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因方论集要4

 图书 馆员 2011-10-09
  •   
  •    赵养葵曰:「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肾肝,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参、芪。是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
  • 陆丽京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是癸水销竭,或是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拨其本也。」
    周慎斋曰:「下体痿弱虚弱者,不可用补中,必当以八味丸治之。凡内伤作泻,藏附子于白术中,令其守中,以止泻也。表热藏附子于黄芪中,欲其走表,以助阳也。」
    截疟七宝饮
    治已发三五次,邪渐退而脉弦滑浮大,用吐之可止。
    常山醋炒、厚朴姜汁炒、青皮炒、陈皮、槟榔、草果、甘草炙,酒水各半煎,露一宿服。
    三四发后,已经服解散之剂,邪气既衰,正可截之时矣。脉来弦为饮,浮为表,大为阳,故可吐。况无痰不作疟,疟痰为患,常山善吐。槟榔善坠。草果善消。厚朴、青皮理气行痰之药。陈皮、甘草为消痰调胃之品。此惟实者与之,虚者勿与也。虚人宜参、姜各一两,服之即止。如贫无参,用白术代之。血虚加当归。
    人参养胃汤
    治因饮食饥饱伤胃而成者,名曰胃疟。
    人参、茯苓、半夏、甘草、苍术、陈皮、厚朴、藿香、乌梅、草果。
    饥饱皆足以伤胃,胃伤则营卫虚而谷气乖,乖则争,争则邪正分,寒热作而成疟矣。药以参、苓、甘草之甘温,可以补胃之不足。以陈、朴、苍术之辛温,可以平胃气之有余。半夏之辛,可使醒脾。藿香之香,可使开胃。乌梅之酸,可使收阴。草果之温,可使消滞。
    何人饮
    截疟如神,凡气血俱虚,久疟不止者,宜此主之。
    人参、制首鸟、当归、陈皮、煨姜,酒煎服。
    人参补气。当归和血。陈皮利痰。首乌截疟。生姜温暖中气。水酒达表通阳。
    四逆汤
    治脉沉厥逆等证。
    甘草炙、干姜、生附子。
    四逆者,四肢逆冷,因证以名方也。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阴用以救元海之阳,太阴因以温脏中之寒。厥,阴薄;厥,阳欲立亡,非此不救。至于太阳误汗亡阳,亦用之者,以太少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气,不能内复真阳,故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借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推仲景之心,祗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至于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不止加人参。或涉太阴,或干阳明,或阴火僭上,或谷气不得,非格阳症中所必有者也,故仲景不列药品于主方之内,学者所当详审。
    王又原曰:「仲景真武汤一方,于水中补火。四逆与通脉四逆二方,是于水中温土。二方用药无异,分两不同,主治又别,所以然者,前方脉沉为阳气不鼓,四逆为阳微不周,然真阳未尽亡也。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微阳。臣以干姜、附子之辛温,通关节走四肢,此因内阳微而外寒甚,故制为阳气外达之剂。后方里寒外热,浑是肾中阴寒逼阳于外,故君以干姜,树帜中宫。臣以国老,主持中外。更以附子大壮元阳。共招外热返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存亡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何能疾呼外阳,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丧亡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夫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阳微淤里,主以四逆;阳格于外,主以通脉。若内外俱寒,则又为附子汤证而非二方所主矣。其加减法内,面色赤者加葱,后人遂以葱白为通脉四逆,不知阳亡于外,更用葱以助其散,则气从汗出,而阳无由内返也。岂不误耶!盖白通立名,因下利脉微用葱白以通上下之阳,此里寒外热,用通脉以通内外之阳,故主方不用葱也。宜详辨之。」
