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教学讲座六之二十八(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欧加顺 2011-10-10

教育教学讲座六之二十八(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

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六(教学效益)”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六(教学效益)之二十八(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稿源:编者网上选稿)。

对“教育教学讲座六之二十八(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分为五个版块: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艺术;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三是“课堂观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五项主张;五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版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艺术

原作者:伊宁市第九中学  刘红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可以应付,作为事业就要有不懈的追求,作为艺术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数学技能,靠一个个课时的日积月累而获。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很难使学生提高数学技能。本人就从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入手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艺术。

1、在引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上课开始时第一句话讲什么?第一件事做什么?如何恰到好处的设疑置景引出新课,从而能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尽快进入学习的高潮,这确实是教学环节之中的必要举措。

例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先安排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同学们把他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叫她说出所得结果,依此‘猜出’其年龄。”倘若某生所得的结果是45,通过解方程4x-7=45, 得x=13,即“猜出”这位学生是13岁。

这个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之后,他们会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老师实在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正当他们对老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之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他们也能猜出别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始终处于“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自然课堂效果会呈现良好状态。

2、讲解新课注重启发式的教学

古人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就是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诱导、提示,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教师再给以指正。

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采取下面的步骤:

(1)   出示两组方程,要求学生计算出各方程的根。

第一组方程:     x1                   x2

x2-3x-4=0            -1          4

x2+3x-4=0            1          -4

x2+5x+6=0           -2          -3

x2+5x-6=0            1          -6

第二组方程          x1                   x2

2x2-x-1=0            1        

2x2+x-1=0           -1          

-2x2+5x-3=0          1          

-2x2+5x+3=0         3        

(2)教师提问:观察第一组方程(二次系数为1的),它们的根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有什么共同规律?

(3)学生思考、尝试、讨论,归纳。

(4)师出示方程:x2+px+q=0,学生用式子表示:x1x2=q, x1+x2=-p。

(5)观察第二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提问:能否得出相似的结论?

(6)归纳:对一般的方程 ax2+bx+c=0(a≠0),有:x1x2=,

 x1+x2=。

以上过程中,分成二次项系数为1和不为1两组,且相邻方程的一次项系数(或常数项)有意安排成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以及把两根及方程板书成易于观察的形式等,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了教学上的处理。如果在求出方程的根后,不是通过精心设计处理,让学习探求,而是提出:“大家看一看两根的和与积同方程的系数有什么关系?”这样就过于直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如此一问,学生的主要活动就变成了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机械验算,其思维及创新发现的成分便所剩无几,更谈不上领悟和做出判断了。因此,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讲究启发教学的艺术性,只有问题设置到位,学生才可“启”而得“发”,“导”而得“学”,从而达到一种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最佳结合的境地。

3、设计练习层层深入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每一节课来说,如果是讲授新课,除去完成课堂教学其它几个环节所花的时间,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就不会很多,即使是练习课也只不过是40分钟而已。因此,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教会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应该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力,一题多变,层层深入,可以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分式方程的增根时,采用如下的设计:

(1)议一议: ,这个方程的解你能求出来吗?在学生求出解为 x=2 时,代入方程检验,发现分式的分母为零,无意义,从而引出增根的概念。

(2)变一变:方程

①  若此方程有增根,则这个增根可能是多少呢?

②此时k的取值是多少?

③k在什么情况下,方程有实数根?

(3)想一想: ,此时你会有什么发现?

(4)议一议:你能编一道分式方程,使得方程的增根为x=3吗?

如此设计练习,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的构思,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先练后讲),按次序逐题给出这四种形式的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4、及时归纳小结

要抓好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小结,也就是要把知识归类使之系统化。因为有时一节课的基础知识,习题类型比较多,若不注意归纳,盲目的讲题做题,搞“题海战术”,势必要加重中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典型例题,总结题型,总结概念归纳出解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分式方程的解法”一节后,归纳总结如下:

(1)  

   方程两边

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母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求解

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

                    整     

 无解

 增根

 值为零

最简公分母

 代入

 检验

                                                

 方程的解

值不为零

              

                               

