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洋》与《海豚湾》——地球电影的启迪

 williewong 2011-10-12

《海洋》与《海豚湾》——地球电影的启迪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guanhuo./logs/164061480.html

 

中国的影迷,已经许久不曾为一部纪录片如此沉醉。雅克·贝汗的纪录片《海洋》,在夏天将要过去的时候,除了收获不错的票房、万众一心的口碑外,还有可能在这个鱼翅全球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创造一个奇迹——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表示,他们再也不吃鱼翅了。甚至于许多餐饮业人士表示受电影感召,会将自己餐馆内的鱼翅菜品撤下,其中就有俏江南的汪小菲。如果《海洋》能促成以食用鱼翅为贵的传统在中国的终结,那么这部影片足可以名垂青史——没有什么比号召人将电影中的仁爱带进现实更能说明一部电影的魅力。

 

作为一位卓有声望的导演,《鸟的迁徙》为雅克·贝汗在影迷心中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而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间,他是一位演员。为拍摄《海洋》,斯人耗费五年心血、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最顶级的水下摄影装备、70艘船、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力求为观众呈现最真实、最震撼、常人难得一见的海洋奇观。雅克成功了,他把真实的海洋带到了观众的面前。不仅是眼前,那片蔚蓝也会沁入一些人的心灵深处。

 

这样的电影,使人无法不选择进电影院观看。人们再次像朝圣一样去看一部影片,电影与电影院再度联结在一起,而不再只是一堆数码,一个故事,可以轻易被盗版、在电脑上还原。它必须用足够尊严的方式呈现,并且营造出属于它的特殊场域。凭借画面、光感、环绕的音响,在那个黑暗的、闭眼可以听到大海深处鲸鱼孤鸣的场域里,人,方能沉静身心,去思考电影带给我们的东西——地球,属于我们,也属于他们,人类作为狭隘大地上的霸主,是时候去重新定位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而在覆盖整个地球的蓝色海洋中,生存着太多我们不了解的生命,他们与我们共同分享着蔚蓝的地球。甚至于,并非地球属于我们,而是我们——人类和动物们——共同属于这个我们尚未能全然了解的地球。

 

在影院观看《海洋》,是很震撼、很享受的观影体验。无边无际的大海,当一排排的巨浪充满整个荧幕,那种巨大的冲击力令人惊叹,甚至比亲眼看见大海还震撼(我们在海边时,我们无法用直升机俯瞰巨大的海面,也就无法看见“大海的全貌”)。

 

导演用一个孩子的视角为电影开篇,孩子问,什么是大海?这部影片,似乎是雅克·贝汗给孩子的回答。作为观众,能感受到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他的心是虔诚并且谦逊的。什么是大海?他没有试图给它下人为的诠释,或是用人类的情感视角捕捉大海的风景,他只是诚实地、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这五年的时光里,大海所向他展示的面貌。日,夜,浩大,细微,风平浪静与惊天骇浪,鱼类,鲸类,虾蟹,海龟……如果要说主观视角的话,那便是对人类之残酷、破坏性的展示(批判性的)。

 

 

捕鲨船将鲨鱼的双鳍割下,剩下的还活着的躯体成了无用之物,他们将它抓起,面无表情地抛入海中。镜头跟随着它。失去双鳍的鲨鱼如同一条鳗鱼般扭动着,直直坠入深海。在海底浅沙上,它如同车祸后无法动弹的人类,奄奄一息地抽搐着,从断鳍的伤口不断渗出鲜血,直至活活痛死……这样残酷的慢性杀戮,仅仅是为了得到它的鳍——据说那是一种有营养的美味,而在中国,鱼翅更是奢华的象征,与燕窝、鲍鱼、海参并列为席上珍肴……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看《海洋》,她问,宝宝最喜欢哪一种鱼。孩子先兴奋地回想了一下,而后黯然地告诉母亲:我最不喜欢没有翅膀的那条鱼。——孩子的天性被唤起,恻隐,爱,与动物间一体的关怀,相信这部电影在小小心灵中埋下的种子,会引导他们创造与我们所不同的世界。

 