    拯阴汤(黄锦芳制)
    治疟疾,阴虚夜发,热多寒少,口渴,不呕,喃喃错语,饮食如故。
    当归、川芎、熟地、知母、红花酒炒、升麻。
    邪入血分,若不从阴提出,必致阴受热损而阴益竭。熟地补阴以沃血之源。当归入心以摄血之本。川芎行血中之气。知母清血分之热。红花破瘀。升麻升阳。
    四味回阳饮
    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
    人参、制附子、炮干姜、炙甘草。
    附子阳中之阳,助人参有回元之功。甘草守中,佐参、附有补阳之力。炮姜温欲脱之阳,合参、附、甘草回虚脱之气也。


    霍乱
    霍乱一证,上吐下泻而挥霍撩乱,此寒邪伤脏之病也。或内伤饮食,或寒湿伤脾,或旱潦误中沙毒之气。邪在中焦,上出为吐,下出为泻,治此者,必宜以和胃健脾为主。转筋霍乱,以足腹之筋拘挛急痛最为重候也。
    平胃散
    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
    厚朴姜汁炙、陈皮、苍术炒、甘草炙。
    胃为水土之脏,生于申。水谷之入于胃也,分为三隧,其糟粕一隧,下入小肠传于大肠,全赖燥火二气变化传送,若火不温而金不燥,失其长生之气,上虽有心阳以扶土,而下焦川渎失利,则胃中泛隘而成卑湿之土,为湿满,为濡泻。治以苍术辛温,助胃行湿,升发谷气。厚朴苦温,辟阴去浊,温胃渗湿。甘草调和小肠。陈皮通理大肠。胃气安常,大小肠处顺,故曰平胃。
    柯韵伯曰:「《内经》以土运太过曰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曰卑监,其病留满痞塞。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东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也。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而使之温,非用温之谓,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卑监耶?不审敦阜、卑监之义,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术苦甘,皆燥湿健脾之用,脾燥则不滞,所以能健运而得其平。第二术,白者柔而缓,苍者猛而悍,此取其长于发汗,迅于除湿,故以苍术为君耳,不得以白补赤泻之说,为二术拘也。厚朴色赤苦温,能助少火以生气,故以为佐。湿因于气之不行,气行则愈,故更以陈皮佐之。甘先入脾,脾得补而健运,故以炙甘草为使。名曰平胃,实调脾承气之剂欤!」
    缩脾饮
    清暑气,除烦渴,止吐泻,霍乱及暑月酒食所伤。
    砂仁、草果煨去皮、乌海、甘草炙、扁豆炒、干葛。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暑必兼湿而湿属脾土,暑湿合邪,脾胃病矣。故治暑必先去湿,砂仁、草果辛香温散,利气快脾,消酒食而散湿。扁豆专解中宫之暑而渗湿。葛根能升胃中清阳而生津。乌梅清热解渴。甘草补土和中。
    六和汤
    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痞膈、霍乱等证。
    半夏炒、人参、甘草炙、砂仁、杏仁、白术土炒、赤苓、扁豆炒、藿香、厚朴、木瓜,加姜、枣煎。
    伤暑加香薷,伤冷加紫苏。一方无白术,一方有苍术。六腑不和,故用六和汤以和之也。食饮不消,和以砂仁。挟涎吐逆,??和以半夏。膈气不利,和以杏仁。胃气不调,和以参、术。中气不快,和以藿香。伏暑伤脾,和以扁、朴。转筋为患,和以木瓜。三焦蓄热,和以赤苓。气逆急吐,和以甘草。
    冷香饮子
    治霍乱,阴阳睽隔,烦躁,脉伏者。
    附子炮、陈皮、甘草炙、草果同吴萸炒黄黑、生姜。井水顿,冷服。
    草果、陈皮温脾去湿定呕。炙草、生姜奠安脾经阴阳。以炮附子通行经络,交接上下。用饮子者,轻清留中也。冷服者,缓而行也。
    枇杷叶散
    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者。
