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趋势投资之迷

 xmep 2011-10-05

趋势投资之迷

(2011-08-30 17:48:59)

  所谓趋势投资,就是一种拟合市场趋势的投资套路,是通过判断和追随市场方向的投机操作,简单说,就是追涨杀跌。那么,市场散户是否以趋势交易为主体呢?在大熊市中,95%的散户是持股的,可以这样讲,散户既不是价值投资者,也不是趋势交易者。我需要研究其中的原因。

 

  趋势投资比价值投资简单。价值投资需要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这就不是散户能做的,除非市盈率不小心到了7倍。而趋势,就是方向。连续涨就是上升趋势,连续跌就是下降趋势。说趋势投资简单,主要是分析层面简单,趋势,是个凡眼就能看懂的状态,不需要天眼。当然,趋势投资也不是见涨就买,见跌就卖那样简单。例如,今日收阳,未必明日还涨。趋势两字很精妙,它有方向的含义,但特指发展的方向。于是趋势投资,更精确的定义是依据价格发展方向决定开仓方向的交易策略。所谓开仓方向,又叫持仓部位,即做多或者做空。

 

  但是,判断和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人们最终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而且不止一个。这些办法都不是预测,而是在概率上解决问题。移动均线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统计表明,当大盘指数站在20日均线上方时,其上行概率大于下行概率。于是,均线就成了趋势指标。

 

  分析和把握趋势的技术手段很多,最靠谱的一类是使用滤波手段,在市场噪音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趋势信息。附图是某技术指标的等效电路图,我想知道,谁能说出这个电路是哪个指标的原理?瞎猜的不算,必须给个算法上的证明。

趋势投资之迷



  前文的附图,我不公布答案,除非真有人能看懂。这个测试试图解释趋势交易者不足5%。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趋势分析技术的专业人员很少,虽然股评家总拿移动均线说事,但他们也未必懂。由此传导到普通投资者,技术分析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投资者也不必真的懂得技术指标的设计原理,在应用层面,只需要知道它们的用法及效果即可。于是我再提一个问题:移动均线的金叉和死叉可以作为买卖信号,但是,用哪两根均线呢?是5日与10日的交叉,还是10日与20日,还是存在更特别的组合?回答上个问题要简单一些,只需要做个历史数据的测试即可。只是绝大多数投资者不去干这个活。那么,如果我们不知道技术指标的性能,又如何去运用他们呢?移动均线不归我管,但成本均线是我的,我告诉大家答案:用2日和10日成本均线把握上证指数,是最佳的组合。于是问题就来了,早前没人知道成本均线可以这样用,还以为是10日和20日的排列方式呢。结果,你把秘密说了,这还能准吗?都去用怎么办?更有人说:如果你的指标真的这么神,你怎么会告诉我?为什么你自己不去拿他赚钱?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从来就没担心过盈利模式的扩散,恰恰相反,我认为,真正能够赚钱的模式一定是最难传播的模式。当然,模式传播的难度只是模式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被公众普遍弃用的,既包括正确的方法,也包括被无数人证明不可行的方法。好模式不传播,不传播未必好模式。

 

  我做过这样一个行为金融学问卷:面对约200名投资者,我问:有谁接受平均每年盈利30%的投资模式?回答“是,接受”的投资者只有13名。约占总数的6%。接下来我又问:有谁接受连续5年的平均收益30%,但在5年中的某个阶段,出现一次30%的损失?对这个问题,只有4位投资者接受。第一个问卷,是调查投资者对收益的事前期望,第二个问卷,是调查投资者的事前风险承受力。事实上,如果在过去的5年,投资者在事后获得30%的投资回报,投资者会非常满意,即使有半年曾亏30%。5个30%复合收益是270%,就在过去5年,大部分人是亏的,其实能赚就不错了。

 

  这就是投资模式面对的普遍问题,投资者在事前与事后有不同的期望值。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模式时,普遍不接受30%以下的收益期望,事后当然接受30%的投资结果。而对于风险,投资者更普遍的是拒绝,有30%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不超过1.5%。但事后,投资者所收获的风险何止30%。于是,我就有这样的推论:所有趋势交易的方法,都几乎不可能被投资者广泛实际应用,严格的趋势交易者,不可能高于投资者总数的5%。首先是,一个数学算法,不可能获得超高的收益预期。其次是,市场噪声不可能完全消除。当噪声被消灭后,您会发现,机会也被消灭了。

 

  让我们回到趋势交易本身,如果粗略划分市场,市场趋势特征可分类为单边市和震荡市。趋势交易,是期望获得单边市的回报,而在震荡市,趋势交易不仅很难赚钱,甚至可能反复止损,从而成为趋势交易主要的风险来源。但是,大盘走趋势行情和震荡行情,不取决于投资者的期望。甚至人们发现,趋势行情单边市)是小概率事件,多数情况下,市场是震荡的。趋势交易未必有所收获。在我们发现,仅从成功率讲,趋势模型在达到最理想收益率时,成功率一定不超过50%,这是市场风格所决定的。

 