(2)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一化、二解、三检验、四答案。

如此小结,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记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简短的时间内帮学生理清了整节课的思路,为学生练习、作业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讲究小结的艺术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5、精心作业选编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受到相当严格的教学训练。除了在课堂上讲练结合外,学生在课外还需完成适量的独立作业,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及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和牢固掌握。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人逗小孩的场面,大人要给孩子一件玩具,他不是直接递给小孩,而是将之至于小孩的上空,使小孩站在原地够不着,只有踮起小脚或跑离地面才能拿到。布置作业也应如此,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作业也不能使学生易如反掌,也不宜太难,倘若作业太易,对于所学深化知识,难免事倍功半;倘若作业太难,学生到处碰壁,难免产生“宁可睡觉,不学数学”的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所以在备课时,对于布置给学生做的习题,要做到“胸中有数”,精心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生程度的不同层次,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兴趣的提高、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教学的每一环节,注重教学的艺术,采取的方法得当,调动有方,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定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指日可待。

第二版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原作者:景 辉   2007-5-3 23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课堂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之一。所以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永恒主题,也是新课程改革展开的动因之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过程总是“由需要引起动机,到动机再支配行为”。而学生的积极活跃的思维,需要强烈的动机和昂扬的情绪为支配背景。”由此可见,要做好一个物理教师,要上好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首先应该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设法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去感化、调动学生情绪,诱发学生开发、开展多方向动态的开放性思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努力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浓厚的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活跃起来。”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学生产生好奇心的基础,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动力,是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演示实验来展示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揭示物理世界奥秘的积极性,从而来激发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1.1、要做好演示实验,我们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思维紧密结合。其具体做法有:(1)适时提问,启发思维,讲解和演示配合恰当;(2)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抽象思维的两个过程: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3)充分体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要重视实验的验证。

 

.

1.2、例如,在“楞次定律”演示实验教学中.⑴当学生看到条形磁铁的N极在螺线管中插入或抽出时,电流表指针摆动方向不同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当条形磁铁的N极在螺线管中插入或抽出时,电流表指针摆动的方向为什么不同?有无规律可循?”并指出探究这一规律的基本思路:设计一个表格,分别记录磁铁的磁场方向、运动情况、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用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在螺线管中插入或抽出,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这一表格所记录的结论仅完成了抽象思维的第一个进程: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⑵至此,学生才认识到:“增反减同、来斥去吸”,显然,这是对楞次定律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分析的结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完成抽象思维的第二个进程: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用磁通量的变化来表达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⑶它说明了无论条形磁铁插入或抽出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都会阻碍引起条形磁铁插入或抽出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一结论就是思维中的具体,是认识的归宿。得出楞次定律后,再用实验验证,充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因此,营造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无疑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呢?从教师的主导作用讲,需要教师把握好“ 激情度”的调控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和提问艺术的三个要素。

2.1 “激情度”调控艺术.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激情,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容光焕发、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始终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心和求知的欲望,以此营造出和谐、积极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高效的学习。学生的情绪会随着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易与学生的激情度成反比。因此,要很好调控学生的情绪,教师必须在课前研究好学生,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以调动起学生的激情。

2.2 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参与程度。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没有活力,学生就会昏昏沉沉,课堂也会变得死板、沉闷。相反,教师的语言流畅自然、绘声绘色、形象直观,则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和热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主动地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来。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参与、调控课堂气氛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直象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直观、形象的美感。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尽量多地借助外物,如教具、仪器、实物模型等,或者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成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的动态性应体现“ 抑扬顿挫”和“ 富有情感”,用语调、动作、表情等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

(3)简洁性:教师教学语言的简洁性是指教学用语简明生动、新鲜活泼、不呆滞冗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对教学语言的提炼,做到“ 炼意”、“ 炼字”、“ 炼句”。

2.3 提问艺术 营造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教学氛围,不仅仅追求形式的热烈、活跃与参与,更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面对全体发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1)问题要深刻而有趣味:提问应针对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各种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从而调控学生的参与激情。

(2)提问要难易适当:提问应稍有力度,但留有一定思考的余地,使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要想得到,这样才能既不流于形式,又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信和可持续参与的自觉性。

(3)要形成发问的蓄势:提问前,应创设发问的情境,做好心理和知识的辅垫,形成发问的蓄势。而不应是突然或硬逼的随意提问,否则学生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寂。

3、努力运用爱心,激发学生对课堂产生“爱”.

