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兰黛公主 2011-10-19
    一、考点指津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个要求有两个含义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常见”。“常见的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要求考生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去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近年来,高考对于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除了一词多义外,对词语的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也进行了考查。

    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要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实词引起高度重视。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紧密。”

    二、温故知新

    不论高考的命题出样怎样的调整和变化,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仍将为成为命题者的首选。为了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好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一)掌握实词的古今异义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异的词语,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词的古今意义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文言文,有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词义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例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2.词义缩小。有些词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它的应用范围缩小了。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

    3.词义转移。有些词的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为新的意思。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4.词义弱化。有些词的表意程度变弱了。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5.词义强化。有的词则相反,表意的程度得到了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  刺客列传》)

    6.感情色彩的变化。如“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邹忌讽齐五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用的就是古义。再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句中的“卑鄙”用的是古义。 

    (二)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

    所谓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对一词多义的实词,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兵”本义是“兵器”,又用来指持有兵器的人,即“士兵”、“军队”,后又引申义为“战争”“军事”。

    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

    (三)掌握常用通假字

    通假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遇上不会翻译的“障碍字”,不妨联系上下文,根据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现象大胆推断,只要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通假字。如: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中“取”通“娶”。

    “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

    “令将军与臣有郤。”中“郤”同“隙”; 意思是“隔阂,嫌怨”,名词。 

    (四)掌握词类活用

    在文言实词中,某一个词属于哪一类,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往往出现某种临时性的变动,即某些实词有时在一定的句子里,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十宾语) 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②(副词作状语十名词) 汉水又,(《水经注·江水》)

    ③(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④(名词+补语) 今王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⑤(所+名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鱼腹中。(《陈涉世家》)

    ⑥(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卒中往往,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⑦(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

    ⑧(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⑨(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⑩(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①楚在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②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如: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②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

    ③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表示比喻.例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第三,表示处所。例如: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这一宾话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

    ①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于上》)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7、名词使动用法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②舍相如广成传(zhuàn)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为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②而耻学于师(《师说》)。

    在这里,例①中的“襟”“带”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译作:“以……为襟”,“以……为带”。例②中的“耻”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译作:“以……为耻”。

    (五)掌握偏义复词

    由两个语素构成而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的语言现象叫做偏义复词。文言文中,偏义复词通常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构不稳定,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表现出来。比如: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②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③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①中“钟鼓”、②中“钟罄”均为乐器名,但从文本来看,主要指“钟”发出的声音,即“鼓”与“罄”只起陪衬作用。离开这个语境,就不一定是这样了。③中“浅深”,表面看来,解释为浅和深也通,但仔细推敲,是指不知道那些石穴石缝的深度,句中意义只指“深”。

    第二,起陪衬作用的陪衬语素位置不固定。如: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⑤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④中“出入”意义偏在“入”,“出”是衬字,意思是: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⑤中“车骑”意义偏在“车”,“骑”是衬字,说明刘备放弃坐车而选择骑马。⑥中“少长”从后文“长于臣”可以看出,意义偏在“长”上,“少”是衬字,意思是问“谁的年龄大”。这些句子中的语素均偏在后一个语素上。再如:

    ⑦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⑧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短歌行》)

    ⑨士大夫不耐痛痒。(《苏武传》)

    ⑦中“成败”强调“成”,即这一行动成功的结果;⑧中“契阔”,强调“契”即情感投合;⑨中“痛痒”强调“痛”,即疼痛。均属于意义偏在前一个语素上的情况。

    第三,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间存在意义上的相对、相反或者相同、相近的关系。如:

    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⑾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⑿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⒀无所短长之效。(《报任安书》)

    ⑩中“国”和“家”是相近关系,古言诸侯有“国”,大夫有“家”;而⑾、⑿和⒀均为相对相反关系:饥是丰年,穰是灾年;死与生相对;短与长相反。

 

    三、解题技巧

    1、注意归纳整理,多积累文言实词。

    对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多种语言现象,要进行分类整理,多理解记忆。

    2、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6年全国高考第8题)“远与恢素善”中的“善”就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来理解。

    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  

    齐人未附            附——归附、归顺。

    齐人追亡逐北        北——败北,指败逃者。

    3、根据语法结构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在文言句子中,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意义常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与“用”的位置相对,可以推断出两者的词性相同,意为“被任用”。

    再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位置相同,语义相同,都是“被”的意思。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即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       伦:类

    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即贿赂。 再如“贫民虽平价不能籴”的“籴”,从“入”“米”可推断出是“买进粮食”的意思。

     6.语境分析推断词义。

    在解题中,要重视借助上下文的内容,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词义。例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这一句的前半句是时间,“来贵门”紧接着“谢家”,所以“谢家”应为“辞别娘家”的意思。再看下面两例: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都出自《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