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的写作

 优雅a 2011-10-06
  散文的写作
  
  一、散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真实
  
  散文的命脉在于真实,不论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理,都必须真实。
  
  朱自清、茅盾、杨朔、冰心、老舍、袁鹰、巴金、秦牧等许多作家通过他们的散文作品告诉我们散文“要真”这一点。著名作家孙犁说:“所有散文,都是作家亲身遭遇.亲身感受,亲身见闻。这些内容是不能凭空设想,随意捏造的。”朱自清写的《背影》就是对父亲的真实写照,他写的《荷塘月色》是对清华园荷塘月色的真实描绘。巴金写的《廖静秋同志》就真实地写了为艺术献身的川剧演员、艺术家廖静秋的先进事迹.写得真实感人。作者写廖静秋得了不治的癌症,在病非常严重时刻.想到利用不多的时间,尽可能地为观众服务,在拍摄《杜十娘》时,她“两腿发肿”.“身上痛得厉害,脸上出现了死色”,却忍受极大痛苦坚持拍完。过后十个月这位艺术家离开了人间。
  
  所谓真情实感都是来自于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人、事、景、物是真实的基础.作者的情感都离不开基础,这才会感人,才会产生艺术魅力。
  
  2.要突出特征
  
  写人、写景、写物都要突出特征,有了特征才有了个性,才有了艺术魅力。人、事、景、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只有捕捉到特点并在文中体现了特点,才能达到写作目的。
  
  写人.不求全面介绍,只求重点突出地表现个性特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作者抓住人物个性、性格中的主要部分,进行表现这才是关键所在。
  
  写事.只求抓住关键部分进行叙述。可以有故事情节,却不求以情节取胜。叙事只求交待生活细节。不强调过细地表现细节,不求全面完备。
  
  写景状物.要求写此景与物所具有的个性,即不同于其它景物之处。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情无风、温和舒适、山秀水清、风景如画的特点。.
  
  鲁彦在《听潮》中突出地表现了大海的落潮、涨潮的初起,涨潮高潮的情景,表现了大海的静谧、雄壮之美和伟大力量。
  
  朱自清在《春》中突出地写了春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表现了春的无限生命力。真是一篇富有特色的咏春佳作。
  
  3.要讲究文采
  
  散文是很讲究文采的,文采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由于散文短小精悍.因此要求在语言运用上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
  
  讲文采就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如何做到生动形象呢?
  
  ①生动就是新鲜活泼,富有变化,有形象,有色彩。有音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感染力。
  
  形象鲜明就是语言生动的具体体现。凡是能够将所写的事物、情景、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生动形象。
  
  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就是如此。、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几句,写出了它们争奇斗艳的情景:用象声词“嗡嗡”和动词“闹”写出了蜜蜂采花粉的情景,用“飞来飞去”写出了蝴蝶在花中欢闹的情景:用“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形状,用“眨呀眨的”写野花的动态。这一段描写是多么具体、形象呀!使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比喻、拟人、摹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赶趟儿…‘闹”等动词的妙用更把春花盛开的情景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散文用朴实的语言也能把所写对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菡子在《八只小猫》中有这样一段写小猫形象的:
  
  “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小猫,只有一个拳头的三分之一大。一只猫一个姿态:有的静坐,有的打滚;有的招手,有的拍球;有的傻站着,有的翘起一条小腿:有的匍匐不前.有的待人去抱.”
  
  这里只用寥寥数语就把小猫的各种姿态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活灵活现。在这里并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只是用动词、形容词做了准确表述。
  
  ②语言要音调和谐,句式要变换多姿。
  
  许多优秀散文具有语调美、旋律美、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爱不释卷。长句和短句的结合、整句与散句的结合,在散文中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要灵活运用,顺其自然。句式变换多姿,显得语言灵活、有变化、不呆板。
  
  朱自清在《春》中对小草的描写:色彩明丽的早春画面。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读起来流畅和谐,像读诗一样。为什么有这样效果呢?就是因为句式变换多姿,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有机结合,语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音调和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二、散文写作的基本技法
  
  1.创造意境
  
  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抒情散文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应有的诗的意境。
  
  意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主题:境指的是具体的画面。创造意境就是通过具体画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散文当做诗来写,写出诗的意境。要把作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自然融合在一起.做到高度融合。
  
  散文写出诗意,首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富有诗意的题材。这需要作者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动情的景物,动情的事。
  
  一篇优秀散文在创造意境上要做到意与境的完美结合。作者在写作时要把散文当做诗一样来写.
  
