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9页

 盲人王后 2011-10-1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10 23:19  
         对不起,忘了把这一部分的开头贴上,忙晕菜了。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以后还要争取在晚上11点前休息,不能开夜车。何时才能恢复最初的更新速度啊???辜负大家的支持和期待,焦虑并忧郁中……
  补贴:
  
  第七部分 大好河山好种田
  
  这部分从第“九州禹迹”到“劝赏黜陟”,共十六句,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大一统的国家疆域和地标性景点的描述,来展现中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瑰丽,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好好利用和开发这片热土,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辛勤劳动解决温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处理好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一百五十三句 九州禹迹
  …………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13 20:16  第一百五十四句 百郡秦并
  
  勤俭节约,精兵简政
  
  按照《说文》中的解释,“郡”是周代的行政单位,每个县下面设置四个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设置三十六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个县。汉代建立后,陆续增设了一些郡和一些封国。汉景帝削藩后,封国已徒有虚名,基本和郡一样了。汉武帝时,全国设四十六个郡和二十一个封国,郡国合计为一百零三个。古人喜欢用概数,又喜欢凑整,因此说汉代有“百郡”,这些郡国是以秦统一六国的疆域为基础的,因此说“秦并”。
  郡县制在周代只是作为分封制的一个补充,从秦代开始才取代分封制而成为主要的行政划分和管理方式。郡县制比分封制好在哪里呢?在这种制度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不能世袭,解决了地方和中央的对立问题,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一面。但是,这套金字式的统治机构使中央集权专制制度逐渐走向了顶峰,使民主思想丧失了萌发的土壤。
  这句和上句一样,虽然饱含着历史、政治内容,但仍是开场白性质,早在《千字文》产生之前就有很多类似的用法,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早周兴嗣五百多年的汉哀帝在对福建下达的一道命令中的开场白。这道命令题为《停贡橄榄敕》,开头是这样写的:
  “禹别九州,秦分百郡,勉务随方之职,须资利物之源。”
  这一句看上去很简单,但要翻译成白话,却很难确切地表达其意,大致意思是说,我们搞地方行政区划,目的是为了便于中央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设置职务,并保证物资运转的顺畅。
  说完开场白,该说正事了,接下来的一句愈加晦涩:
  “朕所以鄙蒟酱于汉朝,慕菁茅于周室,用为儆戒,以省征徭。”
  汉哀帝说他特别不喜欢在汉朝流行的蒟酱,而是向往周代流行的菁茅,全国应该引以为戒,展开反思,来减轻对人力物力的需求。
  ——不解其意?如果对于“蒟酱”和“菁茅”这两种东西没有了解,我们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
  蒟酱是一种胡椒科植物,又叫浮留藤、扶恶士或蒌藤——没听说过吧?这种植物只能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森林里,所以比较少见,我国仅云南、两广、台湾等地有分布。《史记》、《汉书》中记载,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受到热情招待,唐蒙在宴会上吃到了蒟酱,并询问其产地,后来从商人那里打听到蒟酱的运销渠道,从而找到了通往南越的通道,为后来讨伐南越创造了重要条件。据说蒟酱的果实特别好吃,晋代左思在《三都赋》说:“印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唐蒙和司马相如等人抚定西南夷后,有口福的中原人也可以吃到蒟酱了,但这东西产于边远地区,保鲜和运送都不方便,类似于唐代杨贵妃喜欢的荔枝,属于奢侈品,而汉哀帝主张节俭,所以不喜欢当时流行的蒟酱。
  菁茅是一种香草名,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去渣,也有人说菁和茅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总之,菁茅是周代祭祀必须品,平时用不着,因此需求量较少,只要定期弄一些来就行了,相对来说简单方便得多,所以汉哀帝觉得比蒟酱这种奢侈品值得运送。
  其实,汉哀帝的这种说法只是表明一种崇尚节俭的态度,周代的菁茅也曾经有过和汉代的蒟酱一样难以获得。楚国是菁茅的主产区,如果楚国搞贸易壁垒,周天子就抓瞎了,当年齐桓公和管仲讨伐楚国,借口之一就是楚国不进献菁茅,导致周天子在用品不全的情况下硬着头皮搞祭祀。另外,菁茅这东西虽然本身不太值钱,但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如果需求量突然激增,菁茅也可能贵得离谱。《管子》中记载,齐桓公问管仲:“周天子没钱花,向各诸侯国要钱又没人给,这可怎么办啊?”管仲出了个主意:“江淮之间出产菁茅,请周天子派人菁茅产地的四周拉上警戒线进行封锁。周天子在搞祭祀活动的时候,向诸侯下令说:想跟我一起祭祀的,都必须携带一捆菁茅作为祭祀用的垫席,否则就没有进场资格。这样一来,天下诸侯都得争先恐后去买,菁茅价格就是大幅上涨。到那时候,周天子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果然,这个计划实施后,周天子在三天内就获取了大量的黄金,此后七年没有向诸侯国伸过手。