俗话说:“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之一”。这种情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了它,可以使一切变得更美好,使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在教育教学领域,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情感。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双项活动。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关系的融洽和谐,又与师生互爱密不可分。按以往的观点,我们一般认为老师在课上应是严师,在课下方为慈母,因此,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不苟言笑,认为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使学生言听计从。其实则不然,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一部机器,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试想,整日对着一幅冷面孔,谁能喜欢呢?老师的态度很自然地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对学习同样抱以一种“冷面孔”的态度,提不起兴致。学习效果当然也会受到影响。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拿出“爱”这件无坚不摧的法宝。如果你恰当地运用了它,我相信它一定会给你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件法宝也需要技巧,需要方法,总体来讲,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操作。

3.1 课前准备,“爱”的基垫.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之间产生了亲密深厚的感情,学生才会对教师的教诲深信不疑,教师的教育作用才会更大,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⑴一堂课,要收到良好效果。首先,学生要想上这节课,这是一个必要的心理前提。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学生有意或无意地说出这样的话来“又该上某某老师的课了,太好了!”或“我不想上某某课。”一节课还没上,学生就已经做好了情绪准备——喜欢或不喜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的性格.学科的特点等等。我们都知道“爱屋及乌”这个词语,在这里我引用这个词语想说明的是,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就会很自然地喜欢你的课,喜欢听从你的教导。所以,课前我们除了备课,备学生之外,还要备“爱”,让学生喜欢我们,爱我们。

⑵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去爱学生,这种爱应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虽然是默默无闻,和风细雨,但学生感觉得到,体会地出。长此以往,学生切实体验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信任他们,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肯定、认同的感情,认为“这是个好老师”,此时自然也就“爱屋及乌”了。

3.2 课堂教学,让爱随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的情感趋向、思想倾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将自己从教材中受到的教育和感动,去教育感动学生,而学生产生共鸣,动脑筋去思考,他们就开始成为教育的主体了。古人曰:“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⑴课堂教学的灵魂与魅力重在一个“情”字。教师把爱寓于教学之中,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与信任,教育的可信度就高,感召力就强,学生感到轻松无压力,自信心增强,思路敏捷,想像力丰富,掌握知识迅速而牢固,这样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要让整个课堂充盈着“爱”的空气。要作到这一点。

⑴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是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这种情感一是由教材表现的,二是由教师自身表现的,三是由学生表现的。教师作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中介”,其情感活动,往往更为重要和起关键性作用。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把教材的“情感”成分表现得更为充分、活跃,或者赋予教材更丰富的情感。教师也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感因素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使他们对教学活动更有兴趣和产生学习的驱动力。所以,教师作为这一中介,一定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将自己的感受体验传达给学生,使之产生共鸣。

⑵我们应该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需要有愉悦的体验,这种情绪的体验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发展以及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仅需要求知的满足,还需要情感上的满足。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尽情地交流,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⑶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这种爱,不仅使每一位施教者心情愉悦,而且使每一位受教者享受学中乐,乐中学的满足。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之一,我相信用这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之霖一定会浇灌出最美丽的智慧之花。

4、展开集体讨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新鲜感,其目的就是设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求学。

4.1.新课标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各抒几见”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答案,形成能力。

⑴思维活动在评价的引导和推动下螺旋式上升,思维过程无疑包含了许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学生思维方向的转换即:“逻辑推理—事实论证,整体—部分,条件不适—条件适用,它是思维发散的表现。”可见集体讨论中有集中思维,而且有发散思维,是两种思维的结合。

⑵正是这中结合,不仅使集中思维有了宽厚的基础,而且把发散思维推向了更高的水平,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深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在集体讨论中,学生各抒几见,激发了发散思维。可见,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4.2.例如在将摩擦力概念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讨论话题:“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各组回答自己的看法。

⑴学生回答如下:A组代表回答:“摩擦力是阻力,因为我们拉木快在桌面上运动时,木快和桌面间的摩擦力阻碍木快向前运动”。B组代表回答:“摩擦力是动力,因为人走路就是靠脚与地的摩擦力才能前进”。C组代表回答:“我们认为摩擦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

⑵通过以上三组讨论结果,我们很清楚的看出学生思维都进行着积极的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把摩擦力的概念详细的解释,学生知道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的力,并不是单纯的阻力,更不是单纯的动。

5、教学过程中渗透方法教育,激励学生学习能力.

