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喻 世 明 言 (一)不可半途而废 ① 从南岳镇的南岳庙出发,攀登到南岳衡山之颠的祝融峰顶,足有三十华里。在中途,差不多上下路程各半的半山腰,有一个供攀登者歇脚观景的亭子,叫“半山亭”。登山入亭前,抬头便见半山亭的门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对联告诫人们,上山至此才到“半途”,必须继续“努力”。要想攀上顶峰,不能怕艰苦劳累,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世上干什么事都是这个理,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坚持到最后,不要功亏一篑。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② 广东汕头的韩江上游,有个五里村。人们出入都要经过一座山,上下山都是五里。村里一位华侨捐款在半山腰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半山亭”。出告示为“半山亭”征联。要求对联虚实对偶,上联的头尾二字为“景”,下联的头尾二字为“行”,并说一旦入选奖赏大米五石五斗。有一天,梅县一位文人路过半山亭,看了告示,顺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木炭,在墙上写了一副对子,曰: 景色无边,莫道偷闲贪好景, 行程不远,何妨少息再前行。 他写罢对联,又旁注了几字:“如能录用,价值千金,无须大米。李义豪。” 此联可以说是南岳半山亭对联的姐妹篇。 (二)张弛有度 浙江奉化的休休亭有一副对联,却是另一番意思。联曰: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对联劝那些匆匆忙忙的行人“行行且止”,反复对人家说:“坐坐何妨”。其实这也没错,这就是人生哲理。行进中作必要的休息,是为了再走,以利最终到达目的地。并非半途辞劳,不是半途而废,“坐坐何妨”?有张有弛,可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只张不弛,久之必疲。必须张弛结合,不可急于求成。 半山亭的对联立意深刻,可称佳联。休休亭的对联也很妙。两副对联相得益彰,无论是艺术、情趣、哲理,都耐人寻味。 注: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为五岳。 (三)忙里偷闲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吃碗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再拿壶酒来。 世上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和行动困难的老人,几乎都在忙碌。他们有的是为国家民族忙,有的是为生存忙,有的是为富贵忙,有的是为名誉地位忙。有的忙劳心,有的忙劳力。当然,只要不危害国家、民族,不损人利已,不违法乱纪,怎么忙都无可指责、无可非议。 笔者向那无数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人们致敬!祝福那些循规蹈矩求名求利者好运!同时对那些做不到“俯不负于地,仰无愧于天”的人们正告一声:“血染的顶子和不义之财,损人害己!” 为国忙也好,为己忙也罢,都得劳逸结合。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做任何事都得有张有弛,否则,难以持久。 (四)敬老就是敬巳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你怎样对父母,儿女耳濡目染,待你老时,也会同样待你,好与坏都是你教会的。有人连父母都不敬,却装模作样地敬神拜佛。如果真有神灵的话,会保佑这种人吗?一位老者对一跋山涉水去远方拜佛的人说:“佛在家中。你回家时,那个披着衣服趿着鞋子迎你的人就是佛。”那人回到家里正值深夜,其母闻听儿子叫门,来不及穿好衣服,急忙出来开门。儿子见状立刻大悟。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留下许多有关敬老的名联、格言、警句,录三副共勉: 少年但得父母乐; 老来自有儿孙贤。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悔之晚何若敬于前 堂上二老是活佛; 何须灵山朝世尊。 (五)为官者必须懂的三副对联: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