  管仲的这个主意称为“菁茅之谋”,被后人列为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之一。不过,除了《管子》之外,我们没有找到周天子按照管仲这个办法去赚钱的相关记载,因此有学者认为“菁茅之谋”是汉朝人从汉武帝时国家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危机而实施的造重币以回笼货币这一政策演绎而来的,并编入《管子》一书来针砭时弊。在现今社会中,仍有一些经济现象带有“菁茅之谋”的影子,如政府扶植企业搞垄断经营。
  这一句之后,汉哀帝的命令终于进入主题:“福建一道,远在海隅,尝勤土贡,每年所进橄榄子,颇甚劳役往来。本因阉竖生长瓯闽,自为耽爱,率令供进,以为定规。况非荐熟之珍,仍异厥包之礼,虽彰忠荩,无济阙如。每年但供进腊面茶外,不要进奉橄榄子。永为常例。”
  这段就好理解多了:汉哀帝考虑到福建地处偏远,每年进攻橄榄果劳民伤财,而且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好人要求进献的,想想就恶心,以后再也别让我看见橄榄果。
  汉哀帝是个有名的昏君,他怎么会如此节俭呢?其实,汉哀帝本是个有为青年,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也想干点正事的,因此他能省就省、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加班加点,颁布了很多改革积弊的法令。可惜,汉哀帝生不逢时,当时的汉朝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他的多数政令都无法得到落实。于是,汉哀帝泄了气,自甘堕落,一个昏君就这样炼成了。
  汉武帝时期,朝廷将天下分为十三个和一个司隶部,分别管辖这一百多个郡国,郡下又管理着一千多个县,确立了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到了唐代,随着人口的增多,政府机构大幅膨胀,州、郡、县数目已经翻了好几番。《旧唐书 宪宗本纪》载,有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官员针对当时官吏队伍庞杂冗滥的弊端,主张裁减冗员,撤并州县,降低公务员工资,以节省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在他给皇帝的奏折中有这样一段:“汉初置郡不过六十,文景醲化,百官莫先,则官少不必政紊,郡多不必事理。今天下三百郡,一千四百县。故有一邑之地,虚设群司,一乡之甿,徒分县职,所费至广,所制全轻。”
  对照《新唐书》,我们可以确认:这位上书的官员是当时的宰相李吉甫。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儿子却广为人知,即唐代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的李德裕。李吉甫深明时政,做官多所建树,但他在学问上的名声远远高于官场,著有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这本书也是他能够提出行政区划过多的实证材料。
  唐宪宗看了李吉甫的奏折之后,觉得有道理,下令搞一次政府裁员,让一部分公务员下岗。裁了多少呢?“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
  为什么李吉甫之前没有人发现政府机构和人员太多呢?除了他认真研究地理、了解行政区划情况之外,还因为当时的官民比过高。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大约3700万,官员总数约0.6万,官民比例大约是1:6000;过了将近一千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全国人口总数约为5300万,官员总数不到2万,官民比为1:2650;六十多年后,经过安史之乱等一系列社会动荡,晚唐时期全国人口急剧减少,而官员数量却不断增加,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 年),全国人口总数大约1500万,官员总数近3万,官民比为1:500。由此可见,唐宪宗裁了那千八百人并不算多。
  时间又流逝了一千多年,来到了公元2003年,根据权威数据,我国公务员人数是653.67万人,全国总人口是129227万人,我国“官民比”为1:197.69——让我们颇感荣耀的是,这一比例是两千年以来的极值。
  当然,现代政府和古代政府不具备可比性。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官吏是完全靠农民养活的,而现代社会则要求政府提供维护社会治安、发展科教文卫等诸多公共服务事业,越是富裕的国家,公共服务事业就越发达,相关的公职人员数量也就越多,据说美国财政供养人员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15。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关心的不应该是“官民比”,而是政府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可惜的是,政府在这方面做得乏善可陈,公信力一降再降,民众满意程度比较低,短期内又没有彻底改善的希望,大家只好以痛批“官民比”过高这种方式聊以自慰。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17 00:57    --------------------------------------------------------------
  第一百五十五、一百五十六句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1)
  