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法”,而且“教法”要立足于“学法”的基础上。重视“学法”,也决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鱼”作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追求的目标;“渔”作为掌握知识的技能,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实现会学、善学。

5.1.教师必须善教,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讲规律、教方法。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因此,只有给学生讲授学科知识的规律,才会出现以一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金之术”,可以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较高的效果。“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在众多的方法中,思维方法是最重要,不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学会学习的重点要落实在会思维上,即要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周密性、深刻性、正确性、创新性等,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5.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学生智力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情绪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应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自觉地进行学习,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科学地支配学习时间,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冷静地进行自我观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尤其是应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奋斗、自我成就的途径,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觉性。

6、采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物理情景创设的整合,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情感上的感染,展示物理世界的神奇奥妙,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大屏幕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们讲“超重与失重”这节课时,播放以下“神州五号”升空,人们坐过山车,跳级游戏等录象,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这节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

6.1.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节省老师板书的时间,使学生所学的新知识,相对较长时间保留到视野内,尤其是当时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还可以回头找时间继续思考。另外多媒体代替小黑板展示例题,习题或其他信息,省力省时,使用方便,其容量可以不受限制,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6.2.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演示实验,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动手之前,老师先通过大屏幕讲解或者演示该实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问题。能有效便捷地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实验内容。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如果用摄象机把演示实验现象录下来,重放慢放或放大,甚至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的时间把过程缩短或把变化的时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内容,从而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总之,信息技术在21世纪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各种领域都有着非常大的用途。在教学领域更离不开信息技术。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把信息技术更好更方便的利用到教学中去,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版块、“课堂观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原作者:绿梅小学 丁 裕

不久前参加了区教科室组织的“课堂观察”科研培训。吴晶京老师以一堂语文课为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课堂观察。观察的结果既有定性方面的,也有量化表示的,都很好的、有效地把该堂课的优点和不足呈现出来了。通过对结果的反思,可以及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修改。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我想这种“课堂观察”的科研方法,对于我们平时所进行的除语文外的各学科教学研究应该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是网上有关“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供大家学习、思考并实践。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偶然或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课堂表现的过程。课堂观察是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调整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课堂观察的范围与重点.

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堂中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及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察。

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3.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这方面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性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重点观察,教师就可以大致对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速度是否适当作出判断,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作到心中有数。据此来调整教学活动,采取管理措施,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课堂观察的技术要求

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时对课堂活动作出调控。

2.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中的全面情况加以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课堂情境的特点和学生表现,对课堂活动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深入了解。

3.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察应与教学行为自然融合在一起,既要有意识观察,又不露明显痕迹,不对学生形成明显的压力,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处处在监视自己。

4.排除各种主观倾向,进行客观观察。实践表明,教师心理活动的某些主观成分有时也会左右他的课堂观察,从而形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察结果。以下几种效应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会有消极影响,应加以排除:

(1)期待效应。指根据自己的结论期待事实的发生。例如,对好学生有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对差生有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

(2)平均值效应。有些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班级整体评论,也就是往往把学生群体看的都比较好,或都比较差,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个体评价的不公正。

(3)中心论倾向。即遵守一贯的正态分布原则,中间大两头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有过强的固定性。

(4)互动倾向。即一种光环效应,一好百好。对学生的主要印象可以影响到对他的其他印象。例如,教师特别好取学生成绩的光环,一般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怎么样等。

(5)标签效应。指教师一旦发现某个学生身上不好的东西,就下结论,贴出了标签。这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改变,并可能传递给其他教师而影响他们的观察,班主任的标签往往影响力较大。

第四版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五项主张

原作者:华玉良   日期:2007年12月29日

随着普通中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我们技工教学,特别是成人高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课时紧而内容多这一矛盾,除了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效果,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或目的)是该堂课的灵魂,它决定着整堂课的方向,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无目的的课只能浪费时间,讲到那里算那里”,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及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标准。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达标否。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概念这一课是第四章函数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熟悉有关概念,同时也就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堂课应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开始讲新课前,可直接言明,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九章圆锥曲线中《椭圆》的第一课,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椭圆的定义,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个钉子,在给出椭圆的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细线的长度),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但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加难忘。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将会发现:学生化简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等式时,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会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三、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而教学方法将受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制约。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讲授立体几何时,可通过一个用铅丝做的正方体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应善于归纳、认真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讲完一个概念后,可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应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讲完一个内容或章节后,应让学生及时回顾,学会归纳。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二课,在讲完同角三角函数的八个基本关系式后,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正六边形,并在六个顶点标出六个三角函数,将八个基本关系式一并在图中加以归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同时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要精讲例题,及时巩固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如在讲完导数的应用例8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学了哪些方法可以求最值?引人入胜地让学生去尝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及时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版块、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原作者:南安市温成中学  发表时间:2007年9月1日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有人在对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进行探索。在我校,运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运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改要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实践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现代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命脉。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理论学习,树立新观念,指导新实践。