  创造意境要做到如下要求:第一.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感受独到的形象.作为表意抒情的依托。第二,要善于对表现思想感情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开掘,以达到深刻的开掘事象的内涵,达到诗意深邃。第三,要善于深化诗意,从描述的对象中提炼出真知灼见.提炼深刻的主题。
  
  在表现意境上,要做到境的描述,即对形象的描述上具体、细腻、生动、抓住特征;在意的表达上要简洁、深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富有哲理性的内容。如杨朔写的《荔枝蜜》就是如此。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用抒情式的议论,表现了意,也表现了境。由蜜蜂联想到农民。这段意境的表述是多么精粹。
  
  由此可看出。创造意境的基础是作者独到的见地和真挚的感情:创造意境的核心是对形象多层次的描绘:创造意境的手段是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景状物的抒情性散文是讲究创造意境的。然而,意境和主题不是一回事。散文有各种各样.内容上不能一律要求创造意境。否则散文创造就会限制得过于狭窄。创造意境与否,关键取决于作者选取的题材和如何表现主题。
  
  2.精心结构
  
  结构的问题,就是组织材料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写散文讲究结构.也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将材料加以妥善安排,使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
  
  散文更讲究结构。讲究用精巧的布局来表现意境美,达到意境与结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要求做到:第一,布局要把握住线索,要抓住情感发展的脉络。在记事、写景、状物时要抓住线索,通过线索展开内容。《荔枝蜜》这篇散文就是通过感情变化(对小蜜蜂的前后不同变化)等表现小蜜蜂,来表现主题的。第二,要把握住感情的变化。描写要注意详略疏密,注意连接与组合,造成结构的曲折跌宕。杨朔的《荔枝蜜》就体现了这一点。
  
  散文的结构方法很多。
  
  ①链条式
  
  精选出几个生活片断或几个场面按纵式组合起来.做到疏密有致.集中表现主题。
  
  如朱自清的《冬天》,作者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个冬天三件事,用“温暖”这个主题连接起来了,表现了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妻子之爱。
  
  ⑦蛛网式
  
  蛛网式又称开放式,或辐射式。
  
  它是以一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向四周伸展。
  
  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就是用了此种结构方法。作者在社稷坛徘徊,想到了祖国的统一.想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这许多联想都集聚于“社稷坛”这一中心点上。
  
  ③并流式
  
  就是利用结构线索并列地连缀许多材料.使材料有机有序地排列起来。
  
  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用的此种结构方法。此文的线索是对童年情趣的热爱和对旧式教育方式的憎恶。作者写的是在百草园玩耍、长妈妈讲故事、雪天捕鸟、进书塾行礼、向先生质疑、读书练字、寻蝉蜕、喂蚂蚁画画等,都是由那条线索连缀的。其效果是显得材料多而不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④曲径式
  
  又叫曲线式。这种结构犹如山势逶迤,流水盘绕,在结尾处露出美丽如画的景致,实际上就是曲曲折折、多层次连缀布局。
  
  杨朔在《茶花赋》中就运用了此法。写的是想画一张祖国面貌总是得不到满意的构图人手,随后转入春意盎然的云南,由西山华庭寺的梅花引出迎春花,再引出茶花:又由普之仁栽培的童子面花引出一群正在看花的儿童的“鲜红的小脸”。这才产生了“象征着祖国的面貌”的构图。
  
  此外:有的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组合材料,有的按时空交叉顺序组合材料,有的因为反映内容比较单纯,用的材料比较单一,因此结构形态就简易。写一人、一事、一景。内容比较简单,就按照生活本来面貌进行表现了。
  
  3.表达方式多样
  
  一篇散文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常综合使用各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常结合起来使用。或叙述中有议论,或描写中有抒情,或抒情中有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人.也常用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不仅如此,又常和叙述、抒情等结合起来。
  
  写景状物更常用描写的方法,也常与叙述抒情结合起来。
  
  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白杨的外貌特征时,便综合地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一段写出了白杨的干,枝、叶、皮等外表特征.点出了它是高大的树,具有顽强的品格。写得很细腻,有不少细节描写,写出干、枝“笔直”的特征,写出叶子“片片向上”的特征,写出“有碗那样粗细”“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特征,然后,作者作抒情式的议论,对白杨树表示了赞美之情,进行了高度评价:“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4.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文学作品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离不开想象、联想。散文常常运用联想,或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物联想到人,从而表现主题。联想得越丰富则内容越丰富.联想时要抓住事物之间的相近点或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
  
  联想的形式有:①由此及彼,即由眼前之景写无限之景。②由远及近,即由古人之情抒今人之情。③借景生情,即由形入神。④缘情写景。
  
  以富有特征的事物或景物为触发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表现出深刻的主题,这就是联想的作用。
  
  《白杨礼赞》由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在贫瘠的土地长得那么高大、挺拔、正直、朴实,像个伟丈夫,在冬天顽强地对抗着西北风,由此联想到北方农民、抗日军民顽强抵御日寇侵略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作者紧紧抓住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的精神相似点加以比较和联想,使文章主题得到了深化。作者用了四个“难道”、是反问句又是排比句,用了抒情式议论,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真是一段精彩的联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