  这两句说的是古代帝王在泰山及附近的小山上举行封禅仪式,即祭祀天地神灵的一种礼仪活动。
  封禅仪是分两步走的,先是“封”,即在泰山上搭个祭坛来祭祀天神,表达感激敬畏之情;然后是“禅”,即在泰山附近的云云、亭亭、梁父、蒿里、社首等小山上开辟一块平地,来祭祀地神,同样是表达感激敬畏之情。封禅仪式非常复杂,简而言之,其主旨如果用歌曲表达,应该这样唱:“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自从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多少痛苦/多少欢笑/交织成一片璀璨的记忆……”
  帝王通过封禅来确认自己真龙天子的身份,并展示在自己的统治下国家一片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但凡脑袋没有被门挤扁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祭祀那些跟本不存在的天地神灵,而是做给人看的。不过,帝王们没有把这种仪式简单理解为瞎折腾,而是上升到一种强调君权神授的政治手段这种高度来对待,这样一来,社会各界就会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把封禅活动抓紧抓好、做大做强。
  
  
  家事大如天
  
  泰山,本作“太山”,即特别高大的山。《后汉书》注曰:“太山,王者告代之处,为五岳之宗。”“告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五经通义》中对封禅的解释:“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也就是说,泰山是帝王来跟老天汇报的地方,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人家朝代的更迭、老大的轮换。因此,泰山也叫“岱宗”,岱,即“代”。
  古人认为天下有五座最重要的大山,称为五岳,东方又是万物更替之地,而东岳泰山是五岳中最高的山,离天最近,和天神交流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选择此山来封禅。如果我们现在能回去告诉古人泰山的海拔并不是五岳中最高的,估计他们都不会相信,很可能认为你在骗人,上来暴揍你一顿。
  为什么古人认为泰山最高呢?因为五岳主峰的海拔基本差不太多,而泰山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黄淮间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因而显得特别雄伟、壮丽,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五岳之祖宗、人间吉祥地,并当作伟大和崇高事物的象征。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泰山为“岳宗”这一说法,比如晋代郭璞在《尔雅图赞 太室山》:“嵩惟岳宗,华岱恒衡。气通元漠,神洞幽明。嵬然中立,众山之英。”这首诗说嵩山是岳宗,捎带脚说了其他四岳,后面几句描写景色的,让人有点神秘和恐怖的感觉,跟郭璞这个人一样,有点神叨叨的。
  关于古代封禅的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其中记载了管仲劝说齐桓公放弃封禅的事情。齐桓公称霸之后,自信心爆棚,想要搞封禅大典。管仲说:“古代封禅的帝王有七十二位,我就记得十二位,比如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人,他们都是承受天命然后才举行封禅大典的。”齐桓公一听就不服气了:“我建立了这么大的功业,和夏商周三代承受天命的帝王有什么不同呢?”管仲说:“古时举行封禅大典,祭器里放的是郁山的黍和北里的禾,地上铺的是江淮之间特产的三脊茅草做成的垫席,还有东海送来的比目鱼,西海送来的比翼鸟,还有很多象征祥瑞的东西。现在我们的情况是好兆头不够,坏兆头不断,不具备封禅的条件啊!”齐桓公只好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不光齐桓公想去泰山封禅,当时的其他有权势的人也去泰山搞祭祀活动。《论语 八佾》中记载:“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去泰山旅游,目的不言自明。按照周礼,到泰山去祭祀时是天子诸候之礼,季氏当然不够格,但他想去乱搞怎么办呢?孔子也没办法,只好问在季氏那里做事的弟子冉有:“你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他是我老板,弄不好会炒我鱿鱼的。”孔子就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这个林放又是谁呢?他在《论语 八佾》中露过一个小脸,曾向孔子请教“礼之本”,至今曲阜城外还有个地方立着“林放问礼处”的石碑。孔子说“泰山不如林放”,意思是说泰山之神也是知礼的,不会接受季氏的非礼祭祀。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说林放是孔子的弟子,而《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中则没有提及他,好在林姓家族有族谱,让我们知道林放不仅有个著名的老祖宗,还有个被写入《千字文》的后代。
