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诗的写作

 优雅a 2011-10-05
  小诗的写作
  
  一、小诗的含义和特点
  
  (一)小诗的含义
  
  小诗是指那些比二般诗歌表达更加集中,以小见大、短小精悍、自由灵活、语言清新自然的诗。它们往往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断面、一点感悟、情感的波动、随意的灵感。如臧克家的《三代人》: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父亲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短短几句诗,表现了诗人深度的感悟和思考。冰心的《繁星•二》:
  
  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短小而清新自然的诗句能引起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二)小诗的特点
  
  小诗除了诗歌所共有的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表达集中、
  
  小诗语言简短.因而表现内容也更加集中。不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往往是截取有代表意义的一个断面.不追求事物的过程和展开,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的功效。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单纯的意象,精炼的语言,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2.短小精悍
  
  小诗受副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的短小,短小就是一种优势。人的大脑天生拒绝那些复杂事物和信息,小诗以其信息的单纯,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
  
  揽裙未结带.
  
  约眉出前窗。
  
  罗裳易飘胞.
  
  小开骂春风。
  
  尽管诗的语言简约,却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带有反叛心理的天真少女的形象。沙鸥的《新月》: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这首诗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表现内容都是极为凝炼的。
  
  3.语言清新自然
  
  小诗由于表达感受、感情的临近性、新鲜性、原状性,因而也就更加追求语言的清新自然。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上邪》
  
  青年人啊!
  
  你要和老年人比起来.
  
  就知道你的烦.
  
  是温柔的。
  
  ——冰心《繁星•一一o》
  
  这些清新自然的语言,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更加顺畅、融洽。
  
  二、小诗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诗性素养
  
  1.敏锐的观察能力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任何诗歌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是经过作者心灵与感情的折射而取得的物态化的形象。如果想使观察更具有诗性的特征,就不能留于生活的表面,要能够达到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超越感观去发现那些感性信息之外属于心灵特征的东西。在观察中。要注意观察的精细与差别,发现异常中的正常和正常中的异常.扩大事物的对比色调和丰富的过渡层次。但外在的观察更主要的是为了获得心灵的体验。获得感情的细化、层次与丰富,这就从观察生活过渡到了观察自我。
  
  2.深刻的感受能力
  
  诗人对社会生活和自我的观察.只是整个思维过程的开始。诗人通过观察得到感觉和知觉必然被诗人富有个性的心灵、情感所渗透和整合,达到生活特征与心灵特征的融合统一.形成一种深刻而独特的感受。感受是为诗人的自我个性所净化的一系列独特感觉。这种感觉已不是心理学上的感觉,而是一种带有诗人概括性的审美感知。这是一个复杂的层次结构:表层是感觉,中层是感情,深层则牵动着理性。当诗人的感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走向心灵的综合。这时,诗人对自我感情的表达.不管是否带有感觉的特征,都会有强大的感染力。“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带有精细的视觉特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没有感觉特征而直接抒情。
  
  3.丰富的想象能力
  
  观察是为了寻找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感受是为了获得自我感情的主要特征.生活特征与感情特征的化合才能产生诗歌。但有形的生活与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想象才能使二者融在一起。“过路人,请传话给斯巴达人,为了他们的嘱咐,我们躺在这里。”(希罗德《历史•七卷》)。古希腊三百名斯巴达勇士为了抵抗波斯人人侵全部战死。这是古希腊诗人西门尼德斯为他们写的墓志铭。这里不完全忠于生活,却更忠于感情。是生活特征(死亡,躺在大地上)和感情特征(为家国献身,永生)在一个交集点上会合,这就是诗人的想象。所以,林黛玉不是葬花(在哭诉自己),郭沫若的“女郎”也不是他的“女郎”(是祖国),舒婷的橡树也不是自然中的橡树(是爱情的对象)。这些都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而创造的意象,是在想象中与生活特征的化合。
  
  (二)把握小诗写作特性
  
  1.以小见大
  
  小诗语言简约。所表现的是生活和感情中的点滴。但小诗并不因为它小,而表现内容浮浅。小诗应该以小见大,以微知著,见一叶而知天下秋。以小见大也有很多写法。如: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借咏小物以寓深意,从细微末节中见时代精神风貌.从点滴感悟中领会深刻的情理。
  
  2.自由灵活
  
  小诗的自由灵活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小诗的取材内容广泛灵活,社会生活、客观万物、各种情感与思考都可入诗。第二,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可写自由诗,也可写格律诗、填词。像冰心的《春水》《繁星》,席慕容、汪国真的诗,都是小诗的代表作。
  
  3.结构新颖’
  
  小诗因内容和表达的自由,在结构安排上可随意而为。只要是能够准确而畅顺地表达自我的感受与感情,什么样的结构安排都是合理的,不受格式、音律、字数、行数、节奏、押韵的限制。这样的结构安排往往是新颖自然的。
  
  4.语言鲜活
  
  小诗的语言,要纯朴鲜活,如早上的露珠,带有青草的香味。就像冰心的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三、小诗写作的基本技法
  
