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工薪阶层也蛮“惨过'啊,看看他们的月收入清单

 波湖渝 2011-10-16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香港就业人口月收入统计表

       特首《施政报告》下周三公布,扶贫政策将是重点之一,虽然香港政府已推行多项扶贫措施,今年实施最低工资,令最基层劳工受惠,但月收入介乎1万至2万元、福利保障以外的「夹心层」有增无减,由2007年的102万增至今年的116万人。身兼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委员的香港大学学者周永新接受专访表示,政府过去5年的施政无助这批以80后为主、月入1万至2万元的「贫穷新一代」,促请政府尽快再建居屋(居屋:经济适用房)及发展产业,推动社会流动向上。

       港府没有清晰的「贫穷」定义,去年社联研究把收入是住户家庭收入中位数一半界定为「贫穷家庭」,如1人家庭为3275元、2人为7100元、3人1万元、4人1.2万元,计出本港贫穷人口为126万。不过,政府并不接受,政府一般对合资格获财政资助的理解,是按个人收入中位数的六成至七成。按最新个人收入中位数1.1万元计,市民月收入入低于7700元才获资助。

      根据统计处资料,截至今年第二季,本港就业人数361万,其中三成多介乎15至34岁。不过,年轻打工仔(打工仔,泛指:上班族,白领)收入偏低,15至24岁的工资中位数为8000元,25至34岁为1.1万元。后者较09年同期只增4.8%,增幅为各年龄群组中最少,更远低于中年人士及长者(见表一)。

      此外,月收入介乎1万至2万元的就业人数为116.88万,较07年的102.29万人,增加14.59万人。虽然低收入人士向上移动,但却跌出政府的福利受惠网,以2人家庭为例,能申请交通津贴的月收入上限为1.2万元,能申请公屋(公屋:廉租房)的月收入上限为1.41万元,如果家庭中两人均有逾万元收入,即无申请资格,复建居屋因素未明朗下,市民只有「挨贵租」或是「供贵楼」。 

       积极研究本港贫穷问题的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周永新,形容本港贫富差距,已由数十年前的「金字塔」,变成现时的「葫芦形」(见图)。他指出,「本港现约有100万穷人,但综援、最低工资及交通津贴实施后,他们的生活有保障。反而在葫芦的中低层、月入介乎1至2万元的人士,生活没有基层般稳定」,周永新曾撰文形容这批人为「贫穷新一代」。

       他表示,这群打工仔,大多为20至30多岁年轻人,而且有专上教育程度,对生活有盼望,「但若非从事金融及地产相关行业,基本上生活停留在稍高于贫穷线,生活开支庞大,晋升机会渺茫,往往变成生活压力」。

       对于过去5年的扶贫政策,周永新批评政府只针对月入1万元以下人士,忽略月入1万至2万元的市民,「六大优势产业无样掂,医疗产业变『生仔』产业,对产业结构定义变得单纯;拒绝复建居屋,令劳动变差,居屋从来不是投资工具,而是作为社会流动阶梯工具,几十年来不少居于公屋的人,待子女长大后,都会选择跳上一层,转买居屋」。 

        他表示,政府无助夹心层,「他(特首)根本不明白这批人,问他们为何迟些才买楼,但不明白他们的生活境况……高官心态总觉得我能够成功,为何你不可以挨下去?他们接受穷人给予更多福利,但对赚1万至2万元的打工仔,没有感同身受,所以没有推行政策扶助他们」。

       周永新认为,要解决贫穷新一代的问题,不单要复建居屋,而且要发展更多产业,建议政府应把握时机,在老人服务需求日增之际,应发展长者护理服务的私营市场,令年轻人有更多出路。


                            (明报 制表)

1.jpg 
 
 
 

 

 
       上表可以看出,香港人确实很穷,40%的人,月收入不到8000元人民币,而现在上海的大的外企里的白领,一般月收入也都要在这个数吧?
月收入8000-16000元的香港人,要占就业人口的70%,而这直逼上海写字楼大型外企白领的工资水平。

        而尽管上海楼价近年飞涨,但离香港的地价还有一段距离,从这个角度说,70%的香港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不死不活”中,可以想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