、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单味药及银翘解毒丸、黄连解毒汤等复方。

(2).抗寄生虫病药:

驱肠虫药有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南瓜子、石榴皮、鹤草芽;抗阿米巴药有白头翁、鸦胆子等;抗疟药有常山、甜茶、青篙等;抗滴虫药有苦参、蛇床子等。

(3).抗肿瘤药:

主要有莪术、薏苡仁、山豆根、斑蝥、野百合、冬凌草等。

(4).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具有全身麻醉作用的洋金花;有镇痛作用的延胡索、祖师麻、徐长卿;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酸枣仁、夜交藤;有抗惊厥作用的天麻、牛黄等单味药和复方柴胡桂枝汤;有解热作用的柴胡、黄芩、葛根等及安宫牛黄九;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马钱子、五味子等。

(5).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草乌、蟾酥、细辛等;还有主要显示骨骼肌松弛作用的八角枫、锡生藤、轮环藤等。

(6).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药有黄花夹竹桃(包括成分黄夹甙)、铃兰(包括铃兰毒甙)、附子(包括去甲乌药碱)与福寿草等单味药以及生脉散、人参四逆汤等复方;

抗冠心病心绞痛药有丹参(包括丹参素)、川芎(包括川芎嗪)、赤芍、红花、桑寄生、益母草以及复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抗心律不齐药有苦参、常山、灵芝、槲寄生等;

降血压药有杜仲、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猪毛菜、罗布麻等,

以及升高血压抗休克药枳实(包括其成分对羟弗林、N-甲基酪胺)、青皮等单味药及参附汤、生脉液、参麦注射液等。

(7).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有桔梗、艾叶、芸香草、矮地茶、满山红、金龙胆草等单味药及复方小青龙汤、复方灵芝等。

(8).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有山渣、麦芽、枳实、陈皮、佛手、乌药、鸡内金、吴茱萸等单味药及复方甘楞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还有重点作用于肝胆系统的茵陈蒿汤、茵陈胆道汤、胆道排石汤、复方大柴胡汤及清胰汤等。

(9).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有木通、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等单味药及五苓散、排石汤等复方。

(10).具有子宫兴奋作用及抗生育作用的药物:

有当归、红花、牛膝、蒲黄、益母草等单味药及具有抗孕激素活性的莪术复方。此外,还有能终止妊娠的姜黄及抗生育药棉子提取物棉酚等。

(11).主要具有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

有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海藻、昆布、黄药子及 对实验性甲状腺肿有一定作用的甲瘤丸;

有显示降血糖作用的地黄、知母、山萸肉、地骨皮等单味药及玉泉丸、玉女煎、八味丸等复方。

(12).主要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生血药有阿胶、当归、女贞子、鸡血藤等;

止血药有三七、槐花、白及、小蓟、茜草、花生衣、侧柏叶、仙鹤草等单味药及云南白药、庐山止血粉、三七伤药片等复方;

降血脂有山碴、灵芝、泽泻、虎杖、决明子、何首乌等单味药及三黄泻心片、灵甙片等复方;

升高白细胞有人参、刺五加、千金藤等。

(13).能影响兔疫功能的药物:

促进兔疫功能的有人参、黄芪、刺五加、党参、灵芝、女贞子等单味药及龟龄集(酒及散)、复方灵芝、犀黄丸、参杞冲剂、玉屏风散等复方;

抑制免疫功能的有大蒜、花椒、漏芦等。

(14).具有强壮作用的药物:

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灵芝、枸杞、麦冬、淫羊藿,蜂皇浆、冬虫夏草等单味药及龟龄集、四君子汤等复方。

(15).外用药物:

有明矾、补骨脂等外用药及一些具有抗真菌作用的单味药以及外用消痔灵等复方。(三)中草药药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归类:

一)抗病毒的中草药

1.抗流感病毒: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金银花、连翘、射干、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大黄藤、肿节风、虎杖、百部、鱼腥草、葱、大蒜、野菊花、柴胡、牛蒡子、防风、紫苏、贯众、紫草、赤芍、丹皮、大叶桉、茵陈蒿、麻黄、桂枝、香薷、佩兰、鹅不食草、艾叶、紫菀、侧柏叶、诃子、黄精、五味子、槟榔、橄榄、香蕈、生甘草、夏枯草、海藻、紫荆皮。白腊梅、满山香、狼巴巴草、南蛇藤、鸭跖草、糙苏、罗布麻、一枝黄花、苦地丁、金樱子、蔊菜、石韦、芫花、山腊梅、黄皮叶、紫薇。

2.抗副流感病毒:

牛蒡子。

3.抗鼻病毒:

含羞草、贯众、杏仁、陈皮、紫河车、蜈蚣。

4.抗腺病毒:

射干。

5.抗麻疹病毒:

荆芥、穿心莲、紫草、空心莲子草、葎草、苍耳草、乌梢蛇。

6.抗疱疹病毒:

金银花、射干、虎杖、苦地丁、马齿苋、赤芍、黄精、侧柏叶。

7.抗脊髓灰质炎病毒:

桑寄生、淫羊藿、紫草、柴胡、麻黄、桂枝、黄柏、虎杖、生牡蛎。

8.抗柯萨奇(Coxackie)病毒:

虎杖、射干、大青叶、贯众、桑寄生。

9.抗埃可(ECHO)病毒:

射干、大青叶、贯众、金银花、穿心莲、鱼腥草、虎杖、野菊花、蒲公英、苦地丁、青蒿、薄荷、浮萍、蔓荆子、茵陈、夏枯草、栀子、麻黄、桂枝、紫苏、香薷、四季青、漏芦、兔耳草、马蹄金、马兜铃、桑寄生。

10.抗虫媒病毒: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鸭跖草、贯众、虎杖、空心莲子草、山葡萄、蛇蜕。

11.抗腮腺炎病毒:

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青黛、鸭跖草、蛇蜕、山葡萄。

二)抗菌的中草药

1.抗广谱菌(包括金葡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肠炎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等等):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黄连、黄芩、黄柏、马尾连、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穿心莲、蚤休、龙胆草、山豆根、知母、栀子、厚朴、丹皮、白芍、夏枯草、瓜蒌、牛黄、秦艽、大蒜、诃子、大叶桉、十大功劳、千里光、肿节风、金龙胆草、黄藤、地胆草、黄栌、肺形草、爵床、一点红、杏香兔耳风。

2.抗金葡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的中草药以外,还有鱼腥草、野菊花、了哥王、桔梗、四叶参、白头翁、马齿苋、木芙蓉、虎杖、仙鹤草、旱莲草、茜草、大黄、火炭母、蓍草、乌韭、一枝黄花、岗梅、千里光、矮地茶、筋骨草、地锦草、瞿麦、萹蓄、牛蒡子、紫苏叶、葱白、厚朴、辣蓼、马鞭草、鸭跖草、金钱草、连钱草、金沙藤、海金沙、贯众、鬼针草、山葡萄、救必应、白英、龙葵、蛇莓、苍耳子、公丁香、两面针、大蓟、小蓟、侧柏叶、紫珠草、毛冬青、冰片、鸡矢藤、五倍子、乌梅、山茱萸、金樱子、玄参、麝香、田基黄、金锦香、硃砂根、阴地蕨、红大戟、连钱草、雪胆、石油菜、白毛鹿茸草、杠板归、回回蒜、南烛、唢呐花、瓜子金、苔水花、垂柳、五指毛桃、披针叶兔耳风、荚蒾、金樱子、断血流、南蛇藤、白千层、满山红、白屈菜、乌棒子、白马骨、筋骨草、鸭儿芹、古山龙、火炭母、四季青、兰香草、红管药、苦地丁、毛大丁草、盾果草、桃金娘、多花蔷薇、小粘叶、九里香、九香虫、酢浆草、仙人掌、锦灯笼、野荞麦、白屈菜、山萩、中国旌节花、葎草。

3.抗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中草药以外,还有虎杖、野菊花、三颗针、鱼腥草、救必应、筋骨草、火炭母、金沙藤、大叶桉、芙蓉花、山葡萄、苍耳子、两面针、艾叶、冰片、鬼针草、白屈菜、满山红、木芙蓉、桦树皮、五指毛桃、萝摩、乌棒子、九里香、古山龙、筋骨草、南烛、杠板归、白毛鹿茸草、雪胆。

