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7)

 寒冰水鎏 2011-10-06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7)
——寒冰收集
 
 

古代的“布衣”、“白衣”分别指代什么?

 

古代的“布衣”、“白衣”、“朱绂”、“乌衣”分别指代什么?古代的不同衣服有贵贱之分吗?服饰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饰与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思想文化、道德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服饰上就渗透着古代文化、风俗,以及道德理念。

“布衣”,最早是借指平民。布衣是油麻、葛、毛及棉花等纤维材料织成的衣物,相对于用丝织出的“帛”,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上古之时,贵族才有资格用丝帛作衣服,平民百姓除了老者允许着装丝衣外,其余的便只能身穿布衣,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也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白衣”,原意是白色之衣,代指穿白衣的人,即指无官无位的在野平民。白衣在古代为身份较低贱者所穿,如仆役、庶民等,所以便用它来借指庶民,也泛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西厢记》中的相国夫人便因张生未得功名,而以“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理由逼迫张生进京赴考。

“朱绂”和“乌衣”都与官位有关。“朱”指红色。“绂”指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古代天子、诸侯等礼服的服饰(也指系印的丝带)。古人以朱为正色,遂以“朱绂”作为身份品级的标志,象征着高位。“朱绂”往往是帝王加封臣子的荣誉,所以晚唐诗人韦庄有诗云:“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乌衣则是下级胥吏所穿的黑色服饰,地位较低。三国时,东吴禁军驻扎在南京夫子庙文德桥附近,官兵都穿黑衣,因此军队被称为乌衣营,驻地也被称为乌衣巷。东晋以来,人才辈出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曾居住在此,隋唐后逐渐没落,所以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乌衣巷的萧瑟。

从上述服装颜色的不同就可看出,古代服装有贵贱之分。封建帝王把“礼”作为维护等级社会的工具,使得整个社会“贵轻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而服饰制度正是这些礼仪等级中最为重要的标识。早在西周,中央政权就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并专门设置了“司服”的官位,掌管服饰制度。此后,人们在社会地位中的上下、尊卑关系,都在服饰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各阶层成员的衣冠服饰,皆有严格的限定和区别,服饰完全成为人们高贵或卑贱的醒目标识了。

古代衣服的饰纹有什么含义吗?衣服可以像现在一样随意穿着吗?

古代衣服的颜色因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异,衣服的饰纹也有严格的区分。服饰的饰纹是一种特有的标记,每一品位的官服,都有其专用的花纹和图案进行装饰,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龙袍是服装中最为显贵、最为神圣的服饰,这是皇帝的专用服装,龙袍加身就标志着皇权在握。私造龙袍是被视为大逆不道、抱有篡位之心的重罪,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准确地说,龙的图案成为帝王专有的标志是唐代之后的事情,自唐之后才有“真龙天子”的界定,汉魏时期的大臣也是可以将龙绣于自己服饰之上的。除了帝王专用的龙袍服饰之外,文武大臣衣服上的饰纹也各有含义,一眼看去就可以知道他的官位品级。及至清代,文武官员服装上的纹饰都已区别得十分醒目。文官以各种飞禽、武官以各种猛兽来区别其品位的高低。

明熹宗龙袍像现代人可以任意打扮自己,任何颜色、纹饰的服装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古人可不敢如此大胆,稍有不慎可是会惹来弥天大祸的。唐代时,黄色是帝王服饰的专用色,各级官员的服饰也有专用颜色:三品以上官员必须穿着紫色服装,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穿浅绯色,六品的服色是深绿。

鉴于黄色的高贵,所以赏赐黄色服装便成为一种殊荣。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即是皇帝对臣下的一种特殊赏赐,受赐者因此而身价百倍、享有特权。

 

 

和尚的僧衣颜色为什么不全都一样?

