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的人生(二)

 悠然一笑. 2011-10-12

图片

 

开放的人生(二)

 
 

 团队接力——守本分,尽本分。

    团体游戏中有一种接力比赛,参加比赛的各队排成长龙,龙头彼此看齐,蓄势待发。裁判一声令下,各队第一人开始按照规则行动,然后第二,第三……直到最后一人,最后一人最先到达终点的一队得胜。

    每队排头第一人的行动最受注目,谁的起步快,谁的失误少,谁的动作漂亮,谁替本队打下胜利的基础、开拓胜利的希望,旁观者一目了然。

    轮到每队最后一人的时候,胜负之势大致可见,“一肩之争”特别紧张激烈。如果胜了,这最后一人代表全队的荣誉,倘若败了,这最后一人简直要承担全队的耻辱。

    中间穿梭来往的队友们使观众眼花缭乱,分不清哪一队居先、哪一队落后,这些人精神上所受到的压力比较轻。但是,他们的失误足以损坏前人的成就,加重来者的负累,他们每个人的优秀表现累积起来也可以扭转劣势,创造新运。

   你是哪一种人?你愿做哪一种人? 

   如果你站在排头,要有英雄气概;如果站在排尾,要有领袖风度;如果你属于中间的一群,要尽其在我,不求人知,切忌敷衍鬼混。

  

                  鸡口?牛后?——生存也是一种“排队”,要努力站在前面。

   宁为鸡口;

   勿为牛后。

   这两句话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是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向很含混。

   鸡口、牛后代表什么?如果有人宁愿受水准很低的人奉承,不肯向才智很高的人学习,自命“宁为鸡口”,鸡口即代表一种封闭式的逃避。当初林肯为黑奴争自由,不惜面对南北战争,但是有些黑奴在得到自由之初,觉得反而不如依附大户人家生存比较省事。这一类的“牛后”,就是依赖、不长进。

   有一个家庭如此叮嘱子女:“儿啊,你将来无论干哪一行,一定要在那一行最优秀、最杰出,即使你在马路旁摆摊儿卖豆浆,你也要成为那条马路上最好的一家豆浆摊儿。”

   另外有一个家庭如此说:“孩子,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很小的事,都要争取主动,不要任人摆布。唯有主动才可以表现才华,也唯有主动才会尝到工作的乐趣。”

            

                     过程——忍受缺陷,追求完美。

   有人问一位大雕刻家:“你生平雕刻了很多杰作,到底哪一件是你最满意的作品?”这位雕刻家回答说:“目前还没有,我的最完美的作品还没有雕刻出来。”

    这是他的外交辞令吗?不,了解艺术的人知道这是由衷之言,出自肺腑。艺术固然追求完美,但是如果艺术家除非完美绝不创作,可能终生一事无成。

    科学也是一样。科学家也在追求一种完美,但是所有的科学发明当第一次研究成功的时候,不是太庞大,就是太简单,不是效率太低,就是太不安全,有些发明甚至集各种缺点于一身,简直一无是处,但是科学家还是把它先做出来,然后再慢慢想办法改进,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科学家不能除非完美,绝不发明。

    我们做人做事当然也希望达到完善的境地,但是万丈高楼从地起,不是一蹴可及,而且任何一栋美轮美奂的大厦在完工之前,总是丑陋的。世界上有一种完美主义者,举手投足,战战兢兢,唯恐有什么美中不足,结果离完美的境界愈来愈远。

  

                   君子之争——天助自助。

   生于今世,“忍”的修养固然重要,“争”的训练也不可少。首先要辨明可争与不可争,然后要争得心平气和,争得辞充气沛,争得圆融贯通,化敌为友。

   传统的处世哲学中对“忍”说得太多(我们并不厌其多),对“争”说得太少,因此许多人不知道如何通过争执来解决问题。而人生又不能无争,结果,争执的唯一作用无非是制造问题而已。很可惜,这样恐怕难以适应今后的社会。

   

                      合作——唱片用槽沟承受唱针,就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两个巴掌往相反的方向去拍空气,仍然不响;倘若两掌合拍,用力太大,使得两手红肿疼痛,还不如不拍。

“洋人”把共同从事某项工作的两个人叫做一个Partner,意思是说两人像跳舞的舞伴一样,要双方互相配合,互相适应,进退举止出于默契,一致努力以求达到“圆满”。“假如工作像跳舞一样”有多好!我们敬业乐群,需要有这种观念。

 

                         人才——不念旧恶。

  “不遭人忌是庸才”,但若禁不住人忌,三下两下就被忌“倒”,也算不得人才。

   人才入世,有很多人想抑制他,排挤他,压倒他,这是第一阶段。等到三下两下之后,发现抑制不住,排挤不掉,重压不倒,大家立即见风转舵,捧他、让他、拉拢他,甚至放纵他,这是第二阶段。