    枇杷叶去毛蜜炙、陈皮去白焙、丁香、厚朴去皮姜汁炙、白茅根、麦冬、木瓜、甘草、香薷。
    胃为湿所窃据而浊秽,故用香薷。枇杷叶、丁香、白茅根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恶之臭。
    大黄龙丸
    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烦热,呕吐,昏闷不食。
    舶上硫黄、硝石一两,白矾、雄黄、滑石五钱,白面四两。五味研末,入面和匀,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汲井水下。
    暑风一证,其卒倒类乎中风,而不可从风门索治。百一选方虽有大黄龙丸,初不为暑风立法,管见从而赞之曰:「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苏。」则其方亦可得暑风之一斑矣。倘其人阴血素亏,暑毒深入血分,进以此丸,岂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复有地榆散。
    地榆散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并治伤暑烦躁,口渴,舌干,头痛恶心及血痢。
    地榆、赤芍、黄连、青皮去瓤。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土浆水调服。若血痢,水煎服。
    用平常凉血之药,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风,良莫良于此矣。后有用之屡效而美其名为泼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运流金烁石,而此能泼之,益见暑风为心火暴甚,煎熬阴血,舍清心凉血之外,无可扑灭耳。
    胃苓汤
    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
    陈皮、厚朴、甘草炙、苍术、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
    此上下分消其湿也。苍、朴、陈、草,平胃散也,以之燥脾。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五苓散也,以之利湿健脾,湿利而泻自止矣。然中气弱者,宜补中为主。
    四君加味汤
    和胃健脾,温撤寒邪。
    人参、茯苓、白术土炒、甘草炙、炮姜、附子制、厚朴姜汁炙。
    参、苓、术、草,四君子汤也,益胃健脾。复以姜、附者温暖真阳。更加厚朴,和胃调中。


    斑痧
    斑者,有触目之色,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于胸腹,或见于四肢,总以鲜红起发者为吉,色紫成片者为重。黑者为凶,青者为不治。殆伤寒瘟疫诸证,失于宣解,邪蕴于胃腑而走入营中,每有是患耳。治法火甚清之,毒甚化之,失表者当求之汗,失下者必取乎攻,酌以辛凉辛胜及甘寒苦寒咸寒等法,此缪氏耑以肺胃论治为精也。
    凉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诸风瘛疭,胃热发斑发狂。
    连翘、大黄、芒硝、甘草、山栀、黄芩、薄荷。煎成,入白蜜一匙,微煎温服。
    膈者,膜之横蔽心下,周围相着,遮隔浊气,不使上薰心肺者也,不主十二经。凡伤寒蕴热内闭于膈,其气先通心、肺,膻中火燔烦热,自当上下分消。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以薄荷、黄芩从肺,散而凉之。肾足少阴之脉,上贯膈,入肺中,以甘草从肾,清而凉之。手少阴之脉,下膈络小肠,手太阳之脉,下膈抵胃属小肠,以连翘、山栀从心之少阳,苦而凉之。手少阳之脉,下膈循属三焦,手厥阴之脉,下膈历络三焦,以山栀、芒硝从三焦与心包络,泻而凉之。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以甘草、大黄从脾,缓而凉之。足少阳之脉,下贯膈,属胆,以薄荷、黄芩从胆,升降而凉之。胃足阳明之支脉,下膈属胃,络大肠,手阳明之脉,下膈属大肠,以大黄、??芒硝从胃与大肠,下而凉之。上则散之,中则苦之,下则行之,丝丝入蔻,周遍诸经,庶几燎原之场,顷刻为清虚之府。守真力赞是方为神妙,信哉!