    1、当前新形势下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加大了信息技术资源的投入,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扩充了学习资源。

    2、从2000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侨牌"作用,多次争取华侨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华侨先后慷慨捐资100余万元,建起了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开展教师理论与业务学习,学校制定了教职工的教育理论学习计划,建立了教师学习网页,开辟了理论前沿、校长信息、教海探幽、科研培训、校内示范、一试身手等栏目。"理论前沿"栏目汇集了新课程通识学习的理论文章供教师学习;"校长信息"栏目汇集了由校长推荐的学习信息;"一试身手"为互动栏目,即将你学习后的感受及疑问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方法上应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才会有全新的教育实践行为。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高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信息科技教育已成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它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校。

     1、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整合。

     有了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如何在教育中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这就是课程整合问题。

⑴我校已由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发展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的整合阶段。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老师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⑵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高效益"的具体要求。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①强化备课,工夫在课前。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法和学法以外,还要备教学最新信息、恰当的教学手段。②重教学技能,着力在课内。教师要作到每堂课优质高效,虽不倡导哪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③培养学习方法,发挥在课后。新课程的启动,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课本知识仅仅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倡导、鼓励学生在网上获取积极信息和知识。

    ⑶通过课程整合实验的推动,激发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内在动机,教师能从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电脑,真正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效。我校50岁以下的教师经过了从使用现有课件---修改课件---制作课件,现在人人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先后制作了各种形式的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近两百件,其中在市、县评比中获奖的有多件,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基本上不再有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学生喜欢课程的数量和范围均明显增加。

    2.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计算机教室不再仅仅是被计算机老师用来进行计算机学科教学,其他学科也经常使用计算机教室,我校各学科率先开展了网络教学。我们引进了部分教学资源库与我校教师积累的素材共同形成了学校课堂教学资源体系,专门安排了一个计算机教室用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网络教学。

    ⑴有这么一种课堂,课堂里看不见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看不见学生无精打采,只见学生头戴耳机,手执鼠标,时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浏览学习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而七嘴八舌激烈讨论,时而通过BBS讨论组争先恐后发表看法,一位学生很快通过了教师设置的问题,鼠标一点,进入了教师特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网页……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⑵在课后,部分学生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到因特网上继续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一个教室里进行的,但教学环境却是虚拟因特网环境,也就是说,学习者如果分散在校园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通过校园网络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网站,学生几天几夜都看不完,这样使学生明白在这信息爆炸时代,比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知识,并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

    ⑶这样的课堂模式实际上完全改变了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民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证。而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具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的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胆地应用实践才能达到。

    三、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实施可行的校本培训,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管理的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每一层级的培训和每一项要求都是为教师的成长奠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我们体验到在实践中培训、在探索中成长的校本培训之路。

    1、近年来,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通过学习思考、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专家引领等方式,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管理机制。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旨在不断推进课改的"创新杯"教学大赛。本学期的以"实践、反思、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杯"教学大赛,从迎接新课改、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的宗旨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等电教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参加人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等50余人次。活动内容包括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等,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潜心钻研、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努力探索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2、学校设立了教育论坛、新课程理论研讨、研究性学习研究会。定期举办公开教研活动,活动中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培训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教学实际。网站推出BBS、MAIL、CHAT、留言板、新网校等特色栏目,实现了教研培训的信息化,数字化,真正做到了优秀资源共享。教师与教师间利用教育网站相互交流、探讨,共同面对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

    3、在教师应用能力培训上,要求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能。到目前,我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试的教师15%达到初级水平,有80%达到中级水平,5%的教师已达到高级水平。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探讨和思考.

    1、学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不断地自适应、自组织过程和主动推动过程。当前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制度、内容、方法、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人们从技术革命的新视角对教育进行整体审视,使教育有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要求。社会的发展是永恒的,因此,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任何教育改革都应该从长远着眼,追求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教育信息化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选择,它的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创建现代化教育的道路上将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