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神:许跃远—中医脉诊的新突破 近日笔者解逅本地书城,无意中看到许跃远先生最近出的两本书《中华脉神》和《大医脉神》,书中介绍:许跃远,男,55岁,中医世家。早年研学西医,曾任某医院科主任、院长等职。中年发奋研究中医和脉诊,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首次提出了“脉人”理念,通过三指脉诊他可以清晰的感知病人体内某部位零点几厘米的结石、囊肿,芝麻大小的息肉、肿瘤等;通过脉诊,他对进行中但又未出现症状的脑梗塞能做出正确诊断,其中不乏有CT没能诊断再经脑磁共振而确立的,其临床价值完全可与西医学的各种诊断仪器相媲美,精确神奇之处真令人折服。 我想,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将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一个新突破,这证明:我们这几年强调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没有白费,那些总觉得学习老祖宗的东西不科学的疑问终于有所答案。当然,在经历过张悟本一类人之后,现在还不能说太多,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假如有更多的人能掌握他的这一套诊脉方法,能直接透彻地揭示出“以脉知病”的本质和一病一脉的规律。那么对我国医疗事业和人民将有多么大的受益啊! 下面先转载一篇文章给大家参考: 【转】跟脉神许跃远大师学习微观脉学的一点体会 我94年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考研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9年毕业至09.5一直从事软件研发与管理工作。08年偶然接触到一本医书《黄帝内经》,初读一遍,感觉甚好,其体系之严谨,内容之宽奥,智慧之悠远,绝非现代任何一部科学著作可媲美,深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亦见之失色。从此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但中医内容繁杂,理法方药,古籍充栋,从何学起?思来想去,觉得以脉诊为突破口学习中医,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先学诊断,后学方药。于是拜访了部分学院派中医名家,随其学习,半年有余,望诊、问诊有所收益,但脉诊始终不得要领,进步甚微。 09年春,许老师去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做报告,一位主任医师因事忙未参加,让我去听一听,回头跟她汇报听课感受。 许老师先用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他的微观脉学理论框架理论跟大家介绍了一下,第一次听感觉非常新颖,完全是一种脉学独创。然而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用这种理论的应用价值,大家要求许老师现场把脉,会场气氛非常热烈,许老师给我把完以后,结论是:慢性咽炎4个月,痔疮,心肌略大,结论与体检结果完全一致(讲座前一周,我在曙光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现场互动结束,大家被许老师的把脉技术震惊了。从扁鹊到现在,极少有人可把疾病定位到如此精准程度。讲座结束,凑近许老师,留了一个联系电话。 09年7月初,去合肥拜访了许老师,跟许老师学了12天,本来想多学一些时间,北京来电话有事,只好回去。待下次有机会再学习。 第一天,许老师没讲理论,让每个学员观察、体会、学习把脉手法,手法不对,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许老师先为病人切脉,讲出脉象微观特征,指下的细微感觉,然后我们三徒弟依次搭手体验,大部分病人都积极配合,四天下来,基本对乳腺增生,肝胆结石,肾结石的微观脉象有了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 第五、六天,依然是边讲边实践,两天内有六人被许老师切脉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求立即去做CT检查,病人拿回片子后,无一误诊,全部切中,感觉许老师把脉太神了。于是这两天主要和许老师交流脑中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脉学诊断。 从安徽学习归来,先后为6人把脉,效果较好,和大家分享。脉诊记录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