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眼睛,让诗人为之倾倒

 yagi1 2011-10-12

那些眼睛,让诗人为之倾倒

关于眼睛,有人说它是灵魂之窗,有人说它是秘密的锁孔。从它那儿,可以窥探内心,恋人对望着的含情目;船妇面对茫茫大海的,却是望穿秋水的倦眼;还有那说谎的眼睛、渴望的眼睛、哀求的眼睛、宽恕的眼睛……

  1

  诗人艾青有首诗,诗名就叫《关于眼睛》。诗人这么写:

  有那么一双眼睛

  在没有灯光的夜晚

  你和她挨得那么近

  突然向你闪光

  又突然熄灭了

  你一直都记得那一瞬……

  那是诗人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时光冲淡了多少记忆,但诗人却独独记得那一双眼睛。虽然,往事已苍老,但他都记得那一瞬间。诗人在晚年曾深情地轻启那尘封之锁,他说:“我们靠得很近。走着走着,我把手轻轻放在她肩上。她没有拒绝,而是柔情地说:别这样,有人看见!……”但诗人最后并没有拥有那双眼睛。

  艾青诗中的女主角是当年桂林《救亡日报》的女记者高灏,她以婀娜的风姿、秀美的神韵和典雅的举止,令桂林文艺界为之倾倒。

  艾青与高灏最初相识是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高灏用甜美的声调、丰富的表情,朗诵了艾青的诗篇,博得与会者的喝彩。艾青也为这位姑娘如此深刻理解自己的作品而激动。此后他们在文化人的集会上经常见面。两人也经常漫步与交谈。这事不久就传遍了桂林,都知道我们很要好。而有一次,艾青和高灏一起参加一个晚会。有人要艾青唱歌,艾青不唱,大家就喊:“高灏代替!高灏代替!”高灏就站起身,代替艾青唱了一首名叫《向上爬》的歌曲。

  1939年夏秋之间,艾青和高灏乘坐一辆车子去桂林远郊参观一个农场。参观回来,艾青在门上发现了鹿地亘和冯乃超的名片和留言,说他们来访未晤。于是艾青和高灏一起去看望他们,那天晚上他们一直畅谈到熄灯的时刻。冯乃超举着蜡烛送艾青和高灏下楼梯。走到楼梯拐弯处,冯乃超回去了。这时走在前面的高灏突然回过头来看艾青了一眼。这一眼,是那么激烈地抓住了艾青的心,使他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后来艾青《关于眼睛》中所不能忘怀的那一双眼睛。

  2

  作家巴金在初识他的恋人萧珊时,他记得的也是萧珊的一双眼睛。后来巴金把它写进小说中:“她那两颗圆圆的漆黑的眼珠,顽皮地在刘波的青癯的脸庞上滚来滚去……她衔着吸管慢腾腾地吸着冰水,一面抬起长睫毛盖住的不大不小的眼睛,调皮似地偷偷望着刘波……”

  比艾青幸运的是,这双眼睛一直陪伴着巴金,走过三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直到萧珊临死前,巴金还觉得“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然后她“没有临终的挣扎”,是“慢慢地沉入睡乡”。虽然那一双眼睛,已离他而去又将近三十年,但它却永远闪亮在巴金的记忆之海,终其一生。

  3

  诗人冯雪峰有首《哦,我梦见的是怎样的眼睛》的诗:

  哦,我梦见的是怎样的眼睛!

  这样和平,这样智能!

  这准是你的眼睛!这样美丽,

  这样慈爱!衬托着那样隐默的微笑;

  那样大,那样深邃,那样黑而长的睫毛!

  那样美的黑圈!……

  那是诗人被关在上饶集中营里,思念远方的伊人所写的诗句,而这诗句感动着同牢房的画家,十年之后,画家在北京惊见到那双眼睛,他才明白,在囚禁的日子里,冯雪峰所思念的,是一直在他生命中“失之交臂”的丁玲。

  冯雪峰曾是丁玲的“最爱”,虽然那时她已和胡也频同居了,但无疑冯雪峰的才华更强烈地吸引着丁玲;不久,胡也频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被枪杀了。沉睡于丁玲心中的爱情火山,又喷出炽热的岩浆,虽然此时的冯雪峰已使君有妇,但丁玲还是难掩她赤裸的真情,写下《不算情书》的书信,寄给诗人,表达她的爱意。

  不同于丁玲外露的感情,诗人却把那双“很大很深邃,黑白分明,很智慧,又很慈爱的极美丽的眼睛”,深藏于记忆之中,终其一生。而丁玲在她临终前不到一个月的大年初一,从病中醒来,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对秘书说:“雪峰就是这个时候死的。”十年的往事,成为告别人世前的喟叹,不能不说是真情的绝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