  那么,可不可以通过判断行情性质来解决问题,即在趋势行情中顺势而为,在震荡市中高抛低吸?一定程度可以做到,但总的说来,判断单边市和震荡市,比判断趋势更难。这是因为趋势的发育是一个过程,单边市的初期,就是震荡市特征。于是,如果认同趋势交易,就势必需要在很多情况下试错。因为,错过大趋势是不允许的,于是就需要在趋势发育的某个阶段跟进。无论用W底看反转,或用均线金叉买进,其实都是试错。如果未来趋势成立,则出击成功,否则,就斩仓止损。这就是趋势交易的特点。

 

  既然试错是不可避免的,让失误率尽量降低,则是具体的操作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投资就是一个均衡风险和收益的问题。为了避免更多的失误,就需要支付一些机会成本。正是这个原因,成功的趋势交易几乎都是右侧交易,即放弃大盘的最低点,在趋势形成的某阶段出手。

 

  由此不难发现,趋势交易并不提供快乐的投资体验,因为趋势交易需要执行止损,甚至止损的交易比赚钱的多。趋势交易之所以100年来都没被否定,只是因为虽然止损多于止盈,但赚大赔小。其实,价值投资也不提供快乐体验,价值投资通常是左侧交易,赚钱之前,先套你半年再说。如果打算做一个趋势交易者,就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首先,它没有奇迹,不可能每周一个涨停板。其次,它需要严格的止损纪律。第三,它需要在持续失利后继续坚持。甚至需要屡败屡战。我这样讲,似乎在为趋势交易做负面广告:这样糟糕的东西,值得我们追随吗?所以财富是一种缘分。不能要求甚至诱使投资者接受一种思想。再说,投资的路也不是一条。方才有位网友奇怪:你怎么又鼓吹起趋势来了?事实上,我刚刚讨论过价值投资。我只是在研究问题,寻找95%投资者不赚钱的答案,寻找赚钱的投资者的路数,仅此而已。

 

  我可以肯定的说,趋势交易也不能解决95%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投资者事前期望过高,拒绝风险只是一个原因,甚至不是主要的原因。换言之,就算我的趋势讲座说服了所有人,最终赚钱的人还是那么多,趋势理论,不能改变投资者的整体命运。您知道因为什么吗?

 

  趋势交易最大的障碍真的不是投资者自身的问题,而是市场的流动性。最彻底的趋势交易就是在大盘和个股上同时使用顺势原则。那么,当大盘见顶时,有多少资金可以出逃呢?在2007年九月,市场总市值是32万亿,而全部的保证金只和不会超过3万亿。那就是说,只能10%的股票套现。10%的套现率只是理论值,这需要持币者集体犯傻,伸着脖子挨宰。但投资者不傻,一旦趋势变坏,持币者也会捂紧钱袋,持股者能套现的机会迅速消逝。所以我说,95%投资者被套牢,不是因为投资者贪婪,只是因为没有更贪婪的人接盘了,于是,所有的行情,都是过山车,没有例外。于是,尽管趋势交易有很多缺陷,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牛市能逃顶的人,最坚决的趋势交易者要占一席。另一席是最坚决的价值投资者,在大盘顶部,所有股价都超过现金流贴现所计算的内在价值,只要价值投资者不试图在喜马拉雅山上找一口井,也是最终的赢家。

 

  做不做趋势交易,已经是投资者自己的选择了,我没有神话趋势技术,也不避讳这个交易的缺陷,甚至没有与其他技术做比较。既然财富是一种缘分,那就随缘吧。至于怎么做趋势交易,到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反映趋势的指标,测试其收益特性,附图是成本均线:

趋势投资之迷



  图中蓝线是上证指数,红线是按照成本均线金叉买死叉卖的收益。买卖对象是上证指数。从图中可知,如果依据成本均趋势交易,目前的资产净值应该在6000点左右,而不是2500点。本图可能是用2日和10日做的,我没有细查,因为我期望天狼50的用户自己测试一次,以验证我的假设。

 

  第二个步骤是优化指标参数。事实上只要多做一些测试,很多指标都能找到不错的参数组合。成本均线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收益率不是参数优化的唯一选择,投资者模式是均衡风险和收益的产物。总开仓次数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做中线,那些入场后被迫立即离场的试错要尽量消除。完成第二个步骤后,我们得到的模式叫通用模式。这种模式不需要保密,其原理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完成一次从指标到模式的过程,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投资者预先熟悉一种投资思想所面对的问题。这在股指期货尤其重要,投资者建立一种操作习惯,往往不在盘中,而是在盘后。

 

  第三个步骤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时候我们又遇到了曾经的问题:模式好与不好只是次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有谁真的按照一种模式操作?甚至,这种理论探讨是否有意义?事实上,我已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让我们回到原点:用天狼做趋势,依据大盘做个股,牛市持股,熊市持币。通用模式是上证指数2日和10日成本线,专用模式是趋势1号和3号。选股模式是藏龙,即在主力成本线金叉附近开仓。

 

技术不是问题,成败在于执行。5分钟搞定的事,我用了两天,把微博变成博客,汗。

 

陈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