4.抗肺炎双球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的中草药以外,还有桔梗、虎杖、空心莲子草、紫金牛、牛蒡子、侧柏叶、厚朴、苏木、冰片、艾叶、哨呐花、一枝黄花、野荞麦、垂柳、南烛、中国旌节花、白马骨、苦地丁、桦树皮、通光散、蔊菜、筋骨草。

5.抗脑膜炎双球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的中草药以外,还有大蒜、虎杖、空心莲子草、大蓟。

6.抗卡他球菌:

矮地茶、大青叶、丹皮、了哥王、虎杖、大血藤、白屈菜、披针叶兔耳风、酢浆草、苦地丁、筋骨草、乌棒子、桦树皮。

7.抗流感嗜血杆菌:

板蓝根、射干、桔梗 山白芷、败酱草、空心莲子草、瓜蒌、大叶桉、高良姜、荜茇、苏木、五味子。

8.抗结核杆菌:

百部、黄连、黄柏、猫爪草、夏枯草、苦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大叶桉、地骨  皮、黄精、玉竹、白及、远志、紫菀、款冬花、全蝎、  蜈蚣、海浮石、公丁香、两面针、地榆、麝香、白芷、  柴胡、升麻、积实、茵陈、冬虫夏草、大风子、鸭嘴花、  啤酒花、铁包金、穿破石、丹参、银杏。

9.抗百日咳嗜血杆菌:

黄芩、百部、鸡苦胆、地锦草、穿心莲、黄药子、公丁香、白及、厚朴、白芍、小蓟。

10.抗白喉杆菌:

土牛膝、马鞭草、生地、玄参、白芍、丹皮、地锦草(以上七种药均有中和白喉杆菌外毒素的作用)、万年青、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野菊花、蚤休、黄芩、知母、贝母、虎杖、了哥王、荆芥、麦冬、天冬、女贞子、大蓟、仙鹤草、旱莲草、当归、诃子、大蒜、木香、空心莲子草、葎革、石韦、甘草、兰香草、中国旌节花、唢呐花。

11.抗肠炎杆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中草药以外,还有地锦草、马齿苋、秦皮、旱莲草、仙鹤草、鱼腥草、赤芍、辣蓼、五倍子、盾果草、四季青、荆芥、青蒿、地骨皮、紫地榆。

12.抗痢疾杆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中草药以外,还有马齿苋、地锦草、白头翁、秦皮、苦参、铁苋菜、鱼腥草、蓍草、木香、肿节风、虎杖、火炭母、仙鹤草、老鹳草、大蓟、紫苏叶、防风、葱白、野菊花、海金沙(全草)、公丁香、地榆、侧柏叶、山楂、五倍子、乌梅、石榴皮、茶叶、当归、三颗针、千里光、凤尾草、辣蓼、救必应、萹蓄、五味子、井边茜、紫地榆、水丁香、水杨梅、风箱树(花序)、大马蓼、土丁桂、盾果草、鸡血七、垂柳、雪胆、伸筋草、莲子草、鸭脚黄连、鲜黄连、中国旌节花、小粘叶、断血流、九香虫、地胆草、连钱草、三叉苦、火炭母、四季青、土细辛、毛大丁草、杠板归。

13.抗伤寒、副伤寒杆菌:

除上述抗广谱菌的中草药以外,还有:三棵针、乌韭、木香、马齿苋、了哥王、厚朴、地锦草、虎杖、干里光、金沙藤、海金沙、辣蓼、桂枝、公丁香、仙鹤草、大蓟、小蓟、地榆、五倍子、黄精、麦冬、木香、兰香草、毛大丁草、垂柳、荚蒾、石油菜、火炭母、连钱草、多花蔷薇、地蜂子、小粘叶、蓍草、九香虫。

14.抗大肠杆菌:

野菊花、马齿苋、地锦草、蒲公英、败酱草、马鞭草、老鹳草、筋骨草、乌韭、蓍草、大叶桉、救必应、龙葵、黄芩、大黄、瓜蒌、苦参、萹蓄、木香、仙鹤草、大蓟、小蓟、丹参、白芍、麝香、大蒜、乌梅、麦冬、半枝莲、杠板归、鹤蝨、白毛鹿茸草、雪胆、中国旌节花、小粘叶、披针叶兔耳风、蔊菜、  白马骨、土细辛、垂柳、金樱子、白千层、野荞麦、火炭母、苦地丁、回回蒜、白屈菜、白马骨。

15.抗绿脓杆菌:

五倍子、诃子、蚤休、夏枯草、 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皮、白芍、白头翁、黄芩、大黄、虎杖、肿节风、矮地茶、乌韭、火炭母、了哥王、地锦草、海金沙、筋骨草、大叶桉、救必应、岗稔、白英、龙葵、蛇莓、半边莲、扁蓄、瞿麦、大蓟、玄参、乌梅、五味子、野茉莉、老鹳草、盾果草、杠板归、连钱草、满山红、野荞麦、断血流、中国旌节花、小粘叶、披针叶兔耳风、垂柳、金剪刀草、野鸦椿、四季青、苦地丁、白马骨、锦灯笼、金樱子、红大戟、荸荠、蔊菜。

16.抗变形杆菌:

金银花、大叶桉、诃子、公丁香、龙葵、半枝莲、辣蓼、瞿麦、花椒、丹参、白芍、毛冬青、麦冬、地胆草、四季青、毛大丁草。

17.抗布氏杆菌:

黄连、马尾连、三颗针、羌活。

18.抗麻风杆菌:

啤酒花、葎草、大风子(油)、穿心莲、苍耳子、皂角刺、乌梢蛇、郁金、大黄、朴硝。

19.抗炭疽杆菌:

鱼腥草、野菊花、了哥主、田基黄、广豆根、十大功劳、三颗针、升麻、薄荷、凤尾草、半枝莲、白英、虎杖、羊蹄、秦艽、何首乌、杜仲、女贞子、骨碎补、大蓟、茜草、仙鹤草、泽兰、艾叶、乌药、川椒、荜苃、高良姜、公丁香。

20.抗枯草杆菌:

防风、高良姜、荜苃、木香、大蒜、麦冬、天冬、黄芪、杠板归、仙人掌。

21.抗红色癣菌等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

硫黄、土槿皮、苦参、黄精、白鲜皮、射干、芦荟、大黄、白头翁、桔梗、鱼腥草、藁本、萹蓄、公丁香、川棟子、急性子、石榴皮、鸡娃草、信石、漏芦、山豆根、九节菖蒲、大风子、地肤子、茵陈、轻粉。

22.抗白色念珠菌:

黄柏、黄芩、山豆根、枯矾、川棟子、土槿皮。

23.抗破伤风杆菌∶

金樱子。

24·抗八联球菌:

多花蔷薇。

三)对恙虫热立克次体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

大蒜

四)抗螺旋体的中草药∶

1 .抗钩端螺旋体:

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脱羟基穿心莲内脂)、土茯苓、黄连、黄芩、黄柏、连翘(醇提取物)、栀子、千里光、马鞭草、地榆、大叶桉、枫杨、青蒿、虎杖、马桑、金樱子。

2.抗梅毒螺旋体:

土茯苓。

五)抗原虫的中草药∶

1.抗疟原虫:

青蒿、柴胡、常山、土常山、松萝、草果、鸦胆子、马鞭草、黄荆叶、稀莶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苍术、水蜈蚣、升麻、大叶桉、地榆、寻骨风、乌梅、鳖甲、仙鹤草、防己、四季青、砒霜(三氧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硼砂、棉花根、鸡骨常山、滇常山、白枪杆、毒根斑鸠菊。

2.抗阿米巴原虫:

白头翁、黄连、黄芩、苦参、秦皮、百部、汉防己,鸦胆子、地锦草、旱莲草、马齿苋、铁苋菜、凤尾草、委陵菜、威灵仙、毕澄茄。

3.抗阴道滴虫∶

蛇床子、苦参、白头翁、苦楝根皮、鹤草芽、薄荷、桃叶、葱白、大蒜、莱菔子、乳香、  皂角。

六)驱肠寄生虫的中草药:

1.驱蛔虫:

苦楝皮、川楝 子、使君子、蛔蒿、天名精、芜荑、南瓜子、榧子、东北贯众、石榴皮、乌梅、花椒、吴茱萸、小白蒿、土木香、公丁香、厚朴、牵牛子、丝瓜子、萹蓄、薏苡根、槟榔、三尖杉(种子)、华风车子。

2.驱蛲虫:

百部、苦楝皮、使君子、贯众、鹤虱、大蒜、榧子、石榴皮、吴茱萸、鸦胆子、粗糠柴(果上腺体)。

3.驱钩虫:

槟榔、雷丸、榧子、苦楝皮、石榴皮。

4.杀血吸虫;

南瓜子、小茵香、丹参、栀子、瞿麦、蟾酥、昆布流浸膏。

5.杀丝虫:

威灵仙、雷丸、青蒿、北五加皮、糯稻根、桑叶、猪牙皂。

6.驱绦虫:

槟榔、南瓜子、鹤草芽(含鹤草酚)、雷丸、贯众、榧子、鹤虱、粗糠柴(果上腺体)、铁仔(果)。

7.驱鞭毛虫:

苦参。

8.驱姜片虫:

椰子及汁。七)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

丽江山慈姑、光慈姑、秋水仙(秋水仙碱)、长春花(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三尖杉(粗榧碱)、喜树果(含喜树碱,甘草酸单铵盐可对抗喜树碱的毒性,但不降低抗癌作用)、农吉利(即野百合,含农吉利碱)、大叶猪屎青(含大叶猪屎青碱,即农吉利碱)、白花蛇舌草、莪术(莪术油)、蚤休、天花粉、薏苡仁、茯苓(茯苓糖)、猪苓、无花果、菝葜、瓜蒌、广豆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等)、射干、娃儿藤(娃儿藤碱)、肿节风、猕猴桃根、粉防己(汉防己碱)、龙葵、黄药子、夏枯草、墓头回、狗舌草、斑蝥(斑蝥素)、土鳖虫、全蝎、壁虎、蜈蚣、蟾酥、水蛭、半枝莲、半边莲、白英、八月扎、猪殃殃、蒲公英、鱼腥草、土大黄、羊蹄、丹参、赤芍、三七、大蓟、小蓟、鸦胆子、石菖蒲、儿茶、紫草、鲜南星、威灵仙、急性子、补骨脂、雄黄、砒霜、硇砂、女贞子、山茱萸、了哥王、淫羊藿、半夏、海带、海藻、昆布、麝香、毛冬瓜、石蒜、美登木、犁头尖、秋枫、蓝萼香茶菜、兔耳草、鱼寄生、金剪刀草、苦豆子、女金丹、秤陀梨、嚏根草、紫硇砂、八角莲、石上柏、无花果、密花娃儿藤、纤花耳草、苏铁(叶)、乌梅、通光散、蒲葵子、鼠牙半枝、魔芋、瞿麦、海胆、桦菌芝、东北鼢鼠。

八)具有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中草药:

农吉利、狗舌草、干蟾皮、斑蝥(斑蝥素)、长春花(长春新碱)、肿节风、墓头回、马钱子、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马勃、马兰根、红花、白药子、狼毒、杏香兔耳风、大尾摇、卵叶娃儿藤(总生物硷)、蛇花藤(总生物硷)、广豆根、蜈蚣、全蝎、猪殃殃。

九)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草药:

1.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

柴胡、黄芩、知母、生石膏、青蒿、鸭跖草、地骨皮、茵陈、栀子、丹皮、黄连、细辛、菊花、防风、汉防己、西河柳、蔓荆子、马鞭革、银柴胡、前胡、羚羊角、水牛角、地龙、冰片、石斛、紫草、威灵仙、淡竹叶、小报春、灯台树。

2.通过兴奋汗腺而发汗解热:

麻黄、桂枝、香薷、紫苏叶、荆芥、防风、秦艽、薄荷、牛蒡子、柴胡、升麻、葛根、葱白、浮萍、酸浆、白鲜皮。

十)对神经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镇静和催眠;

酸枣仁、五味子、延胡索、丹参、灵芝、当归、川芎、白芍、苏木、茯神、茯苓、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藁本、栀子、莲子心、全蝎、地龙、蝉衣、天南星、琥珀、珍珠、朱砂、牛黄、灵磁石、龙骨、首乌藤、柏子仁、合欢皮、冬虫夏草、柴胡、黄芩、生石膏、知母、独活、香附、臭梧桐、稀莶草、秦皮、秦艽、杜仲、巴戟肉、枸杞子、浮小麦、龙眼肉、棉花根、茉莉根、蚱蜢、天竹黄、黄羊角、啤酒花、乌泡刺(子)、手参、孩儿参、罗布麻、石菖蒲、头顶一棵珠、含羞草、九节菖蒲、鹤虱、酢浆草、金刷把、徐长卿、狗响铃、马桑寄生、梧桐叶、七叶一枝花、华千金藤、石吊兰、白花蛇舌草、瓜子金、华山参、缬草、景天三七、桃金娘(果)。

2.抗惊厥:

羚羊角、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制南星、钩藤、灵芝、天麻、蛇蜕、柴胡、白芍、丹皮、辛夷、秦皮(秦皮素)、黄羊角、缬草、儿节菖蒲、石蔓蒲、青羊参、珍珠母、蛇含石、天竹黄、太阳针、双飞蝴蝶、八月炸。

3.镇痛:

洋金花、延胡索、罂粟壳、制乌头、制附子、雪上一枝蒿、三分三、七叶莲、祖司麻、细辛、桂枝、汉防己(汉防己乙素)、蟾酥、川芎、丹参、当归、白芍、防风、白芷、吴茱萸、徐长卿、蔓荆子、藁本、薄荷、秦艽、稀签草、臭梧桐、南五加皮、甘松、乳香、没药、青风藤、鸡矢藤、怀牛膝、独活、两面针、威灵仙、王不留行、制香附、郁金、秦皮(秦皮素)、白屈菜。丽江山慈菇、缬草、石蒜、徐长卿、白花蛇舌草、蚤休、泡桐、毛麝香、檀香、野本瓜、索骨丹、六方藤、大泡通、马牙七、马扫帚、马桑、马桑寄生、卫矛、山龙眼、野芋、野花椒、野席草、野罂粟壳、崖姜、天韭、苦朗树、茉莉根、转心莲、刺猬皮、姜三七、树萝卜 、柳叶菜、胡杨、柳叶见血飞、南蛇藤、胡芦巴、肿足蕨、垂柳、鱼寄生、金叶子、金蛤蟆、狗骨、生藤、华千金藤、卵叶娃儿藤、黄杨、黄水茄、黄缅桂、婆婆纳、鹿药、麻疯树、深山酢浆草、四方藤、唢呐花、四块瓦、三爪金龙、牛心朴、牛马藤、火油草、蛇见怕、山管兰、蛇工藤、蛇地钱、蛇疙瘩、猫胡子花、甜果藤、铜棒锤、鸡心七、赤车、干年健、六月寒、火棘、云南柴桂、云南铁线莲、大竺桂、木豆、牛筋条、太白丽泰、石凤丹、五香草、牛尾菜、牛扁、石瓜子、拐枣七、 苦养麦、刺萆薢、齿叶草、四方木皮、白花丹、四棱筋骨草、龙牙、榆木、东风菜、东风橘、叶下花、托盘、地菍、地不容、千告金藤、血满草、多花蔷薇(果、根)、鸡根、鸡血藤、鸡骨草、鸡骨香、两面针、走游草、伸筋草、刺楸、泡桐、狗筋蔓、赤车使者、刮筋板、茅莓、茅膏菜、金铁锁、金鸡脚、肿节风、金线风、金钱草、葒草、香茅、珍珠梅、香加皮、穿山龙、穿破石、枯岭勾儿茶、扁担杆、绒毛鸭脚木、绒背蓟、夏大无、铁包金、铁棒锤、铁箍散、桃全娘(根)、络石藤、进风伞、茜草、臭茉莉、臭牡丹、救必应、猕猴桃(根)、宽筋藤、接骨木、接骨树、排钱树、绿葡萄、铜锤玉带草、通城虎、破天菜、破骨风、清香桂(根)、鸭脚木、鸭嘴花、天蓬子(根)、麻口皮子药、黄鳝藤、野棉花、蛤蒌、隔山香、 、黑汉条、黑面叶(根)、滇杠柳、常裂秋海棠、蜂糖罐、鹅不食草、赪桐、蓝布正、博落回、痰药、矮陀陀、蜘蛛香、蔊菜、翠云草、算盘子、蕲蛇、簕欓、蝇子草、翼核果、五叶木通(八月炸)、九香虫、三加、三叉苦、大叶山桂、小白撑、小叶买麻藤、千斤拔、千针万线草、山苍子、五指毛桃、半枫荷、石椒草、石南藤、白云花(根)、白毛蛇、白粉藤、仙茅、头顶一颗珠、四棱筋骨草、丝瓜络(藤)、地菍、地蜂子、百眼藤、金耳环、陆英、草本水杨梅、香茶菜、兔耳伞、禹白附、绒毛鸭脚木、扁担藤、峨参、凌霄花、夏天无、黄锁梅、黄花倒水莲、琴叶榕、槲寄生、翼核果、半枫荷。