 

僧衣是和尚身份的标识,细心的人会发现不同僧侣的服装颜色是不同的。不同寺院的出家人站在一处,着装色彩斑斓,迥然不同。

佛法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在汉族、藏族、傣族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佛教系统,流传时间也有先后,因此各族僧侣间的着装各不相同。即使在汉族僧侣中,由于地域广大和历史变迁,僧衣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与印度原始的僧侣服制差别很大。

佛教对僧衣服色的主要规定有两条。一是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避免贪图穿着,这叫做“坏色”或“点净”。虽然避开上色和纯色,僧衣颜色仍有许多选择的余地,但佛教早期多选用赤色作为衣色,所以佛教在汉朝刚刚进入中国时,僧侣也是“披赤衣”的。到了三国时期,僧侣的衣色受到道士服色的影响而逐步趋向于缁色(即黑色之中微有赤意),因而那时开始称僧徒为“缁衣”或“缁流”。

唐朝时,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规定,赐给沙门法朗等九人紫袈裟,所以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色袈裟为荣。另一方面,也因执着于赤色而以朱红袈裟为最尊重。唐宋以后,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制定了完善的僧侣服色制。当时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类,规定禅僧穿茶褐常服、青绦和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常服、绿绦和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常服、黑绦和浅红色袈裟。现在的僧衣大多是褐、黄、黑、灰等颜色,也有湘色(即黄绿色)的,没有一定的规制。

 

 

西藏喇嘛的服装有什么颜色?和内陆僧侣的僧衣颜色有什么不同?

 

西藏喇嘛的服装和汉族僧侣不同,有着独特之处。西藏僧侣平时穿阔袖长衣,即使严冬时候也常露两肘。同时还要戴帽子,冬季戴平顶方帽,夏季戴平顶竹笠。

西藏僧侣的僧帽是身份的标识。不同宗派的僧帽颜色是不同的。格鲁派的僧人一般戴黄色僧帽,俗称黄帽派,所以也称黄教;而宁玛派僧人戴红色帽子,因此被称为“红教”。

除了帽子之外,衣服颜色也是区别教派的方法之一。佛教自印度传入西藏,曾有新旧二派,新教将衣帽染为黄色,故称黄衣派、黄派(即格鲁派、德行派);旧教用红色衣帽,故称红衣派、红派。虽因服色而分教派,但也有例外,比如黄教中,有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的习俗。除了黄衣派、红衣派之外,西藏喇嘛中还有白衣派。西藏佛教中的噶举派僧人在修法时都穿白色的裙子和衬衣,因而也称白教。

 

 

为什么古代称丫环为“青衣”?

 

这个青衣跟戏剧中的青衣是一个意思吗?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衣冠服饰也是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汉代的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等级制度也是在汉代最终确立的。

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就从服装的原料和颜色上对各个阶层有了明确的认定。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这就是所谓“非其人不得其服”,“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习惯上百姓和奴仆的衣裳基本以青色为主。丫环在古代奴仆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和主人区分,对她们的服装颜色更是严格规定,不允许她们穿颜色艳丽的衣裳,因此后来人们就将青衣作为丫环的代名词。

在京剧中有个行当叫青衣,其实就是正旦,是旦行里最主要的角色。青衣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是贤妻良母,或者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由青年到中年。如《祭江》里的孙尚香,《六月雪》里的窦娥,《二进宫》里的李艳妃,《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春秋配》里的姜秋莲,《贺后骂殿》里的贺后等都是由青衣扮演的。青衣人物大多是命运多舛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困苦,因此服装非常朴素,以穿青褶子为多,她们也是因为服装特点而被称为青衣的。

古时将婢女俗称丫鬟,也叫丫头,这个称呼也许与这些年轻女孩常常梳着丫形发髻有关吧。旧时在大户人家做丫鬟的,一般是穷人家或是罪臣的女儿。她们被卖入有钱人家侍候主人,没有人身自由,是终日劳碌、看人脸色的奴仆。一旦成为丫鬟,她们就同娼优隶卒一样,只能以贱民的身份生活,在“良贱不婚”的古代社会,她们不能与良人即士农工商通婚——婢女做小妾,不能算是婚姻,因为妾在法律上不是配偶身份,与主人没有婚姻关系。