   进入第二阶段后,人人都来和你握手,彼此欣然互握可也。

              

                                            遗珠——永远不要说“绝望”。

   赵老板运了一船鲜蚌在海上航行,阻于风浪,误了归期,满船蚌肉都腐烂了。老板见血本全部损失,急得要跳海自杀。

船长劝他:“等一等,也许你还剩下什么东西。”他率领水手清理船舱,从满船烂肉中找出一粒明珠来,它的价值足以弥补货价运费而有余。风把砂粒吹进蚌肉,蚌把砂粒变成珍珠。

   “失败”照例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东西,譬如说“经验”,它比珍珠还可贵。

          

               取予——要手心向下,勿手心向上。

   有些人是相信轮回的。他们说,鬼魂在回到世间投胎之前,先要接受一次测验:“你将来愿意常常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人家,还是让人家常常送给你?”

   一个鬼魂连忙回答:“我希望人家常常把东西给我。”

   这鬼魂投胎做人,终身行乞,靠许多乐善好施的人周济。他当初忘了“施比受更为有福”。无论社会多么平等,即使在美国打工,伸手给小费的人总比伸手接小费的人快乐。

             

                   邪正——分辨邪正,诉诸良知。

    中国人都知道鸦片的害处,都知道有一种植物叫罂粟,它结的果实可以提炼鸦片。罂粟在结果之前先要开花,罂粟花非常漂亮。

罂粟花尽管艳丽,可是到底有几分邪气,拿来跟玫瑰或者兰花比较,立刻可以发现它是花果里面的异端,你绝不想把它供在案头或者插在瓶里。

    这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说不清楚,但可以感觉得出来。万物之灵凭那一点灵通,可以自然分辨善恶邪正。

           

                    苦——流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

   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

   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来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的,绝不贪图舒服容易。闲来无事,凭窗望马路,看烈日当空之下,几人挥汗前进?几人躲在大楼的阴影里打盹?冬天寒流来了,几人鸡鸣而起在寒风中昂首阔步?几人赖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来?这就像天平戥秤一样,可以掂出人的斤两来。

    古人管用功读书叫“苦读”,又叫“攻”读。攻城略地,须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发挥高度“不怕苦”的精神。古人论读书,以一个“攻”字了得,今之为学者良可深思。

              

                     考证——勤播善种,多除恶因。

    某国国王虽日理万机,仍下定决心要探讨生命的意义。他要求全国学者就这个问题加以研究,提出结论。

   “结论”是一本巨著。国王没有时间阅读,又要求编书的人摘述提要。学者们再三推敲,把生命的意义写成一个小册子。恰巧这时国王已经病危,无法阅读。“生命到底是什么?”他要求一位年老的哲学家用一句话作答。据说,这位哲学家在国王耳边轻轻地说:“生命就是:一个灵魂来到世界上受苦,然后死亡。”国王听了,溘然而逝。

生命的意义真是如此吗?据确凿可靠的考证,这段记载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字句。那位年老的哲学家最后向国王报告的全文是:

   “生命就是上帝派遣一个灵魂到世上来受苦,然后死亡。可是由于这个人的努力,他所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

    这就对了。“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但是所有的仁人志士在撒手西归之际,世上的灾难、缺陷、危机,都比他呱呱坠地时要减少一些;有人减少了水灾,有人减少了饥饿,有人减少了小儿麻痹症,有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隔阂……

          

                  运动员精神——更快,更远,更高。

   某君练习跳高,把横栏定在一公尺的地方,跳了几次,觉得非常吃力,就把横栏降低十公分再跳。还是觉得吃力,就再把横栏降低十公分。这样,过栏容易了,他觉得轻松愉快,心满意足。

   这个人究竟在那里干什么,恐怕谁也说不出来,俗语所谓“莫名其妙”,正是指这种情形,他绝不是在运动;就运动员的观点看,有了跳一百公分高的能力,就要准备跳一百零五公分,然后准备跳一百一十公分。鞭策自己,永远准备跳得更高,那才叫做成器。

   歌剧演完第一幕,女主角突然在后台昏倒,送往医院急救。剧团的负责人在焦急之余,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情,问一个配角能不能代替主角上演。她一口答应,而且演唱精彩,多次赢得如雷的掌声。原来这个配角早就不停地训练自己,使自己具有担任主角的能力。主角唱的,她都会唱,主角做的,她都会做;她随时可以当主角。果然机会来了,一炮而红。机会是偶然的,她之更上层楼却是必然的,因为她不贪安逸,不怕艰难,一直在训练自己跳得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