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个以死唤醒中国人的辛亥革命志士

 秀水拖蓝 2011-10-17

几个以死唤醒中国人的辛亥革命志士

       一百年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愚民政策,当时的中国不但政治,文化,经济落后薄弱,身体素质差,中国大多数人也处于自私愚昧状态,只知道自身利益,对国家有前途和命运不管不顾,这在鲁迅的笔下有充分的描述。

     在辛亥革命中有许多革命志士对此痛心疾首,不惜用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唤醒中国人民,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一,陈天华:

 陈天华是湖南省新化县人。1903年赴日本留学,同年4月,写血书抗议俄国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参加留日中国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1904年回国,同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准备在湖南发动武装起义,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8月,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任机关报《民报》的撰述员。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陈天华决心以一死抗议日本,唤醒同胞。他挥笔写下《绝命书》。12月8日晨,陈天华蹈海,年仅30岁。自杀后,留下《绝命书》万余言,鼓励人们“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有《陈天华集》。1906年7月11日,长沙学生与各界数万人,为陈天华举行公葬陈天华用死告诉人们:一,是几千来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国民众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二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在羞愤中意识到我们族人的缺陷与陋习,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一句话,陈天华因国人之陋而死,他是死给我们自己人看的警世钟。

   二,邹容:

 (1885-1905)民国奠基者、革命家。字蔚丹,四川巴县(今四川巴县)人。1891年就读私塾,于1897年开始关心社会时事,对主张流血变法的谭嗣同产生敬慕之情,于1902年东渡日本,深受当时“排满革命”思潮的影响,短短一年时间,他的思想从爱国转向革命。次年遭到清朝驻日公使蔡钧的迫害回国,在上海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革命军》。这本书如同一颗落在清政府头上的重磅炸弹,不仅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清政府惊恐万状。章太炎为此书作序,并在《苏报》上写文章介绍。《革命家》成为当时鼓动革命最有感染力的论著。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孙中山先生称赞道:“《革命军》一书为推满(反清)最激烈之言论,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清政府嫉恨万端,遂勾结上海租界当局封闭《苏报》,逮捕章太炎、邹容,制造了哄动一时的“苏报案”。1905年4月3日,一个冷风细雨的早晨,这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逝世于狱中,年仅20岁。

    当时同在狱中的章太炎得知邹容病後,数次要求为其诊治或为其购买药物,均遭到拒绝。邹容去世后8小时,狱方才通知章太炎,章太炎抚尸痛哭。邹容死时没有瞑目,口流鲜血,因邹容死前曾服用工部局医生送来的一包药,人们怀疑邹容是被毒死的。

    邹容死后,工部局竟将邹容的尸体弃置于狱外的墙根下,后由《中外日报》馆所收殓。4月5日,由中国教育会出面,在上海愚园召开追悼大会。次日在爱国女学校商讨善后事宜,在当时清政府的淫威下,能够妥善安葬邹容的一块墓地,也难以寻到,只好将邹容的灵柩暂厝于上海的四川义庄会馆。

    邹容为祖国、为民族自由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立即在革命阵营中引发巨大的反响。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

三,林觉民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上《与妻书》的作者。“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林觉民出生在福建的三坊七巷。十三岁参加科举考试,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开始为过外语关,他专攻日语。第二年,由于一名官费留学生踏海身亡,林觉民补到官费缺额,进入庆应大学攻读哲学,同时还兼读英语和德语。  
  林觉民虽身在异国他乡,可胸中所怀的是一颗拳拳的中国心,祖国的每一变故都紧紧地系着他的心。林觉民在日本留学期间,孙中山连续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每当国内武装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他总是悲愤欲绝;20世纪初叶,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每当传来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侵略行径,林觉民总会抱头痛哭。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时局的变化、民族的悲剧、同胞的苦楚,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悲痛,一回又一回的落泪中,使他渐渐认识到光流泪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流血才能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在一次抗议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集会中,在场众多留学生为祖国的命运而痛泣。林觉民拍案而起,大声疾呼:“中国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哭泣有什么用?我们既然以革命者自许,就应当仗剑而起,同心协力的解决根本问题。这样危如累卵的局面或许还可以挽救。凡是有血气的人,谁能忍受亡国的惨痛!”  
 四年之后的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临行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陈意映,跟家人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当时陈意映已经怀孕。林觉民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了《与妻书》。林觉民是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的敢死队队长,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审讯时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慷慨陈词,满庭震动。张鸣歧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林英雄殉国时,年仅24岁。

