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诗如醉

 雪城狼 2011-10-12
  我自幼即爱读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中的绝句,大都能够背诵,但毕竟年纪太小,并不会品味欣赏。步入青年时代,我又爱上了新诗。年轻人不愿受古诗句式格局等诸多要求的拘束,而新诗则自由得多,灵活得多。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臧克家的《老马》艾青的《一个黑人姑娘在唱歌》闻捷的《夜莺飞去了》......像这样的新诗引人入胜,耐人品味。在古诗的熏陶和新诗的熏陶下,五十年代的后期,我也学写新诗了。步入晚年后,我有了充裕的时间来读诗,读了一些新诗,大都令我失望,有些如瓶中的酒,加的水分太多,淡而无味;有些是瓶中装的其实不是酒,而是些别的什么东西,这样一些诗虽有人青睐,有人吹捧,但不能给予我美的享受,也不能激起我深沉的思索,更不能引起我情感的共鸣。一生爱诗的我,万不得已,只好回过头来读古代的诗,去造访已被许多诗人遗忘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一代一代的前朝诗人,谦逊而友好的接待我这后来者,他们的佳作,世代流传,百读不厌,其画面美音韵美语言美,令我陶醉入迷。其构思深意真情,令我激动
不已。
    近十余年,我买诗借诗读诗品诗,也抄诗。连续多年,我已抄录四册。最多的是绝句,其次是律诗,另外还抄录了一些短词和小曲。闲暇时,我便翻开来重新品味,仔细欣赏,从不厌倦,乐在其中。现代的诗人,尤其是年轻的诗人,读一读历代诗人的佳作,绝非多此一举,而将受益匪浅。中国诗歌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根在哪里? 源在何处?难道会是在外国,在西方吗?中国诗歌没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不仅会远离传统,远离大众,甚至会新的来挤不出半点诗味。让人读甲骨文一般难懂的诗或读口水
话一样乏味的诗,既愚弄他人,也欺骗自己。
    许多亲人友人,或前或后,相继离我而去,终生相伴的唯有诗歌。历史长河上,众
诗人伫立船头向我驶来,让我同他们一起,将诗歌溶入美酒同饮同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