4.具有麻醉作用的中草药:

(1)局麻:制乌头、细辛、九里香、两面针、茉莉花根、三分二、两面针、鸭嘴花、花椒。

(2)全麻:

洋金花、三分三、白屈菜。

5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中草药:

人参、五味子(双重凋节作用)、茶叶、黄芪、党参、太子参、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白芷(少量白芷素)、马钱子、艾叶、薄荷、连翘。

十一)对心脏血管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对心脏:

(1)强心:

铃兰、蟾酥、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福寿草、罗布麻根、络石藤、万年青、刺五加、北五加皮(似毒毛旋花子甙K)、白头翁(似洋地黄)、麝香、鹿茸、黄芪、葶苈子、木通、五味子、何首乌、附子、灵芝、补骨脂、仙茅、益智仁、玉竹、生地、熟地黄、玄参、麦冬、女贞子、三七、桂技、山楂、苏木、莲子心、牛黄、犀角、夏枯草、紫草、仙鹤草、连翘、浮萍、炙甘草、酸浆、鹿衔草、糖芥、枳实、陈皮、青皮、乌药、满山红、黄麻、嚏根草、黄囊杓兰、筋骨草。

(2)加速心率:

麻黄、麝香、人造麝香(3一甲基15环酮)、鹿茸、洋金花、茶叶。

(3)减慢心率:

羊踯躅(羊踯躅毒素)、柏子仁、制附子、当归(大量有奎尼丁样作用)、灵芝、王竹、满山红、莬丝子、石斛、徐长卿、九里香、卤碱、竹凌霄、瞿麦、罗布麻根、大尾摇、梧桐叶。

(4)抗心律不齐:

炙甘草、人参、生地、麦冬、苦参、延胡索、赤芍、柴胡、桂枝、茵陈。

2.对血管:

(1)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瓜蒌皮、葛根、毛冬青、川芎、丹参、三七、刺人参、红花、赤芍、制附子、补骨脂(补骨脂乙素)、仙茅、桑寄生、菟丝子、益智仁、黄精、玉竹、茵陈、金银花(木犀草素)、四季青、万年青、银杏叶、徐长卿、鼠曲草、岗梅、前胡(白花前胡丙素)、杏仁、汉防已、枸骨、卤碱、苦丁茶、小红参。

〔注〕

①川穹、三七、红花、毛冬青,既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又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②补骨脂只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耗氧量无影响。

③四季青在增加冠脉血流量的同时,也增加心肌耗氧量。

(2)扩张脑动脉,增加脑的血流量:

葛根、银杏叶、羌活。

(3)扩张肾动脉,增加肾的血流量:

黄芪、炒杜仲、罗布麻、积实。

(4)降低血压:

汉防己、葛根、萝芙木、夏天无、臭梧桐、稀莶草、天麻、钩藤、白蒺藜、生石决明、全蝎、地龙、黄芩、罗布麻叶、毛冬青、猪毛菜、山楂、青木香、木香、野菊花、长春花、连翘、夏枯草、地榆、槐花、大蓟、玄参、黄连、三颗针、丹皮、栀子、莲子心、蔓荆子、藁本、芹菜、青葙子、充蔚子、益母草、猪苓、荞苓、泽泻、车前草(子)、桑白皮、玉米须、萹蓄、瞿麦、黄芪、党参、黄精、丹参、川芎、酸枣仁、”制首乌、山茱萸、枸杞子、桑寄生、炒杜仲、怀牛膝、独活、巴戟肉、鹿衔草、羊踯躅、照白杜鹃、猫须草、羊角参、地牯牛、芹、水芹、杜松实、葵花盘、藤杜仲、荞麦、单根木、青活麻、大尾摇、兔耳草、白花甜蜜蜜、白花岩青兰、梧桐叶、大风艾、槲寄生、筋骨草、灯台树、锦灯笼、锦鸡儿、照山白、满山红、淫羊藿、柿树  叶、无患子、无花果、泡桐。

(5)具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中草药:

草决明、虎杖、大黄、茵陈、车前草、泽泻、徐长卿、山楂、陈皮、银杏叶、灵芝、制首乌、杜仲、梧桐叶、桑寄生、枸杞子、菊花、黄精、玉竹、芡实、金樱子、黄芪、当归、琥珀、冬葵子、三七、小蓟、槐米、花椒、白蒺藜、昆布、姜黄、郁金、菖蒲、僵蛹油、水牛角、五爪龙(五指毛桃)、柿子叶、红花子油、茶树根、荷叶、金银花。

(6)调节血压(对高血压能降、低血压能升):

南五加皮、五味子。

(7)升高血压(改善低血压):

麻黄、麝香、蟾酥、鹿茸精、枳实(枳实注射液)、野决明、白芷、艾叶(白芷、艾叶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而升压)、补骨脂、灵芝、小蓟、马齿苋、红花、细辛(煎剂)、华山参。

(8)舒张末梢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血循环:

黄芪、丹参、肉桂、桂枝、生姜、葱白、芫荽、紫苏叶、荆芥、薄荷、牛蒡子、西河柳、全蝎、断血流。

(9)收缩鼻粘膜血管:

麻黄(麻黄碱)、辛夷(挥发油)、苍耳子、细辛.

(10)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槐米、槐花、连翘、白茅根、黄芪、红藤、黄芩、水牛角、秦艽、南五加皮、青皮、陈皮。

十二)对呼吸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樟脑、麝香、蟾酥、野决明(野靛碱)、山梗菜(山梗菜碱)、麻黄、洋金花、艾叶、生姜、白芷、益母草、红花、天麻、独活、半边莲(作用于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2.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

苦杏仁、甜杏仁(大量)、桃仁、白果、枇杷叶、款冬花、百部、全蝎、瓜蒂、藜芦。

3.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喘);

麻黄、洋金花、杏仁、白果、银杏叶、地龙、葶苈子、紫苏(子)、浙贝母、半夏、石韦、旋覆花、鱼腥草、满山红、棒棒木、蔊菜、暴马子、热参、黄荆、矮地茶、侧柏叶、酸浆、筋骨草、茵陈、木香、青木香、厚朴、五味子、冬虫夏草、胡桃肉、沉香、橘皮、棉花根、全叶青兰、丝瓜藤、昆布、香青兰、泡桐、紫金牛、岭南杜鹃、胡颓子、照山白、委陵菜、牛尾菜、野马追、烈香杜鹃、小叶三点金、麻布七、蚤休、通光散、一枝黄花、华山参、桦树皮。

4.镇咳:

苦杏仁、款冬花、芸香草(胡椒酮)、艾叶(挥发油)、野马追、虎杖、白屈菜、百部、川贝母、枇杷叶、醋制芫花(或去毒芫花)、甘草、矮地茶(矮茶素1号)、半夏、旋覆花、紫菀、前胡、桑白皮、马兜铃、知母、车前子、含羞草、鼠曲草、棉花很、北沙参、百合、天冬、麦冬、仙灵脾、苏子、满山红(杜鹃素)、瓜蒌、筋骨草、棒棒木、暴马子、蔊菜(蔊菜素)、南天竹、茜草根、烈香杜鹃、紫花杜鹃(紫花杜鹃甲素)、千日红、庐山石韦(延胡素酸镇咳,咖啡酸、异芒果甙能镇咳祛痰)、通光散、全叶青兰、大四块瓦、浙贝母、贝母花、狗牙贝、罗汉果、秋鼠曲草、老鼠瓜、青兔耳风、泡桐、照山白、灯台树、红管药、桦树皮、小叶三点金、石吊兰、牛尾菜、白杜鹃花、菜子七、云实、了哥王(根皮)、华山参、苏木蓝、野罂粟壳、野菀豆、孔雀草、蚤休、五指毛桃、丝瓜藤、野辣烟。

