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蒙正论命(世态炎凉皆在此)

 hrphjn 2011-10-07

吕蒙正论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
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尚困於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垂钓於渭水。
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
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
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
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
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
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
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
满腹经纶,白发不第;
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後贫,有先贫而後富。
蛟龙未遇,潜身於鱼虾之间;
君子失时,拱手於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
地不得时,草木不长;
水不得时,风浪不平;
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 北宋名相吕蒙正的传说

    吕蒙正(946-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少年父母双亡(一说为母子被其父驱赶离家),家境十分贫寒。栖身于茅草棚中并苦读成才。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状元。后成为一代名相。

    1. 司命奏本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24日,是各家燃香送司命上天述职并为自己祈福的日子。有一年的腊月24日,由于吕蒙正没有钱买香,故折了三根芦柴代香。并边嗑头边祈求道:“三根芦柴一阵烟,我送司命上青天,司命上天奏一本,我吕蒙正在人间可怜真可怜。”
    司命上天后,向玉皇大帝奏明情况。玉帝命人查出吕蒙正的福禄寿情况,说他应82岁中状元,寿命85。但是司命奏道,以他穷困潦倒的现状,应该活不到82岁。于是玉帝下令将其改为明年考中状元,减寿20年作为代价。于是第二年,吕蒙正高中状元,但只活了65岁就去世了。

    2 偷吃鱼事件
    吕蒙正中状元后,被派到南方某地任县令。上任后一月,发现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少。一日晚饭时,与妻子聊起此事,妻子说,你判的都是冤案,别人还来告状干什么?吕蒙正不服气,就想做个实验。
    第二天,他对厨子说,我想吃清蒸边鱼,你中午就做一个清蒸边鱼给我吃吧。中餐时,厨子就做了一个清蒸边鱼给吕蒙正端上来。吕蒙正将鱼肚皮中间的肉吃了一小块,然后将鱼翻过来放好,看起来象没有动过的一样。并喊来厨子说,这鱼我没有吃,你给我保管好,我晚上要吃。
    晚上,厨子将鱼端上来后,吕蒙正当着厨子的面将鱼翻过去,并厉声责骂厨子偷吃鱼。厨子大声喊冤。于是吕蒙正将厨子带到大堂并对衙役说“这狗奴才偷吃了我的鱼还想赖帐,先给我打10大板,看他招是不招。”
    10大板之后,厨子立刻承认了自己偷吃了鱼。见此,吕蒙正长叹一口气说,我原来判的果然多有冤案啊!于是将原来判过的案子重新梳理了一遍,并到各案发地进行私访,纠正了错案。如是,吕蒙正官声大震。

    3 一指风寒
    有一年冬天,吕蒙正乘船沿运河北上。某日听到外面狂风大作,疑是下雪,于是用手指将窗纸捅破看了看窗外的情况。谁知晚上就开始头痛发热。于是命船停靠岸边并命人找来郎中看病。
    郎中切脉后说:“大人,您受了一指之风寒。”
    吕蒙正听后,不禁叹道:“人哪,真是随风贵来随风贱!”并提笔在郎中开的处方的反面写下一首诗:
    昔年栖身茅草棚,
    几夜寒风不伴梦。
    今日一指探窗外,
    却需船舱会郎中。
    写毕大笑,命人付给郎中诊金但并不取药,起矛开船,继续前行。

  • 北宋时期,有两人三次入相,一是赵普,另一个便是身历两朝的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吕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吕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吕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
      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关于吕蒙正,有极多的典故和故事。吕蒙正少时家道败落,父母双亡,贫寒交加,风餐露宿,求助亲朋旧故无门,沦为乞丐,其凄凉悲惨及至人间极限。所以民间论到谁人穷极,则有“穷过吕蒙正”之喻。有一年过年,吕蒙正见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写下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一时间传为奇谈。
      尽管贫穷,吕蒙正还是少立大志,奋发苦读,终于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之后,皇帝赐予状元府。于是,亲朋故交、士绅旧故、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成百上千,皆携重礼厚金登门祝贺,一时门庭若市。吕蒙正管家佣人无不雀跃喜极,报知吕蒙正。吕蒙正却说:“我只有亲人一家,何来如许亲朋?”管家忙将贺喜礼单送上,曰:“大人亲朋故旧遍四海,怎说仅有一家?”吕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闭门谢客。三天后,吕蒙正唤来管家说:“我的亲人已到了。我有一联,将其张贴于大门,只有挺胸而进者,即为亲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将对联贴上。上联为:“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为:“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送礼之人看了大为羞愧,纷纷离去。只有一个衣着补丁、手提一串豆腐干的五旬老汉昂首而入。吕蒙正闻报喜极,亲至前门迎进,并设酒席与老汉尽欢。据说,吕蒙正以后还多次屈尊老汉家,老汉也成了吕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来,这老汉及老伴乃以做豆腐为生的贫民,当吕蒙正饥寒交加时,老汉为其处境困极而苦读所感,识之为英才,常以粗茶淡饭、水酒豆腐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