四,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0岁。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她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1904年,她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五,刘道一,(1884—1906),辛亥革命烈士,萍浏醴起义领导人。 
  湖南省湘潭县人,1884年7月22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八斗冲。1893年随父母迁居湘潭城内柳丝巷。少时读私塾,后就读湘潭益智学堂和长沙修业学堂,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他受新学启迪,萌发了民族革命思想,暗中联络会党,策划武装反清的革命活动。  他是同盟会会员中为中国民主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位志士。1904年参加了华兴会,受黄兴派遣,与会党成员万武从长沙回到湘潭,劝说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与革命党人合作,陈说反清革命道理。他能说会党行话,能言善辩,晓以革命大义,使马福益折服,慨然相许参加革命。 
  1905年3月,他以优异成绩取得官费留日资格,就学东京清华学校。与秋瑾、龚宝铨等10人秘密组织“十人团”,与秋瑾加入冯自由等人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受封为“草鞋”(将军)。1905年7月,参加由孙中山召集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先后担任书记、干事等职。他精通英、日两国语言,还熟谙国内许多方言,故在东京留学生和革命党人中联系颇广,被黄兴视为将来外交绝好人物。 
 1906年秋,受黄兴委派回国,拟在湖南发动武装起义。他与蔡绍南化装成富商,潜往江西萍乡,会晤会党头目龚春台等人,商讨起义。不久回到长沙,密约蒋翊武等数十人,传达黄兴的指示,要求迅速发动军队和会党,于1906年农历年底在浏阳、醴陵发动起义,会攻长沙,然后取得各省响应。会议结束后,留驻长沙,统筹起义全局。由于萍、浏、醴各地会党相继暴露,12月4日,在龚春台率领下提前起义,以中华国民军华南革命先锋队都督名义号召天下:必建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有平等之利益,获得自由之幸福。为迎接各地起义军会攻长沙,他先筹划开城响应之策,并密电东京同盟会本部,请求派员回国襄助和响应起义。此电被湖北省电报局扣留。萍浏醴起义声势浩大,但由于准备仓促,各地起义军不曾统一行动,遭清军分兵围剿,起义很快失败。此后,他往返长沙与衡阳之间,秘密运动新军、联络革命力量,行踪被清军发觉,不幸在长沙被捕。清军对其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1906年12月31日在长沙浏阳门外就义,年仅22岁。 
 黄兴作悼诗云:“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淡中原侠骨香。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其忠骨始葬于湘潭县花萼乡。1912年3月,孙中山批准给其遗属抚恤金一千元,并附祀入大汉忠烈祠,以示体恤而慰忠魂。并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院立传宣传。尔后迁葬岳麓山。

六,禹之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二十四日,禹之谟被清政府绞杀于湖南靖州。禹之谟,湖南湘乡人,生于同治五年(1866)。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帮办运输粮饷,办事出色,受两江总督刘坤一褒奖。后幻想实业救国,在长江下游考察,拟开办矿业,因遇阻而止。戊戌变法期间,禹曾与维新派接触,赞同变法。变法流血失败,禹从中悟出:“倚赖异族政府改行新法,等于与虎谋皮”,反清思想日浓,倡革命救亡之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会,参与筹划自立军起义。起义流产后,禹之谟逃往日本,在大阪、千代田等工厂实习,学习纺织工艺和应用化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从日本购置一批纺织机械回国,兴办织布厂,几经迁徙扩充,最后定厂在长沙。他以工厂为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设图书馆,提供革命书刊给青年和工人阅读。他还以工厂所赚之资兴办教育,先后发起兴办了湘乡旅省中学堂、师范学堂和惟一学堂。因此,禹之谟在长沙工商学界颇有声望,被举为长沙商会、湖南教育会、学生自治会的会董、会长、干事长。光绪三十年(1904),禹参与了反清革命组织华兴会的创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同盟会成立后,黄兴致函禹之谟,请他在湖南创立分会。他通过联络发动,组建了同盟会湖南分会,被举为会长,领导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著名湖南籍革命宣传、活动家陈天会为抗议日、清政府勾结压制留学生革命运动,唤起国民觉悟投海自尽后,禹之谟策划了迎还烈士灵柩回湘公葬活动。在公葬那日,禹之谟慷慨陈词,宣讲烈士悲壮事迹,大大激发了群众斗志。禹所领导的湖南革命活动,深遭清地方当局忌恨,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清政府将他逮捕。禹在狱中遭到清吏惨无人道的折磨,但始终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就义前,他断指写下致全国同胞书,谓“身虽禁于囹圄,而志自若;躯壳死耳,我志长存。同胞!同胞!其善为死所,宁可牛马其身而死,甚毋奴隶其心而生”。