    升麻鳖甲汤
    统治温厉阴阳二病。
    升麻、当归、蜀椒、甘草、鳖甲、雄黄。
    升麻入太阴阳明二经,升清逐秽。如阳毒为病,面赤斑如锦纹;阴毒为病,面青身如被杖,咽喉痛。毋论阴阳二毒皆已入营矣。但升麻仅走二经气分,故必佐以当归通络中之血,甘草解络中之毒,微加鳖甲守护营神,俾椒、黄猛劣之品攻毒透表,不乱其神明。阴毒去椒、黄者,太阴主内不能透表,恐反助厉毒也。《千金方》阳毒无鳖甲,有桂枝者,不欲其守,亦恐留恋厉毒也。
    神香散
    治干霍乱。
    丁香七粒、白豆蔻七粒。右为末,清汤调下,如小腹痛者,加砂仁七粒。
    神香散,景岳之新方也,以之治干霍乱、痧胀、腹痛属于寒湿凝滞脉络者,殊有神功,与辰砂益元散治湿热痧胀,可谓针锋相对。夫痧者,寒热之湿气皆可以为患,或四时寒湿凝滞于脉络,或夏月湿热郁遏于经隧,或鼻闻臭气而阻逆经气,或内因停积而壅塞府气,则胃脘气逆皆能胀满作痛,甚至昏愦欲死。西北人以杨柳枝蘸热水鞭其腹,谓之打寒痧。东南人以油碗或油线括其胸背手足内胻,谓之刮痧。以碗锋及扁针刺舌下、指尖及曲池、委中出血,谓之鎙痧。更服八砂丹以治其内,是皆内外达窍以泄其气,则气血得以循度而行,其胀即已,非另有痧邪也。
    肾温汤(黄锦芳制)
    治春温因暑热动其内气而作,一身灼热,口渴饮冷。
    熟地、山药、丹皮、龟版、阿胶、防风、桂枝。
    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所以温病两感,止在太阳、少阴之内。热邪在肾作扰,熟地、龟版入肾以救真阴。丹皮、阿胶以清血分之热。防风、桂枝以撤太阳之标。而温邪解矣。
    风温汤(叶天士制)
    治风温发痧。
    薄荷、连翘、杏仁、牛蒡子、桔梗、桑白皮、生甘草、黑山栀。
    此手太阴、足阳明两经药也。风温之邪,治以辛凉。薄荷、桔梗以袪风。杏仁、桑皮以宣肺。连翘、牛蒡以散热。栀子解火郁。甘草养胃阴。
    表里两救汤(汪石山制)
    治胃虚发斑,失守之火游行于外。
    人参、黄芪炙、白术土炒、干姜、甘草炙、茯苓、陈皮。
    胃司受纳,胃虚则仓廪匮乏,真阳失守,溢于肌肉而为斑。以五味异功加黄芪实里。干姜通阳。
    清解蕴热汤(叶天士制)
    治伏气热蕴三焦,发热,烦渴,遍体赤斑,夜躁不寐。
    羚羊角、犀角、连翘心、元参心、鲜生地、金银花、天花粉、石菖蒲。
    烦渴属胃。夜躁属心。风温内扰,营分不静,用犀角、生地以凉血。连翘、羚羊以清心。花粉、银花以养胃。元参心泻浮游之火。石菖蒲通膻中之阳。
    痧后清热汤(叶天士制)
    治痧后伏火未清,内熟身痛。
    玉竹、白沙参、地骨皮、川斛、麦冬、生甘草。
    肺主清肃,胃主宗筋,伏火熏灼,故内热身痛。以沙参、地骨皮、麦冬清肺。以玉竹、生甘草、川斛清胃。


    头痛
    外感有头痛,内伤亦有头痛。外感头痛,有痛在阳经,有痛在阴经。内伤头痛,有痛在阴虚,有痛在阳虚。治外感头痛,汗以表散,清在阳而温在阴。治内伤头痛,调其营卫,补其阴而益其阳。
    芍蘓散
    治外有头痛,发热恶寒,内有咳嗽,吐痰气汹等证。
    川芎、半夏、柴胡、茯苓、苏叶、干葛、桔梗、陈皮、枳壳、甘草。
    川芎、苏叶、干葛、柴胡,解表药也,表解则头痛发热恶寒自愈。桔梗、半夏、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和里药也,里和则咳嗽吐痰气汹自除。
    加味清震汤
    治雷头风,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雷鸣多属痰火者主之。
    升麻、苍术、青荷叶、甘草炙、陈皮、荆芥、蔓荆子、薄荷。河间原方止有前三味。
    此足阳明药也。升麻性阳味甘,气升能解百毒。苍术辛烈,燥湿强脾,能辟瘴疠,此局方升麻汤也。荷叶色青气香,形仰象震,能助胃中清阳上行。用甘温辛散之药,以升发之,使邪从上越,且固胃气,使邪不传里也。其加味则皆疏风和胃之意。
    清空膏
    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善疗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痛不止,若血虚头痛者,非此所宜。
    羌活、防风、柴胡、黄芩半生半炒、川芎、甘草炙、黄连酒炒。