除了杀戮,还有人类的污染,已经无处不在地渗入了海洋。一个镜头:哀鸣的海豹在一片被污染的海域潜游,在说不清是什么颜色的海水中,到处是黑乎乎的垃圾,海豹四处寻觅着什么,游过一个它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被人类弃置海中的一部超市手推车。人类的文明变成垃圾,蚕食原本纯净碧蓝的海域。即使不带有任何主观的判断,面对那样的场景,我也无法不为之动容,试问我们人类在干什么?我们给海洋带来了什么?除了垃圾,就是杀戮,以及某些物种的灭顶之灾,以及,两极不断融化的冰山。

 

雅克·贝汗的良苦用心,至少在中国,得到了观众的真情回应。如果他知道部分中国观众为此再也不吃鱼翅,我想他会感到欣慰(雅克·贝汗在拍摄时曾特地来到中国长江寻找白鳍豚,可惜无功而返)。《海洋》在画面和情感上大获全胜,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是我认为它欠缺一以贯之的内在情节逻辑。画面的真实和零散并存,镜头与镜头间的切换捕捉不到联系性,从而使它更像一部令人惊叹的海洋幻灯片。如果雅克·贝汗懂得讲故事,相信《海洋》会创造更大的奇迹。不过,作为对片中少年“什么是海洋”的回答,它已经足够好,足够美,足够有诚意。

 

说到讲故事,另一部电影很适合作为对照。同为描写人与海洋动物关系的纪录片,《海豚湾》在世界范围内饱享声誉。我也不止一次听到朋友说,在看完《海豚湾》后,决定吃素了。是的,影片中人类对海豚的杀戮、整个海湾染成血红的场景,足以引起胃部不适,以及对人类本性的反思。就此做出再也不食用动物的决定,是很可理解的选择。

 

我把这类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引起人类对自身的反思的电影,称之为地球电影。《海豚湾》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影片的拍摄者本身曾是一位海豚训练员,因目睹自己所驯养的海豚抑郁自杀,受到极大震撼,从此散尽家财用于劝阻人们杀戮、豢养海豚。《海豚湾》是他暗访日本某个专捕杀海豚的渔村的记录,因其真实而血腥的画面受世人关注。有意思的是,《海豚湾》的电影海报与《海洋》的海报选择了同样的画面和视角,从而更具有对比性。而它们在日本更是同期上映,不同的是,《海豚湾》受到了当地渔民的抵制。

 

 

相比于《海洋》的全局、客观,《海豚湾》不折不扣是一部主观的影片,如果没有拍摄者对海豚超越一般动物的感情,这部影片也不会存在。它所引起的效果是双向的——某些人因此震撼,反感于人类的杀戮,产生了素食和动物保护的意愿;另一些人因为这种难以说通的逻辑,“你抗议杀海豚,但你却大嚼猪肉和牛排,仅仅是因为你觉得海豚可爱而已”,从而对动物保护者产生了更大的反感,认为他们伪善——而更多人看完之后也许只是徒增了对日本的反感而已。

 

几年前看完《海豚湾》,内心为海豚的不幸深感悲伤,被人类杀戮时他们所发出的悲鸣惨叫令人难忘。然而作为一个素食者,我无法满足于《海豚湾》的视角——如果说因为海豚聪慧、有感情而不应被杀戮,那么对粗蠢动物的捕杀则成为了合情合理的需求。这种单一视角的动物保护,虽然也一直在加入、推进整个自然保护的进程,然而它也同时引起了反对者。这是《海豚湾》这部电影所无法平衡的现实。

 

雅克·贝汗在谈到两部电影异同时所说的话,很好的解释了这种不同:“《海豚湾》更像是部新闻报道的电影,影片有大量屠杀海豚的场景,有点像电视里的纪录片。《海洋》里虽然也有这样的片段,比如为了鱼翅让鲨鱼在海里饿死,但我的视角不是以此为主的。我不是用电影指责某人、某部分世界。我不是批评《海豚湾》,但我只能说,他们更像报道。”

 

因此,《海洋》,可以说是在《海豚湾》后,给予我的一份慰藉。它的宏观视角,有助于我们放下成见,平和地去看待生存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灵,他们的美,他们的爱,他们自在、自然的生活。他们甚至比我们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居住的时间更久远。人类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地球的霸主?万物的王者?还是和动物一样、寄居于我们共同的地球母亲之上?

 

随着地球生态的持续恶化,随着自然灾难的不断增多,即使你不相信2012 ,这些问题,也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来到你面前,使你不得不重新思考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