  (一)造象技法
  
  象,指诗的意象,是诗化的感觉。用意象派大师庞德的话说:“意象是在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具有坚实的质感。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一般分为三类:第一,描述性意象.这是对自然事物直接描述,以象为主,意寄象内,“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焕《登鹳雀楼》);第二,比喻性意象,这是抓住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而创作的意象,它可以使抽象的感情转化为具象的画面,“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第三,象征性意象,这是以具体的物象去反映抽象的观念和情感,如木斧的《春蛾》。
  
  在诗的构思中,除了意象的创造之外,意象的组合也是很重要的。意象组合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意象派生
  
  在意象组合系列中,从一个意象演化出另一个意象,层层蜕变,辗转相生。
  
  2.意象串连
  
  意象按照情感线索和事物逻辑串连起来,组成意象链条.以拓展诗歌的空间和纵深。
  
  3.意象并设
  
  把表面几个并不关联的意象用内在意蕴“粘”在一起,在矛盾交织中.反映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4.意象迭加
  
  一个意象投影到另一个意象里,两个意象迭印而产生一个新的意象。
  
  (二)移情技法
  
  诗歌中的意境是生活图画与诗人情感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境界。因诗人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表现方式的不同,情与景的交融可以创建构造出不同的意境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有以下几种类型。
  
  1.情景神会
  
  情景神会是创造浑融意境的手段。情景齐到、交织错综、和谐统一、妙合神会,虽是处处写景,又是处处写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是写秋日之景,也是写旅思乡愁,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景中寓情,
  
  景中寓情也是诗歌创作常见的一种手法。景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处处写景,也是处处写情。
  
  3.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景交融,水乳难分。一般说来,缘欢悦之情多选明丽之景,缘悲愁之情多选凄凉之景.缘复杂微妙之情多选朦胧幽邃之景.
  
  (三)变形技法
  
  诗要抒发感情,往往要超越生理和物理的感觉。在诗中,任何一种物象都是自我心象的投影,任何一种物象的价值都由它所激活的感情价值来确定。当汹涌的感情到来时,它在想象中使客观物象发生了变异。雪莱说:“诗使它能触及的一切变形。”“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在诗人眼中,杨花变成了眼泪,客观对象变成了主观感情。现代诗歌的创作,变形手法的应用更加广泛。“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头上熏黑的矿灯,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四)象征手法
  
  在现代诗歌史上,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代,象征主义不断分化和变异。在现当代的诗歌创作中,人的感情在诗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甚至诗人只是反映自己内心刹那间的感受、意识和无意识。这种复杂的、不定型的思绪很难把它直接描绘出来.因而只好为它找到“客观的对应物”。木斧的《春蛾》:
  
  永远充满了旺盛的精力
  
  在无穷无尽的岁月中
  
  吐着无穷无尽的丝
  
  后来.无忧无虑地睡了
  
  你老了吗?不!
  
  不过是休息一会儿
  
  一朝冲出网茧
  
  看.一只会飞的蚕!
  
  写的是春蛾.但又不是春蛾.是诗人个人的全部遭遇和精神状态。他曾长期遭到厄运.在“无穷无尽”的坎坷中,仍不泯对人民的深情,一旦获得解放,就急欲冲破生活的阻碍和自身的惰性而自由奋飞。在这里,春蛾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
  
  (五)正面展开与侧面切入
  
  在诗人进行构思时。往往沿着两种途径去确定意象的焦点:第一,是正面展开:第二,是侧面或反面切人。
  
  正面概括所面临的是生活和感情的全局,这要求作者有较大的魄力才能全面地处理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豪迈的格调,宏大的构思才能与之相适应。像杜甫的“三吏”、“三别”,郭沫若的《女神》等。
  
  对一般诗歌的创作.特别是小诗的创作.最好从侧面或反面切人。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唐•金昌绪《春怨》
  
  诗虽然是写将士出征与思妇的关系,但没有写送别之情,思念之苦,而是写梦中欢会的惊破,少妇的怨嗔,从而窥破少妇心灵的秘密。这种侧面切人的方法,不但“经济”.也使诗中的感情变得含蓄而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六)跳跃与转折
  
  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诗歌是最为凝炼和浓缩的艺术。天地万物,古往今来,各种感悟和情思都可浓缩到几句诗中。这是诗歌审美规范的限制,也是诗歌反映生活与情感的优势。诗歌中这种大幅度时空与情感的跨跃,往往能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弹跳点。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诗人的思绪在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历史中随意地流动和穿梭。一会儿是千里雪野、巍峨的长城,一会儿是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一会儿又是今朝的风流人物。随着诗人思绪的跳跃,表现了一种撼人的豪迈气慨。
  
  转折是诗歌的另一种艺术手法。通过转折,诗歌会展现出另外一种新的情景和意境.或造成强烈的对比。“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我祈求总有一天。再没有人像这样的祈求。”(蔡其娇《祈求》)。这种转折往往会大大激活人的情感。增加感情的深度和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