  七,杨王鹏

(1886~1916),双姓杨王,字子鬯,湘乡县梅桥乡杨柳村人。少时入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当兵,因宣传民族革命被开除。三十四年去武昌,入湖北亲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任司书。同年冬,各地不断起义,慈禧、光绪帝相断死亡,时局动荡,形势紧张。杨王鹏认为这是进行革命的大好时机,便与黄申芗、钟畸、章裕秘密会商,建立群洛学社。该社以研究学术、提倡自治为名,进行革命工作;着重组织士兵,参加推翻清五朝斗争。群治学社的成员,在各标都有所发展。

宣统二年(1910),群治学社改成为振武学社,杨王鹏负责起草简章,并被举为社长。时清政府瑞徵暑湖广总督,特别注重防范新军,将杨王鹏等撤差。杨王鹏被迫返湘,任涟滨书院教员,继续宣传革命。

宣统三年(1911)秋,武昌起义后,杨王鹏从湘乡赶赴长沙与焦达峰等策动湖南新军响应。湖南光复后,任湖南都督府秘书。焦达峰被害后,赴鄂参加汉阳保卫战,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军令部人事局局长。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上台后,辞职,与蒋翊武在汉口创办《民心报》,对黎元洪摧残革命势力大加揭露,申张正义。5月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改为国民党后,任国民党武汉交通部主任。在触怒黎元洪,《民心报》被迫停刊,于是计划在武昌起义周年纪念日举事,推翻黎元洪,事泄被悬赏通缉。民国2年春,宋教仁被剌,与蒋翊武等组成参谋团,与詹大悲、钟畸计划在鄂再次举事,又泄,未成。返湘策动谭延闿响应该“二次革命”,进行讨袁并宣布湘省独立。民国3年10月,袁世凯派汤芗铭为湖南查办使兼督军,残酷迫害革命势力,杨王鹏被迫逃亡日本。在日本与龚铁铮等人组织民义社,号召“恢复真正共和,歼除国贼,制造良善宪法,保存领土主权”。后民义社集体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5年2月,杨王鹏受孙中山委派回湖南主持反袁驱汤的斗争,2月10日,他秘密回到省长沙,积极整顿民义社组织,并与湘军混成旅约定,在2月28日袭击汤芗铭住处以举事。2月20日午夜,因党人李唐、金东舒等行动过急,泄露了机密,他决定提前举事。21日下午,他率领党人100余人,分途袭击汤芗铭住处和西长街警察暑。终因寡不敌众,且混成旅未及时赶到,以致失败,他身负重伤被俘。在审讯中,他历数袁世凯卖国罪行。汤芗铭恼羞成怒,下令割断他的舌头,他横眉怒目,喃喃不停,骂不绝口,口喷鲜血,血染满堂。汤芗铭丧心病狂,下令剜心肢解,他至死不屈,壮烈牺牲。后由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衔,时年29岁。

    除了上述几位烈士,还有许多英勇献身的辛亥革命英烈,如龚铁铮,李鑫,马福益,易本羲,葛  谦等等,不能一一叙述,他们的事迹都非常感人,他们的英勇献身,换来了满清封建王朝的倒台,革命的成功。我们不应当忘记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