    此足太阳少阳药也。头为六阳之会,其象为天,乃清空之位也。风寒湿热干之,则浊阴上壅而作实矣。羌、防入太阳。柴胡入少阳。皆辛轻上升祛风胜湿之药。川芎入厥阴,为通阴阳血气之使。甘草入太阴,散寒而缓痛。辛甘发散为阳也,芩、连苦寒以羌、防之属升之,则能去湿热于高巅之上矣。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眩晕及痰厥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炙、蔓荆子,加姜、枣煎。
    此足太阴药也。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头旋眼黑,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定。白术甘苦而温,可以除痰,亦可以益气。茯苓泻热导水。陈皮调气升阳。蔓荆除风。甘草和诸药。合二陈意也。
    普济消毒饮
    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甘草生、桔梗、黄芩酒炒、黄连酒炒、马勃、元参、橘红、柴胡、升麻、连翘、牛蒡子、炒薄荷、僵蚕、板蓝根。
    程钟龄加用贝母、人中黄、荷叶。体虚加人参。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而为肿盛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元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导湿汤(黄锦芳制)
    治左脑头痛,水气上逆,痛如针刺,腹中觉有水响如雷。
    茯苓、半夏、牛膝、车前子、熟附子、龙骨煅、炙龟版、厚朴、大腹皮。
    此本阴胜逆而上冲,凡一切假阴假阳,皆在此处见端。用茯苓、半夏以泄脾湿之水。牛膝、车前以引阴气下行,而不上干清阳。水盛则火必衰,故附子在所必用。阴无阴物静摄,则阳必上凑,故龟版、龙骨在所必投。而又虑其气滞,故厚朴、大腹皮在所必施。
    救元补体汤
    治头痛昏愦,心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方救之。
    熟地、人参、当归、茯苓、麦冬、枣仁炒、附子制、鹿茸、五味子、桂元肉、紫河车。
    肾气不充而髓海空虚者,以熟地、人参两仪阴阳,大补气血。头为诸阳之会,鹿茸禀天春升之木气,味甘可以养血,气温可以导火。熟附辅阳。当归、枣仁补肝血。茯苓、麦冬清心神。五味敛心气。桂圆肉味甘益脾。紫河车味厚益阴,甘咸培脾肾,气温畅肝气,阴阳和协而虚灵复矣。
    醒迷汤
    治头痛厥逆,痰聚胞络,目定口噤,手足冷过肘膝,阳气虚寒者宜之。
    人参、白术土炒、当归、茯苓、白芍炒、半夏炒、杜仲炒、陈皮、枣仁炒、甘草炙、附子制、煨姜、大枣。
    肾阳不壮而寒气通脑者,以陈、夏、苓、草上达肺金,有祛痰理气之功。参、术健脾,脾旺而痰自化。归、芍和肝。枣仁养心。附子辛热散寒湿。杜仲辛润坚筋骨。姜、枣和营卫。如此则阳复而机关利,阴充而厥逆回矣。
    既济豁痰汤
    治头痛厥逆,痰聚胞络,目定口噤,手足冷不过肘膝,阴虚有火者宜之。
    生地、白芍炒、茯神、钩藤、丹皮、当归、柏子仁、枣仁炒、龟版炙、竹沥。
    肾阴不足而阴火冲逆者,以生地甘寒,泻肾火。丹皮辛凉泻胆火。归、芍益血,即以熄内风。茯神、柏子、枣仁入心包络。钩藤、竹沥可以清热缓急。病属于火,火炽风生,以此主之。
    贞元饮
    治气短似喘,呼吸急促,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
    熟地、当归、炙甘草。
    此元海无根,亏损肝肾,子午不交,气脱之侯。熟地大补肾中元气,滋培真阴以归元。当归养肝肾之营血。甘草和中补气以归根,气虚喘急,真元失守者可复矣。


    胃脘痛
    胃与胞络近。阳明中土,乃水谷之道路,多气多血,运化精微,而痛有寒热、气血、食滞、内虚之不同,在男子又有虚火上逆,妇人又有肝阳上升。不知肝主疏泄,郁则木不舒而侮所不胜。肾为胃关,虚则精气耗而累及中土。至于气分有余之痛,香砂可用;不足之痛,参、附勿疑。血分有余之痛,桃仁取效;不足之痛,归、地奏功。此病原病情不可不察也。
    栝蒌薤白白酒汤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栝蒌实、薤白、白酒。
    栝蒌薤白半夏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栝蒌实、薤白、半夏、白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胸痹,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枳实、厚朴、薤白、桂枝、栝蒌实。
