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中草药图解(续十四)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10-06

常用中草药图解(续十四)

连钱草

【别名】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长1.5~3cm,宽1.5~5.5cm,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生,每轮2~6花;苞片刺芒状;花萼钟状,长7~10mm,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毛和腺点;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室叉开。小坚果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于河边、路边、林间草地、山坡林下。除西北、内蒙古外,全国各地均产。
【采制】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性微寒,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打损伤。

白 芨

【别名】白鸡儿头、白根、山田鸡。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叶4~5片,狭矩圆形或披针形,基部下延成鞘,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有花3~8朵;苞片1,早落;花大,紫色或淡红色;萼片狭矩圆形,与花瓣近等长,长2.8~3cm,唇瓣白色或具紫脉,先端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褶片,侧裂片合抱蕊柱;蕊柱两侧有窄翅,柱头顶端有1雄蕊;子房下位,扭曲。蒴果圆柱形,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生于山野、山谷较潮湿处。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
【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块茎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部有突起的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有粘性。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涩。入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吐血、溃疡病出血。

  贯众 

 

【别名】小贯众、昏鸡头、小金鸡尾。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单数一回羽状夏叶,簇生,叶柄长15~30cm,禾秆色,密生鳞片;羽片镰状披针形,纸质,基部上侧稍呈耳状,边缘有细锯齿,叶脉网状,有内藏小脉1~2 条,沿叶轴及羽轴有少数纤维状鳞片。袍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的内藏小脉顶端,在主脉两侧各排成不整齐的3~4行,囊群盖大,圆盾形。
生于山坡林下、溪沟边、石缝中、墙脚边等阴湿地区。产于华北、西北、长江以南各地。
【采制】全年或春、秋季采收,以秋季采者为好。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晒干。
【性状】全体略呈犁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3~5cm,表面有多数叶柄基部及黑色弯曲的须根,顶端有红棕色微显光泽的鳞片。叶柄基部略呈四棱状柱形,稍弯曲,长 2.5~4cm,直径 3~4mm;表面黑棕色,横断面可见近棱角处有黄白色维管束4。味微涩。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感冒发热,痢疾,湿热,疮疡,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苦丁茶

 

【别名】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5m。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枝条粗大,平滑,新条有棱角。叶革质而厚,螺旋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有疏齿,上面光泽,下面主脉突起。聚伞花序,多数密集在上部叶腋;雄花序1~3朵,雌花序则仅有1花;苞片卵形,多数;萼4裂,裂片卵形,有缘毛,黄绿色;花瓣4,椭圆形,基部愈合,长为花萼的3倍;雄花有雄蕊4,较花瓣长,花丝直形,花药卵形,中央有退化了房,两性共强雄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状卵形。核果球形,成熟后红色,有残留花柱;分核4颗,有3棱。花期4~5月,果期10月。生于山坡、竹林、灌木丛中。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
【采制】全年可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叶呈卵状长圆形,革质,不皱缩,有的纵向微卷曲,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味微苦。
【性味】性大寒,味苦、甘。入心经
【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 

 泽漆

【别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2叉; 杯状聚伞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裂,裂间腺体4, 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沟边、路旁、田野。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
【采制】4~5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雪莲花

【别名】新疆雪莲花。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茎粗壮,基部有许多棕褐色丝状残存叶片。叶密集,无柄,叶片倒披针形,长10~13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顶生,密集;总苞片叶状,卵形,多层,近似膜质,白色或淡绿黄色;花棕紫色,全为管状花。瘦果,冠毛白色,刺毛状。花期7月。生于高山石缝、砾石和沙质河滩中。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
【采制】6~7月开花时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
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除寒,壮阳,调经,止血。用于阳痿、腰膝软弱、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附注 同属植物绵头雪莲S.laniceps Hand.-Mazz.、水田雪莲花S.medusa Maxim.的带花全株亦作雪莲花入药。

黄花夹竹桃叶

【别名】黄花状元竹、酒杯花。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有乳汁。叶互生,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0~15cm,宽6~12mm,光亮无毛,边缘稍反卷,无柄。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花冠色,漏斗状,裂片5,左旋,喉部有5枚被毛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2室,柱头盘状,花盘黄绿色,5浅裂。核果扁三角状球形,直径3~4cm,熟时浅黄色,内有种子3~4粒。种子两面凸起,坚硬。花期6~12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江苏、河北有栽培。
【采制】全年可采,晒干。
【性状】叶线形或狭披针形,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多向下表面反卷成筒状或槽状,上表面深绿色或灰绿色,下表面淡黄绿或灰黄绿色,具密集白色小点,侧脉羽状平行。
【性味】性温,味辛;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蛇头疖。
附注 种子亦入药,有大毒,有强心作用。

