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种体质,您可对号入座

 语后添情 2011-10-06
十二种体质,您可对号入座
一、阳虚型体质——“阳虚则外寒”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体质特征:体内阳气亏少、虚寒、脏腑功能低下。怕冷、手足发凉,精神不振,肌肉不壮,性欲或性功能偏弱,性格内向,喜静少动。
二、阴虚型体质——“阴虚则内热”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体质特征:体内阴液亏少、阴虚内热。形体多瘦,怕热耐寒,手足心热,易口干,颧骨处发红,面部有烘热感,皮肤偏干,失眠多梦,易有烦躁感,急躁易怒。
三、血虚型体质——“血衰则形萎”
   《景岳全书·血证》
    体质特征:血液亏少,濡养功能减退。形体瘦弱,面色苍白或黄而无光泽,口唇色淡,易脱发或毛发易断,头晕眼花,肢体易麻木,失眠多梦,易醒健忘。
四、气虚型体质——“气甚则物壮,气弱则物衰”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
    体质特征:脏腑之气不足,机体功能状态低下。少气乏力,肌肉不壮,胃口不好,易疲乏,语音低弱无力,喜静少动。
五、阳盛型体质——“阳胜则外热”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体质特征:阳气偏胜,机体功能易亢,产热多。怕热耐寒,喜寒凉饮食、食量大,形体壮实,精力旺盛,喜动好强,急躁易怒。
六、气郁型体质——“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
    《医方论·卷二》
    体质特征: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出现性格忧郁脆弱,情绪低沉,胸腹满闷,睡眠欠佳,急躁易怒,出现局部闷胀。
七、瘀血型体质——“恶血当泻不泻,衃血留止”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
    体质特征:血液运行不畅、瘀血内阻。体表易出现青紫瘀斑,面色晦暗,色素沉着,常见黄褐色斑块,皮肤偏干易脱屑。
八、痰湿型体质——“痰属湿,津液之所化,关乎元气……百病之中多兼痰者,湿乃有形重浊之邪,其性粘腻,其用濡滞”
    《杂病证治·卷十九·选方》
    体质特征:体内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黏滞重浊。形体肥胖,头身沉重而困倦,腹部肥满松软,胸腹满闷,平素痰多,精神不振。
九、湿热型体质——“湿热、下元虚之人,安得不患湿温之证乎”
   《伤寒绪论·总论·时行》
    体质特征:湿热内蕴,面油腻,易生粉刺暗疮,头身沉重而困倦,怕热耐寒,汗多且粘。
十、特禀型体质——“因先天者,受气之初父母年老已衰、妊娠失调,此精血不旺,至令所生之子夭折”
   《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
    体质特征:先天禀赋不足或禀赋遗传等因素所形成的特殊体质,包括先天性生理缺陷、先天性疾病、易出现过敏反应等。
十一、平和型体质——“平人者,不病也”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
      体质特征: 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乏,阴阳平衡,祈盼的平衡体质。
十二、混合型体质——“气滞则血滞痰聚,病斯作矣”
      《戒庵老人漫笔·卷五》
      体质特征: 由于阴、阳、气、血、津之间功能上的互为作用,偏颇的相互影响,多为几种体质兼具者,可以是两型、三型、甚至多型混合,体质复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雷同,但是总体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区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较为简单且全面的中医分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 正常体质: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 阴寒体质: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 阳虚体质: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4 阴虚体质: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 阳热体质: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6 气虚体质: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7 血虚体质: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

   8 瘀血体质: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 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10 湿热体质: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滞不爽,男阴囊潮湿,女黄带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

   11 气郁质:神情郁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嗳气呃逆,咽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痛经。易患郁症,脏躁,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应调节心态,宜服行气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进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