5.祛痰:

桔梗、远志、艾叶(挥发油)、紫菀、半夏、水半夏、制南星、前胡、南沙参、瓜蒌皮、蔊菜(蔊菜素)、紫花杜鹃、牡荆(挥发油)、宽叶杜香(挥发油)、生甘草、皂荚、照山白、满山白、野菀豆、牛尾菜、云实、红管药、筋骨草、棉花根、矮地茶、小白蜡条、岭南杜鹃、烈香杜鹃、野冬青果、灯台树、全叶青兰、柳树皮、蜂蜜、华山参、丝瓜藤、石吊兰、山梗菜、一枝黄花、大四块瓦、通光散、千日红、了哥王(根皮)。

十三)对消化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对唾液腺有作用的中草药:

(1)兴奋唾液腺分泌:

生姜、诃子、青果、乌梅、五味子、花椒、石斛、玄参、射干、桂枝、葛根、槟榔、肉苁蓉。

(2)抑制唾液腺分泌:

洋金花、浙贝母(贝母宁)、山豆根、红花、益智仁。

2.对胃肠消化腺有作用的中草药:

(1)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鸡内金、山楂、焦六曲、谷芽、麦芽、龙胆草(少量)、大黄(少量)、黄连(少量)、砂仁、生姜、陈皮、木香、高良姜、藿香、葱白、花椒、公丁香、吴茱萸、胡椒、荜苃、肉豆蔻(少量)、肉桂、党参、太子参、白术、鲜石斛、五味子、金樱子、肉苁蓉、乌药、厚朴、大腹皮、槟榔、石菖蒲、郁金、孩儿草、栘(木衣)(果)。

(2)抑制消化液的分泌:

洋金花、罂粟壳、煨肉豆蔻、白芍、延胡索。

3.镇吐:

半夏、生姜、旋覆花、沉香、藿香、吴茱萸、芦根、竹茹、竹叶、公丁香、柿蒂、刀豆子、伏龙肝、地榆、连翘(连翘有对抗洋地黄、阿朴吗啡所引起的呕吐作用)、延胡索。

4.催吐:

瓜蒂、藜芦、胆矾、常山、鲜半夏、石蒜。

5.抑制胃肠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

洋金花、罂粟壳、肉桂、沉香、吴茱萸、藿香、乌药(双重作用)、浙贝母、黄芩、青木香、小菌香、胡芦巴、肉豆蔻、陈皮、高良姜、草豆蔻、赤芍、白芍、甘草、石菖蒲、三七、七叶莲、五灵脂、白头翁、麻黄(并能兴奋幽门括约肌)、怀牛膝、老鹳草、徐长卿、儿茶、乌梅、黄精、冬虫夏草、天仙子、白芍、赤芍、三分三、天仙子、九里香、猪屎豆、小叶三点金、灯台树、委陵菜、野罂粟壳。

6.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胃肠蠕动):

大黄、枳实、枳壳、芒硝、槟榔、莱菔子、木香、砂仁、白豆蔻、公丁香、草蔻(少量)、草果、生姜、苏叶、生首乌、桂枝、远荽、升麻(并能兴奋肛门括约肌及膀胱括约肌)、大腹皮、本通、石斛、厚朴、乌药。

7.制酸:

乌贼骨、煅瓦楞子、煅牡蛎、锻珍珠母、锻螺丝壳、鸡蛋壳、钟乳石、海螺。

8.对胃肠粘膜有收敛保护作用:

五倍子、诃子、滑石、赤石脂、甘草。

9.促进胆汁分泌:

金钱草、茵陈(对羟基苯乙酮等)、郁金(挥发油)、姜黄(黄色素)、黄连、黄芩、黄柏、十大功劳、栀子、大黄、柴胡、枳实、乌梅、玉米须、五味子、玫瑰花(挥发油)、小蓟、连钱草、马齿苋、天麻。

10.松弛胆道括约肌;

金钱草、木香、柴胡、郁金、制香附、乌梅、汉防己、厚朴、卤碱、海桐皮、八角枫。

11.降转氨酶的中草药:

水飞蓟、五味子(γ一五味子素)、朝鲜蓟(菜蓟素)、当药、灵芝、龙胆草、丹参、柴胡、垂盆草、田基黄、连翘、甘草、鸡内金、大青叶、水牛角、青叶胆、败酱草、野菊花、豨莶草。

12.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的中草药:

当归、丹参、桃仁、郁金。

13.保护肝脏或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草药:

当归、生地、黄芪、白术、灵芝、柴胡、水飞蓟、朝鲜蓟、甘草、连翘、水牛角、枸杞子、泽泻、丹参、虎杖、筋骨草。

14.降低血清胆红素:

茵陈、栀子、大青叶。

15.增加血清白蛋白的中草药:

大枣、郁金、党参、白术、肉桂、牡荆(挥发油)。

16.软缩肝脾:

丹参(五钱以上)、背带藤、泽兰、王不留行、鸡内金、地龙、三棱、莪术。

17.收敛止泻:

五倍子、诃子、肉豆蔻、(賏/缶)粟壳、老鹳草、金樱子、赤石脂、明矾、地榆。

18.泻药:

(1)刺激性泻药;

大黄、芦荟、番泻叶、虎杖、决明子、生首乌、山扁豆、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续随子。

(2)容积性泻药:

芒硝、玄明粉。

(3)缓泻药(润肠药):

瓜蒌仁、杏仁、桃仁、火麻仁、郁李仁、黑芝麻、蜂蜜、核桃肉、罗汉果、无花果、萹蓄、飞扬草。十四)对泌尿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草药:

猪苓、茯苓、泽泻、苍术、白术、车前草(子)、本通、淡竹叶、琥珀、萹蓄、瞿麦、半边莲、半枝莲、龙葵、海金沙、萆薢、石韦、滑石、玉米须、白茅根、芦根、冬瓜皮、夏枯草、麻黄、香薷、浮萍、鸭跖草、茵陈、苦参、黄芩、地肤子、益母草、大腹皮、防己、葶苈子、夹竹桃、万年青、北五加皮、茶叶、黄芪、桑寄生、山茱萸、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猫须草、葫芦、越橘、了哥王(根皮)、山扁豆、飞扬草、旋花、剪刀股、石蟹、淮通、大风艾、筋骨草,一枝黄花、半边钱、枳椇、铁线莲、铁扇子。

2.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有抗痛风作用):

秦皮、威灵仙、秦艽、豨签草、土茯苓、车前子。

3.排除或消除尿路结石:

广金钱草、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琥珀、萹蓄、瞿麦、钩藤(台湾省产)、玉米须、猫须草、冬葵子、连钱草、猫须草、三白草、野席草、匐地龙、土牛膝、露兜簕、马先蒿。

4.消除乳糜尿:

萆薢、瞿麦、桃胶 飞廉、荠菜、玉米须、水蜈蚣。

5.恢复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

黄芪(可降低非蛋白氮(N.P.N.),提高酚红试验(P.S.P.)排泄率。)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鳖甲胶、山药、当归、枸杞子、金樱子、桑螵蛸、连须、怀牛膝、杜仲、生地、玄参、麦冬、菟丝子、土茯苓、蝉蜕(配紫苏叶、益母草)。

6.抗利尿:

棉团威灵仙、洋金花、人参、南五加皮、桑螵蛸、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补骨脂、益智仁、甘草(大量)、陈皮(肾血管收缩)、红花(肾血管收缩)、淫羊藿、鸡内金(作用于膀胱括约肌)。

十五)对生殖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兴奋子宫收缩:

枳壳、枳实、贯众、益母草、茺蔚子、鲜马齿觅、檵木、王不留行、蒲黄、薯莨、山楂、薏苡仁、五味子、急性子、红花、大黄、麝香、皂角刺、常山(副作用)、嚏根草、棉花根、锦灯笼。

2.抑制子宫收缩:

当归、川芎(大量)、香附(收缩时更明显)、杜仲、白术、黄芩、秦艽、橘皮、苏梗、木香。

3.促使子宫内膜充血:

丹皮、大黄、紫河车、甘草。

十六)对内分泌腺有作用的中草药:

1.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附子、乌头、人参、人参叶、秦艽、汉防己、金果榄、棉花根(棉酚)、甘草、五味子、僵蚕、蜂毒、蜂乳、青风藤、穿山龙、石蒜、水牛角、红管药。

2.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草药:

甘草、穿山龙、蜂乳(王浆)、黄芪、制首乌、玉竹、红管药、刺五加。

3.促性腺(促男女性腺机能):

鹿茸、紫河车、制附子、淫羊藿、仙茅、蛇床子、蛤蚧、肉苁蓉、杜仲、巴戟天、锁阳、蜂乳、人参、黄芪、蟾酥、啤酒花、蛤土蟆、羊洪膻、菟丝子、铜骨七。

4.促进精液生成与分泌: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

5.促进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发育:

紫河车、川续断。

6.促进乳汁分泌:

四叶参(羊乳)、王不留行、紫河车、续断、茯苓、通草、生南瓜子、刺瓜、刺果、甘草、树锦鸡儿、莴苣子、菰根。

7.抑制乳汁分泌;

炒麦芽、花椒、芒硝(两侧乳房外敷)。

8.抗垂体促性激素及绒毛膜性激素:

鲜天花粉(制成注射液在手臂三角肌作肌注)、紫草、麝香。

9.抑制排卵、促进卵巢萎缩:

急性子。

10.对甲状腺有作用的中草药:

(1)含碘,可用于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昆布、海带、海藻、紫菜。

(2)促进甲状腺对碘的积聚和增加甲状腺活动的药物:

红管药。

(3)对缺碘性和硫氰酸钾性甲状腺肿大和机能亢进有治疗作用:

黄药子、柿子汁。

11.有增强基础代谢作用的中草药:

人参、麻黄、茶叶(大量)、蜈蚣、牛蒡子。

12.对基础代谢有暂时降低作用的中草药:

昆布、海藻。

13.对抵抗力免疫力有增强作用的中草药;

人参、黄芪、紫河车、南五加皮、淫羊藿、鱼腥草、桑枝。

十七)对血液系统有作用的中草药:

1.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鹿茸(角)、紫河车、阿胶、鸡血藤、人参、黄芪、党参、制首乌、四叶参、当归、熟地、枸杞子、白术、茯苓、首乌藤、龙眼肉、补骨脂、锁阳、巴戟天、陈皮、丹参。

2.增加网织细胞:

鹿茸、鸡血藤、鸡矢藤、白花蛇舌草。

3.增加白细胞;

人参、筋骨草、鸡血藤、丹参、麝香、穿山甲、蟾酥、虎杖、石韦、乳香、没药、五灵脂、抽葫芦。

4.降低白细胞:

党参、四叶参、土鳖虫、臭灵丹、虎杖。

5.兴奋网状内皮系统,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

金银花(少量兴奋,大量抑制)、黄连、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豆根、鱼腥草、一枝黄花、黄芪。

6.升高血小板:

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山茱萸、紫河车、龙眼肉、红枣、赤小豆、花生衣、大黄、牛西西、羊蹄、三七、白及、藕节、仙鹤草、肉苁蓉、狗脊、水牛角、黄柏、连翘。

7.对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有治疗作用的中草药;

①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的中草药:

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阿胶 蟾酥、穿山甲、龟板胶、丹参、鸡血藤、鸡矢藤、生地、熟地、冬虫夏草、枸杞子、五味子、山茱萸、补骨脂、女贞子、石韦、灵芝(钴60 -γ射 线)、玄参、石斛、益智仁、蛇床子、磨菇、白花油麻藤。

②对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的中草药:

太子参、女贞子、五味子、红枣、花生衣、抽葫芦、鼹鼠粉(地老鼠)。

8.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草药:

三七、血竭、旱莲草、仙鹤草、白及、花生衣、丹皮、栀子、筋骨草、侧柏叶、白茅根、阿胶、鱼腥草、救必应、断血流、檵木、牛西西、羊蹄、茜草、地锦草、生地榆、炒槐花、槐角、蒲黄、炒艾叶、贯众、血余炭、鲜马齿苋、薯莨(红孩儿)、五倍子、马勃、狗脊(表面的绒毛)、乌贼骨、花芯石、大蓟、小蓟、荠菜、杜仲、补骨脂、肉苁蓉、木耳、紫珠、紫背菜、空心莲子草、白接骨、秋海棠、二裂叶委陵菜、鸡筋参、香草仔、水田七、羊耳蒜、雉子筵、地涌金莲。

9。抗凝血:

水蛭(水蛭素)、海藻(大量)、羊洪膻。

10.含有皂甙,若作注射剂可能有溶血作用的中草药:

皂荚、皂角刺、猪牙皂、瓜子金、桔梗、半夏、天南星、远志、紫菀、白前、前胡、萆薢、牛膝等等。

十八)对横纹肌有作用的中草药:

1.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的中草药:

雅红隆、八角枫、汉防己(由汉防己总碱进一步制得“汉肌松”)、延胡索、辛夷、青木香(含广玉兰碱,其作用强度只及箭毒的1/100~1/200)、益母草、千层塔、鹤虱、蝉蜕(阻断神经传导)、薏苡仁、木瓜、灵芝、琥珀、灯台树。

2.对横纹肌有痉挛作用的中草药:

马钱子(士的宁)、白芷(大量)、红毒茴(莽草实)。

十九)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草药:

乌梅、地龙、紫河车、黄芪、汉防己、丝瓜藤、珍珠、丹皮、石韦、甘草(以上各种药物均有抗组织胺过敏的作用)、麻黄、秦艽、柴胡、卫矛、蛇蜕、苍术、石韦、珍珠、夜交藤、白蒺藜、人参、浮萍、徐长卿、蝉衣、蓬子菜、薄荷、黑面叶、小飞扬、矮地茶、毛果算盘子、荆芥、青羊参、忍冬藤、羌活、杜鹃、西河柳、合萌地肤子、刺藜、阴行草、栀子、鼠曲草、鸭嘴花、蚕砂、白鲜皮、中华常春藤、毛麝香。

二十)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草药:

1.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草药:

汉防己(汉防己碱)、甘草(甘草次酸)、秦艽(秦艽碱甲)、青风藤(青风藤碱甲)、蜂毒、穿山龙、人参叶、石蒜(石蒜碱)、三七、附子、乌头、草乌、麝香、僵蚕、徐长卿(丹皮酚)、秦皮(秦皮素)、丁公藤、海桐皮、海风藤、络石藤。

2.其他:

地黄、南五加皮、细辛、防风、虎骨、)川断、杜仲、怀牛膝、川牛膝、独活、羌活、老鹳草、透骨草、苍术、天麻、路路通、白花蛇、乌梢蛇、干年健、石楠藤、鹿衔草、伸筋草、黄荆叶、罗伞树、金线兰、六方藤、文冠果、丢了棒、狭叶荨麻、青活麻、水锦树、黑风藤、肉连环、黑面防己、老鼠瓜、长青草、狗脚迹、金狮藤、地桃花、小叶买麻、小果蔷薇、朱砂根、驴断肠、牛大力、飞天蠄(虫/劳)、阿里红、大风艾、两头尖、白云花根、大叶风沙藤、大五爪金龙、杏叶防风、小钢锤、臭茉莉、荭草、球兰、三加、西河柳、杏叶防风、绣球防风、矮陀陀、兰香草、无风自动草、天竺桂、火油草、太白三七、牙疳药、巴掌草、双参、朱白藤、牛耳枫、将军树、牛尾菜、拐枣七、苦蓢树、茄子根、枫寄生。刺芋、柃木、刺苞南蛇藤、岩豆、柱果铁线莲、柳叶见血飞、南蛇藤、肿足蕨、金丝矮陀陀、金线兰、金线包、八角枫、三月泡根、狗骨女萎、脆蛇、女金丹、哨呐花、甜果藤、钻地风、猫儿屎、铁线莲、蛇眼草、南蛇簕、匙羹藤、大接骨丹、大叶铁包金、全叶青兰、马先蒿、云香草、马尾伸筋草、山龙眼、水蜈蚣、野西瓜苗、野花椒、野海棠、木豆、倒吊笔、豺皮樟、鹿藿、石刷把、艾麻草、对叶榕、叶上花、瓜子藤、桃儿七、白花菜子、华泽兰、锦鸡儿、槲寄生、新疆雪莲、醉鱼草、白毛鹿茸草、宽叶芝麻、凉粉草、海南蒟、圆叶千金藤、瑞香、蘡薁。