降香

【别名】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植物形态】乔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树皮褐色,粗糙;小枝近平滑,具密集的苍白色皮孔。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小叶较小,阔卵形,侧脉和网脉于两面略凸起。圆锥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短阔;花冠蝶形,淡黄色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枚,1组;子房狭椭圆形,具长约2.5mm的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宽1.5~1.8cm,柄长5~10mm。种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于中海拔地区的山坡疏林中、林边或村旁。产于海南。
【采制】全年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心材呈长条形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紫红色或褐色,有致密的纹理,纵断面不整齐。质硬,有油性。气香,味微苦。
【性味】性温,味辛。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砂仁──阳春砂

 

 【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1.5m。地上茎直立,无分枝。叶排为2列,无柄;叶片窄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40cm,宽2~5cm,全缘,羽状平行脉;叶鞘抱茎。穗状花序成疏松的球形,具花8~12朵;花萼筒状,先端3浅裂,花冠管细长,先端3裂,白色/蒴果椭圆形,成熟时红棕色,有肉刺。种子多数,芳香。花期3~6月,果期6~9月。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主产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有分布。
【采制】7~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临用时取种子捣碎;果皮亦入药。
性状】果实椭圆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团为3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不规则多面形,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外被膜质假各上马;质硬,胚乳灰白色。香气浓烈,味辛凉,微苦。
【性味】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虚寒、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砂仁──缩砂蜜

【别名】缩砂、绿壳砂仁。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葡匐地面。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20~35cm,宽3~7cm,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半圆形,长0.3~0.5cm。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披针形,膜质;小苞片管状,膜质;花白色,顶端具3浅齿;花冠管长1.8cm裂片长16~2cm,白色;唇瓣白色,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2紫色的闸状斑;药隔附属体3裂,两侧耳状;子房被柔毛。蒴果成熟时绿色,果皮上的柔刺较扁。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林下潮湿处。主产云南。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摘果穗,置竹帘或水泥地上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用时取种子。
【性状】蒴果类圆形,长1.5~2cm,直径1~1.5c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片状突起。种子团类圆形至长圆形,具钝三棱,每瓣有种子12~24粒;种子多面形;直径约2.5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的外面被一层白霜。气芳香,味辛。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胎动不安等

 砂仁──海南砂仁

【别名】海南壳砂仁、壳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具匍匐根茎。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30cm,宽2.5~5cm,先端长尾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叶舌披针形,长2~4.5cm,膜质,无毛。总花梗长1~3cm;苞片披针形,褐色;小苞片包卷住萼管;花萼白色,顶端3齿裂;花冠管较萼管略长;唇瓣圆匙形,白色,顶端具突出、2裂的黄色小尖头,中脉隆起,紫色;雄蕊长约1cm,药隔附属体3裂。蒴果卵圆形,长1.5~2.2cm,宽0.8~1.2cm,被片状、分裂的短柔刺;种子紫褐色,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6~9月。生于山谷密林中。主产海南。
【采制】夏、秋果实成熟时摘收,晒干或低温干燥。取用种子。
【性状】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珠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棕褐色,被片状、分枝的短柔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5~17粒;种子多面形,直径1.5~2mm。气芳香,味淡。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理气开胃,消食。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
 

羌活

【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
【植物形态】羌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茎﹑叶皆有毛。常紫色,有纵沟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基部两侧成膜质鞘状,叶为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4对,卵状披针形,小叶二回羽状分裂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状深裂,最下一对小叶具柄;茎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薄,无毛。复伞形花序,伞幅10~15;小伞形花序约有花20~30朵,花五瓣白色。根可入药,有镇痛﹑发汗﹑利尿之效。古代以羌族地区出产者为最佳,故又名羌活、独活。传说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又名独摇草。双悬果长圆形,主棱均扩展成翅。花期7 月,果期8~9月。
【性状】 羌活: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痢?宽叶羌活: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习称“条羌”。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大腹皮

