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托列托﹝Tintoretto﹞作品欣赏转自:网易 - 李梨的日志 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生于威尼斯,1594年5月31日卒于同地。原名雅各布·罗布斯蒂。受业于提香门下。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活动在威尼斯。作品继承提香传统又有创新,在叙事传情方面突出强烈的运动,且色彩富丽奇幻,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 《银河的起源》 《银河的起源》是丁托列托最著名的作品,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赫尔墨斯奉宙斯之命,把刚刚出生的赫拉克勒斯带到赫拉身边,想借她沉睡的机会吮吸奶水,以求长生。赫拉从睡梦中惊醒,奶水喷涌而出,化作了天空中的灿灿银河。画面构图复杂而决不紊乱,人物体态自然生动,无论是柔美幽雅的神后赫拉,还是漂浮在空际的神使赫尔墨斯,都舒展平衡,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才能。
《浴后的苏珊娜》 丁托列托也象老师提香一样,对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创作流露出强烈的兴趣,这些作品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强有力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威尼斯画派后期创作中“糅合色彩与造型”的成功范例。
耶穌受難 1565
耶穌顯現在提比哩亞海邊 1575-1580
苏珊娜和老人 ![]()
丁托列托笔下的苏珊娜风姿绰约,她明亮耀眼的裸体在绿色和软色调的背景烘托下,显得十分醒目。 这幅画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是丁托列托捕捉了抒情和肉欲的瞬间,抓住了苏珊娜自然宁静的神态,还安排了两个偷窥的猥亵老头,具体表明目击者的存在。画中园景的构图,经过丁托列托仔细研究之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长满玫瑰花藤的篱笆,不仅切割出主角的空间,同时也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形状各异的树枝背景中,令观者马上就能发现有一个老人藏在篱笆后而,而另一个老人则从篱笆的另一端探出身来。 光线是这幅画的主角。丁托列托利用镜子返射的光线加强了苏珊娜的形体,特别是脸部的亮度,光线也使苏珊娜看来肤质细腻、光彩照人。由于丁托列托利用镜子产生反射光线的技巧极为高超,因而博得了“光的画家”的美誉。
最後的晚餐 1594
最後的晚餐 1576
蟒蛇神跡 1576
耶穌洗門徒的腳 1556
莱达和天鹅 丁托列托 1551年
丁托列托 穿皮衣的绅士肖像
丁托列托 《爱神、火神和战神》(1551-1552) 画布、油彩 134×198公分 收藏地点:慕尼黑 旧画廊 这是一幅调情的画面,丁托列托利用人物的姿态、交织的衣褶和返射的光线等手法,将画面处理得相当生动。爱神慵懒地斜倚在黑白交错的床上,光线打照着她玫瑰色的光滑肌肤,浑身充满了性感;火神面对美丽的爱神,显得有些不自在;而头戴钢盔、身披胄甲的战神,则神情狡黠,从一张桌子下探出头来。 丁托列托为了使观画者能以各个角度去欣赏画中的主角,而以透视法和圆形镜子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但可以从镜中观察火神的背影,也可以从正面看到他笨手笨脚发现爱神娇美后,那副发窘的神态。此外,画家还在画面右下角加进一只小狗,朝着它准备吠叫的方向,让观画者发现躲起来的战神。整幅画面建构在左上至右下的对角线上,既俏皮又充满调情意味,增添了几分戏谑的趣味。
![]()
丁托列托是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曾在提香画室学画,在那里,他学会了老师的绘画技巧,然而,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佛罗伦萨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丁托列托要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同时,依据传说,他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他的意思是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起来,创造别开生面的新艺术。他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成功,因为他的素描丝毫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印记,而他的色彩也根本不像提香的风格。丁托列托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瓦萨里虽然羡慕他的技巧,但接受不了他那强烈的表现主义欲望,曾抱怨说丁托列托简直将艺术当玩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