俗话说“小姐身子丫鬟命”,将小姐和丫鬟放在一起对比,更显现了丫鬟命运的不幸。她们是主人的财产,受主人的人身控制,不能告主、叛主,《唐律》还规定主人强奸仆婢妇女不算犯罪。虽然法律也规定不能随意杀害她们,但主人可以减刑。因此,丫鬟们的生命和尊严都是没有保证的。

但在戏剧舞台上,却有一批率真坦诚、敢作敢为的丫鬟形象。如在荀派的《红娘》(红娘)、《春草闯堂》(春草)、《卖水》(梅英)、《花田错》(春兰)等以丫鬟为主角的剧目中,这些小花旦聪明伶俐、天真烂漫、机智泼辣,又带有一种反抗精神。她们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因此最能看透小姐的心事,在小姐的爱情遇到挫折时,她们总能不顾自身安危,竭尽全力为小姐与儒雅书生穿针引线,使他们的爱情得以冲破礼教束缚而有情人终成眷属。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她们对自身价值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吧。

 

 

张冠李戴是笼统的说,还是真有其人?

 

张冠李戴是笼统的说,还是真有其人?“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可谓童叟皆知,时常被人使用。它的意思是指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这个成语是不是也像许多成语一样有具体故事呢?成语里的张、李二人是否皆指具体的历史人物呢?

其实,张冠李戴只是笼统而言,这里的张、李纯属虚指,都是查无此人的。并不像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里的张、李确有其人。

这个成语早在宋代已有雏形,宋代钱希言《戏瑕》中记录的一句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应是此语的源头。这话直白明了、形象生动,因此使用颇为频繁。还有对此进行翻版的,如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有句谚语说:“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还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后来,这句俗语精炼成了四字成语,概括为张冠李戴,一直沿用至今。

 

 

“张公吃酒李公醉”中的张、李是指谁?

 

“张公吃酒李公醉”的意思和张冠李戴有点儿相似,都带有弄错对象的意思,比喻的是:一方得到实惠,而另一方担了责任,徒有虚名。这句俗语现在使用得较少,可是在古代却是家喻户晓,时时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这里面的张、李可是确有所指的。

唐代张《耳目记》记载:唐代武则天时期,极度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以致两张权势炽盛,而李氏皇室却倍受冷落。老百姓看着这幕闹剧,虽有怨言却不敢高声泄怨,于是只好婉转含蓄地谣传“张公吃酒李公醉”,借此表示张易之兄弟当权,李唐王室大权旁落的事实。宋代程大昌《演繁露续集》中就如实记录此语:“张公,易之兄弟也;李氏,言李氏不盛也。”

后来,“张公吃酒李公醉”这句话广为流传,还衍生出了代人受过的意思。

 

 

古人是用什么做洗涤剂的?

 

我们现在用肥皂等洗衣物洗澡,古人是用什么做洗涤剂的?在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写长姐儿洗去手上的烟油气味时,有这样的描写:“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把当时有钱人用的洗涤剂都用遍了。这部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那时候就有“香肥皂”?莫不是西洋传进来的?这可就难说了。因为“肥皂”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古人最早用草木灰做洗涤剂。《礼记?内则篇》说:“冠带垢,和灰清漱。”意思是: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这是因为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汉人已经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了。金人又在石碱中加入淀粉、香料,制成锭状出售。明末,北京开设有专门出售人造香碱的铺子,其中“合香楼”、“华汉冲”等一直到解放初年还在销售盒装桃形、葫芦形玫瑰香碱。

除了香碱,古人更多使用皂荚洗涤衣物。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种橘子大小、用皂荚粉做成的圆团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肥皂团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那么“胰子”又是怎么回事呢?南北朝时,贾思勰已经提到用猪胰去垢。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有一个配方:用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汤圆大的团,这就是《儿女英雄传》中所说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了。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制造现代肥皂的?