【别 名】:槟榔皮、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处方名】:大腹皮、大腹毛、腹毛、伏毛、茯毛
【来 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
【功 效】:下气宽中,行水。
【主 治】: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
【性味归经】:辛,微温。①《开宝本草》:“微温,无毒。”②《纲目》:“辛,微温,无毒。”入脾、胃、大小肠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②《药品化义》:“入脾、肺、胃、大小肠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气虚体弱者慎服。
【药物配伍】:配白术,补脾益胃、健脾运湿;配槟榔,行气疏滞;配木瓜,舒筋活络;配厚朴,燥湿消积;配生姜,温中和胃。

番泻叶

 

 【别名】泻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函,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 2~6克。
【性状】 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尖叶番泻: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 2~6g ,入煎剂宜后下,或开水泡服。
【注意】孕妇慎用。

刘寄奴

【别名】金寄奴、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
【性味归经】温;苦;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疗伤,通经,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出血、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治食积。
【药材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长60~90cm,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产地】浙江、江苏、江西
【采收加工】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禁忌】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慎服,孕妇禁服。 
大青叶

【别名】臭根,野地骨,土地骨皮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临床应用】
 1.犀角大青汤(《活人书》)治热病发斑,喉肿痛。犀角,大青叶,山栀,淡豆豉。水煎服。方中大青叶与诸药配伍治温病热毒发斑,咽痛。
 2.单味鲜品捣烂外敷,治丹毒。
 3.单味鲜品捣汁或煎服,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症。

 苍耳子

 

 【别名】野茄子、刺儿棵、疔疮草、粘粘葵。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粗糙,有短毛。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长6~10cm,宽5~10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缺刻或3~5浅裂,有不规则粗锯齿,两面有粗毛;叶柄长3~11cm。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球形,花冠筒状,5齿裂;雌花序在下,卵圆形,外面有钩刺和短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生于荒地、山坡等干燥向阳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生用或炒用。
【性状】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七黄绿色,有钩刺。顶端有2枚粗刺,基部有梗痕。质硬而韧,2室,各有1枚瘦果,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枚,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附注】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豆蔻

 

 【别名】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顶端有长尾尖,除具缘毛外,两面无毛;无叶柄。叶舌初被疏长毛,后脱落而仅有疏缘毛;叶鞘口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苞片卵状长圆形;花萼管被毛;花冠白色或稍带淡黄;唇瓣椭圆形,稍凹入,淡黄色,中脉有带紫边的桔红色带;雄蕊1;子房被长柔毛。花期2~5月,果期6~8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0.8~1.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冠“豆蔻”之名的调味料有3种。豆蔻与草豆蔻都属土产,分别是两种姜科植物的种子,惟有肉豆蔻是舶来品,原产东南亚,是常绿乔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草豆蔻,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备注】 (1)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陈皮

 

【别名】红橘、大红袍、川橘。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叶互生,单身复叶;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全缘或为波状钝锯齿,具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生于枝端和叶腋,白色或带淡红色;花萼杯状,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5~25;雌蕊1。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红色、朱红色、黄色或橙黄色,囊瓣7~12。种子卵圆形,白色。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全国各产橘区均产。
【采制】果实成熟时制取果皮,晒干。
【性状】果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附注】橘的栽培变种的果皮亦作陈皮入药;其未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亦入药,药材称为“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益智

 

 【别名】益智子。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m。茎丛生,直立。叶2列,狭披针形,长25~35cm,宽3~6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叶舌膜状,有毛。总状花序长10~15cm;花萼筒状,外被柔毛;花冠管长8~10mm,唇瓣倒卵形,粉白色,具红色脉纹;子房卵圆形,密被绒毛。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被疏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生于阴湿林下,有栽培。产于海南、广东、广西。
【采制】夏、秋季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果实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2~2cm,直径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果实薄而较韧,与种子团紧贴。种子团被隔膜3瓣,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外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烛。

 木鳖子

 

 【别名】漏苓子、藤桐子、木鳖。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5腺体。花单性同株;雄花梗细长,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黄白色斑点,花冠浅黄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较小。瓠果长椭圆形,长9~15cm,熟时红色,表面有软质刺突。种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主产湖北、广西、四川。
【采制】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种子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性味】性温,味苦,微甘;有毒。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