二十一)对糖代谢有作用的中草药:

1.降低血糖:

人参、黄芪、茯苓、白术、苍术、山药、黄精、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知母、天花粉、玉竹、枸杞子、制首乌、五味子、仙灵脾、蜂乳、葛根、泽泻、玉米须、地骨皮、虎杖、仙鹤草、南五加皮、苍耳子、桑叶、钻地风、五倍子、天冬、盘龙参、冬葵根、楤木、野马追、旋花、金丝草、龙牙楤木。

2.升高血糖:

党参、四叶参、石斛、黄芩、秦艽、竹叶、生姜、槐花(作用时间较短)。

二十二)具有解毒作用的中草药:

1.解砒毒:

白芷、土茯苓、防风、小野鸡尾、岗梅、金粉蕨、积雪草。

2.解汞毒:

土茯苓、小野鸡尾、金钱草、赤石脂。

3.解铅毒(有排铅作用):

金钱草、大青叶、贯众、萆薢、党参、鸡血藤、菊花、甘草、木贼草。

4.苯中毒:

薏苡仁、岗稔根、升麻(生物碱能升高因苯中毒所引起的血小板降低)、女贞子(生物碱能升高因苯中毒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旱莲草。

5.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曼陀萝(含阿托品、莨菪碱)、天仙子(含莨菪碱)、凤尾草、鸡矢藤、生甘草、滑石粉、乌蕨、小野鸡尾、金花草。

6.DDT(二、二、三)中毒:

小野鸡尾。

7.解蛇毒:

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当归、五灵脂、山豆根、穿心莲、白芷、徐长卿、青木香、葎草、金果榄、朱砂根、滴水珠、伤寒头、红根长南星、双飞蝴蝶。

8.解酒毒:

葛花、枳椇子(民间有“干杯不醉枳椇子”之说)、凉薯(地瓜)、砂仁、草豆蔻。

9.解鱼蟹毒:

苏叶、生姜、芦根。

10.解河豚鱼中毒:

芦根、厚皮树皮。

11.解蜈蚣毒:

桑叶、五香草。

12.解植物药中毒:

①乌头、半夏、天南星中毒:生姜。

②苍耳子中毒:小野鸡尾草。

③木薯中毒:厚皮树皮、小野鸡尾、乌韭、金粉。

④野菰中毒:小野鸡尾、乌韭、岗梅。

⑤钩吻中毒:三叉苦、松树梢。

③草乌中毒:千金坠、刮筋板。

①雷公藤中毒:连钱草、瘦风轮、腐卑。

③菠萝、娃儿藤中毒;葫芦茶。

②铁棒锤中毒:桃儿七。

13.药物、食物中毒:

甘草、石蒜、瓜蒂、刮筋板、金花草、金钱草、绿豆。

二十三)除四害的中草药:

灭蝇、蛆、蚊、孑孓:

大皂角、乌头、土荆芥、天南星、毛莨、巴豆(叶)、石蒜、打破碗花花、羊角扭、百部、合欢叶、枫杨、金牛七、苦参、青蒿、闹羊花、狼毒、黄荆、黄花夹竹桃、黄莲花、臭牡丹、断肠草、葫芦茶、曼陀罗博落回、蓖麻叶、樟、醉鱼草、黎芦、了哥王、毒鱼藤。

灭臭虫:毒芹。

灭虱:百部。

灭鼠:石蒜、白狼毒。

灭钉螺:石蒜、闹羊花、苦楝叶。(四) 中药的毒性

现代 关于服用中药导致中毒的报道不时见到,从而有否定中药的趋势,特别在国外,中药受到排斥。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及合理使用,是我们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中药是古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 总结出来的,“药食同源”,大部分中药的安全性已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承认部分中药的确有毒性。明代《本草纲目》专列毒草类,其中记载有47种有毒中药,将有毒中药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其中毒性中药381种,列毒草类专篇。十八反、十九畏也是关于中药毒性的记述。

下面浅议毒性中药及其炮制和中药肾毒性等方面的问题。

 毒性中药

(1)  生物碱类川乌、草乌、白附子、附子、雪上一支蒿等乌头属植物(含二萜类生物碱,如双酯型乌头碱、海帕乌头碱、杰斯乌头碱)。雷公藤、藜芦、曼陀罗、钩吻、马钱子、天南星等。其中天南星生品口服具强烈麻辣刺激性,可引起舌肿音哑等症状,重者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2)  苷类

①  强心苷类小剂量使用有强心作用,大剂量即可使心脏中毒,如夹竹桃、万年青、铃兰等。

② 氰苷类水解后可以生成氢氰酸(HCN),苦杏仁、桃仁、白果、郁李仁、木薯等均含苦杏仁苷等。

③ 皂苷类毒性主要是对局部有强烈剌激作用,并能抑制呼吸、损害心脏,尚有溶血作用,有木通、三七、商陆等。

④ 黄酮苷毒性作用多为剌激胃肠道和对肝脏的损害,引起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如芫花、广豆根等。

(3)  毒蛋白类含有细胞原浆毒,损害肝、肾等实质细胞,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剌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这类中药有苍耳子、蓖麻子等。

(4)  萜与内酯类毒性作用发生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延髓等),导致眩晕、惊厥等。这类中药有马桑、苦楝等。

(5)  亚硝酸类中毒表现为消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类中药有瓜蒂、白果、细辛、甘遂等。

(6)  动物性毒性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异位心律等。

(7)  有毒成分为无机物的中药主要是矿物类中药此类中药含在砷、汞和铅等化合物, 砷、汞化合物具有原浆毒作用,铅是多亲和性毒物,如雄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朱砂等。

(8)  含斑蝥素成分的昆虫类如斑蝥、红娘子、青娘子。斑蝥素具有发泡作用、抗肿瘤作用,内服斑蝥素30 mg即可使人死亡。

 中药的炮制与毒性

中药的毒性与中药的产地、采收季节、部位、配伍及炮制有很大的关系。炮制可以解毒,凡是毒性中药,无特殊要求均需炮制,从净选、蜜炙、炒制到醋制,种种 方法 都是为了降低毒性,做到用药安全。

(1)  蒸煮如乌头属植物,采用水浸、水漂后蒸、煮或加入一定辅料(如生姜、豆腐、甘草等)蒸、煮等热处理1 h以上的方法,可使其剧毒的乌头碱流失或水解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

(2)  炸制如马钱子主要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其次含马钱子碱,由于士的宁的熔点为288℃,而马钱子碱熔点为178℃,且其含量与士的宁相仿,毒性为士的宁的1/8~1/3,药效仅为士的宁的1/40。因此,采用油炸或砂烫的方法炮制马钱子,温度在230~240℃左右,对士的宁的 影响 不大,而马钱子碱在这种温度下基本降解。

(3)  醋制如藜芦主要含藜芦碱、原藜芦碱、伪藜芦碱等。由于藜芦生物碱的熔点较高,炒制的温度一般不会使其破坏,而此类生物碱具有甾核与喹诺里西定骈合成六环骨架,环上有较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有机酸如醋酸等缩合成酯。故采用米泔水漂12~24 h,焖48 h,或用醋炒等炮制的方法,可减低其毒性。

