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CP/IP & OSI 协议模型

 waston 2011-10-09

TCP/IP协议模型


    TCP/IP于70年代末开始研究和开发, 以此作为ARPANET网络的第二代协议。 ARPANET是美国于1969年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1983年初, ARPANET完成了向TCP/IP协议全部转换工作。同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推出了内含TCP/IP的第一个BSD UNIX,大大地推动了TCP/IP的应用和发展。现在, TCP/IP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中,不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可以用TCP/IP来构造网络环境。除了UNIX外, Windows NT,NetWare等一些著名的网络操作系统都将TCP/IP纳入其体系结构中。以TCP/IP为核心协议的Internet更加促进了TCP/IP的应用和发展,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从网络体系结构来看,TCP/IP是OSI参考模型七层结构的简化,它只分为四层: 应用层、传送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参见下图。

    其中网络接口层提供了与物理网络(这些物理网络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接口方法和规范; 网际层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相对应; 传送层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相对应; 应用层包含了OSI参考模型的会话层, 表示层和应用层功能, 规定了与特定的网络应用相关的应用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送及电子邮件等。


OSI 参考模型表格

具体7层数据格式功能与连接方式典型设备
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 Presentation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数据压缩
会话层 Session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 Transport数据组织成数据段Segment)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网络层 Network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Packet基于网络层地址(IP地址)进行不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择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Frame在物理层上建立、撤销、标识逻辑链接和链路复用 以及差错校验等功能。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来寻址网桥、交换机、网卡
物理层Physical传输比特(bit)流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中继器和集线器

比喻

将七层比喻为真实世界收发信的两个老板的图,左为传输端,右为接收端。

  • 7 应用层:老板
  • 6 展现层:相当于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 5 会谈层: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 4 传输层: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 3 网络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 2 数据链结层: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 1 实体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