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戒欺

 快乐的知识海洋 2011-10-19
   胡雪岩,晚清红顶商人,其在12年的时间内,从银行小职员,发展成为拥有几千万两银子家产的二品顶戴商人,行业涉及银行,典当,丝绸,茶叶,药局。在其发迹二十年后,受到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商业帝国在几个月之内轰然倒塌,如同911世贸大厦一般,然尔在倒塌废墟中,其亲手创立的胡庆余堂国药号,巍然屹立,毫发未损,员工未被辞退,药店正常运作,一直延续至今,而其创立的其它产业,已经成为浮云,同一人创立的产业,结果大异,奇也,为何!

    我去杭州大井巷胡庆余堂看了一下,店中有两块横匾,其一匾上书“真不二价”,另一匾上书“戒欺”二字,旁书: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
     这是胡雪岩开药店的宗旨:“不在于谋利,存心济世”。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大量的军药来自胡庆余堂,其药材地道,含量十足,疗效显著,深的官兵推重,杭州百姓家家都知道,胡庆余堂的药材不含三聚氰胺,没有瘦肉精成分,于是平日中抓药、滋补都找胡庆余堂配药。三年内,竟能盈亏持平,并且盈利,分号开了好几家,胡庆余堂成了真正的金字招牌,这时“真不二价”也能倒过来念.本意不想赚钱的,到赚了钱,并能绵延至今。

   “外其身而身存”,合乎天道,那些买鸦片的,虽然能获暴利,终不能持久。

    慈禧太后在下令查抄胡雪岩家产时,唯独保留了胡庆余堂。

    无独有偶,荣毅仁家中也有一块匾“戒欺室”,是祖上流传下来,破损后由邓小平补写了这三个字。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戒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