(4)  制霜如巴豆制霜降低毒性,在蒸制制霜中由于温度较高,使不耐热的巴豆毒素变性,毒性减弱。

(5)  净选如斑蝥要求去头、足、翅后入药。蕲蛇头部的毒腺中含大量的出血性毒和溶血性等毒性成分,故使用时去头以降低毒性。

(6)  水飞如雄黄含有少量剧毒易溶于水的成分As2O3,水飞时可溶于水而除去。据报道,水飞后As2O3的含量可降至原药材的1/5。

某些中药的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既要降低毒性又要保持疗效,因此掌握好中药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的发挥极其重要。如斑蝥所含的斑蝥素对肝癌有疗效,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能剌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降低癌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彻底杀死癌细胞,但是 研究 发现约1%~1.2%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很强烈的毒性作用,内服对肾脏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传统炮制用米炒制,不但可以使斑蝥中所含蚁酸臭味除去,主要减少斑蝥素的含量,从而缓解其毒性。

 中药肾毒性及致癌致突变

斑蝥、蜈蚣、蜂毒、益母草、乌柏、番泻叶、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兜铃、土荆芥、芦荟、巴豆、使君子、大枫子、铁脚威灵仙,含有朱砂(汞)的中药对肾脏有毒副作用。防己、木通、泽泻、钩藤、丁香、草鱼胆等利湿减肥药可致急性肾小管坏死;马兜铃、苦参、补骨脂、土牛膝、苦楝根可诱发氮质血症,对肾脏有剌激性或毒性的中药成分可分为生物碱、苷类、毒蛋白、挥发油、萜类、汞、铅、砷等重金属类。木通虽有肾毒性,但法定剂量下的用量从未有任何毒性报道。《中药大辞典》载木通的用量为1~2钱(相当于3~6 g),木通用量为1.5~4.5 g。有报道关木通同甘草或生地配伍实验中肾无病变。而其毒性报道多是患者长期服用的结果,同时毒性反应也同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其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也有关系。

经过近年来对中药毒性的研究,已发现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总结归纳可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儿铃、士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它矿物类 (明 矾)等

有资料也列举了100种肾脏毒性中药:

5个一组,列举如下,欢迎查证.

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

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

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

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水蛭

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 ,雄黄

千里光,柴胡,板蓝根,泽泻,益母草

延胡索,槟榔,厚朴,胖大海,天花粉

牵牛子,川楝子,黄药子,山慈菇,甘遂

艾叶,补骨脂,侧柏叶,苍耳子,丁香

肉桂,巴豆,独活,北豆根、番泻叶、

虎杖、大戟、金樱根、千斤拔、苦参、

昆明山海棠、芦荟、千年健、使君子,海马、

红娘子、生蜂蜜、鱼胆、猪胆,曼陀罗

商陆,斑蝥,全蝎,无名异,冬虫夏草

野百合,蓖麻子,雷公藤,苦楝皮,白花藤

矮地茶、八角枫(华木瓜)、荜橙茄、白头翁、臭梧桐、

丢了棒(五味藤)、鬼臼、含羞草、夹竹桃、腊梅根、

六轴子、松节、土贝母、土荆芥、土牛膝、

望江南子、相思子、萱草根、油桐子、芫花、

皂角剌(皂荚)、钻地风,大枫子,乌桕,鸦胆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人从1992年开始,研究了1693种中草药及植物,结果发现52种中草药及植物含有促癌物质。如凤仙子、铁海棠、红背桂、假连翘、射干、青牛胆、怀牛膝、土沉香、芫花、狼毒、巴豆、泽漆、甘遂、鸡尾木、红雀珊瑚、木油桐、独活、金钱草、苏木、曼陀罗、乌桕等中草药中都含有促癌物质。千里光,农吉、猪尿豆等含有千里光生物碱,是一种强致癌物。苏铁中所含的苏铁甙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肾癌肿等,槟榔中含有水解槟榔碱,是一种致癌物质,细辛、桂皮、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素,是一种可诱发肝癌的物质。中药巴豆、砒石、砒霜、甘遂、瑞香、芫花根、狼毒、苏木、三棱、金果橄等,都有致癌活性。

五加皮、茯苓、猪苓、山慈姑均属抗癌中药,在一定剂量下五加皮、茯苓、猪苓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潜在致突变性,但山慈姑本身却可诱发体细胞遗传损伤。某些生物碱类有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如含有吡咯双烷生物类中药、槟榔、雷公藤、半夏等。“半夏动胎”说明古人对其毒性也有一定的认识。苏铁、细辛(黄樟醚)、藿香、辛夷、苦檀子、毛蕊花、昆明鸡血藤(皆含有鱼藤酮)均有致癌作用。

 

 小结

长期以来,国人对中药的认识是中药无毒副作用,所以对中药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中药 治疗 而不引起同类疗效西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关于马兜铃酸中药所致肾脏毒性作用的报道相继出现在国外医学杂志上,出现了“中草药性肾病”的说法。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也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所谓“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涉及马兜铃属的所有种,同时又有细辛属、千金藤属、青藤属、木防己属、蝙蝠葛属、铁线莲属、木通属和木香属部分品种共约70种,导致了普通人对于中药的恐惧,对中药的市场有很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首先关于中药无毒就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是药三分毒”,就是象人参这种国际上公认的补益药,如果 应用 不当也会引起副作用。其次某些生产商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以次充好,乱用药材也是造成临床毒副反应的原因,再者中药大剂量的滥用也是原因之一。

中药同西药其治疗的物质基础都是化学成分,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药同西药开发的 方法 截然不同。西药是走合成再活性筛选的路径,而中药多是来源于自然界。笔者认为西药成分多是自然界不存在的,有机体从未接触过,所以西药能够表现出强的疗效,但服用后又会产生耐药性,同时又有一定的毒性。而有机体在进化中已大量接触过中药所含的化合物,因而对其的反应不如对西药强烈,毒性也远小于西药。

但部分中药存在毒性,而且有的毒性成分又是其有效成分,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及合理利用是我们要面对及解决的一大课题,同时也关系到中药产业走向 现代 化、走向世界。

(五)服用毒性中药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根据毒性中药所含毒性成分的不同,中毒症状也不同。常见的毒性成分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类等。

1 含生物碱类中药中毒:

如含乌头碱的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小天仙子等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马钱子等的种子均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毒性主要作用于脊髓、大脑皮质或延脑等高级神经中枢,主要表现为脊髓反射性的兴奋显著亢进,引起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死亡。雷公藤等含雷公藤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视丘、中脑、延脑、脊髓的病理改变,肝脏、肾脏、心脏可发生出血坏死,中毒剂量可引起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肾曲管上皮轻度脂肪变性,而稍小剂量的致死多以肾功能衰竭为主。

2 含苷类中药中毒:

如强心苷是一类对心肌有显著兴奋作用的苷类,夹竹桃等中草药均含强心苷,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颠,循环衰竭而致死。蟾蜍为重要的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min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中唇青紫、心悸、甚至昏迷以致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另外杏、桃、枇杷等的种仁均含氰苷(即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苦杏仁苷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稳定,易被同存于种仁中的苦杏仁酶水解,苷元水解后可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可引起组织缺氧,并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木通所含的木通皂苷水解后得长春藤皂苷元等,能损害肾小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含毒蛋白类中药中毒: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如巴豆的巴豆油中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内服中毒后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有服巴豆油20滴而致死者,致死原因可能是对血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原浆毒作用。苍耳子含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及引起脑水肿,尤以肝损害为甚,继发引起脑水肿而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蓖麻子含蓖麻子毒蛋白,7mg即可使人中毒死亡,易使肝肾等发生损害,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含金属元素类中药中毒:

中药中含金属元素的药物主要是矿物类药物,其中对人体毒性较大的主要有含砷、汞、铅类等药物。如砒石(红砒、白砒)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急性中毒主要是胃肠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可并发肾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水银、轻粉等含有汞,汞化合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中毒后可出现精神失常,胃肠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含铅类中药有铅丹、铅粉等,可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

上述这些有毒的中草药如自购服食,误用,乱用或过量使用,均会中毒或致癌。有些患者盲目抄用某些有毒或含致癌物质的中药偏方或所谓的“祖传秘方”,结果导致中毒或致癌。有些人使用有毒或含致癌物质的中药如配伍失宜,炮制不当,长期使用等,将会造成机体各系统及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癌变或致死。因此,在没有科学指导下滥用有毒性及含有致癌,促癌物质的中药,是极其危险的。

为了防止中药中毒或致癌,人们在使用有毒或含有致癌、促癌物质的中药时,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不可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