    胸痹三方,皆用栝蒌实、薤白,按其治法,却微分三焦。《内经》言「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盖谓妄行之气,随各脏之内因所主而入为痹,然而病变有不同,治法亦稍异,止就肺痹喘息咳唾胸背有短气者,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蒌实,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若转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一味,和胃而通阴阳。若结于胸胁,更加逆气上抢于心,非但气结阳微,而阴气并上逆矣,薤白汤无足称也,须以枳实、厚朴先破其阴气,去白酒之醇,加桂枝之辛,助薤白、栝蒌行阳开痹,较前法之从急治标,又兼治本之意焉。
    喻嘉言曰:「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斯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阴气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则用薤白、白酒以益其阳,甚则用附子、干姜以消其阴,世医不知胸痹为何病,习用豆蔻、木香、诃子、三棱、神麴、麦芽等药,至耗其胸中之阳,亦相悬矣。」
    补肝汤
    治寒厥心痛。
    桃仁、桂心、柏子仁、茯苓、甘草、萸肉、细辛、防风、大枣。
    《举痛论》厥痛计一十三条,止有二条为热,余皆为寒。其寒热厥气犯胃而痛,惟肝脏为最多。热厥痛者,用金铃子散;寒厥痛者,用补肝汤。皆应手取愈,但寒厥不以辛散之而以辛补之者,以肝为刚脏,与之辛散刚剂伤其阴,必动其厥阳,非治也。《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痛,上支两胁。」明是肝木郁于胃土中也。当以辛润补肝,泻去胃中肝邪,痛乃止。桃仁、柏子仁辛润,以补肝阴。肉桂、山萸辛温,以补肝阳。甘草、大枣甘能和胃,缓肝之急。防风能于土中泻木。细辛益胆气以泄肝。全方皆辛润入络之药,补肝欲而利导之,得辛即可达郁,非必以辛散为达木之郁也。
    金铃子散
    治热厥心痛。
    川楝子去核、延胡索。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
    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小陷胸汤
    治心痞,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半夏、栝蒌实。
    结胸按之始痛者,邪在脉络也。故小陷??胸止陷脉络之邪,从无形之气而散。栝蒌生于蔓草,故能入络。半夏成于坤月,故亦通阴。二者性皆滑利,内通结气,使黄连直趋少阴,陷脉络之热,攻虽不峻,胸中亦如陷阵,故名陷胸。仅陷中焦脉络之邪,不及下焦,故名小。
    程扶生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若大结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比手不可近为轻。脉之浮滑,又缓于沉紧,但痰饮素盛,挟热邪而内结,所以脉见浮滑也。以半夏之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蒌之苦润条之。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蒌,分温三服,皆以缓治上之法。」
    大无神术散
    治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并能解秽驱邪,除山岚瘴气。
    苍术土炒、陈皮、厚朴姜汁炒、甘草炙、藿香、砂仁。
    苍术之燥,克制其瘴雾之邪。厚朴之苦,削平其敦阜之气。藿香、砂仁辛香物也,能匡正而辟邪。陈皮、甘草调脾药也,能补中而泄气。此方但用理脾之剂而瘴毒自解矣。
    安胃汤(王晋三制)
    治厥阴,饥不欲食证。
    川椒炒去汗、安吉乌梅去核、人参、川黄连、枳实、生淡干姜。
    安胃者,毋使乘胜之气犯胃也。倦不思食,无不由于脾胃为病,然揆其寒热虚实,却有盛衰,初无定理,惟就厥阴之「饥不欲食」一证,遵仲景甲己化土之论,忝东垣治脾胃之说为疏一方。川椒之辛,佐乌梅之酸,行阴以泻肝。枳实、干姜助人参行阳道以益气。黄连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清脾胃生化之源。统论全方,辛酸同用以化肝气,酸甘相辅以和胃气,肝化胃和,自能进食。