 

现代肥皂的制作工艺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中世纪以前欧洲人制造肥皂的工艺与中国人的方法并无本质不同,原料都是天然碱和油脂。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缺少天然碱。巴黎科学院悬赏一万二千利弗(法郎旧名),征求纯碱制造方法。有个叫勒布朗(17421806年)的人,赢得了这笔奖金,成为制碱工业奠基人。用人工碱制造的肥皂,物美价廉,逐渐占领了市场。19世纪后期,英国人在中国开办最早的“洋皂”工厂。光绪年间,开始有中国人尝试生产“洋皂”,结果只制作出流质肥皂,没有成功。近代著名化学家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光绪六年(1880年)到巴黎参观了两家肥皂厂,并详细记录了肥皂制作工艺。1912年,原本在美国学农的穆藕初改学肥皂制造,两年后回国,打算创办自己的肥皂厂;但面临重要原料被外国公司垄断等严酷现实,只得放弃。

也就在同时,有个叫方液仙的人为生产肥皂暗自努力着。1912年,他以一万元资本起家,在上海办起一爿小作坊;这便是中国化学工业社的前身。1920年,屡经挫折的方液仙最终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国产剪刀牌肥皂。不料,英商利华肥皂公司立刻抢先注册剪刀牌商标。方液仙只好将自己已经打响的肥皂品牌更名为“箭牌”。虽然好事多磨,但中国人毕竟生产出了自己的肥皂。

 

 

历史上最早“垂帘听政”的人是谁?

 

垂帘听政简称“垂帘”,是指封建时代由女后辅佐幼主临朝听政,在殿上宝座前用帘子遮隔,处理国家大事。女后归政叫“撤帘”。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谁又是始作俑者呢?

其实历史上早有女主临朝称制,但是“垂帘听政”中的“帘”恐怕是唐代武则天的发明。根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自从诛杀上官仪后,高宗每次临朝,则天皇后都垂帘于御座之后,参与处理国家大小政事,人称“二圣”。当然,怀有野心的武后并未满足于“垂帘”,她最终突破了这道帘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女皇帝。

女性临朝听政要垂帘,缘于古代女子的特殊身份以及地位。古代女子必须恪守封建闺律,注意一言一行。她们平常不便抛头露面,严格遵守男女授受不亲。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更是必须要遵守这些对女性的特殊要求,不能轻易让男子窥见。因此在辅助幼主处理朝政时,需要在殿上宝座前用帘子遮隔,实行“垂帘听政”。

 

 

女主临朝称制是从谁开始的?

 

封建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往往需要皇后或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这被称作女主临朝称制。“王言曰制”,称制自然就是皇帝应有的权力,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可能要算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她为日后有野心把持朝政的后妃们开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芈八子是秦惠文王来自楚国的姬妾,芈是楚国的国姓,而八子是她的封号。八子的地位不高,在当时秦国后宫的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中,居于中下游。因此,在秦惠文王身后,她和儿子嬴稷就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谋下,被送去燕国当了人质。三年后,秦武王死于意外。芈八子在燕国的支持下,果断地联络了自己的异父弟魏冉拥立嬴稷回国,经历了三年的“季君之乱”,终于使嬴稷登上了王位的宝座,成为秦昭王。她也因此成为“宣太后”,并在秦国临朝称制了四十一年。在她统治期间,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她的玄孙嬴政统一六国积累了实力。

大一统王朝中首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是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她在儿子惠帝死后正式临朝代行天子之权,是当时西汉真正的掌权者。在她执政的七八年中,史书中直接以“高后某年”记事,《史记》《汉书》等正史也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吕后的执政生涯也算成功,她虽然扶植诸吕,对待朝臣心狠手辣,但政治局面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其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光阴”能用“寸”量呢?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为什么“光阴”能用“寸”量呢?这里的光阴用寸来计量,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测日影定时刻的计时仪器——日晷。据记载,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一般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常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日晷需在阳光下使用,晷针的日影指向晷盘的哪一位置,便可知道是哪一时刻。遇上有风雨的日子,日晷就不方便使用了。“寸晷”指一寸长的日影,借指小段的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耗费的时间。
古代诗文中常出现“寸阴”、“寸晷”、“分阴”等词语。如贾岛的“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等。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中有“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句子,这也是“一寸光阴”的最早出处。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