  林姓的老祖宗是比干。比干被他的大侄子商纣王挖心而死之后,他的老婆逃到长林(现在河南卫辉一带),生下比干的遗腹子。周武王伐纣后派人找到比干的儿子,赐为林氏。林放是比干的第二十四代孙,《闽林开族千年谱》对林放的记载只有一句话:“林放,字子丘,周敬王时为大夫,从孔子游,问礼之本,列为七十二贤人。”据说林放在泰山附近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因而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怀念,唐玄宗追赠林放为“清河伯”,宋真宗追封他为“长山侯”,人们还把他老家命名为放城,即现在的今山东新泰市放城镇。林放的后代林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相,位高权重,但忽然有一天,他却带着全家跑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会在《千字文》第一百七十六句“林皋幸即”中详细了解,敬请期待。
  正史记载的第一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帝王,是秦始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还在立了一块碑作为纪念。除了秦始皇之外,搞过大规模封禅活动主要有这么几位: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汉武帝精力充沛,好大喜功,他老人家不辞劳苦,先后十次从长安千里迢迢来到泰山,举行了七八次封禅仪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封禅次数之最。
  公元54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整整三十年,群臣提议他去泰山封禅,搞个称帝三十周年大庆。刘秀不同意,下了一道诏书:“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兼令屯田。”意思是说:我当了三十年皇帝,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意见很大,这时候搞封禅,不是在欺骗老天爷吗?孔子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泰山之神不会不如林放知礼,我干嘛去给古代七十二位封禅过的帝王抹黑呢?当年齐桓公想去封禅都被管仲制止了,如果以后有人再到我这里来拍马屁,我一定要给他剃成秃瓢,并罚他劳动改造。
  刘秀这道诏书一出,大家普遍认为当今皇帝真是太谦虚了,太伟大了,太崇高了,多么难得的一位明君啊!于是再也没有人提封禅这回事了。本来是假客气,现在被大家当成真谦虚了,刘秀有点后悔,只好在两年之后自己找了个由头去泰山封禅了。
  唐玄宗去泰山封禅之后,“泰山”歪打正着地成了老丈人的代名词。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躍,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旛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说唐玄宗去泰山封禅,派宰相张悦负责做筹备工作。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个九品芝麻官,按照规定,封禅之后官员们都能沾点喜气,自动晋升一级,而郑镒在老丈人的关照下,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在一次宴会上,唐玄宗发现了这个问题,就问郑镒:“你怎么进步这么快呢?” 郑镒无话可说。黄旛绰知道张说滥用职权的事,在一旁一语双关地说:“这是凭借泰山之力。”从此,“泰山”就成了老丈人的代名词。
  黄旛绰是唐玄宗的乐工,擅长演奏拍板,因此拍板又被称为“绰板”。黄旛绰拍板打得好,而且机智诙谐,深受唐太宗赏识。据《乐府杂录》记载,拍板本来是没有乐谱的,唐玄宗让黄幡绰造谱,黄幡绰在纸上画了两只耳朵之后交差,唐玄宗说你这是什么乐谱啊?黄幡绰说:“只要有耳朵,就不会没有节奏。”
  到了宋代,老丈人的称谓进一步变化,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记载:“呼妻父为泰山……今人乃呼岳翁。”可能宋代人觉得称呼老丈人为“泰山”容易被误解为人猿吧,就改成比较文雅的称呼:岳父。
  泰山高耸入云霄,一览众山小,而这个古代帝王祭天、搞政治秀的地名后来演变为家庭关系中特别重要人物的称谓,从某个角度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反感和对家庭的重视。在酸甜苦辣咸的现实生活中,最温暖最安全的是家里,最关爱最贴心的的是家人,家事大如天。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199825/10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