    附子粳米汤
    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温胃通阳于肾之剂。
    附子制、半夏炒、甘草炙、大枣去核、粳米。
    肾虚寒动于下,胃阳为寒凝窒,虚寒从下上也。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和阴理脾煎(黄锦芳制)
    治胃痛,阴火不收,胸中掣痛。
    麦冬、白芍炒、伏龙肝、制首乌、牛膝、广皮、茯苓。
    脾有寒湿,肝有燥热。茯苓、广皮以理脾湿。首乌、芍药以润肝燥。麦冬滋液。牛膝收阴。伏龙肝去湿。此方辛不致燥,凉不致寒,滋不致滞,所谓运神奇于平淡也。
    疏肝益胃汤(新制)
    治胃痛,呕吐酸水。
    人参、半夏炒、茯苓、广皮、吴萸、白芍炒、淡干姜、木瓜、乌梅肉。
    人参养胃。半夏、茯苓通阳明。白芍、木瓜泄厥阴。干姜暖胃。吴萸温肝。广皮辛通。乌梅酸收。化肝和胃,自能已痛止呕。
    摄阴汤(黄锦芳制)
    治阴维阳损,痛处喜按。
    人参、当归、鹿茸、茯苓、补骨脂、紫石英。
    人身左阳右阴,病在心阴,阳浮阴沉。病在心阴之里,正是阴维阳损,不能自持。诸阴用人参以补阴中之气。当归以补阴中之血。鹿茸以补阴中之阳。茯苓以渗阴中之湿。紫石英醋煅,以降胸腹久聚之气,下入至阴而从二便内出。补骨脂能补命门相火,及降心腹之气下行于右,故能统摄诸阴之脉,使之不至涣散无主也。
    通补血络汤(叶天士制)
    治腹中彻痛,右胁蠕动,阳明脉络空虚,冲任无贮。
    人参、当归、茺蔚子、香附醋炒、茯苓、小茴、生杜仲、白芍炒、肉挂。
    人参、茯苓通补阳明。归身、白芍柔和厥阴。香附、小茴辛以走络。肉桂、杜仲温以暖肝。茺蔚子活血顺气。


    胁痛
    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杂证胁痛左为肝气不和,右为肝移邪于肺。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止者,又宜温补。大抵痛在气分者,治在气,血药不宜用也。痛在血分者,治在血,气药不宜用也。痛而吐酸者,木凌脾也。痛而寒热谵语者,妇人热入血室也。盖甘可缓中,则木气调达,自然右降而左升矣。
    柴胡疏肝散
    治左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柴胡、陈皮、川芎、赤芍、枳壳、香附醋炒、炙甘草。
    柴胡、川芎分入少阳厥阴。枳壳消刺痛。赤芍泻肝火。陈皮、香附调和气血。甘草散结。
    推气散
    治右胁痛。
    枳壳、郁金、桂心、甘草炙、桔梗、陈皮、姜、枣。
    郁金辛苦,以散肝郁。肉桂辛甘,以疗胁疼。枳壳宽膈。桔梗开提气血。陈皮、甘草和中。姜、枣和营卫。
    大半夏汤
    痰饮兼治。
    半夏、人参、白蜜。水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
    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暮吐。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王于丑也。宿谷借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干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
    四磨饮
    治七情感伤,上气喘急,妨闷不食。
    人参、槟榔、沉香、乌药。
    王又原曰:「七情随所感,皆能为病。然愈于壮者之行,而成于弱者之著。愚者不察,一遇上气喘急,满闷不食,谓是实者宜泻,辄投破耗等药,得药非不暂快,初投之而应,投之久而不应矣。夫呼出为阳,吸入为阴,肺阳气旺则清肃下行归于肾阴,是气有所收摄,不复散而上逆,若正气既衰,邪气必盛,纵欲削坚破滞,邪气必不伏,方用人参补其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槟榔、鸟药从而导之。所谓实必顾虚,泻必先补也。四品气味俱厚,磨则取其味之全,煎则取其气之达,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其下养正丹者,暖肾药也。本方补肺气养正,温肾气镇摄归根,喘急遄已矣。」
    补肾汤(黄锦芳制)
    治右胁作痛,咳嗽,头痛,嗽必努力,痰则清稀。
    制附子、茯苓、半夏、木香、牛膝、补骨脂。
    痰虽在胁、在胃、在脾而实归于肾火之衰,故用附子迅补真火以强土。茯苓、半夏以除脾湿。木香以疏中州湿滞之气。牛膝以引左气下行归肾。骨脂以引右气下行归肾。药虽数味,针芥不差。
    补肝散
    治肝无血养,胁痛因于虚者。
    熟地、白术土炒、枣仁炒、当归、川芎、黄芪炙、山药、五味子炒杵、萸肉、木瓜。
    参、术补气,益以山药崇土,以培生血之源。熟地甘以补肝。芎、归辛以补肝。枣仁、萸肉酸以补肝。五味滋肾水。木瓜利筋骨。
    三阴煎
    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证。三从木数,故曰三阴。
    人参、熟地、当归、白芍炒、枣仁炒研、甘草炙。
    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大补真阴。当归止血。芍药平肝。炙甘调和营卫。枣仁收摄脾元。
    左金丸
    治肝热,左胁疼,咳嗽等证。
    黄连酒炒、吴萸盐水炒,姜汤法丸。
    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脏恶热而用热,腑恶寒而用寒,是谓反治,乃损其气以泄降之,七损之法也。当知可以治实不可以治虚,若勿论虚实而用之则误矣。
    胡天锡曰:「此泻肝火之正剂。肝之治有数种,水衰而木无以??生,地黄丸癸,乙同源是也。土衰而木无以??植,参苓甘草散,缓肝培土是也。本经血虚有火,用逍遥散清火;血虚无水,用归脾汤养阴。至于补火之法亦下同乎肾,而泻火之治则上类乎心。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温开其郁结,惩其扞格,故以为佐。然必木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本从左而制从金也。」
    越鞠丸
    治藏府一切痰、食、气、血诸郁,为痛,为呕,为胀,为利者。
    香附、苍术、抚芎、山栀仁、神麴,水法丸。
    季楚重曰:「《内经》论『木郁达之』五句,前圣治郁之法最详。所谓郁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然清浊升降皆出肺气,使太阴失治节之令,不惟生气不升,收气亦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故经云:『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又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然肺气之布,必由胃气之输;胃气之运,必本三焦之化。甚至为痛、为呕、为胀、为利,莫非胃气不宣,三焦失职。所致方中君以香附,快气调肺之怫郁。臣以苍术开发强胃而资生。神麴佐化水谷。栀子清郁导火,于以达肺,腾胃而清三焦,尤妙。抚芎之辛,直入肝胆,以助妙用。则少阳之生气上朝而营卫和,太阴之收气下肃而精气化,此丹溪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然五郁之中,金木尤甚,前人用逍遥散调肝之郁,兼清火滋阴;泻白散清肺之郁,兼润燥降逆。要以木郁上冲,即为火;金郁敛涩,即为燥也。如阴虚不知滋水,气虚不知化液,是又不善用越鞠矣。」


    吐蛔
    邪热在胃,蛔为热迫,上逆而出,宜清热逐邪,热退而蛔自安。亦有胃寒者,蛔在胃而不在厥阴,即投理中汤。若邪传厥阴,胃中寒冷,蛔亦不能自安,宜温胃补肝肾,余邪始退,蛔虫亦安,此治厥阴虚寒大虚之吐蛔也。夫内伤吐蛔,责在脾而先责在肾;时令吐蛔,治在邪而先治在正。
    理中安蛔散
    治胃寒吐蛔。
    人参、白木土炒、茯苓、干姜、川椒、鸟梅。
    川椒通上焦君火之阳。人参、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茯苓淡以胜白术之苦。乌梅味酸急泻厥阴,不欲其缓而蛔自安矣。
    乌梅丸
    治伤寒厥阴证,寒厥吐蛔,亦治胃腑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亦主久痢。
    乌梅、细辛、桂枝、附子、人参、黄柏、黄连、川椒、干姜、当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